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Ⅰ导言鼻咽部的恶性肿瘤并非为国内少见的疾病,尤其是在华南地区。其中可能发生的瘤肿包括淋巴上皮癌、移行细胞癌、鳞状上皮癌、淋巴肉瘤、纤维肉瘤、血管内皮癌等,但以淋巴上皮癌(Lymphoepithelioma)为最常见。1921年 Regaud 与 Schmincke 二氏首先说明淋巴上皮癌,他们认为这种具有淋巴球浸润的特殊性上皮瘤,乃是起源于口腔、鼻  相似文献   

2.
我们对于癌及肉瘤的嗜银象,大家都是熟悉的,但是对于癌及肉瘤以外的,较少见的,特殊类型的肿瘤的嗜银象,则觉得生疏,因未曾系统地做过它们的嗜银染色,也未曾对它们的嗜银象做过比较的研究。本文的目的在于提出某些肿瘤嗜银象的特点,以供病理工作者的参考。材料及方法本文全部材料均取自中山医学院病理解剖教研组的医检标本。选择了子宫平滑肌瘤、神经纤维瘤、神经节神经瘤、Ewing氏肉瘤、淋巴肉瘤、网织细胞肉瘤、何杰金氏肉芽肿,Wilms氏瘤、淋巴结转移性淋巴上皮癌、肌母细胞瘤、乳腺髓样癌伴有淋巴细胞浸  相似文献   

3.
报告7例男性乳腺恶性肿瘤,并对男性乳腺癌、男性乳腺湿疹样癌、男性乳腺纤维肉瘤和男性乳腺淋巴肉瘤的病因、临床特点及治疗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4.
食管癌肉瘤11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依据食管癌肉瘤的临床特点、病理特点,探讨其可能的组织学来源。方法对11例食管癌肉瘤病人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结果食管癌肉瘤多为息肉样或蕈伞样腔内生长,一般有蒂与食管壁相连,个别呈浸润性生长。光镜下肉瘤与癌两种成分共存,瘤体多以肉瘤成分为主,癌多局限于蒂的基底部,且多为早期鳞癌。11例患无1例肿瘤外侵。淋巴转移率为9.1%,手术切除率100%,术后1、3、5年存活率分别为90.9%、80%、50%。结论食管癌肉瘤是一种侵袭性差,淋巴转移率低,预后较佳的肿瘤。手术切除是其首选和主要治疗手段.其组织学来源可能是食管粘膜的多潜能原始干细胞。  相似文献   

5.
胃腸道的惡性腫瘤虽然常見,但原發于小腸、腸系膜的惡性腫瘤則較少見,据Doub氏的报告,小腸惡性腫瘤約占全部胃腸道腫瘤的3%,其中以癌較多,肉瘤次之。一般淋巴肉瘤最常發生于頸部、縱隔障的淋巴組織,而發生于小腸之淋巴組織者較为少見,据陈、潘二  相似文献   

6.
胃肉瘤较少见。我院近年来曾收治胃恶性淋巴瘤7例(其中淋巴肉瘤3例,网织细胞肉瘤4例)和胃平滑肌肉瘤6例,多数系术前确诊。为了提高对胃肉瘤的认识,特别是与癌的鉴别,对这些病例的X线诊断分析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7.
王德荣 《西部医学》2002,14(3):42-45
肝脏恶性肿瘤可分为原发性肝肿瘤和肝脏的转移性肿瘤两大类.原发性肝肿瘤源于上皮组织者称肝癌,包括肝细胞癌、胆管细胞癌、混合型癌、肝母细胞瘤(幼年型肝细胞癌)等,源于间叶组织者称肉瘤、肌肉瘤、粘液肉瘤等.肝脏的转移性肝瘤系指全身各器官的原发癌或肉瘤转移到肝脏所致,一般以胃、胆、胰、结肠、卵巢、子宫、乳腺、肺等为多见.它们可经过血路、淋巴路或直接侵犯到肝脏所致的肝脏的转移性癌.肝脏恶性肿瘤中以肝癌多见,而肝癌中又以原发性肝细胞癌最常见.  相似文献   

8.
原发性小肠肿瘤42例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报告原发性小肠肿瘤42例,其中平滑肌肉瘤15例,淋巴肉瘤11例,腺癌7例,平滑肌癌4例,网状细胞肉瘸2例,纤维瘤、胶样癌及腺瘤性息肉癌变各1例。42例中有38例的肿瘤可被切除。手术死亡率4.8%。随访33例,在恶性肿瘤中以平滑肌肉瘤的疗效较好,2年及5年生存率分别为64.3%及21.4%。  相似文献   

9.
原发性小肠恶性肿瘤较少见,我院自1973年至1982年十年间共遇到20例,现结合文献就其发生率、临床表现、诊断及治疗讨论如下。一般资料性别:男性13例女性7例。男女之比约为2∶1。年龄:最小25岁,最大70岁,平均41岁。肿瘤病理类型:腺癌10例,平滑肌肉瘤5例,淋巴肉瘤2例,网织细胞肉瘤1例,血管肉瘤1例,类癌1例。  相似文献   

10.
非霍奇金淋巴肉瘤骨髓浸润与白血病转变细胞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慧芳 《海南医学》2005,16(8):139-139,164
目的探索非霍奇金淋巴肉瘤骨髓侵犯是疾病转变为白血病的前期。方法观察24例非霍奇金淋巴肉瘤转变为白血病前期发生因素。结果在临床实践中,往往由于对患者外周血和骨髓中少数的淋巴肉瘤细胞存在重视不够,导致不恰当的治疗,贻误病情。结论对非霍奇金淋巴肉瘤患者确定是否属非霍奇金淋巴肉瘤骨髓侵犯,必须认真观察外周血片及骨髓片,以便及早发现和诊断非霍奇金淋巴肉瘤骨髓侵犯。为此,本文对霍奇金淋巴肉瘤骨髓侵犯的诊断进行外周血片及骨髓片细胞形态作相关分析。  相似文献   

11.
肉瘤样癌形态学及免疫组化观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观察不同部位肉瘤样癌病理形态学特点及免疫表型特征,探讨肉瘤样癌的诊断思路和诊断要点。方法收集45例肉瘤样癌,光镜下观察其各种形态特征,应用免疫组化检测肉瘤样癌CK、EMA、S-100蛋白、Desmin、SMA及Vimentin等的表达情况。结果肉瘤样癌可发生于任何可发生癌的部位,几乎可见于任何类型的癌;大体形态各异,位于黏膜皮肤者常表现为息肉状;镜下可表现为各种类型肉瘤样图象,癌的特点表现为:成分少、分化高、部分仅仅表现为上皮内瘤变而无浸润癌成份。肉瘤样癌中癌的成份CK或EMA( )阳性率为100%,而肉瘤样成分CK阳性率为26%,EMA阳性率为17.9%。结论肉瘤样癌形态学结构复杂,可表现为各种类型肉瘤样图象;CK、EMA阳性表达率低。诊断要点:①可发生癌的部位,若发现肉瘤样结构,均应考虑到肉瘤样癌;②肉瘤样成分应>50%;③诊断中应在上皮成分与肉瘤样成分移行区域多取材仔细寻找浸润癌、原位癌成分;④CK、EMA阳性表达不应作为确诊肉瘤样癌的唯一依据,上皮指标阴性不能作为排除肉瘤样癌的依据。  相似文献   

12.
胃肉瘤是比较少见的肿瘤,它占全部胃病的0.016~0.055%,占胃的恶性赘生物的2.7%。消化道将近57%的肉瘤发生在胃。一般认为,慢性溃疡和结缔组织良性肿瘤在胃肉瘤的发生上有一定的作用。胃肉瘤的定位与癌性肿瘤不同,它常发生在胃大弯和胃后壁。按生长的特点可分为胃外的、胃内的、胃壁内或弥漫性肉瘤(比较多见)。按组织学特点可分为淋巴肉瘤、纤维肉瘤、神经肉瘤、平滑肌肉瘤、多形性肉瘤及其他种  相似文献   

13.
本文重点讨论了横纹肌肉瘤的病理鉴别诊断问题。在33例误诊病例中,包括脂肪肉瘤及纤维肉瘤各5例,未分化癌及未分化腺癌4例,恶性纤维组织细胞瘤及神经母细胞瘤各3例,恶性神经鞘瘤各2例,滑膜肉瘤、间皮肉瘤、腺泡状软组织肉瘤、恶性血管内皮瘤、恶性组织细胞瘤、皮肤非典型性纤维黄色瘤、腹壁外韧带状瘤、淋巴肉瘤、网织细胞肉瘤、何杰金氏病、多形性肉瘤等各1例。探讨了容易发生误诊的各种原因。(1)在瘤细胞形态多变,多形性明显,单核及多核瘤巨细胞多见时,易误诊为脂肪肉瘤、纤维肉瘤、恶性纤维组织细胞瘤、恶性神经鞘瘤、皮  相似文献   

14.
淋巴肉瘤在小儿并不少见,但并发白血病的报告国内尚不多见,本文报告我科收治5例淋巴肉瘤细胞性自血病。男3例、女2例。发病年龄5~12 1/2岁。起病至确诊淋巴肉瘤的时间为14~21个月。诊断淋巴肉瘤至并发白血病的时间,3例在确诊淋巴肉瘤同时并发白血病,另2例分别为7天及8个月。症状与体征以发热、苍白及淋巴结肿大为多见,肝大3例,脾大2例。血红蛋白7.3~13克%,白细胞2000~10800/mm~3,原、幼淋占8~58%。5例均经骨髓  相似文献   

15.
本文报导三例女性乳房癌肉瘤,癌均为浸润性,肉瘤分别为叶状囊肉瘤、平滑肌肉瘤及多形性横纹肌肉瘤.推测其形成方式可能分别为:(1)纤维腺瘤中两种成分相继恶变,(2)乳癌间质发生肉瘤性变,(3)原发性癌与肉瘤碰撞融合.癌肉瘤中19.5%发生于乳房,平均年龄约58岁.临床表现与乳房癌相同.确诊需靠病理检查.  相似文献   

16.
淋巴肉瘤的患者出现白血病的血象及骨髓象改变者,目前多数学者称之为白血肉瘤。亦有称为“淋巴肉瘤细胞型白血病”。国内外有关成人白血肉瘤的报告较多。小儿白血肉瘤报导较少。我科从1972~1980年确诊为淋巴肉瘤患儿22例,其中出现白血病样改变的有11例,其出现率为50%,于Jaffe报告的非何杰金氏淋巴瘤其白血病发生率从15%到70%相似。  相似文献   

17.
在875例切除食管标本中,平滑肌肉瘤及癌肉瘤各2例。平滑肌肉瘤系由平滑肌瘤恶变而成。当癌与肉瘤并存时称癌肉瘤。平滑肌肉瘤一般分为息肉型及肿块型,手术切除预后较好。食管癌肉瘤有两个起源中心,肉瘤成份一般为纤维肉瘤。  相似文献   

18.
原发于睾丸的恶性肿瘤大多起源于生殖细胞,以精原细胞瘤最多见,且常为单侧性。睾丸之淋巴肉瘤甚为少见,同时见于双侧睾丸者更为罕见。国内田振山曾报告一例单侧睾丸淋巴肉瘤,曹之清报告过一例双侧睾丸淋巴肉瘤。现将我们所见的一例双侧睾丸淋巴肉瘤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9.
癌肉瘤和肉瘤样癌5例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癌肉瘤和肉瘤样癌为极少见的恶性肿瘤,查阅文献仅见个例报道。我院从1990-01月至1999-12月共收治癌肉瘤和肉瘤样癌5例,均经病理检查证实,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20.
淋巴肉瘤临床并非少见,约20%淋巴肉瘤可并发白血病。1963年以前,国内只有个别病例报导。新近,中山医学院附属肿瘤医院化疗组和哈医大附院内科血液组分别报告50例及23例淋巴肉瘤白血病。我院72—77年住院患者经病理检查证实为恶性淋巴瘤者共17例(男14例,女3例,年龄1—60岁),其中11例为淋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