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62 毫秒
1.
吸烟对牙周炎非手术治疗效果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了解吸烟对牙周炎非手术治疗效果的影响。方法:通过对46例慢性牙周炎患者非手术治疗前后探诊出血,牙周袋浓度和附着水平的观察。分析吸烟对治疗效果的影响。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前探诊出血,牙周袋深度,附着水平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后不吸烟组治疗效果好于吸烟组,探诊出血,牙周袋深度的改善呈显著差异(P<0.01),附着水平的改善两组无显著差异但在牙周附着丧失>5mm的牙位呈显著差异(P<0.01),结论:不吸烟慢性牙周炎患者牙周炎非手术治疗的效果好于吸烟者。  相似文献   

2.
盐酸米诺环素软膏治疗牙周炎的临床疗效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观察盐酸米诺环素软膏局部治疗牙周炎的临床效果。方法:随机将52名牙周炎病人共156颗患牙分成试验组和对照组,观察用药前、后的临床症状和菌斑指数、探诊出血、牙周袋探诊深度、附着水平的变化。结果:两组基线时的牙周各项指数的平均值均无差异(P>0.05);晦4周、7周均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盐酸米诺环素软膏是治疗牙周炎有效、安全、简便的局部治疗药物。  相似文献   

3.
牙周病可能是一种自由基失衡的疾病,为了确切了解SOD在牙周疾病发病过程中的变化及临床意义,作者选择了12例慢性龈炎,13例单纯性牙周炎,9例健康对照,对其病变龈组织做SOD测定,并分析了临床指标与实验室指标的相关关系,采用化学发光法测定酶的活性结果表明:1.龈炎组SOD含量为22.55±5.89,牙周炎组为9.64±3.64对照组13.15±4.60。龈炎组SOD含量明显高于牙周炎组和对照组(P<0.01),牙周炎组SOD含量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2.酿发组牙周指数GI、牙龈出血指数GBI与SOD含量成正相关(r0.7560r0.6621,P<0.01),牙周炎组牙周袋深度PD,附着丧失量AL与SOD含量成负相关(r-0.6681r—0.8522,P<0.01)。局部自由基增加,抗氧化能力下降可能在牙周病发病过程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4.
选取2014-01~2014-12慢性牙周炎患者80例,分2组,分别使用超声龈下洁治(超声组)和手工龈下刮治(手工组)的方法进行治疗,发现在牙周治疗术后4周和12周时2组患者的菌斑指数(PLI)、牙龈出血指数(GBI)、牙周袋深度(PD)和附着水平(CAL)等牙周指标较治疗前均显著下降(P <0.05),超声组治疗后菌斑指数小于手工组(P <0.05),余各项牙周指标在2组患者间均无统计学差异(P >0.05)。  相似文献   

5.
牙周炎患者龈沟液中IL—8的含量测定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研究IL-8在牙周炎病程中的变化及与临床指标的关系,方法:采用双抗夹心ABC-ELISA法测定慢性牙周炎(CP)患者,健康对照者以及CP治疗前后患者的龈沟液中IL-8含量,IL-8总量,同时检测临床指标并作相关性检验。结果:CP患者龈沟液中IL-8检出率显著高于健康对照者(P<0.025),在CP患者和健康者之间以及CP治疗前后患者的龈沟液中IL-8总量,龈沟液(GCF)量均存在统计学差异(分别为P<0.01,P<0.05),而IL-8含量无统计学差异(P>0.05),IL-8总量,GCF量与临床指标存在正相关性(P<0.01),结论:IL-8总量在牙周炎病程中呈动态性改变,检测GCF中IL-8的水平对评价牙周炎的程度及指导临床治疗有一定价值。  相似文献   

6.
目的:评价盐酸四环素(TC)在牙周牙髓联合病变中根管消毒和牙周炎基础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62例患牙周牙髓联合病变的上颌第一磨牙,牙周袋探诊深度≥4mm,随机分为两组,实验组(TC组):TC根管消毒和牙周局部TC冲洗;对照组(FC组);甲醛甲酚(FC)根管消毒和局部用生理盐水冲洗,临床观察牙周袋深度,牙周附着丧失的变化。结果:TC组临床指标改善优于FC组(P<0.05)。结论:TC用于牙周牙髓联合病的根管消毒和牙周的基础治疗有效。  相似文献   

7.
消炎痛含漱液对牙周炎症的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观察使用消炎痛含漱液3个月后临床指标和龈沟液(gingival crevicular fluid,GCF)量及成分的变化,探讨局部应用非甾体类抗炎抗炎药对牙周疾病的治疗作用。方法 选择19例曾接受过牙周治疗的成人牙周炎患者,随机、双盲分为消炎痛含漱组和安慰剂含漱组,连续用药3个月。用放射免疫法检测龈沟液前列腺素E2(gingival crevicular fluid prostaglandins E2,GCF-PGE2)水平。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试验组局部应用消炎痛后,出血指数和GCF量明显降低(P<0.05);附着丧失略有改善;GCF-PGE2水平明显降低(P<0.05);两组菌斑降低值之间差异无显著性。结论 局部应用消炎痛后牙周组织炎症得到改善,GCF-PGE2水平降低,炎症改善主要与局部组织中PGE2水平的降低有关。  相似文献   

8.
口腔扁平苔藓患者免疫功能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目的 探讨口腔扁平苔藓(OLP)的发病机理。方法 对口腔扁平苔藓患者64例及健康成人31例,采用微量全血^3H-TdR掺入法检测T淋巴细胞增殖功能;酵母菌花环法检测红细胞免疫粘附功能;采用单向免疫扩散法测定血清中免疫球蛋白IgG、IgM、IgA及补体C3、C4含量。结果 OLP患者较健康成人外周血T淋巴细胞增殖功能显著降低,每分钟脉冲数(CPM)(P<0.05),刺激指数(SI)(P<0.001);红细胞C3b受体花环形成率(RBC-C3bRR)显著下降(P<0.01),红细胞免疫复合物花环形成率(RBC-ICR)无明显差异;血清中C3、C4含量无明显差异,IgA、IgG含量显著降低(P<0.001),而IgM含量则明显升高(P<0.01)。结论 OLP的发生可能与机体免疫功能紊乱有关。  相似文献   

9.
盐酸米诺环素牙周条治疗牙周炎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评价牙周局部应用盐酸米诺环素牙周条辅助治疗牙周炎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成人慢性牙周炎患者42例,左右侧对应牙,牙周袋深度≥4mm,且探诊出血的牙位占252个,采用随机单自对照法,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基础治疗后实验组牙周袋内放药,每周1次,共3次,对照组不放药。于基线、治疗后第6周、第12周时,观察菌斑指数(PLI)、牙周袋深度(PD)、探诊后出血(BOP)等指标。结果:治疗后第6周和第12周时,两组各观察指标比基线时有明显的改善(P<0.01)。两次复查时,实验组改善均优于对照组,两组相比具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局部应用盐酸米诺环素牙周条治疗牙周炎,能够有效地改善临床症状,获得较好的临床效果。  相似文献   

10.
艾亚林缓释膜辅助治疗中重度牙周炎的临床疗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评价艾亚林缓释膜局部应用辅助治疗中重度牙周炎的临床疗效。方法:用随机、单盲、自身对照方法研究艾亚林缓释膜置于深牙周袋内辅助牙周基础治疗的临床疗效,以单纯基础治疗为对照,观察基线、第2周及第6周菌斑指数(PLI)、龈沟出血指数(SBI)、牙周探诊深度(PD)及用药后反应。结果:除PLI外,两组第2周及第6周的SBI、PD都较基线时有改善(P〈0.05);治疗组第6周较第2周除PLJ略有反弹外,其余指标皆进一步改善(P〈0.05);在两个观察时段,治疗组较对照组在SBI、PD方面,皆有显著性差异(P〈0.01),但PLI两组间无差异;未发现用药后不良反应。结论:艾亚林缓释膜局部应用辅助治疗中重度牙周炎有较好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1.
糖尿病患者唾液GSH-Px活性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探讨唾液谷胱革肽过氧化物酶(GSH-Px)与糖尿病的关系。方法 选择56例糖尿病(36例患牙周炎、20例无牙周炎)及33例正常对照者,彩和DTNB显色法,测定唾液GSH-Px含量。结果 糖尿病组GSH-Px含量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P<0.05),糖尿病伴牙周炎组GSH-Px含量与正常对照级有显著性差异(P<0.05);而糖尿病无牙周炎组GSH-Px含量与正常对照组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糖尿病影响牙周炎的发生、发展、牙周炎与GSH-Px关系密切,而糖尿病可间接导致GSH-Px含量降低。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加味清胃散联合替硝唑治疗成人慢性牙周炎的疗效。方法选择2010年3月至2011年2月来武警广东省总队医院口腔科就诊的成人慢性牙周炎患者64例,分为试验组(38例)与对照组(26例)。对照组在牙周基础治疗上采用替硝唑片治疗,试验组在对照组治疗方法基础上应用中药加味清胃散治疗,疗程21d。治疗前后分别检测两组患者的牙龈指数(GI)、牙周袋深度(PD)、茵斑指数(PLI),并评估临床疗效。结果试验组与对照组在治疗前后及治疗后两组间比较,GI、PLI、PD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试验组总有效率为84.21%。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1.54%(P〈0.05)。结论口服加味清胃散联合替硝唑能有效控制牙周组织炎症,改善慢性牙周炎临床症状。  相似文献   

13.
精神压力与牙周炎关系的临床调查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目的:探讨精神压力与牙周炎临床指标的关系。方法:选择慢性牙周炎患者44例和牙周健康者42例.采用评估就诊者心理卫生问题的90项症状自评量表,研究精神压力和牙周临床指标的关系.以SPSS10.0软件包进行相应分析。结果:2组受教育水平、婚姻状况、经历重大生活事件有明显差异(P〈0.05或P〈0.01)。牙周炎组患者躯体化、强迫症状、人际关系敏感、抑郁、焦虑、敌对及其他(饮食睡眠等影响)的分值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或P〈0.01).牙周治疗需要指数(CPITN)、牙石指数(CI)等临床参数与抑郁、人际关系敏感等因子呈显著性相关(P〈0.05或P〈0.01)。结论:精神压力与牙周健康状况密切相关,可能是牙周炎的重要危险因子。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草珊瑚口腔膏治疗牙周炎临床疗效,方法:将100名牙周炎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50例,观察用草珊瑚口腔膏治疗前后临床症状,菌斑指数(PLI),牙龈指数(GI),龈沟出血指数(SBI)的变化。结果:2组用草珊瑚膏之前牙周各项指数的平均值无显著性差异(P>0.05),用草珊瑚7天后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草珊瑚口腔膏治疗牙周炎有效、安全。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牙周炎与人体骨密度(Bone mineral density,BMD)之间的关系。方法:收集中度到重度成人牙周炎患者20例,牙周组织健康者20例,采用双能X线骨密度仪(Dual energy x-ray absorptiome-try DEXA)测定每例研究对象的腰椎和髋部骨密度值,结果:牙周炎组髋部骨密度值低于牙周组织健康组,差异有高度显著性(P<0.01),两组 腰椎骨密度值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牙周炎与髋部骨量减少有关。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TL-17mRNA基因在慢性牙刷炎和健康牙龈组织中的表达水平变化,探讨TL-17在慢性牙周炎发生发展巾的作用。方法:选择慢性牙周炎患者23例,正常对照组15例,记录才周临床指标,采用Real—time PCR方法定量检测TL-17mRNA在牙龈组织中的表达。结果:慢性牙周炎组TL-17mRNA相对表达晕(0.00147+0.00055)显著高于正常牙龈组(O.00047±0.00019)(P〈0.01),并且慢性牙周炎组TL-17mRNA表达水平与牙龈指数(r=0.58,P〈0.01)、牙周袋探诊深度(r=0.57,P〈0.01)、附着丧失水平(r=0.49,P〈0.05)呈正相关。结论:Th17相关细胞凶子IL—17呵能住慢性牙周炎发病机制中发挥致炎作用。  相似文献   

17.
盐酸米诺四环素软膏对慢性牙周炎龈沟液中硫化物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分析慢性牙周炎病人局部应用盐酸米诺四环素(minocycline HCl,MINO)后,不同牙周状态下龈沟液(GCF)中硫化物(suleus sulphide level,SUL)浓度变化及其与临床指标的关系。方法:采用金刚牙周探测仪对盐酸米诺四环素治疗前后龈沟液中硫化物浓度及其临床指标进行测定。随机单盲法选择慢性牙周炎病人21例,61个患牙。用药组(T)34个患牙,204个位点,基础治疗后将盐酸米诺四环素软膏置牙周袋内;对照组(C)卯个患牙,162个位点,以单纯基础治疗为主。于基线前两周完成全口龈上洁治、口腔卫生宣教。基线时测定相应位点龈沟液中硫化物浓度,龈沟出血指数(SBI),牙周袋探诊深度(PPD),牙周临床附着丧失水平(CAL);然后行龈下刮治术,用药组龈沟内放药,对照侧不放药。第2周各项指标检查同上。结果:用药组(T)龈沟液中硫化物浓度与其基线时和对照组相比明显下降(P〈0.05),其临床指标用药组(T)与对照组(C)相比改善明显(P〈0.05),龈沟液中硫化物的浓度与临床指标间具有相关性。结论:盐酸米诺四环素软膏(MINO)辅助治疗牙周炎,能有效降低龈沟液中硫化物浓度,改善牙周组织状况;椅旁龈沟液硫化物浓度变化可间接反映对牙周袋内细菌的杀灭、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通过观察牙周菌斑中组成成分的变化,评价牙周序列治疗在成人牙周炎患者正畸过程中的作用。方法:选择47例伴有轻、中度牙周炎的成人正畸治疗患者,在正畸治疗前1个月开始牙周序列治疗并持续至正畸治疗结束,记录正畸治疗前(基线对照)和治疗后1、3、6、12月以及正畸治疗结束时的各项牙周临床指标--菌斑指数(PLI)、牙龈指数(GI)、牙龈出血指数(SBI)、牙周袋深度(PD)、临床牙周附着丧失(CAL);同时,每次刮取患者16、21、24、36、41、44共6颗指数牙牙周袋中牙菌斑,提取细菌DNA,利用qRT-PCR技术比较患者牙菌斑中主要细菌(牙龈卟啉单胞菌Pg、具核梭杆菌Fn、福赛坦氏菌Tf、伴放线放线杆菌Aa)检出率有无差异。结果:配合牙周序列治疗,成人牙周炎患者正畸治疗过程中与治疗结束时各项牙周检查指标(PLI、GI、SBI、PD、CAL)较治疗前有明显改善(P<0.05),牙菌斑中Pg、Fn、Tf、Aa检出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与正畸治疗前比较,正畸治疗结束时患者牙菌斑中Pg检出率约降低8.5%,Fn检出率约降低21.3%,Tf检出率约降低23.4%,Aa检出率约降低36.2%。结论:成人牙周炎患者在正畸治疗前及治疗过程中同时进行牙周序列治疗可促进牙周疾病的愈合,改善患者口腔中细菌微生物的生态系统。  相似文献   

19.
儿童与成人正畸加力前后龈沟液中生化成分的比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研究儿童与成人正畸过程中龈沟液生化成分含量的变化,分析儿童与成人牙齿移动速度存在差异的原因,方法:对样本84例(儿童组43例,成人组41例),采用放射免疫测试法,测定其上颌侧切牙受唇向倾斜力24h前后龈沟液中前列腺素E2(prostaglandin E2,PGE2)、白细胞介素6(interleukin-6,IL-6)和粒-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ranulocyte-macrophage colony stimulatin factor,GM-CSF)总量和浓度的变化,讨论其变化规律及两个年龄组变化的差异。果:正畸加力24h前后两组GCFPGE2总量和浓度均明显增加(P<0.01),对照侧均无变化(P>0.05);两组GCF-IL-6总量明显增加(P<0.01),浓度只有儿童组增加(P<0.01);两组GCF-GM-CSF总量明显增加(P<0.01)。浓度只有儿童组增加(P<0.01)。结论:正畸牙齿移动过程中龈沟液生化成分的变化成儿童与成人间存在差异 。  相似文献   

20.
FE复合酶对孕妇冠周炎的临床疗效观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观察FE复合酶对孕妇冠周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孕妇罹患智齿冠周炎病例39例,随机分成3组,智齿冠周龈盲袋用双氧水,生理盐水交替冲洗后,第1组用FE复合酶龈袋内上药作为治疗组,第2组用复方碘甘油龈袋内上药作为对照组;第3组不放任何药物,作为空白对照组。将3组疗效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第1组治疗组局部炎症平均消退时间为3天,第2组对照组平均5天,两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空白对照组平均6天,与治疗组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治疗组优效率66.67%,显著高于对照组(26.67%)(P<0.05),与空白对照组(20%)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治疗组总有效率100%,显著高于对照组(66.67%)(P<0.05),与空白对照组(53.33%)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 FE复合酶对冠周炎龈盲袋部治疗效果好,而且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