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全程健康教育模式在糖尿病护理管理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872例2型糖尿病患者,根据数字随机法分为对照组430例和观察组44例,对照组采取常规健康教育模式,观察组在常规健康教育模式的基础上实施全程健康教育。健康教育1年后比较2组血糖控制率、糖尿病相关知识掌握率、患者满意度和自我管理率。结果观察组患者血糖控制率和糖尿病相关知识掌握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满意度和自我管理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全程健康教育模式在糖尿病护理管理中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基于行为分阶段改变模式的健康教育对2型糖尿病患者自我管理行为的影响.方法 将70例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35例,试验组应用行为分阶段改变模式进行健康教育,对照组应用常规健康教育.应用2型糖尿病自我管理行为量表(Type 2 Diabets Self-Care Scale,2-DSCS)分别于干预前、干预后30d和90d对2组患者进行测评.同时对2组患者干预前后糖化血红蛋白达标率、低血糖发生率进行评价.结果 干预后30d和90d试验组患者饮食控制、规律锻炼、血糖监测、足部护理和预防及处理高低血糖得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患者糖化血红蛋白达标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而低血糖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与常规2型糖尿病健康教育相比,以分阶段改变模式为依据制定的健康教育方案,能显著改善2型糖尿病患者的自我管理行为.  相似文献   

3.
目的分析在青中年2型糖尿病患者中采用糖尿病护理教育门诊对自我管理行为的影响。方法对在内分泌科就诊的200例青中年2型糖尿病患者的相关资料进行分析,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患者(100例)接受常规糖尿病护理,观察组患者(100例)接受糖尿病护理教育门诊。对比干预前后两组患者自我管理行为、糖尿病知识掌握情况、血糖指标,患者满意度调查。结果在运动、饮食、足部护理、血糖监测、遵医用药5个维度评分上,观察组干预后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干预后在运动知识、饮食知识、足部护理知识、血糖监测知识、并发症预防知识、胰岛素应用及注意事项6个维度的评分上,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干预后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以及糖化血红蛋白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比两组患者护理总满意率,观察组相较对照组明显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糖尿病护理教育门诊应用于青中年2型糖尿病患者中,能够有效提高自我管理行为,丰富糖尿病健康知识,加强血糖控制效果,患者满意度较高,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全程健康教育在糖尿病患者护理中的实施效果。方法选择糖尿病患者110例,按照护理方案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n=55),对照组行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实施全程健康教育,比较2组临床护理效果。结果随访6个月~1年,观察组患者健康调查简表SF-36各指标结果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患者护理总满意率(96.37%)显著高于对照组(83.64%),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糖尿病患者护理中实施全程健康教育可有效改善患者生活质量,提高患者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索产妇健康教育护理对妊娠糖尿病干预的作用。方法:81例GDM产妇随机分为全程教育组( n=42)与常规教育组(n=42),常规教育组产妇给予常规护理;全程教育组产妇给予全程系统化健康教育;全程教育组产妇首先接收妊娠期糖尿病保健手册,由责任护士指导营养与运动干预措施,并在产后接受责任护士的随访健康教育。以妊娠35周产妇餐后2小时静脉血糖和妊娠结局,如分娩方式、巨大儿、妊高症、羊水过多、早产、胎儿宫内窘迫等为本次健康教育的效果评价指标。结果:全程教育组与常规教育组产妇,干预前,血糖均高于正常值范围,两者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给予相应的护理教育后,全程教育组产妇,血糖显著降低(5.61±0.87mmol/L)且在临床正常值范围,常规教育组产妇血糖虽有所降低,但仍高于正常值范围(7.42±0.99mmol/L)。全程教育组产妇自然分娩发生率显著高于常规教育组产妇(x2=14.29,P<0.05);然而全程教育组产妇在剖腹产率(x2=14.29,P<0.05)、巨大儿出生率(x2=3.9,P<0.05)、妊高症发生率(x2=4.97,P<0.05)、羊水过多(x2=6.46,P<0.05)、早产发生率(x2=7.34,P<0.05)、胎儿宫内窘迫发生率(x2=6.46,P<0.05)等方面均显著低于常规教育组产妇。结论:进行全程系统的健康教育后,GDM产妇在孕期能够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饮食习惯,可以维持正常血糖水平,因妊娠糖尿病引发的不良妊娠结局也有所降低。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全程健康教育模式在对糖尿病患者护理疗效.方法:选取该院2015年1月至2016年1月120例糖尿病患者,通过随机分组,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6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健康护理,观察组采用全程健康教育模式.对比护理后两组患者的血压水平、糖尿病认知水平、护理总有效率.结果:观察组患者血压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对糖尿病认知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通过使用全程健康教育模式对糖尿病患者进行护理管理可以明显提高护理效果,增加患者对疾病的认识水平,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7.
《中国现代医生》2021,59(27):185-188
目的 探讨2型糖尿病患者应用个性化综合饮食护理干预的临床效果。方法 筛选的90例病例均为九江市第一人民医院总院内分泌科2018 年6 月至2020 年12 月就诊的2型糖尿病患者。以随机数字表法分组,每组各45例,对照组以健康教育、用药指导、血糖、血压监测及运动指导等常规护理方式干预,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以个性化综合饮食护理方案干预。比较两组患者血糖控制效果、对饮食知识的认知以及护理满意度及糖尿病并发症发生率等指标。结果 两组患者干预后的FBG、2 hPG 及HbA1c 较干预前均有不同程度降低,观察组指标均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干预后患者对饮食知识的认知评分均较干预前明显提升,且观察组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对护理满意度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并发症总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对2型糖尿病患者进行常规护理基础上的个性化综合饮食护理干预,可提升患者对健康知识的认知,提升其饮食控制的自我管理能力和效果,达到较好的控制血糖,预防并发症的护理干预结局。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协同护理模式联合护理干预对糖尿病患者血糖、血脂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84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42例,在临床治疗的同时,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研究组予以协同护理模式联合个体化护理.护理结束后比较两组患者血糖、血脂及生活质量的变化情况.结果:两组患者护理后空腹血糖、餐后血糖、HbA1c、TC、TG及LDL-C较护理前均明显降低,且研究组明显低于对照组护理后(P<0.05).两组患者护理后生活质量评分均较护理前明显升高,且研究组护理后的生活质量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护理后(P<0.05).结论:协同护理模式联合个体化护理可有效控制糖尿病患者的血糖、血脂,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可作为糖尿病治疗过程中的首选护理模式.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分析对糖尿病患者实施全程护理干预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6月~2014年6月间我院内分泌科收治的2型糖尿病患者50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25例)和观察组(25例),为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护理,为观察组患者在进行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实施全程护理干预,观察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SF-36及ADL的评分情况,并将对比的结果及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的分析。结果:观察组患者在健康知识知晓程度、控制饮食、坚持运动、按时用药及定时监测血糖等方面的表现均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患者SF-36及ADL的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糖尿病患者实施全程护理干预的临床效果显著,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和分析在糖尿病护理管理中应用全程健康教育的作用及效果。方法:选取在我院接受治疗的糖尿病患者120例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采取常规健康模式进行护理干预,观察组采取全程健康教育护理模式进行护理干预,观察两组患者在接受干预前后血糖水平的变化及对糖尿病的了解程度。结果:实施干预后,两组患者空腹血糖水平、餐后2h血糖水平均较干预前有明显下降,且对糖尿病知识的了解人数有明显增多,干预前后对比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糖尿病患者采取全程健康教育模式干预,能明显提升患者对糖尿病知识的知晓率,这对提升患者疾病预防意识,增加护理配合度,保证降糖效果有着积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在住院精神分裂症合并糖尿病患者中的应用.方法:将住院的28例精神分裂症合并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干预组,每组14例,对照组给予一般护理措施,干预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综合护理干预措施.观察两组患者干预前后的空腹血糖及餐后2h血糖变化,采用护士用住院患者观察量表(NOSIE)评定两组患者干预前后的各项得分.结果:干预后,干预组的空腹血糖及餐后2h血糖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干预组的NOSIE量表的各项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精神分裂症合并糖尿病患者进行综合护理干预能够显著降低患者的血糖水平,提高患者的自我管理能力,提高生活质量,有利于患者恢复.  相似文献   

12.
目的分析全程健康教育模式在研究老年高血压糖尿病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8年1月至2019年5月收治的114例老年高血压糖尿病患者作为本次的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57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的健康教育护理进行干预,观察组患者采用全程健康教育护理模式进行干预。对比两组患者的血压变化、血糖变化情况以及对护理的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者的舒张压与收缩压均有明显改善且优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的血糖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比对照组更高(P0.05)。结论全程健康教育护理模式在老年高血压合并糖尿病的护理中,能明显改善患者的身体情况,有利于患者的康复。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全程护理在肝胆外科患者健康教育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采用随机分层分组法将我院81例肝胆外科患者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给予全程护理干预,观察两组健康教育效果、心理状态及护理前后生活质量评分。结果:观察组健康知识知晓率、自我保健及健康习惯均显著优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抑郁自评量表(SDS)及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理干预后各项生活质量评分均高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全程护理干预能显著提高健康教育效果,改善患者心理健康状态和护理期间生活质量,在肝胆外科患者健康教育中有重要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临床护理路径在2型糖尿病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型糖尿病患者120例,按入院时间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60例,两组患者均严格执行医嘱治疗,观察组按临床护理路径给予全程护理,对照组行传统护理及健康教育指导,观察护理前后两组患者糖尿病相关知识知晓情况及空腹血糖控制情况。结果干预后观察组患者对糖尿病基础知识、饮食、运动、并发症预防等5项知识的知晓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空腹血糖控制水平高于对照组 (P<0.05)。结论对2型糖尿病患者采用临床护理路径模式进行全面护理,可有效提高患者对糖尿病防治知识知晓率,提高血糖控制水平。  相似文献   

15.
《黑龙江医学》2017,(9):899-900
目的探讨在糖尿病护理管理中应用全程健康教育模式的临床的护理效果。方法将2015-06—2016-06间在医院接受治疗的90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n=45)实施常规健康教育模式,观察组(n=45)实施全程健康教育模式,经干预后比较两组患者对糖尿病知识的了解程度、血糖控制情况。结果护理干预后,两组患者的空腹血糖浓度和餐后2h血糖均有明显降低,且观察组降低幅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糖尿病护理管理中应用全程健康教育模式,能够有效提高患者对糖尿病基本知识的了解程度,有效控制血压,可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6.
张迪  秦玲 《中华全科医学》2016,14(8):1356-1358
目的 探讨健康教育对城市某社区糖尿病患者自我管理的影响。 方法 选择2011年12月—2015年2月在西城区西长安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就诊的某社区2型糖尿病患者120例,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60例,在治疗过程中对照组采用常规健康教育模式,而治疗组给予医院组织的糖尿病同伴支持团队支持教育,干预周期为3个月。 结果 干预后2组的胰岛素抵抗指数明显降低,而胰岛素分泌指数明显升高,对比差异都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干预后上述指标在组间对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2组空腹血糖及餐后2 h血糖值均呈现明显的下降(P<0.05),同时干预后治疗组的空腹血糖及餐后2 h血糖值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2组干预后的4项自我管理能力评分均明显提高(P<0.05),同时干预后治疗组的4项自我管理能力评分也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干预后治疗组与对照组的满意度分别为98.3%和85.0%,治疗组的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 结论 胰岛素治疗在城市某社区糖尿病患者中的应用能有效改善胰岛素分泌与抵抗指数,而同伴支持团队健康教育的参与能提高患者的自我管理能力,促进血糖水平的降低,从而提高患者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17.
目的:将全程健康教育模式增加到糖尿病病人的常规护理中,探究其结果。方法:将80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两组,研究组和对照组,两组均进行我院常规的护理工作,研究组在着基础上融入全程健康教育模式,比较两组护理后遵医行为,疾病相关内容的知晓情况,并检测临床血糖值,综合以上数据对比分析两组护理效果。结果:进行全程健康教育模式的研究组患者,护理后遵医行为和疾病了解情况要明显好于对照组,且血糖控制更为理想,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在传统的糖尿病医护工作中进行健康教育,可以科学地改变病人不合理的生活作息,使病人的血糖保持平稳,这对于病人的医疗及康复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究在糖尿病的护理管理中引入全程健康教育模式的作用和效果。方法:从我院收治的糖尿病患者中选取120例,随机平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各组60例。比较两组的血糖控制有效率、健康知识知晓程度。结果:干预组(93.3%)的血糖控制有效率明显要高于对照组(76.7%);干预组的知识知晓程度要明显优于对照组,组间对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糖尿病的护理管理中引入全程健康教育模式,能够有效提高患者的糖尿病健康知识知晓水平,改善临床血糖控制效果。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在肾病综合征(NS)临床护理中应用健康教育干预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NS患者138例按就诊顺序进行编号随机分为对照组(69例)和研究组(69例),对照组患者行常规护理,研究组患者在对照组护理基础上行健康教育干预,观察两组患者围住院期指标和随访指标,并进行统计学对比分析。结果:研究组患者HAMD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健康知识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患者依从性、并发症发生率及缓解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患者随访期间感染次数、复发率及再次住院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随访结束时研究组患者SF-36评分及满意度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NS临床护理中,健康教育可提高患者疾病缓解率,改善患者心理状态,减少并发症,提高依从性,降低复发率、感染机会及再次住院率。  相似文献   

20.
卢丽娟 《当代医学》2011,17(23):118-118
目的探讨临床护理路径在老年糖尿病患者健康教育护理干预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09年7月~2010年7月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100例,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健康教育护理干预措施。观察组采用临床护理路径模式对患者实施健康教育护理干预。结果观察组干预后空腹血糖和餐后2h血糖分别与对照组干预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对护理满意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临床护理路径对老年糖尿病患者实施健康教育护理效果显著,值得借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