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流行性出血热患者尿蛋白电泳动态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李汉生,徐福森流行性出血热(EHF)患者由于肾脏的病理损害,尿中出现大量蛋白质,使其成为重要的诊断依据和观察指标。为了解尿蛋白的组成变化及其与肾损害的关系,我们对HF患者28例进行了尿蛋白电泳EHF检测,...  相似文献   

2.
流行性出血热并发多器官功能衰竭23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流行性出血热并发多器官功能衰竭23例临床分析重庆医科大学第二医院周承书,邓先蓉,刘运俊流行性出血热(EHF)常合并多脏器损害,严重者导致多器官功能衰竭(MOF),是EHF的主要死因。我院近10年中收治EHF并发MOF患者23例现将其临床资料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3.
双重免疫荧光抗体法在流行性出血热抗体检测中的应用浙江省上虞县卫生防疫站贾杰流行性出血热(EHF)血清抗体的检测,对EHF的诊断十分重要。近年用于检测的方法较多[1~5],但多数使用免疫荧光法(IFAT)。本文在常规荧光法的基础上,加用第二荧光抗体(第...  相似文献   

4.
流行性出血热患者唾液中特异IgG抗体检测初探徐冰凌,李世清,佘家辉目前国内外流行性出血热(EHF)的实验诊断多以血清为标本,应用免疫荧光法(IFAT)、血凝抑制实验(HI)、酶联吸附实验(ELISA)等方法。由于该病患者病情重、血管脆性增加,采血较为...  相似文献   

5.
猪在流行性出血热传播中的作用──I.EHF病人家中猪血清EHFV抗体的检测江西医学院微生物学教研室刘佩芹,谌济国,余克花,龙健自从1988年张云等[1]首次从猪肺中分离到流行性出血热(EHF)病毒以来,关于猪在EHF传播中的作用研究,已见血清学[2]...  相似文献   

6.
猪在流行性出血热传播中的作用──Ⅱ、养猪户人群中流行性出血热病毒抗体的检测江西医学院微生物学教研室陈瑞琪,刘佩芹,谌济国,余克花江西省上高县卫生防疫站龙健自1988年张云等[1]首次从猪肺中分离到流行性出血热(EHF)病毒,关于猪在EHF传播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7.
流行性出血热患者特异性抗体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流行性出血热患者特异性抗体的比较研究刘正稳,张成文,樊万虎为研究流行性出血热(EHF)患者病程中特异性IgG抗体、中和抗体(NAb),血凝抑制抗体(HIAb)之间的相互关系,及探讨各种特异性抗体在发病机制及病情转旧中的作用,我们对10例EHF患者82...  相似文献   

8.
病毒唑合用肌苷治疗流行性出血热2060例疗效观察朱益群,朱虹,杨平,卢宜芳,曾斌无,申太平流行性出血热(EHF)的病理损害是病毒直接作用的结果。早期清除患者体内的EHF病毒,对减轻病理损伤、阻断病情进展有重要作用。我们用大剂量病毒唑合用肌苷治疗EHF...  相似文献   

9.
作者用放射免疫法测定30例流行性出血热(EHF)患者内源性洋地黄样因子(EDF)、心钠素(ANP)、肾素活性(PRA)、血管紧张素Ⅱ(AⅡ),结果表明这几种物质在EHF各病期均发生了显著变化。  相似文献   

10.
作者用放射免疫法测定30例流行性出血热(EHF)患者内源性洋地黄样因子(EDF)、心钠素(ANP)、肾素活性(PRA)、血管紧张素Ⅱ(AⅡ),结果表明这几种物质在EHF各病期均发生了显著变化。  相似文献   

11.
流行性出血热患者肝脏热原发性及继发性病变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流行性出血热患者肝脏热原发性及继发性病变刘彦仿,杨守京,邓平非,晏培松,李青,王彦雪,耿文琴流行性出血热(EHF)患者常伴有肝功能损害,但关于肝脏病理变化的报道较少。我们通过对尸检及活检材料的观察,显示肝脏存在着原发性及继发性病变。并有较广泛的EHF...  相似文献   

12.
中药清瘟冲剂抗流行性出血热病毒作用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药清瘟冲剂抗流行性出血热病毒作用的实验研究李法卿,潭维国,林建纹,过伟峰,陆平成中药清瘟冲剂具有清热解毒、凉营化瘀之功效,经过大量临床观察,表明对流行性出血热(EHF)有较好的治疗作用。本实验研究发现清瘟冲剂在细胞培养中有抑制EHF病毒(EHFV)...  相似文献   

13.
28例老年流行性出血热急性肾衰的非透析疗法浙江省长广公司医院(313121)杨佳琦吴青流行性出血热(EHF)所致的急性肾衰(ARF)严重威胁着病人的生命,尤其是老年病人。因此,对EHF所致的ARF的老年病人及时进行正确的处理,是降低死亡率的关键。本文...  相似文献   

14.
流行性出血热患者口腔软腭粘膜出血点电镜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流行性出血热患者口腔软腭粘膜出血点电镜观察王素琴,封玫,杨莉,梁占锋,朱克顺,王素利,郑书敏,陈德蕙,江朝光,索正河,张琳流行性出血热(EHF)病毒在机体内靶细胞的广泛性,已有较多报道,但作者尚未见到从口腔软腭粘膜细胞内观察到EHF病毒的报道。为探索...  相似文献   

15.
流行性出血热并肝脏损害检测与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流行性出血热并肝脏损害检测与分析张月英,苏丹,林翠琴,鄢琇流行性出血热(简称EHF)对肝脏的损害,日益引起人们的重视。本文就我院1986~1995年3月上旬收住院的EHF病例60例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报告如下。材料与方法一、病例选择60例均符合198...  相似文献   

16.
口腔软腭出血点及血小板锐减对流行性出血热早期诊断的价值王素琴,封玫,杨莉,朱克顺,梁占锋,张宏,王素莉,郑淑敏流行性出血热(EHF)早期诊断及治疗是减轻病情、降低病死率的关键。我们对1981~l992年收治的210例EHF患者进行了临床观察,以期对早...  相似文献   

17.
几种非啮齿类动物流行性出血热抗体调查张云智龚鹤琴张海林米竹青(云南省流行病防治研究所,大理市671000)流行性出血热(EHF)国际上称为肾综合征出血热(HFRS),是由汉坦病毒引起的自然疫源性传染病,对人类健康危害极大。啮齿动物为主要宿主,为了进一...  相似文献   

18.
流行性出血热并发神经系统损害机理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作卿  皋群 《山东医药》1994,34(4):20-21
对46例流行性出血热(EHF)伴神经系统(NS)损害者进行了临床和实验室研究,结果表明,EHF伴NS损害的病因以EHF脑炎最多。根据1例患者的脑脊液(CSF)中分离到EHF病毒(EHFV),93.1%患者CSF中抗-EHFV-IgM阳性,而无NS症状的对照组全部阴性等结果,认为EHFV的直接致病作用为EHF脑炎的主要病因,提示早期抗病病毒治疗可能预防EHF脑炎。低蛋白血症是脑水肿、脑疝的原因,及时  相似文献   

19.
高频心电图(HFECG)是在常规心电图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项检测新技术,它具有无创、安全、简便和早期预报的特点。由于计算机和信号处理技术的发展,使高频心电图的敏感性、可靠性以及实用性也进一步提高[1]。作者用HFECG对冠心病患者进行检测,以评价其临床...  相似文献   

20.
流行性出血热患者血浆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及其抑制物活性的变化朱公文,李志军,王义平,张永顶,张式其,邵德血浆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t-PA)及其抑制物(PAI)是血浆纤溶系统的主要成份,我们用发色底物法检测50例流行性出血热(EHF)患者各期t-PA...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