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观察醒脑开窍针刺疗法治疗急性中风的临床疗效。方法160例急性中风患者随机分为醒脑开窍针刺组(治疗组,80例)和传统针刺组(对照组,80例)。两组均采用常规药物治疗。治疗组在常规药物治疗的基础上加用醒脑开窍针刺疗法,主穴:内关、人中、三阴交,辅穴:极泉、尺泽、委中、风池。并随症状不同加减穴位。对照组在常规药物治疗的基础上加用传统针刺疗法,取百会、肩髑、曲池、外关、合谷,足三里、阳陵泉、环跳、等穴。两组均每日针刺2次,10d1个疗程,持续治疗3个~5个疗程。评定治疗前后神经功能缺损程度及病残程度,观察两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后治疗组和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87.50%和56.25%(P〈0.01)。结论醒脑开窍针刺法对于促进中风患者的康复,缩短疗程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醒脑开窍针刺法结合康复训练治疗中风偏瘫的临床疗效。方法:120例急性脑卒中偏瘫患者随机分为醒脑开窍针刺结合康复训练组为治疗组60例,单纯接受神经内科常规药物治疗为对照组60例。结果:醒脑开窍针刺结合康复训练组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对急性脑卒中患者进行醒脑开窍针刺结合康复训练可明显提高患者生活能力。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醒脑开窍针刺法治疗中风后吞咽困难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中风后吞咽困难患者100例,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例。两组均给予常规对症治疗,观察组另加用醒脑开窍针刺法治疗。结果:观察组治愈38例,有效11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为98.0%;对照组治愈17例,有效18例,无效15例,总有效率为70.0%。两组疗效比较,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醒脑开窍针刺法治疗中风后吞咽困难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4.
壮医药线点灸结合针灸对中风早期下肢肌力恢复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壮医药线点灸委中穴配合醒脑开窍针刺法对中风早期患侧下肢肌力恢复的疗效。方法:将160例患者按就诊顺序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100例,予壮医Ⅱ号药线点灸委中穴配合醒脑开窍针刺法治疗;对照组60例,予“治痿独取阳明”传统针灸思路取穴治疗。结果:治疗组显效67例,有效30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为97%;对照组显效24例,有效20例,无效16例,总有效率为73.3%,差异具有显著性(P〈0.01)。结论:壮医药线点灸配合醒脑开窍针刺法对于改善中风早期患侧下肢肌力恢复具有显著疗效。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醒脑开窍中药配合针刺治疗重症颅脑外伤的疗效。方法:将30例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16例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醒脑颗粒和针刺治疗,对照组14例采用常规治疗,疗程均为30天。观察2组临床疗效、苏醒时间。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87.50%,对照组总有效率57.14%,2组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苏醒时间治疗组(22.4±5.8)天,对照组(38.5±6.9)天,2组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结论:醒脑开窍中药配合针刺治疗重症颅脑外伤患者疗效明显,苏醒时间缩短。  相似文献   

6.
赵琦 《四川中医》2011,(10):120-121
目的:观察醒脑开窍针刺法治疗中风后失语的临床疗效。方法:治疗组采用醒脑开窍针刺法,与对照组传统针刺法进行比较。结果:醒脑开窍针刺组自发谈话、理解、复述、命名能力评分均有显著性提高,且疗效优于传统针刺组。结论:醒脑开窍针刺法对治疗中风后失语疗效优于传统针刺疗法。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经“醒脑开窍”针刺法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90例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随机分成2组:对照组采用常规药物治疗,针刺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配合“醒脑开窍”针刺治疗。结果针刺组治疗后较治疗前病类诊断评分明显提高(P〈0.05),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醒脑开窍”针刺法可促进缺血性卒中急性期偏瘫患者肢体功能恢复,降低致残率,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8.
醒脑开窍针刺法结合康复训练治疗中风偏瘫80例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目的:观察醒脑开窍针刺结合康复训练治疗中风偏瘫的临床疗效。方法:随机选择醒脑开窍针刺结合康复训练组为治疗组80例,单纯醒脑开窍针刺组为对照组80例。结果:两组有效率无显著差异(P〉0.05),说明两组治疗中风偏瘫均有效;但两组显效率有显著差异(P〈0.01),说明醒脑开窍结合康复训练能更明显地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9.
席银平 《河南中医》2013,(12):2102-2103
目的:观察开窍通络针法联合醒脑静、清开灵治疗中风偏瘫的临床疗效。方法:将90例中风偏瘫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5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开窍通络针法联合醒脑静、清开灵治疗。结果:观察组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肌力恢复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后神经功能缺损程度及生活能力状态评分较对照组明显提高(P〈0.01)。结论:开窍通络针法联合醒脑静、清开灵治疗中风偏瘫疗效甚佳。  相似文献   

10.
目的 观察醒脑开窍针刺法结合高压氧治疗对颅脑损伤意识障碍患者的促醒作用。方法 选取颅脑损伤意识障碍患者12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针刺组、高压氧组及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及常规护理,针刺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醒脑开窍针刺,高压氧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高压氧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醒脑开窍针刺联合高压氧治疗。10 d为1个疗程。观察各组患者治疗前及治疗1、2、3个疗程后格拉斯哥昏迷量表(GCS)评分及疗效情况。结果 治疗3个疗程后,各组患者的GCS评分均较治疗前提高(P <0.05),且观察组的改善程度最优(P <0.05);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针刺组及高压氧组(P <0.05)。结论 醒脑开窍针刺法及高压氧联合运用可有效改善颅脑损伤意识障碍患者的临床症状,促进患者意识复苏,改善预后,且优于单纯采用一种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1.
闫晓瑞 《光明中医》2012,27(1):97-98
目的观察醒脑开窍针刺法治疗脑卒中后顽固性呃逆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24例。对照组行西药常规治疗,观察组在西药常规治疗基础上,在双侧内关、水沟穴行醒脑开窍针刺法,比较两组治疗前后呃逆症状评分。结果两组治疗后呃逆症状评分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1),观察组较对照组降低更明显(P〈0.01);观察组总有效率95.8%(23/24),对照组总有效率66.7%(16/24),观察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醒脑开窍针刺法取穴少,效果明显,且无副作用,是治疗脑卒中后顽固性呃逆的安全有效方法之一,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2.
醒脑开窍针刺法治疗中风失语症30例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李隽 《河南中医》2010,30(6):598-599
目的:观察醒脑开窍针刺法治疗中风失语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确诊病例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30例,取内关、人中、三阴交、风池、完骨、天柱、上廉泉、金津、玉液穴。对照组30例,取外金津、外玉液、廉泉、内关、通里穴,采用平补平泻法。两组均每天治疗1次,留针30min,12次为1个疗程。治疗2个疗程后评定疗效。结果:治疗组30例,显效6例,有效19例,无效5例,有效率为83.3%;对照组30例,显效4例,有效19例,无效7例,有效率为76.7%。两组有效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醒脑开窍针刺法治疗中风失语症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3.
《国医论坛》2021,36(3):33-35
目的:观察阴经为主的醒脑开窍针刺法治疗中风后痉挛的疗效。方法:选取我院中风后痉挛患者20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100例。对照组给予传统针刺配穴治疗,治疗组给予阴经为主的醒脑开窍针刺法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痉挛情况以及日常生活能力改善情况。结果:治疗组临床总有效率为86.0%(86/100),高于对照组的71.0%(71/10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组改良Ashworth痉挛评级、临床痉挛指数分级、日常生活能力评分均优于对照组(P 0.05)。结论:采用阴经为主的醒脑开窍针刺法治疗中风后痉挛,其疗效优于传统针刺配穴疗法,可有效改善患者痉挛症状,显著提高患者日常生活能力。  相似文献   

14.
针刺配合隔物艾灸对中风后尿失禁临床疗效的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肇悦  王伟华  高春 《中国中医药咨讯》2011,3(14):133-133,85
目的:观察针刺结合灸关元等穴对中风病后尿失禁临床疗效的影响。方法:将61例中风后尿失禁患者随机分为针刺组(对照组)和隔物艾灸组(治疗组),对照组患者30例接受中风病的常规治疗(针刺及常规药物治疗),隔物艾灸组31例患者接受中风病的常规治疗外加灸关元等穴,观察排尿频率、膀胱最大容量。结果:两组治疗前后排尿频率比较,有效率相当,愈显率具有显著性差异(P〈0.01);两组治疗前后膀胱最大容量比较,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具有极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隔物艾灸疗法可以提高中风后尿失禁患者的临床疗效,且优于单纯针刺组。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分析醒脑开窍针法配合补阳还五汤治疗中风中经络证患者临床疗效。方法:选取80例中风中经络证恢复期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与实验组各40例,其中对照组患者采用醒脑开窍针法治疗,实验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补阳还五汤,观察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结果:实验组治疗总有效率(95.0%)明显高于对照组(65.0%),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醒脑开窍针法配合补阳还五汤治疗中风中经络证患者临床疗效确切,且安全性较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6.
醒脑开窍针法配合穴位注射治疗中风后遗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醒脑开窍针法配合穴位注射治疗中风后遗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对80例中风后遗症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醒脑开窍穴位注射组)和对照组(常规针刺组)。结果:治疗组功能恢复明显,有效率达97.5%。结论:醒脑开窍针法配合穴位注射治疗中风后遗症其致残率低,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7.
王景辉 《河南中医》2014,(11):2116-2117
目的:观察醒脑调神针刺法治疗中风后吞咽困难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20例中风后吞咽困难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11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药物及康复训练,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给予醒脑调神针刺法治疗,两组均连续治疗4周。结果:治疗组有效率为92.8%,对照组有效率为80.0%,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80.0%(P〈0.05);两组治疗1个疗程后VFSS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但同期组间比较治疗组改善更明显(P〈0.05);治疗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χ^2=17.145,P=0.000),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醒脑调神针刺法治疗中风后吞咽困难可提高疗效、缩短治疗周期,对降低相关并发症发生率、改善患者生存质量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8.
醒脑开窍针刺法治疗术后尿潴留36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丁晓丹  王玮 《光明中医》2011,26(6):1175-1176
目的观察醒脑开窍针刺法治疗术后尿潴留的治疗效果。方法将72例术后尿潴留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采用"醒脑开窍"针刺法,对照组为常规药物治疗法。结果治疗组治愈率为91.6%,对照组治愈率为69.4%,两组之间差异有显著意义(P〈0.01),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醒脑开窍针刺法治疗术后尿潴留疗效肯定,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9.
元锋国  杜安民  周少林  郭志芳 《光明中医》2009,24(11):2151-2153
目的:探讨中风病及其后遗症的最有效最经济的治疗方法。方法:将120例符合入选条件的患者随机分成两组,观察组采用醒脑开窍针刺法配合腹针及康复训练疗法;对照组采用醒脑开窍针刺法配合腹针法。采用"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进行疗效评定。结果:两组疗效比较有显著性意义(P〈0.05),治疗组基本治愈率及有效率高于对照组。结论:醒脑开窍针刺法配合腹针及康复训练疗法具有经济、有效、实用等优点。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八脉交会穴在中风中经络中的临床疗效。方法:将中风中经络患者70例,分为治疗组35例,予八脉交会穴针刺法治疗;对照组35例,予醒脑开窍法治疗。2周为1疗程,分别治疗4个疗程。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82.9%,对照组总有效率91.4%,两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八脉交会穴针刺法治疗中风中经络有较好疗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