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蛇凝血素酶对颅脑手术患者凝血功能和出血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蛇凝血素酶对颅脑手术患者凝血功能和出血量的影响。方法颅脑手术患者36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18例, 治疗组患者术前肌内注射蛇凝血素酶1 kU并静脉滴注蛇凝血素酶1 kU,对照组患者静脉注射09%氯化钠注射液4 mL。分别于手术前、手术开始后1 h、手术结束时抽取两组患者血样,测定凝血因子Ⅱ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凝血因子Ⅰ(FIB)、血小板(PLT),观察并记录两组患者术中出血量。结果对照组患者平均术中出血量(520±160) mL, 治疗组患者平均术中出血量(435±120) mL,治疗组术中出血量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 对照组患者术后PT 、APTT与术前比较,有明显升高,且差异有显著性(P<005),治疗组患者术后PT、 APTT与术前比较无明显改变(P>005),两组患者术前、术中与术后FIB、PLT均无明显改变。结论蛇凝血素酶能有效维持颅脑手术患者凝血功能并降低术中出血量。  相似文献   

2.
胡建英 《海峡药学》2007,19(9):83-84
目的探讨乌司他丁对严重烧伤患者凝血功能的影响及其机制。方法采用前瞻对照研究,20例患者随机分成乌司他丁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伤后3~5h应用UTI 20万u溶于5%葡萄糖液250mL中静脉滴注,每天2次,连续7d。于入选当时及用药7天后抽取静脉血测定凝血酶原时间(PT)、部分激活的凝血酶原时间(APTT)、凝血酶时间(TT)及纤维蛋白原(FIB)。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在使用乌司他丁前PT、APTT、TT、FIB差异无显著性。治疗组7d后PT、APTT较用药前明显缩短(P<0.05),而TT、FIB无明显变化(P<0.05)。结论严重烧伤患者常规使用乌司他丁能改善患者的凝血功能。  相似文献   

3.
目的应用乌司他丁对对下肢手术深静脉血栓抗纤溶的临床观察。方法选择60例施行全髋、半髋关节、人工股骨头置换术的骨科患者(ASAⅠ~Ⅱ),随机分为乌司他丁组和生理盐水组,各30例;分别在给药前、给药后1h、给药后2h采血测定血小板的最大聚集率(PAGM)、凝血酶原时间(PT)、部分凝血酶时间(APTT)、凝血酶时间(TT)。结果乌司他丁组用药后1h,APTT,PT较用药前明显延长(P〈0.05),用药后2h,TT较用药前明显延长(P〈0.05);与对照组比较,用药后1h,PT、APTT、TT显著性延长(P〈0.01),用药后2h,PT、APTT显著性延长(P〈0.05),两组用药前后及组间比较PAGM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结论乌司他丁可适当延长部分凝血酶原时间和凝血酶时间,有抗纤溶、促进机体血液循环作用,可改善术中患者的凝血状态。  相似文献   

4.
目的 观察乌司他丁对髋关节置换术围手术期血小板聚集及凝血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择50例无血液系统疾病及凝血功能障碍、肝肾功能正常的准备施行髋关节置换术的骨科病人(ASA Ⅰ~Ⅱ),随机分为乌司他丁组(A,n=25)和生理盐水组(B,n=25);分别在给药前(T0)、给药后1h(T1)、给药后2h(T2)采血测定血小板的最大聚集率(PAGM)、凝血酶原时间(PT)、部分凝血酶时间(APTT)、凝血酶时间(TT).结果 乌司他丁组用药后1 h,APTT,PT较用药前明显延长(P<0.05),用药后2 h,TT较用药前明显延长(P<0.05);与对照组比较,用药后1 h,PT、APTT、TT显著性延长(P<0.01),用药后2 h,PT、ATPP显著性延长(P<0.05),两组用药前后及组间比较PAGM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结论 围术期中静脉滴注5000 U/kg乌司他丁可适当延长部分凝血酶原时间和凝血酶时间,有抗纤溶作用,促进机体血液循环,可改善术中患者的凝血状态,减少术中微血栓综合征,预防术后深静脉血栓形成.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乌司对脓毒症患者凝血功能障碍的疗效。方法选择68例脓毒症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两组均采用常规治疗,治疗组于入选当天加用乌司他丁。连续7天测定所有患者治疗前后的凝血指标:血小板计数(PLT)、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及纤维蛋白原(FIB)。结果治疗后与对照组同期比较,治疗组PLT和FIB均有增高,PT,APTT缩短,第5天上述指标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两组患者凝血指标治疗前差异无显著性。结论乌司他丁可改善脓毒症患者的凝血功能,减少血栓形成。  相似文献   

6.
无痛、微创技术在阻生牙手术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微创拔牙刀+局麻涡轮钻拔牙法在阻生牙手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180例拔牙患者随机分为Ⅰ、Ⅱ、Ⅲ组,各60例。Ⅰ组采用微创拔牙刀+局麻涡轮钻拔牙法,Ⅱ组采用局麻涡轮钻拔牙法,Ⅲ组采用传统拔牙法,记录各组患者麻醉前、局麻时、拔牙中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氧饱和度(SpO2)、手术时间和拔牙主观感受。结果Ⅱ、Ⅲ组局麻时和拔牙中MAP、HR均高于麻醉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2组拔牙中MAP、HR高于Ⅰ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3组SpO2各时段及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Ⅰ、Ⅱ组手术时间明显短于Ⅲ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Ⅰ组主观感受为非常痛苦的发生率均明显低于Ⅱ、Ⅲ组,无或轻微痛苦发生率高于Ⅱ、Ⅲ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微创拔牙刀+局麻涡轮钻拔牙法可达到无痛、安全、微创目的,值得在阻生牙手术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7.
血液稀释与控制性降压联合应用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评价急性中度高容性血液稀释(AHH)与控制性降压(CH)联合应用的血液保护效果及其安全性。方法择期行脑膜瘤切除手术患者30例,随机分为3组,Ⅰ组(AHH CH)、II组(CH)和对照组(III组)。Ⅰ组在全麻后手术前进行中度AHH(HCT=25%~30%),Ⅱ组不进行扩容;I、II组患者手术开始前均采用提高异氟醚吸入浓度至1.0~1.5MAC,复和硝酸甘油0.5~2μg/kg·min泵入,维持MAP在60~70mmHg至手术结束前30min。III组为对照组。计算各组患者术中失血量及异体血需求量,连续监测HR、ECG、BP、CVP,于麻醉前、麻醉后30min及手术结束分别测定PT、APTT。结果AHH CH能使术中失血量减少约30%;CH、AHH CH明显减少异体血需求量。虽有PT、APTT的明显延长,但各值均在正常范围。结论AHH CH能有效减少脑膜瘤手术患者术中失血及异体血需求量,且对血液动力学、凝血功能无明显不利影响。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麻醉前预输注6%中分子羟乙基淀粉130/0.4(万汶,Voluven)时ERCP患者循环系统的影响。方法:ASAI~Ⅱ级行ERCP十二指肠支架置入术病人60例随机分为两组,每组30例。L组麻醉前30min内静脉输注乳酸钠林格液500mL;V组麻醉前30min内静脉输注万汶500mL。两组麻醉诱导及维持相同,芬太尼0.05mg复合丙泊酚1.5mg/kg麻醉诱导;丙泊酚250~450mg/h静脉麻醉维持。观察麻醉前(即基础值)、手术即刻、手术后5min、术毕各时点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脉搏氧饱和度(SpO2)变化。结果:两组患者基础MAP、HR、SpO2无显著差异性。L组患者手术即刻、手术后5min、术毕各时点MAP较术前下降(P〈0.01);V组患者手术即刻MAP也较术前下降(P〈0.05),但术毕时MAP与术前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组间比较V组手术即刻、手术后5min、术毕各时MAP较L组显著增高(P〈0.05)。两组患者手术后5min.HR均较术前增加,但L组较V组显著增高(P〈0.05);SpO2与术前比较差异无显著性,组间也无差异性。结论:ERCP十二指肠支架置入术前静脉预注6%中分子羟乙基淀130/0.4可有效预防低血压。  相似文献   

9.
姜景卫  毛美娟 《海峡药学》2012,24(9):117-118
目的评价布托啡诺超前镇痛用于颈丛麻醉下甲状腺手术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ASAⅠ~Ⅱ级单侧甲状腺次全切除手术患者98例,随机分为两组:每组49例,Ⅰ组麻醉前静注布托啡诺30μg.kg-1;Ⅱ组静注生理盐水,然后行双侧颈浅丛阻滞麻醉加单侧颈深丛阻滞麻醉,待麻醉效果确实开始手术。记录入室后安静时基础值T0、手术后10min(T1)、手术后20min(T2)、手术后30min(T3)、手术结束时(T4)的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血氧饱和度(SpO2)值。结果Ⅱ组MAP及HR在T1、T2、T3、T4有明显增高,与T0及Ⅰ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R<0.05)。结论布托啡诺超前镇痛用于颈丛神经麻醉下甲状腺手术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0.
姜建泽 《抗感染药学》2019,16(11):1960-1962
目的:探究乌司他丁与血必净联用配合抗生素对感染性休克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其对凝血功能和全身炎性反应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1月—2019年2月间收治的感染性休克患者82例资料,根据治疗方法的不同将其分为对照组(41例)和观察组(41例);对照组患者给予乌司他丁配合抗生素治疗,在此基础上观察组患者则加用血必净注射液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IL-6、PCT、TNF-α等炎症因子水平测得值和PT、APTT等凝血功能指标水平测得值的变化情况,以及治疗后的总有效率差异。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的IL-6、PCT、TNF-α等炎症因子水平测得值均低于治疗前(P<0.05),且观察组患者的指标水平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PT、APTT水平值低于治疗前,而FIB水平值高于治疗前(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PT、APTT水平值低于对照组,而FIB水平值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采用乌司他丁与血必净联用配合抗生素治疗感染性休克患者,减少炎症反应的发生,改善患者的凝血功能,提高了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1.
目的 观察全麻复合颈丛神经阻滞对甲状腺手术的心血管影响。方法 选择60例择期行甲状腺手术的患者.随机分为全麻复合颈丛阻滞组(Ⅰ组)和单纯全麻组(Ⅱ组).每组30例。分别测定麻醉前、切皮、切皮后1h、术毕拔管各时点HR、MAP、血糖、术毕至拔管时间。结果 HR、血压(MAP)、血糖,Ⅱ组明显高于Ⅰ组(P〈0.05);拔管时间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全麻复合颈丛神经阻滞能明显减轻甲状腺手术患者的心血管反应。  相似文献   

12.
黄建飞  高立群 《现代医药卫生》2007,23(16):2411-2412
目的:探讨缩合葡萄糖氯化钠对手术前急性超容性血液稀释(AHHD)病人的MAP、CVP、HR、SpO2、凝血机制以及尿量的影响和血液保护的实施。方法:选择ASAⅠ~Ⅱ级全麻手术病人50例,于输注缩合葡萄糖氯化钠前,输液后10、20、30、60分钟记录MAP、CVP、HR、SpO2和次日取深静脉血分别测定红细胞压积(Hct)、血小板(PLt)、血红蛋白(Hb)、凝血酶原时间(PT)、部分凝血酶原时间(APTT),并观察有无过敏反应,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接受AHHD的病人,MAP、CVP、HR、尿量等在输注缩合葡萄糖氯化钠后10、20分钟比输注前均增加(P<0.01),SpO2无变化,30及60分钟后逐渐恢复到输注前水平(P>0.01),Hb、Hct、PLt均比AHHD前低(P<0.01),PT、APTT均在正常范围内(P>0.01)。结论:用缩合葡萄糖氯化钠施行AHHD后病人的上述指标波动在正常范围内,说明术前对病人行AHHD是可行的,也是麻醉手术中治疗和预防低血压时替代血液的理想药品。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术后硬膜外自控镇痛应用于冠心病患者上腹部手术的临床效果。方法本研究选择行上腹部手术、临床确诊为冠心病患者60例,随机分为两组:硬膜外镇痛组(Ⅰ组)和静脉镇痛组(Ⅱ组),每组各30例。所有患者均采用气管内全麻,Ⅰ组术后应用硬膜外镇痛,Ⅱ组术后应用静脉镇痛,记录两组患者麻醉前及术后4h、12h、24h、48h的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脉搏氧饱和度(SpO2),检测血清肌钙蛋白-I(cTn—Ⅰ),术后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定镇痛效果。结果与麻醉前比较,Ⅰ组术后的MAP、HR、SpO,、cTn—I未见明显变化,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Ⅱ组术后的MAP、HR、cTn—I显著升高(P〈0.05),SpO2显著降低(P〈0.05)。与Ⅱ组比较,Ⅰ组术后的MAP、HR、cTn—I、VAS评分均较低,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SpO2较高,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在行上腹部手术的冠心病患者,术后应用硬膜外自控镇痛能较好地消除患者术后疼痛,减少应激反应,维持血流动力学及血清cTn—I稳定,对心肌损伤有一定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4.
殷国平  张维峰  王佳  廖建梅  张春明 《江苏医药》2012,38(23):2843-2844
目的 观察七氟醚对肝炎肝硬化患者围术期凝血功能的影响.方法 择期行脾切除断流手术的肝炎肝硬化患者40例,随机均分为两组,分别采用七氟醚组(S组)和异氟醚组(Ⅰ组)麻醉.于麻醉诱导前(T0)和手术结束时(T1)2个时点检测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凝血酶原时间(PT)、凝血酶时间(TT)、纤维蛋白原浓度(Fib)和血栓弹性描记图(TEG),并记录手术时间及出血量等.结果 与T0比较,T1时S组PT增高,Fib降低;与T0比较,Ⅰ组除PT增高、Fib降低外,APTT也增高(P<0.05).与T0比较,S组T1时TEG的最大振幅(MA)明显降低[(70.26±7.42) mm vs.(55.19±5.11) mm] (P<0.05).结论 与异氟醚相比,七氟醚对肝炎肝硬化患者围术期凝血4项指标和TEG参数无影响.  相似文献   

15.
邹建玲  张娟  魏炯洲  吕晨 《江西医药》2005,40(8):485-486
目的了解局麻加异丙酚在喉显微手术各阶段对患者血流动力学及对患者苏醒过程的影响。方法选择24例择期行声带息肉摘除术的患者,Ⅰ组病人诱导后直接插管,用异丙酚和异氟醚维持麻醉;Ⅱ组病人插管前用丁卡因经口喷雾咽喉和气管,用异丙酚静脉维持麻醉。结果和诱导前相比,在拔管即刻Ⅰ组病人HR、MAP增加(P〈0.01),而Ⅱ组病人仅HR增加(P〈0.01)。和Ⅰ组相比,Ⅱ组病人在拔管即刻HR、MAP低于Ⅰ组病人(P〈0.05或P〈0.01)。从苏醒时间比较,Ⅱ组病人的苏醒时间明显短于Ⅰ组病人(P〈0.01)。结论局麻加异丙酚用于喉显微手术镜下声带息肉摘除术。它能维持相对平稳的麻醉。同时病人能较早苏醒。  相似文献   

16.
赖峻松 《海峡药学》2015,(2):148-149
目的观察琥珀酰明胶注射液对剖宫产患者血液动力学及凝血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60例拟行剖宫产手术患者,随机分为Ⅰ组(n=30)和Ⅱ组(n=30),分别在硬膜外麻醉前静脉输注乳酸林格液和琥珀酰明胶注射液各500m L预扩容。记录患者入手术室时(预扩容前)、麻醉前(预扩容后)、麻醉后15min及手术结束时的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心率(HR)、脉搏血氧饱和度(Sp O2)以及术前、术毕、术后4h测定PT(凝血酶原时间)、APTT(激活的部分凝血酶原时间)、FIB(纤维蛋白原)、HCT(红细胞压积)、Hb(血红蛋白)。结果Ⅰ组在麻醉后15min时SBP、DBP较预扩容前基础值均明显降低,HR则明显增加。Ⅱ组预扩容前后血压、心率无明显变化。两组术前、术毕、术后4h凝血功能指标均无明显变化。结论琥珀酰明胶注射液可以安全有效地用于剖宫产手术患者,维持血液动力学稳定,不影响患者凝血功能,提高剖宫产患者及其胎儿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哌替啶、非那根、格拉司琼预防硬膜外麻醉期间寒战反应的临床表现。方法:选择80例准备在硬膜外麻醉下行下腹部、下肢手术的成年患者,随机分为4组:Ⅰ组(杜非合剂组),Ⅱ组(格拉司琼组),Ⅲ组(杜非合剂和格拉司琼组),Ⅳ组(对照组)。四组均于硬膜外麻醉起效后静脉注射哌替啶和非那根合剂半量(Ⅰ组),格拉司琼3mg(Ⅱ组),杜非合剂半量和格拉司琼3mg(Ⅲ组),同等容量的生理盐水(Ⅳ组)。观察麻醉及手术过程中寒战的发生率,寒战的严重程度及术前、术中、术后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血氧饱和度(SpO2)的变化以及用药后的并发症。结果:Ⅰ组、Ⅱ组、Ⅲ组、Ⅳ寒战发生率分别为10.0%,5.0%,15.0%,40%,Ⅳ分别与Ⅰ、Ⅱ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Ⅲ组患者术前、术中、术后的MAP、HR、SpO2组间和组内对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Ⅰ组、Ⅱ组与Ⅳ组相比嗜唾明显增加(P〈0.05),恶心呕吐的发生率各组与对照组相比无统计学意义,但Ⅰ组与Ⅱ组组间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硬膜外麻醉后预注杜非合剂和格拉司琼有助于预防硬膜外麻醉后寒战反应,其中两药联用的效果优于单独用药,且并发症少。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地佐辛是否有预防瑞芬太尼复合全麻苏醒期疼痛过敏的作用。方法选取择期行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手术(LC)患者60例,美国麻醉医师协会(ASA)分级Ⅰ~Ⅱ级,按数字表法随机分为对照组30例、观察组30例。对照组在瑞芬太尼停药前后不给任何镇痛药物,观察组在瑞芬太尼停药前15min静脉注射地佐辛10mg。记录两组患者苏醒即刻(T1)、苏醒后(T2)HR、MAP及苏醒时间,并采用Prince—henry疼痛评分法对患者进行手术后疼痛评分。结果两组患者苏醒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HR、MAP在T1、T2时间点均无明显变化(P均〉0.05),对照组HR、MAP在T2时间点明显高于T1(P〈0.05),观察组HR、MAP在T2时间点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均〈0.05),观察组手术后疼痛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地佐辛可以预防瑞芬太尼复合全麻苏醒期疼痛过敏,减少瑞芬太尼复合全麻苏醒期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19.
《中国医药科学》2019,(2):59-61
目的探究乌司他丁治疗重症中暑的疗效及对高凝状态的影响作用。方法选取我院2017年1月~2018年6月期间收治的重症中暑患者42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依据治疗方法不同进行分组,对照组采用常规疗法,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用乌司他丁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治疗效果,及乌司他丁对患者高凝状态的影响。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100.00%,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为80.95%。两组患者治疗后第1天血小板(PLT)、凝血酶原时间测定(PT)、谷丙转氨酶(ALT)、肌酐(cR)几项指标水平均无明显差异(P> 0.05);治疗后第6天,观察组PLT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T、ALT、cR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前与治疗后6d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分别为(40.25±1.05)s、(37.26±1.03)s;对照组患者治疗前与治疗后6d APTT分别为(40.58±1.03)s、(39.45±1.01)s,两组患者治疗后APTT均有所缩短,但观察组患者改善效果更为明显。结论重症中暑病症危害性较大,尽早治疗对提升治愈率具有重要意义,而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乌司他丁有助于提升整体治疗效果,同时此药物对改善患者凝血功能具有一定作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急性超容性血液稀释(AHH)及控制性降压对肿瘤病人的血液动力学、血液成分、凝血功能、术中出血等的影响,探讨AHH及控制性降压在肿瘤根治手术中应用的可行性.方法:选择ASAⅠ~Ⅱ级择期行肿瘤根治手术的病人,静吸复合麻醉下行AHH和控制性降压,术中持续观察ECG、SpO2、Bp、HR、MAP、CVP'、PETCO2及尿量;.AHH前、后和术毕测定Hb、Hct、PC、PT、TT、APTT和FG,称重法测定术中失血量.结果:所有病人ECG、SpO2、PETCO2术前、术中及术后无明显变化;BP、HR、MAP术中基本稳定;CVP于AHH后轻度升高;AHH后Hb、Het显著降低;AHH后尿量明显增多.手术前后Hb、Hct、PC、PT、TT、APTT及FG无明显变化;术中出血量明显减少.结论:AHH和控制性降压可用于肿瘤根治手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