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挤压伤(crush injury)指肌肉受到挤压引起的损伤,导致肾功能衰竭时称为挤压综合征(crush syndrome,CS),挤压伤和CS是同一疾病的不同发展阶段。挤压伤的病理机制之一为肌细胞膜完整性受损,释放肌酸激酶(CK)和肌红蛋白(Mb)等细胞内物质入血,当CK1000 U/L、且合并Mb尿时称为横纹肌溶解症(RM)。挤压伤和CS多见于地震、  相似文献   

2.
“5.12”汶川大地震导致重大人员伤亡,根据经验,挤压综合征(crush syndrome)是地震后伤者的第二位死因,仅次于创伤。其病情危重,常合并以急性肾功能衰竭、高钾血症、低血容量性休克为特征的多器官功能衰竭,如不及时正确地救治,其病死率可高达50%[1]。本文报道成功抢救挤压综合  相似文献   

3.
<正>起搏器及起搏心电图领域中,锁骨下挤压综合征(subclavian crush syndrome)并非少见,也是造成起搏器起搏与感知功能障碍的常见原因。[定义]锁骨下挤压综合征是引起起搏功能障碍的一个明确原因,这是起搏电极导线经锁骨下静脉  相似文献   

4.
<正>心源性休克(cardiogenic shock,CS)是一种心肌急性泵衰竭,心输出量降低的状态,会导致终末器官灌注不足和缺氧,最终危及生命[1]。CS原因居多,其中最常见原因急性心肌梗死(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AMI)导致左心室功能障碍[2]。虽然目前针对CS患者的治疗中再灌注治疗和相关机械辅助治疗可以改善患者短期预后[3-5],但院内死亡率仍高达27%~51%[1]。一、流行病学CS是一个危及患者预后的急危重症,目前AMI仍是该病发病的主要原因[6],据研究显示心肌梗死合并CS患者发病率在7.5%,  相似文献   

5.
功能性消化不良(functional dyspepsia,FD)是常见的功能性胃肠病之一,临床表现包括上腹疼痛、早饱、餐后不适、上腹烧灼感等。目前FD的诊断主要以功能性胃肠病罗马Ⅳ标准为依据,分为餐后不适综合征(postprandial discomfort syndrome,PDS),上腹痛综合征(epigastric pain syndrome,EPS)以及二者的重叠3个亚型[1]。有研究显示,全球FD的发病率为10%~30%[2]。  相似文献   

6.
库欣综合征(CS)可干扰正常卵泡发育导致不孕。目前CS妊娠期的研究少见。本文报道1例CS妊娠期患者,术后病理证实为肾上腺腺瘤,术后血皮质醇下降,口服糖皮质激素替代补充治疗疗效肯定,并对CS妊娠期原因进行复习和归纳,以早期发现CS妊娠期,改善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7.
正上气道咳嗽综合征(UACS)又称鼻后滴流综合征,是指由于鼻部疾病引起分泌物倒流鼻后和咽喉等部位,直接或间接刺激咳嗽感受器,导致以咳嗽为主要表现的临床综合征[1]。2006年,美国咳嗽诊治指南建议用UACS替代鼻后滴流综合征[2]。UACS是引起慢性咳嗽最常见的病因之一,其基础疾病以鼻炎、鼻窦炎为主。慢性咳嗽是指持续超过8周的咳嗽,是一种多因素综合征[3],在普通人群的常见病中约占10%[4],但随地区或年龄组的不同而有很大差异。慢性咳嗽在老年人(≥65岁)中尤为普遍,且随着年龄的增长,慢性咳嗽的患病率(或慢性咳嗽占总咳嗽的比例)增加。  相似文献   

8.
正心脏再同步化治疗(CRT)已被证实明显改善心力衰竭(心衰)患者的生存率[1],目前,左室电极常规通过冠状静脉窦(CS)放置在其侧分支或侧后分支。然而,由于冠状静脉解剖位置多变、阈值过高、膈神经刺激以及易脱位等因素的影响,经CS植入左室电极仍存10%~20%的失败率[2]。另外,在成功经CS植入左室电极的患者中,约30%存在CRT无应答,主要原因可能是经CS途径无法将左室电极放置于左室激动最晚部位[3]。随着CRT适应症的不断扩大和植  相似文献   

9.
米杰  齐向前 《山东医药》2012,52(42):93-95
自发性冠状动脉夹层(SCAD)是引起急性冠脉综合征的原因之一,发病率低,但病死率高[1]。主要由于冠状动脉内膜撕裂或冠状动脉壁内出血造成血管夹层,挤压正常管腔,影响或阻断冠状动脉血流,导致患者出现胸闷、胸痛等,甚至猝死[2]。SCAD患者中女性多发,约占75%,是年轻女性急性心肌梗死或猝死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10.
卵圆孔是胎儿时期血液循环的生理性通道,一般于2岁前达到解剖闭合,但一部分人群卵圆孔终生不能闭合,称为卵圆孔未闭(patent foramen ovale,PFO)。PFO在成人中患病率约25%[1],而在不明原因卒中(cryptogenic stroke,CS)患者中PFO患病率则高达40%[2]。Lamy等[3]研究发现年龄18~60岁的CS患者和普通人群的PFO患病率分别为59%和19%。这些研究提示CS的发生与PFO有关,至少有一部分CS可能是右心系统的血栓经PFO进入左心系统导致反常  相似文献   

11.
<正>心脏损伤后综合征(PCIS)并不常见,多发生于心脏外科术后[1]。其典型临床表现为发热、胸痛、心包摩擦、心包积液,伴或不伴胸腔积液[2]。虽然PCIS的发生在心血管内科较罕见,但随着心脏射频消融术(RFCA)的广泛应用,心脏损伤后综合征的发生越来越频繁。本文报道1例左侧旁道参与的预激综合征患者于RFCA术后反复发作胸腔-心包积液,疗效明显的PCIS,以供临床参考。1病例患者女性,56岁,因预激综合征入院。既往无特殊病史。血常规、血液生化、凝血功能正常。入院时心电图示窦性心律和心室预激A型(图1A)。食管电生理提示预激综合征(左室旁路)。超声心动图未见异常(图2A)。胸片正常。诊断为阵发性房室折返性心动过速-A型预激综合征。  相似文献   

12.
正1968年,Kantroeitz等[1]首次报道成功使用主动脉内球囊反搏(intra-aortic balloon pump,IABP)救治心源性休克(cardiogenic shock,CS)患者,此后不断有报道IABP用于急性心肌梗死(acute myocardial infraction,AMI)合并CS、重度二尖瓣反流、室间隔穿孔等辅助治疗,但其临床有效性仍然  相似文献   

13.
目的系统评价电针联合康复训练治疗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的有效性。方法采用循证医学文献分析评价方法,计算机检索中国知网(CNKI)、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维普中文期刊服务平台(VIP)、PubMed数据库、万方数据库等,收集国内外公开发表的电针联合康复训练治疗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的临床随机对照试验文献。评价纳入研究的方法学质量,提取有效数据,采用RevMan 5.3软件对数据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17篇随机对照试验文献。Meta分析结果显示,电针联合康复训练治疗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的总有效率[RR=1.20,95%CI(1.14,1.26),P0.000 01]明显优于单纯康复训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在改善上肢运动功能评分[MD=8.00,95%CI(5.42,10.59),P0.000 01]、视觉模拟量表评分[MD=-2.02,95%CI(-2.74,-1.31),P0.000 01]、改良Barthel指数(MBI)评分[MD=10.84,95%CI(4.78,16.89),P=0.005]方面均优于单纯康复训练。结论当前证据表明电针联合康复训练治疗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疗效较好。  相似文献   

14.
急性后循环脑梗死(acuteposterior circulation infarction,APCI)是一种与后循环动脉(包括颅内外椎动脉、基底动脉、大脑后动脉及其分支)狭窄、灌注不足、原位血栓形成或栓塞相关的急性缺血性临床综合征,占所有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20%~25%[1-2]。与前循环比较,后循环的解剖结构更为复杂,其中以脑干最为特殊,因为走行于脑干的运动及感觉神经纤维分布密集、核团多[3]。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肠内营养(EN)联合生长激素(GH)对胰十二指肠切除术(PD)后急性炎症反应的调理作用。[方法]32例高龄PD患者,随机分为EN联合GH(观察)组及EN(对照)组,检测两组术前和术后血清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于α(TNF-α)、C反应蛋白(CRP)水平变化,并观察术后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SIRS)及多器官功能不全综合征(MODS)的发生率。[结果]两组患者术后均有SIRS的发生,观察组术后第3和第7天的血清TNF-α和CRP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SIRS持续时间(2.87±1.41)d明显短于对照组(4.53±1.23)d(P<0.05);观察组MODS发病率(13.33%)明显低于对照组(23.53%)(P<0.01)。[结论]高龄患者PD术后EN联合GH能有效地减轻创伤后的急性炎症反应,降低MODS发病率,促进患者康复。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肠舒泰方联合中药足浴方案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IBS-D)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10例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各55例,治疗组剔除2例,对照组剔除1例,对照组采用马来酸曲美布汀片治疗,治疗组采用肠舒泰方联合中药足浴方案治疗。2组疗程均为4周。治疗前后进行中医主要症状、肠易激综合征严重度分数(IBS-SSS)、抑郁自评量表(SDS)、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结果]治疗后,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8.68%,优于对照组(P0.05)。与对照组比较,治疗组治疗后中医主要症状、IBS-SSS、SDS、SAS评分均明显下降(P0.05)。[结论]肠舒泰方联合中药足浴方案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疗效确切,且安全,值得临床推广运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胆舒胶囊预防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综合征的可行性。[方法]选取均经MRCP检查排除胆总管结石及管肿瘤的慢性结石性胆囊炎患者290例,分为观察组(148例)与对照组(142例),所选患者均予以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观察组患者在治疗前1周及治疗后2周服用胆舒胶囊,对照组在治疗后第3天开始服用胆舒胶囊2周;2组服用方法均为3次/d,每次2粒,饭后服用。观察并比较2组治疗2周后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综合征的发生率。[结果]观察组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综合征发生率为13.5%,对照组为26.7%,观察组患者的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综合征的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前给予胆舒胶囊能有效降低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综合征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温肾健脾法治疗吸收不良综合征临床疗效。[方法]将94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温肾健脾)和对照组(益气健脾)进行治疗,对比观察2组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达97.9%,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温肾健脾法治疗吸收不良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沉香化气丸加多潘立酮的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FD)餐后不适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72例FD餐后不适综合征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口服沉香化气丸及多潘立酮,对照组口服多潘立酮。[结果]2组患者临床疗效差异显著,总有效率比较,P<0.05。[结论]沉香化气丸联合多潘立酮治疗FD能取得较好的临床疗效,对于解除脘腹胀满、早饱、嗳气、食欲不振、恶心等症状有很好效果,且该方法价廉、方便。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虫草菌丝(CS)对2型糖尿病(T2DM)大鼠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采用链脲佐菌素联合高脂饮食复制T2DM大鼠模型,将成功造模大鼠随机分成模型组,CS低、中、高剂量组[CS1组1.5 ml/(kg·d)、CS2组3.0 ml/(kg·d)、CS3组6.0 ml/(kg·d),灌胃]。给药4 w后,采用Morris水迷宫法进行行为学检测;测定大鼠空腹血糖(FBG)、血清胰岛素(FINS)水平并计算胰岛素敏感指数(ISI);测定海马组织中丙二醛(MDA)含量、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和肿瘤坏死因子(TNF)-α含量。结果与对照组比较,模型组逃避潜伏期明显延长,在原平台象限停留的时间明显缩短,FBG、FINS、MDA和TNF-α含量明显升高,ISI、SOD水平明显降低(均P0.05)。与模型组比较,CS3组避潜伏期明显缩短(P0.05);CS2、CS3组在原平台象限停留的时间明显增加(P0.05);CS2、CS3组其他各指标均显著改善(P0.05),作用呈剂量依赖性。结论 CS可改善T2DM大鼠认知障碍,可能与其降低T2DM大鼠体内血糖,减轻脑部炎症反应和提高抗氧化能力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