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脓疱疮又称为"黄水疱"或"天疱疮",多因感受夏秋暑毒而致。近年来,笔者在门诊中拟用"消炎散"治疗脓疱疮,经临床实践证明,效果显著。药物组成大黄20g 甘草20g 芦甘石粉10g青黛10g 氧化锌10g 冰片2g 煅龙骨20g 磺胺嘧啶片20片。  相似文献   

2.
前列腺增长症是中医男科临床常见病,多发病,目前治疗良性前列腺增长症的方法很多,但各有利弊,中医属"癃闭"或肾气亏虚型。方法:炮附子10g,肉桂5g,熟地黄20g,山萸肉15g,山药20g,茯苓15g,泽泻10g,牡丹皮10g,黄芪30g,牛膝10g,车前子10g,覆盆子20g,刘寄奴10g。  相似文献   

3.
用自制"驱姜汤"治疗姜片虫病患者12例,5剂内全部见效,近期粪检复查,连续3次(天)皆为阴性。现将"驱姜汤"介绍如下:槟榔30g 榧子10g 川椒10g 川楝10g 使君子20g 雷丸10g(桂元肉包吞服)乌梅20g。随症加减,  相似文献   

4.
肾结石是泌尿系统的常见疾病之一。对B超提示的肾结石患者,我们使用民间验方治疗效果明显。疗程结束后,B超复查均显示结石排出。方剂组成如下:甲方:鸡内金20g,茯苓15g,萹蓄10g,海金沙15g,石韦10g,金钱草15g,麦门冬10g,地黄20g,甘草6g,车前子15g,白芍10g。乙方:海金沙20g,元胡15g,滑石30g,金钱草20g,乌药  相似文献   

5.
银翘散加减治疗痤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96年2月至1999年2月,我们用银翘散加减治疗痤疮40例,效佳,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40例中,男20例,女20例;年龄最小16岁,最大34岁,以18~24岁多见;病程最短3个月,最长5年。中医辨证属肺胃热盛型。2 治疗方法用银翘散加减:金银花20g,连翘15g,炒栀子10g,黄芩10g,竹叶10g,泽泻20g,龙胆草10g,野菊花30g,红花10g,枇杷叶15g,天花粉10g,焦麦芽、焦山楂、焦神曲、焦槟榔各18g。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若痤疮红肿痛者,上方去枇杷叶,加夏枯草20g、赤芍10g,痤疮成片、成脓、皮色黑者,加苍术12g、泽泻20g、瓜蒌30g,若有黄色脓点者,加车前子20g,便干者…  相似文献   

6.
血精症验方     
《光明中医》2012,(4):829-829
[方药]龙胆草10—20g,泽泻10~15g,白茅根20~30g,车前子10~30g,云苓10~30g,当归10—20g,柴胡10~15g,黄芩10~15g,栀子10~20g,革薜10~20g,生地黄10~20g。  相似文献   

7.
玄参有滋阴凉血降火、解毒软坚散结之效,我们以此为主药治疗急性附睾炎.现举例介绍如下.基本方:玄参60g,蒲公英20g,川楝子15g,土鳖虫10g,桃仁15g,薏苡仁15g,牛膝15g,连翘20g,三棱15g,露蜂房10g,黄柏10g,僵蚕15g,甘草10g.水煎服,每日1剂,分两次温服.  相似文献   

8.
<正>血府逐瘀汤是清代医学家王清任的名方,用于治疗"胸中血府血瘀之证",由当归15g、生地黄15g、桃仁20g、红花15g、枳壳10g、赤芍10g、柴胡5g、甘草10g、桔梗  相似文献   

9.
传染性软疣是一种常见的病毒性传染性皮肤病,我们用自拟方祛疣散治疗,效果较好。现报告如下。 方剂组成与用法:黄芪20g,茵陈20g,紫草12g,虎杖15g,黄芩12g,白蒺藜10g,败酱草12g,柴胡1g,板蓝根20g,通草15g,大青叶10g,双花10g,薏苡仁30g。 将药物先用3~4倍温水浸泡30分钟,然后煎煮三次,每次煎30分钟。前2煎煎出的药  相似文献   

10.
<正>组成:生黄芪30g,山萸肉10g,炒白术10g,杜仲20g,三七6g,泽泻15g,石韦20g,白花蛇舌草20g。功能:益肾健脾,补气养阴,清利湿热,止血和络。主治:慢性肾炎(脾肾气虚或气阴两虚、湿热内蕴)。用法:中药免煎颗粒,加水200m L,分2次口服。方解:慢性肾炎属中医学"水肿"、"腰痛"、"尿血"、"虚劳"等范畴,常见水肿、腰部酸痛、蛋白尿、血尿,可伴肾功能减退等,病机常见肾虚湿热证候。方中生黄芪、山萸肉益气养阴,脾肾双补,同为君药;炒白术补气健脾、燥湿利水,杜  相似文献   

11.
重症肌无力为神经肌肉间传导障碍之慢性病,其临床特征为横纹肌极易疲乏而呈暂时瘫痪。我们用健脾补肾法治疗此病,收到满意效果,举例报导如下:药物组成:党参15g,白术15g,茯苓15g,黄芪20g,薏苡仁15g,山药15g,砂仁5g,狗脊20g,龟板胶10g,鹿角胶10g,白芷10g,蜈蚣2条,水  相似文献   

12.
蕨类药用植物在苗族医药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蕨类植物约有 12000 种,中国约有 2600 种,其中可供药用的约 490 种。我国苗族人民在长期与疾病作斗争的过程中,积累了丰富的用药经验,经调查整理,在苗族药中经常应用的蕨类植物有 19 科,计 37 种。现介绍如下:1.伸筋草 苗药名:Ghob yous mlonl 阿友谋(贵州松桃):Hsob geit niub 嗟格里那(贵州黔东南州):Uab vieelvongx 弯夜芽(贵州黔南州):Nboux mink kub sib 薄敏苦死(贵州毕节)。为石松科植物石松 Lyocopodiumjaponicmn Thunb.的全草。性冷,味甜,微苦,入冷经。具祛风湿,止痛之功。用于风湿疼痛、骨折、四肢麻木。 附方:(1)治风湿疼痛,骨折 伸筋草 15g、土牛膝 10g、铁筷子 10g、威灵仙 8g、刺五加 8g,水煎服。(2)治风湿筋骨疼痛 伸筋草 10~15g,与其它药物配方煎水内服。(3)治四肢麻木 伸筋草 20g、桑寄生 20g、血当归 20g、见血飞 20g、透骨香 20g,泡酒服。 瓶 尔 小 草 科 植 物 瓶...  相似文献   

13.
1临床资料所有病例均为我科2008-10~2010-10的住院患者,男性48例,女性32例;年龄28~68岁,其中28~40岁20例,41~50岁30例,51~68岁30例。诊断标准参照中国癌症基金会编制的《中国癌症研究进展》(第9卷)-中医药防治肿瘤[1]中的相关标准。2治疗方法所有患者均常规使用恩丹西酮(宁波恒飞化工有限公司)预防化疗所致消化障碍(部分患者加用甲氧氯普胺)。中药以六和汤加味,基础方如下:藿香10g、紫苏10g、砂仁6g、香薷6g、白扁  相似文献   

14.
《光明中医》2012,(4):821-821
[方名][组方]杨氏舒肝抑乳方 炒麦芽30~90g,生麦芽30~90g,柴胡10-20g,白芍10~30g,茯苓20~30g,莲须10—30g,当归10—20g,石菖蒲10~20g,郁金10—20g。  相似文献   

15.
近年来我们自拟骶化汤治疗腰腿疼痛38例,收到良好效果,现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38例病人均为男性;年龄在40~50岁12例,51~60岁18例,61例以上8例;单纯腰痛18例,腰腿痛12例,腿痛8例。2方药组成及治疗方法威灵仙10g,续断10g,山甲珠10g,山萸肉10g,狗脊25g,巴戟天20g,杜仲20g,骨碎补10g,羌活10g,独活10g,肉苁蓉10g,制附子10g,白术10g,熟地10g,茯苓10g,龟板胶20g,甘草5g,大枣10g,鹿角胶20g。水煎服,每剂煎3次,混合约600mL,分早、中、晚3次服,每次200mL,饭后服。3典型病例王某,男,51岁,1996年8月28日就诊。自述4…  相似文献   

16.
痤疮,中医称为"粉刺"、"肺风粉刷",现根据我在临床上所见病例,按中西医结合的方法治疗,取得了较好的疗效,现介绍如下。1一般资料门诊病例114例,临床以丘疹、脓疮、结节为主,其中男50例.女64例,年龄最小F岁,最大28岁,平均年龄20岁.病程最短2个月,最长10年。2治疗方法2.1内治法:楷杷叶(去毛)Fg,生石膏30g,黄芩10g,桑白皮12g,黄连10g,黄柏10g,公英30g,知母10g,生山楂40g,兼有胃肠湿热者加茵陈20g,桅子Fg,大黄(后下)6g,滑石30g,通草10g,兼脾失健运者加党参Fg,白术10g,茯苓10g,扁豆10g,砂仁10g,山药Fg,…  相似文献   

17.
《光明中医》2012,(3):542-542
1.[方名]固经止漏方(李玉奇)[药物组成]海螵蛸20g,莲房炭50g,生地黄炭40g,当归10g,胡黄连10g,知母15g,升麻10g,白芍药20g,木香10g,煅牡蛎20g,甘草20g,大枣10枚。  相似文献   

18.
<正>手足癣成人多发,属常见多发病,但反复发作比较难治,故有"名医者,内不治癌,外不治癣"之说。为了解决患者手癣干裂、痛痒、出血、糜烂流水之苦,笔者经过多年探索以自拟蠲癣浸泡方泡洗治疗该病,经20余年临床应用验证,疗效显著,值得推广。组方及使用方法自拟蠲癣浸泡方组成:全蝎20g,生百部20g,当归20g,白及20g,黄柏20g,甘草10g,食醋1500~  相似文献   

19.
抑郁症     
《广西中医药》2012,(1):62-62
方药:当归15g,白芍20g,柴胡10g,茯神20g,白术15g,炙甘草6g,薄荷6g,川芎6g,香附10g,炒枳壳10g,合欢花10g,玫瑰花10g,炒酸枣仁20g,石菖蒲6g。  相似文献   

20.
结节性红斑     
方药:青风藤30g,金银花15g,半枝莲20g,石见穿20g,蚤休10g,玄参15g,独活15g,土茯苓20g,苍术20g,黄柏10g,白芷10g,)11芎10g,延胡索10g,生黄芪30g,当归10g,甘草10g。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