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93 毫秒
1.
郭春生  崔颖  郑华 《中医药研究》2010,(10):1266-1268
脑卒中具有发病率、复发率、致残率及致死率都很高的特点。在我国,脑卒中年发病率约为73.7~75.1/10万,病死率约40.5~98.5/10万,占我国居民死因第二位。其中部分脑梗死病人发生出血性转化(HT),对临床转归产生一定影响。欧洲急性卒中协作组(ECASS)提出根据CT表现可将HT分为四型,  相似文献   

2.
我国已进人老龄化时代,在我国构成老年人三大死因的疾病是脑血管、心脏病和肿瘤,而脑血管病居第一位。在我国,脑卒中是人群主要病残和死亡原因,每年发病率为(120~180)/10万,死亡率为(60—120)/10万。该病发展迅速、并发症多、致残率高,因此采取有效护理方式提高病人的生活质量至关重要。1995年Kolcaba提出了舒适护理理论,使患者在生理、心理上达到最愉快的状态,缩短、降低其不愉快的程度。笔者近年来对老年高血压脑出血病人采取了舒适护理,取得了满意的效果,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3.
目前,脑血管病已成为我国第一位致残和死亡原因,且发病有逐年增多的趋势。流行病学研究表明,我国每年有150~200万新发脑卒中的病例,年脑卒中发病率为(116~219)/10万人口,年脑卒中死亡率为(58~142)/10万人口。随着脑卒中抢救成功率的不断增高,死亡率大大降低,  相似文献   

4.
脑卒中是一种严重威胁人类健康和生命的常见病,又称脑中风,它包括脑出血、脑梗塞。有关资料表明,脑卒中在我国的死亡原因中居第二位,仅次于恶性肿瘤,患病率达429—620例/10万人口,死亡率为116—142例/10万人口。脑卒中在老年人中发病率较高。它是影响老年人生活质量甚至致残的主要原因之一。精心的护理以及并发症的预防对脑卒中的预后影响很  相似文献   

5.
脑卒中是我国的常见病,存活者致残率超过80%。世界卫生组织近日公布了调查检测人群达2000万名的全球莫尼卡方案研究结果表明,中国脑卒中发病率为250/10万,仅次于前苏联西伯利亚地区(为300/10万)居世界第二位。降低致残率提高患者的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DL)和生活质量(QOL)是脑卒中治疗的重点,同仁们在临床工作中不断探讨,对脑卒中患者采取早期护理干预,大大降低脑卒中患者的并发症,缩短病程,提高其ADL及QOL。现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6.
陆艳 《实用中医药杂志》2010,26(11):813-814
青年卒中是指45岁以下成人发生的卒中,占全部卒中的5%左右。最近世界卫生组织的统计调查(WHO MONICA Project)表明,青年卒中的发病率为(48~240)/10万,美国青年卒中的发病率为113.8/10万,其中脑梗死为73/10万。国内报道的青年卒中占全部卒中的13.44%。王文化等报道我国在35~45岁年龄段脑血管病的发病率男性为(18—142)/10万,女性为(23.95)/10万。现对青年卒中危险因素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7.
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与青年卒中的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的生活条件和生活方式的明显改变,导致国民的疾病谱、死亡谱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目前脑血管病已成为危害我国人民的身体健康和生命的主要疾病。脑血管病是致残率很高的疾病,据统计在存活的脑血管病患者中约有3/4不同程度地丧失劳动能力,其中重度致残者约占40%。青年卒中是指45岁以下成人发生的卒中,占全部卒中的5%~15%。最近世界卫生组织的一份统计调查(WHO MONICA Project)表明青年卒中的发病率为(48~240)/10万,美国青年卒中的发病率为113、8/10万,其中脑梗死为73/10万。  相似文献   

8.
脑卒中是临床常见病、多发病。我国大规模人群调查显示,脑卒中年发病率109.7/10万~217/10万,患病率719/10万~745.6/10万,死亡率116/10万~141.8/10万,存活者致残率80%,复发率41%,  相似文献   

9.
脑卒中是我国常见病、多发病,全国每年发病例数超过200万,年发病率217/10万,致残率70-80%,脑卒中后抑郁40~50%,多数带着残疾回家,患者及其家属缺乏康复知识,给社会和家庭带来沉重负担。我院自2003年9月5号以来,开展了对脑卒中病人的早期心理干预和家庭康复指导,并取得了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0.
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与缺血性脑卒中关系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急性脑血管病(脑卒中)是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疾病,是造成人类死亡的三大疾病之一,是导致机体瘫痪的主要原因,其中缺血性脑卒中占70%~80%。据统计,我国脑卒中每年新发病例约150~200万,在一些发达城市脑卒中死亡率达到第1位,是成人最常见的致死或致残原因之一。随着人口老龄化及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生活节奏的不断加快,脑血管病的发病年龄逐渐提前,发病率逐年上升,  相似文献   

11.
脑卒中(急性脑血管病)为脑血管阻塞或破裂引起脑部血流受阻所致病症,分缺血性卒中(中风)和出血性卒中(中风)。我国每年新增脑卒中患者150万~180万,其中缺血性脑卒中约占脑卒中病例的75%。在我国死于脑血管病多于死于心脏病及癌症,脑血管病居三大死因之首,脑卒中不但以高发病率、高死亡率、高致残率危害人民健康,而且在存活下来的占80%的中风患者中,仅有10%左右能完全恢复正常功能,而绝大多数患者都留有偏瘫、失语等后遗症,从而对社会及家庭造成严重的负担。  相似文献   

12.
根据近年来我国对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统计,急性脑血管病在我国各类病死因中居第二位,每年发病率218/10万,病死率116/10万,其中脑梗死占75%。所以,对急性脑梗死的早期有效治疗至关重要,在治疗中筛选更有效的药物,是临床医务工作者关心的重要课题。我们应用丹红注射液治疗脑梗塞与常用的维脑路通治疗脑梗塞做了比较,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3.
脑梗死又称缺血性脑卒中,是指各种原因引起的脑部血液供应障碍,使局部脑组织发生不可逆性损害,导致脑组织缺血、缺氧性坏死.韦氏认为,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是导致完全性脑梗死的重要原因之一[1].属中医学"中风病"范畴[2].我国是全世界脑血管病死亡率最高的国家,城市脑卒中的年发病率、年死亡率和时间点患病离分别为219/10万、116/10万和719/10万;农村地区分别为185/10万、142/10万和394/10万.  相似文献   

14.
中风又称脑卒中、脑血管意外,通常指包括脑出血、脑梗死、蛛网膜下腔出血的一组疾病,本病以突然昏仆,不省人事,语言不利,半身不遂,口角歪斜或不经昏仆而仅有歪僻不遂为主症。中风是人类,特别是老年人严重致残和死亡的重要原因之一,具有发病率高、死亡率高、致残率高及复发率高的特点。国内近年的流行病学调查结果显示:我国城乡脑血管病发病率为1.2‰~1.8‰,死亡率为0.8‰~1%‰。美国脑卒中的患病率为794/10万人口,其中15万人死亡,300万卒中存活者,大部分有不同程度的功能障碍。  相似文献   

15.
大肠癌是我国常见的癌肿之一,据统计,1990~1992年,我国发病率城市和农村分别为6.98/10万和4.72/10万。其发病率占全部恶性肿瘤的第7位,死亡率占第5位,在胃肠道肿瘤中仅次于胃癌和食管癌,而且随着经济的发展,生活方式的改变,大肠癌的发病率也将日趋增高。  相似文献   

16.
脑卒中是我国中老年人的常见病、多发病。其发病率为(500—740)/10万,死亡率为(50—100)/10万,是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三大疾病之一。不仅死亡率高,而且致残率也很高。偏瘫是脑卒中最常见的功能障碍,其预后直接影响患者的生存质量。我科在常规综合治疗的基础上配合早期心理护理、康复治疗,对偏瘫患者的肢体运动功能及日常生活自理能力恢复有较好疗效,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7.
1临床资料 98例均系2006-01~09我科住院的脑卒中患者,其中:脑梗死83例(男性58例,女性25例),脑出血15例(男性10例,女性5例)。年龄最大90岁,最小30岁。上述病人中包括急性期、恢复期及后遗症期病人,亦包括脑出血术后(开颅、锥颅)病人。所有患者均符合全国第四次脑血管病学术会议关于脑梗死及脑出血的诊断标准,并经头颅CT检查证实。  相似文献   

18.
高晓玲 《河北中医》2009,31(7):1090-1091
中风又名脑卒中,临床表现以猝然昏仆、半身不遂为主要特征,亦有未见昏仆,仅见半身不遂,是严重危害中、老年人健康的常见病、多发病。据世界卫生组织(WHO)统计,中风列老年人死亡原因的第3位,我国是世界上中风的高发地区之一,每年新发完全性中风120~150万人,死亡80—100万人,中风急性期后常留有不同程度的功能障碍,如偏瘫、失语或语言謇涩、口角流涎,存活者中约75%致残,5年内复发率高达41%;亦有报道指出幸存患者80%有严重后遗症,给患者及家庭带来极大精神痛苦和经济负担。  相似文献   

19.
脑卒中是危害我国人民生命健康的主要疾病,中国是脑卒中高发国家,每年新发病例介于141万~219万之间,高于西方发达国家的总和,年死亡病例超过100万,在死亡原因中居第一位,存活的患者500万~600万,其中75%以上留有不同程度的残疾,如肢体单瘫、偏瘫、双侧瘫和(或)言语障碍、认知功能障碍、失语、失认、偏盲、眼动障碍、吞咽困难与精神行为异常等。本文分析了脑卒中的降压治疗问题。  相似文献   

20.
随着我国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均寿命显著延长,缺血性脑卒中(脑梗死)发病率明显升高。已有文献报道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和缺血性脑卒中(脑梗死)密切相关,而下肢动脉粥样硬化斑块与脑梗死的相关性报道很少。我们采用多普勒超声技术对脑梗死患者的颈动脉和下肢动脉进行检测。分析其各自的相关性以及发病情况,特别是下肢动脉与脑梗死的关系,以便于早期干预,减少脑梗死的发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