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3 毫秒
1.
彭顺清 《吉林医学》2014,(26):5935-5935
目的:对门诊弹力网包扎治疗腋臭的临床效果进行研究与探讨。方法:选择腋臭患者50例,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25例。对照组接受传统弹力绷带固定,观察组接受弹力网包扎,对两组患者伤口的愈合情况以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进行观察和统计。结果:观察组患者伤口愈合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P<0.05)。结论:弹力网包扎治疗腋臭的临床效果显著,有效降低了并发症的发生率,改善了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腮腺区良性肿瘤术后使用负压引流结合弹力绷带加压包扎对涎瘘的预防效果。方法:随机选取60名行腮腺区肿瘤术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分别应用负压引流结合弹力绷带压、传统橡皮片结合弹力绷带对术区进行加压包扎,对比分析二者预防术后涎瘘发生的效果。结果:持续负压引流结合弹力绷带加压包扎后的患者术后涎瘘发生率明显低于橡皮片结合弹力绷带加压包扎的患者。结论:持续负压引流结合弹力绷带加压对预防腮腺区肿瘤术后涎瘘发生具有显著的效果,是一种安全、可靠、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乳房肿瘤患者术后采取不同包扎护理方法的效果。方法:选择门诊乳房肿瘤患者482例,其中207例术后采用常规纱布绷带包扎,275例采用3M自粘弹力绷带包扎,比较两组的包扎效果。结果:采用常规纱布绷带包扎患者术后血肿发生率8.7%,术后换药次数(3.5±1.2)次,愈合时间(9.5±3.5)d。自粘弹力绷带包扎患者术后血肿发生率1.5%,术后换药次数(2.3±0.8)次,愈合时间(7.2±1.3)d。两组比较采用自粘弹力绷带包扎明显优于常规纱布绷带包扎。结论:采用3M自粘弹力绷带包扎可减少血肿发生,缩短愈合时间及换药次数,是一种较好的乳房肿瘤术后包扎护理方法。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负压引流联合腋窝网状弹力套加压包扎在预防腋臭术后并发症的作用。方法2008年1月_2014年1月,采用小切口保留真皮下血管网修剪法治疗腋臭166例。分为两组,A组80例术后皮下放置负压引流管,腋窝采用8字弹性绷带加压包扎;B组86例术后皮下放置负压引流管,腋窝采用网状弹力套加压包扎,术后24-48h拔出负压引流管。结果A组80例中10例术后发生皮下血肿,发生率为12.5%。B组86例中1例术后发生皮下血胂,发生率为1.16%。A组患者术后皮下血肿发生率明显高于B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腋窝网状弹力套加压包扎法具有操作简单,固定牢靠,对术区持续性加压效果确切。负压引流联合腋窝网状弹力套加压包扎法能有效地降低腋臭术后皮下血肿的发生。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减少包皮环切术后并发症的方法.方法 对106例包茎或包皮过长的患者行包皮环切术,术后应用自粘性弹力绷带包扎切口,至术后7~10 d.结果 106例手术患者中,2例发生包皮系带处轻度水肿,6例出现龟头轻度水肿,1例出现切口出血、裂开,余患者切口愈合均较好.结论 应用自粘性弹力绷带包扎包皮环切术后切口,可以有效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6.
《中国现代医生》2020,58(23):92-94+98
目的探讨"4"字位关节镜下治疗腘窝囊肿的疗效及优点。方法收集2017年2月~2018年2月在我院采用"4"字体位关节镜治疗的腘窝囊肿患者35例。所有患者住院后采用"4"字体位关节镜后内侧双通道治疗,术后腘窝留置负压引流管,术后48 h内拔除,术后患肢弹力绷带包扎14 d。收集其手术时间,术后第1天疼痛情况,术后14 d疼痛情况,术后复发情况及并发症情况。结果平均手术时间(65.2±8.9)min。术后第1天疼痛VAS评分(2.0±0.5)分,术后14 d疼痛VAS评分(1.0±0.4)分。1例患者弹力绷带包扎1周自行拆除,术后14 d随访发现腘窝肿胀,予穿刺抽出30 mL淡血性液体后,重新弹力绷带包扎14 d后,未再复发,其余患者随访期间内未见囊肿复发。结论 "4"字体位关节镜下双通道治疗腘窝囊肿,创伤小,显露清楚,复发率低。  相似文献   

7.
①目的 探讨桡动脉止血装置TR Band在经桡动脉径路行冠状动脉介入术后应用的安全性及有效性.②方法 选取Allen试验阳性并经桡动脉径路行冠状动脉介入术的160例患者,随机将分为两组:TR Band组(80例),弹力绷带包扎组(80例).于冠脉介入术后,分别用TR Band桡动脉止血装置及弹力绷带包扎止血,比较2种方法 的止血效果、止血耗时、患者舒适度、静脉回流情况、压迫侧手部前臂肿胀青淤等现象.③结果 TR Band组与弹力绷带包扎组比较在止血效果方面无统计学差异(P>0.05),而在止血时间、患者舒适程度上TR Band组优于弹力绷带包扎组(P﹤0.05),静脉回流障碍及压迫侧手部、前臂肿胀青淤现象少于弹力绷带包扎组(P﹤0.05).④结论 经桡动脉径路行冠状动脉介入术后应用桡动脉止血装置TR Band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弹力绷带加压包扎法治疗介入术后动静脉瘘的临床疗效。方法:在我院心血管内科行介入治疗且术后出现动静脉瘘的患者23例,均经血管超声检查确诊,患者理解并同意配合治疗,对动静脉瘘使用弹力绷带加压包扎,观察治疗后动静脉瘘的闭合效果。结果:23例患者经过2~12d的弹力绷带加压包扎后,瘘口全部闭合,未出现动静脉血栓等严重并发症。结论:弹力绷带加压包扎法治疗介入术后动静脉瘘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可应用于临床。  相似文献   

9.
目的:比较体外循环手术中桡动脉穿刺处使用弹力绷带和普通绷带固定包扎法对术中及术后并发症及舒适度的影响。方法:将2010年10月-2013年10月422例在我院手术室行全麻下体外循环手术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212例)和对照组(210例)。观察组的患者桡动脉穿刺处(手术中桡动脉穿刺处行监测患者动脉血压)采用弹力绷带法固定包扎,对照组的患者采用普通绷带固定包扎。并观察固定效果、术后并发症及舒适度情况。结果:两组不同固定包扎方法的固定效果、术后并发症及舒适度的观察比较,观察组的动脉针滑脱、皮下淤血、皮下血肿、伤口渗血、舒适度分别为0.47%、2.35%、0.94%、1.42%、94.34%,对照组分别为3.33%、10.47%、4.29%、5.71%、3.33%、77.14%。结论:体外循环手术桡动脉穿刺处采用弹力绷带固定包扎,术中及术后并发症较普通绷带固定包扎明显减少,舒适度明显增加,可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冷疗联合弹力绷带包扎对于膝关节镜术后是否能够有效减轻关节肿胀。方法:随机选择在我院进行关节镜手术的患者312例,实验组156例,对照组156例。对照组患者在进行关节镜术后只对其进行常规护理;实验组在进行常规的护理之外对患者在术后还立刻使用弹力绷带将患者的患肢自下而上进行包扎,48h之后将包扎去除并对患肢上的膝关节进行冰敷6h。手术前、手术后、手术后6、24、48、72h对两组患者的患肢膝关节肿胀程度进行测量。结果:经过对测量结果进行统计分析,发现实验组的患者在使用冰敷和弹力绷带后膝关节肿胀得到明显减轻,两组的膝关节周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冷疗联合弹力绷带用于膝关节镜术后能够明显减轻关节肿胀。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桡动脉止血装置TR Band(日本Terumo公司生产)在经桡动脉径路行冠状动脉造影术后应用的安全性及有效性。方法:选取Allen试验阳性并经桡动脉径路行冠状动脉造影的40例患者,随机将患者分为两组:TR Band组(20例),“8”字绷带包扎组(20例),于冠状动脉造影术后,分别用桡动脉止血装置TR Band及弹力绷带“8”字包扎止血,比较两种方法的止血效果、止血耗时、患者舒适度、静脉回流情况、压迫侧大拇指血氧饱和度、压迫侧手部、前臂肿胀、青淤现象。结果:TR Band组与“8”字绷带包扎组比较,在止血效果、压迫侧大拇指血氧饱和度方面无统计学差异(P〉0.05),而在止血时间、患者舒适度上TR Band组优于“8”字绷带包扎组(P〈0.05),静脉回流障碍、压迫侧手部、前臂肿胀、青淤现象少于“8”字绷带包扎组(P〈0.05)。结论:经桡动脉径路行冠状动脉造影,术后应用桡动脉止血装置TR Band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2.
冠脉造影术后伤口包扎方法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青  王瑜  王卫  王圣 《海南医学》2007,18(8):21-22
目的 对冠脉造影术后伤口不同包扎方法进行研究,选择最佳的包扎方法,减少患者的痛苦.方法 选单纯冠状动脉造影的病人,随机分为两组,每组200例,两组均用同一种低过敏弹力粘贴固定绷带行8字型包扎.实验组在包扎时在大腿后根部放置12cm长的纱布进行保护,使大腿后根部不与弹力粘贴固定绷带接触.24小时后用同一手法拆除弹力粘贴固定绷带,观察两组病人有无出血、血肿、迷走神经反射、皮肤过敏反应等并发症.结果 两种不同包扎方法在出血、血肿、迷走神经反射方面均无明显差异,而皮肤过敏反应统计学差异明显.结论 冠脉造影术后用弹力绷带包扎时在大腿后根部放置12cm长的纱布进行保护,不影响止血效果,不增加血管并发症,并可以减少皮肤对弹力绷带的过敏反应.  相似文献   

13.
谷云岗 《四川医学》2009,30(8):1311-1312
目的探讨小切口全厚皮瓣法手术方法治疗腋臭的效果。方法回顾分析并总结2005年10月以来对240例腋臭患者采用小切口全厚皮瓣法治疗腋臭。方法局部肿胀麻醉,腋窝1cm切口,在腋毛范围紧贴真皮层剪除皮下组织及大汗腺,再用刮匙搔刮,术区盖棉垫并用弹力绷带加压包扎,7d后拆线愈合。结果随访180例,好170例(94.4%),一般8例(4.5%),差2例(1.1%)。结论本法操作简便,效果确切,并发症较少,瘢痕不明显,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小切口皮下搔刮修剪术治疗腋臭临床疗效和护理措施.方法 肿胀麻醉下,取腋毛区中部沿腋下皮肤皱褶线横切口2.5~3.0cm,剥离真皮与脂肪层至腋毛区边缘0.5~1.0cm,刮除附着于真皮的脂肪球,破坏毛囊、皮脂腺、汗腺等组织,直视下剪除残留的脂肪组织、汗腺组织等,直至皮瓣呈淡紫色.用弹力绷带"8"字形加压包扎.术前予以心理护理,术中陪护,术后监护患者全身及术区情况、指导注意事项、每天换药,出院健康指导.结果 180例腋臭手术患者,术后6个月观察疗效,治愈127例,有效49例,无效4例.术后发生局部坏死2例,皮下血肿6例,皮脂腺、毛囊感染1例.结论 小切口皮下搔刮修剪术,集皮下搔刮术和皮下修剪术之优点,是一种创伤小、疗效确切、并发症少的腋臭治疗方法 .合理的护理可提高疗效,减少并发症.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便携式简易腋臭术后固定带(简称腋臭带)在微创负压刮吸治疗腋臭术后伤口加压固定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9月至2019年9月在局部胀麻醉下行微创负压刮吸治疗双侧腋臭手术80例患者,按照术后伤口包扎加压方法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0例。对照组使用传统的无菌纱布垫和自粘性绷带包扎加压固定伤口;观察组使用腋臭带和无菌纱布垫加压固定伤口,2组使用时间均是术后至伤口拆线,手术方法及换药频率均相同。根据线性视觉模拟评分标尺评价,比较2组舒适度,患者术后换药的总费用。结果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的舒适度评分分别为(4.74±1.57)、(3.24±1.27)分,术后换药总费用分别为(450±20.16)、(690±20.14)元,观察组舒适程度高于对照组,术后换药成本低于对照组(P<0.05)。参与使用腋臭带的10名医生认为该工具使用方便、操作简单,可有效均匀加压固定术后伤口。结论腋臭带用于微创负压刮吸治疗腋臭术后,不仅可有效加压固定伤口,提高患者舒适度,还可降低患者术后换药的总费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后伤口胸带包扎与传统弹力绷带包扎的临床效果.方法:将乳腺改良根治术后的病人60例按年龄,体质量、手术方式随机分为两组,每组30例,伤口置双管引流并胸带包扎的为A组,伤口置双管引流并传统弹力绷带包扎的为B组,分别记录其临床效果.将有关数据用统计学的方法进行比较.结果:两组在总引流量、拔管时间、疼痛时间和术后并发症上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对乳腺癌根治术后患者采用改良结构性胸带加压包扎法,可减少并发症的发生,促进切口愈合,缩短住院时间.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粘性弹力绷带在永久性起搏器植入术后的应用对相关并发症及患者舒适度和平均住院日的影响。方法:选取2011年1月~2014年5月于本院行永久性起搏器安置术的患者54例,分对照组和观察组。结果:对照组发生囊袋出血1例,腰背痛9例,切口痛11例,失眠8例;平均住院日8.9±2.3天;观察组发生腰背痛2例,切口痛4例,失眠2例两组患者比较,平均住院日6.2±1.9天。并发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舒适度及平均住院日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永久性起搏器植入术后,用粘性弹力绷带加压包扎,局部不用沙袋压迫,不增加囊袋出血的风险,但可以增加患者舒适度,缩短住院时间。  相似文献   

18.
目的:总结去大骨瓣减压术后硬膜下积液的治疗方法及疗效。方法回顾分析54例去大骨瓣减压术后发生硬膜下积液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减压同侧硬膜下积液23例、减压对侧积液26例、合并纵裂镰旁积液或单纯纵裂镰旁积液21例,对各种治疗方法的疗效进行分析总结。结果11例经钻孔引流+早期颅骨修补治愈,40例经弹力绷带加压包扎或弹力绷带加压包扎+腰大池置管引流治愈,3例经钻孔引流治愈。结论硬膜下积液是去大骨瓣减压术后常见的并发症,经弹力绷带加压包扎或弹力绷带加压包扎+腰大池置管引流、钻孔引流+早期颅骨修补等治疗可获得较好疗效。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改良小切口腋臭根治的手术方法。方法所有患者均采用沿腋窝中部皮肤纹理行走方向改良小切口切除附于两侧皮瓣上的脂肪组织、毛囊、汗腺及适量浅筋膜下的脂肪组织,缝合包扎,第8~9天拆线,术后均随诊6个月~2年。结果57例患者术后效果满意,2例发生伤口延迟愈合。1例发生单侧血清肿。结论改良的沿腋窝皮纹小切口腋臭根治术具有成功率高、并发症率低的优点,比传统的手术方法效果好。  相似文献   

20.
目前,大隐静脉曲张的治疗仍以手术为主,各种手术方式术后均需以弹力绷带加压包扎患肢[1].围手术期后恢复期的支持治疗需应用弹力袜[2].静脉曲张术后采取弹力绷带包扎患肢和穿戴弹力袜等适时的压力治疗对于预防术后并发症的产生及复发起着关键作用,现将二者在静脉曲张术后的应用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