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王润华 《药物与人》2002,15(4):36-37
腹泻是消化系统病的一种常见症状,病因复杂,要想取得良好疗效,就必须弄清腹泻的原因。造成腹泻的原因有:肠源性腹泻、癌肿所致腹泻、消化吸收功能障碍、药物性腹泻、器官功能失调等。在肠源性腹泻中,又分为感染性与非感染性腹泻。临床中最常见的腹泻为各种肠道感染性腹泻。现在各种抗菌药物层出不穷,如何选用抗生素十分重要,切忌过多滥用抗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ICU患者腹泻原因、影响因素及预防措施,为临床诊断治疗提供参考。方法对270例ICU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按是否发生腹泻分为腹泻组与无腹泻组,观察腹泻发生率,分析腹泻原因,比较两组患者间的差异,并提出相关的预防措施。结果 270例中患者发生腹泻45例,发生率为16.67%,肠内营养腹泻17例、抗生素相关性腹泻13例、感染性腹泻7例、机械通气性腹泻6例,胃肠动力药物性腹泻2例;腹泻组年龄(59.65±13.67)岁、APACHEⅡ评分(16.12±4.02)分、侵入性操作占93.33%、住ICU时间(10.34±4.23)d,无腹泻组分别为(52.50±14.34)岁、(12.95±2.87)分、78.22%、(6.23±3.01)d,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是引起腹泻的高危因素。结论 ICU患者腹泻发生率高,病因构成复杂,针对腹泻原因实施相应预防对策,避免或减少腹泻的发生。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住院危重患者发生腹泻的原因及护理对策.方法 回顾性分析220例危重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腹泻的原因,腹泻对病情的影响,探讨其护理措施.结果 270例危重患者合并腹泻40例占14.81%,其中感染性腹泻18例占45.00%、抗生素相关性腹泻13例占32.50%、肠内营养相关性腹泻6例占15.00%、胃肠动力药物相关性腹泻3例占7.50%;合并腹泻患者死亡率17.50%、住院时间(24.56±4.34)d,无腹泻组死亡率的4.35%、住院时间(18.12±3.45)d,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住院危重患者腹泻发生率较高,对预后有不良影响,针对腹泻原因实施相应护理干预措施,避免或减少腹泻的发生.  相似文献   

4.
正每日大便三次以上,并且是稀便,称之为腹泻,俗称"拉肚子"。腹泻的类型很多,大体可以分为感染性腹泻和非感染性腹泻两大类。前者是指细菌性痢疾、致病性大肠杆菌、伤寒沙门氏菌、霍乱弧菌等或病毒(如轮状病毒、腺病毒感染)导致的腹泻;后者病因复杂,与消化系统肿瘤、炎症性肠病、甲状腺功能亢进、功能性腹泻等有关。腹泻发生后,大多数人首先想到的是服用抗生素治疗。事实上,并非所有腹泻都需要抗生素  相似文献   

5.
在炎炎夏季,人们较易发生急性腹泻。如果腹泻了是否需要到医院就诊?首先,我们要搞清楚什么是"腹泻"。"腹泻"是指一天内大便3次或3次以上。腹泻的病因大体可以分为感染性腹泻和非感染性腹泻两大类。感染性腹泻是指由生物原因导致的腹泻,如细菌、病毒及寄生虫等。一旦患了急性腹泻,哪些情况下应该到医院治疗呢?  相似文献   

6.
秋季腹泻     
陈婉珍 《健康博览》2001,(10):14-15
目前,由于近期气候冷暖无常,许多孩子难以适应,发热、咳嗽、腹泻……乘虚而入,在儿科门诊中,尤其是婴幼儿腹泻占了不少比例。 A 秋冬季节腹泻多据医院门诊部主任、消化科专家吴秀英主任医师介绍,婴幼儿腹泻绝大多数为感染性腹泻,病原为病毒、细菌、真菌和寄生虫等。在病毒感染性腹泻中,轮状病毒是秋冬季婴幼儿腹泻的主要病原体,约  相似文献   

7.
目的对内科危重患者腹泻发生原因及护理对策进行分析。方法回顾性分析198例内科危重患者的临床资料,对患者的腹泻情况进行全面观察。结果本组发生腹泻的患者98例,依次为肠道感染性腹泻30例(30.6%)、抗生素相关性腹泻25例(25.5%)、肠内营养性腹泻19例(19.4%)、机械通气性腹泻16例(16.3%)、胃肠动力的相关性腹泻8例(8.2%)。结论内科危重患者腹泻发生的原因较多,且发生率较高,应针对具体情况,对相应的护理措施进行实施,才能确保腹泻症状的缓解和消除。  相似文献   

8.
周军 《医药与保健》2007,15(4):29-29
腹泻俗称拉肚子,为临床上的常见病之一。一般分为急性腹泻、慢性腹泻和菌群失调性腹泻三种类型。现就腹泻之用药,分型作以介绍。  相似文献   

9.
<正>腹泻是消化系统疾病中的一种常见症状,系指每日排便次数多于平时,粪便稀薄,含水量增加,有时脂肪增多,带有不消化食物或含有脓血。本病一年四季均可发生,但以夏秋两季较为多见。腹泻属中医"注下"、"后泄"、"飧泄"、"下利"、"泄泻"等病证范畴。中医认为,腹泻主要由于湿盛与脾胃功能失调所致。根据临床表现可分为寒湿腹泻、湿热腹泻、伤食腹泻、脾虚腹泻、肾虚腹泻、肝郁腹泻等证型。患者可酌情选用以下药膳食疗方进行调治。  相似文献   

10.
腹泻是儿童疾病常见的症状之一,指排便次数增多,粪质稀薄,或见黏液、脓血,或者夹有未消化的食物。如果儿童每日3次及以上液状便,或者粪便总量大于200克,其中含水量大于80%可称为腹泻。根据病程的长短,腹泻可以分为急性腹泻、迁延性腹泻及慢性腹泻三大类。病程≤2周称为急性腹泻,病程在2周~2个月的称为迁延性腹泻,病程>2个月的称为慢性腹泻。  相似文献   

11.
<正>有不少胆囊炎、胆石症病人在做了胆囊切除术以后,经常会有大便不成形、甚至腹泻,严重的甚至会影响生活质量。这些人腹泻常常有下列特点:晨起早餐后出现腹痛、腹泻;荤食高脂饮食后腹泻明显,素食后不出现腹泻;腹泻2~3次后好转。为什么胆囊切除术后会腹泻  相似文献   

12.
腹泻是指排便次数量增加,水分增多,排泄物中含有不消化食物,大量黏液及脂肪增多或有脓血等。腹泻不是一种病种,只是一种症状,常分为急性腹泻和慢性腹泻。急性腹泻多由急性肠道感染、食物中毒或结肠过敏引起。慢性腹泻指腹泻超过2个月以上者,通常由以下几种情况所致:(1)急性腹泻  相似文献   

13.
看到这个题目,您可能会有这样的疑问:什么是“秋冬腹泻”?是否只要是在秋冬季节发生的腹泻,都叫做“秋冬腹泻”呢? 我们先来看看什么是腹泻.腹泻是内科和儿科的常见病和多发病.急性腹泻的病因有食物中毒、肠道感染(包括细菌、病毒、寄生虫等的感染)、药物等因素. 虽然腹泻一年四季都有发病,但是不同的季节的病因有一定的区别,治疗也有所不同.在秋季和冬季,病毒引起的腹泻明显增多.对于病毒引起的腹泻来说,补液是最最重要的事.引起秋冬季腹泻常见的病毒,主要包括人杯状病毒、轮状病毒、星状病毒等.  相似文献   

14.
腹泻俗称拉肚子,主要发生在夏季。据国家卫生部统计,我国每年腹泻有8亿人次。腹泻不是一种疾病,而是一种症状,如急慢性肠炎、细菌性痢疾、霍乱、细菌性食物中毒、婴幼儿腹泻等都会出现这种症状。得了腹泻,病人除  相似文献   

15.
广东、河南、甘肃三省1 2县区腹泻病例就诊模式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了解当前中国腹泻病例的就诊率及就诊机构,为制定相关卫生政策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按照多阶段分层随机整群抽样方法,在东、中、西部分别选取广东、河南、甘肃省,抽取12个县区60个居委会/村,采用WHO对腹泻病例的定义,分别于4个季节进行腹泻发病及就诊情况的入户调查. 结果 广东、河南、甘肃三省12个县区人群平均两周腹泻发病率为0.79%(95%CI:0.74%~0.84%),5岁以下儿童的两周腹泻发病率为2.30%(95%CI:1.96%~2.67%),明显高于其他年龄组.两周腹泻就诊率为55.89%(95%CI:52.90%~58.84%),以5岁以下儿童腹泻就诊率最高(79.88%),城市腹泻病例就诊率(40.76%)显著低于农村(65.25%),不同季节、不同年龄组的就诊率也有所不同.城市中腹泻病例到街道卫生所/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就诊比例最高(35.38%),农村居民腹泻病例到村卫生室/个体诊所处的就诊率最高(75.04%).用logistic回归方法进行腹泻就诊影响冈素分析, 结果 显示农村较城市腹泻就诊例数增加;米泔水样便、水样便较有黑便的腹泻病例就诊例数增加;发热较不发热病例就诊例数增加;腹泻持续天数越长、腹泻每日次数越多就诊例数越多;参加合作医疗较无医疗保险的腹泻病例就诊例数增加;第2、4季度就诊例数较第1季度增加. 结论 目前城乡腹泻病例就诊模式小同,城市腹泻病例就诊率低于农村,城乡总的腹泻病例就诊率以及5岁以下儿童腹泻就诊率较20年前有所提高.  相似文献   

16.
婴幼儿腹泻     
婴幼儿腹泻是由多种原因引起的以腹泻为主要症状的一组疾病。腹泻的病因有两类:一是感染性腹泻,包括细菌性痢疾、致泻性大肠杆菌肠炎、病毒性肠炎等,其中轮状病毒性肠炎主要在秋冬季节流行,故又称秋季腹泻。二是非感染性腹泻,包括消化不良性腹泻、食物过敏性腹泻、症状性腹泻(如上感、肺炎的合并症)等。医生根据患儿的症状、大便化验和细菌培养可作出腹泻的病因诊断。  相似文献   

17.
正腹泻是人类最常见的疾病之一,临床上将其分为急性腹泻和慢性腹泻。其中急性腹泻大多是感染引起的,严重者可导致脱水死亡,是夏秋季应当重点预防的疾病。什么是腹泻腹泻是消化系统的一种常见症状,俗称"拉肚子",是指排便次数增多,每日3次以上,而且粪便的量、水分较平时明显增加,粪便变稀,排便量超过200毫升/天。可含有异常成分,如未消化食物、黏液、脓液、血液或脱落的肠黏膜细胞等。根据病程长短,腹泻可分为急性腹泻和慢性腹泻两种。急性腹泻起病较急,病程为2~3周,大多是因为感染引起;慢性腹泻是指病程超过3周或长期反复发作者。  相似文献   

18.
艾灸可治小儿腹泻 腹泻,也就是我们平常说的“拉肚子”,是一种常见病。饮食不当,或者气温的变化都可能引起腹泻。长期腹泻会引起营养不良、贫血、免疫力降低。所以,出现腹泻时应及时治疗。  相似文献   

19.
腹泻     
《社区医学杂志》2011,9(17):69-71
<正>腹泻是临床常见症状,以大便次数明显增多、粪便变稀、大便时腹痛、下坠、里急后重、肛门灼痛为特点。临床上可分为病毒感染性腹泻和细菌感染性腹泻。1病毒感染性腹泻病毒感染性腹泻又称病毒性胃肠炎,是由肠道内病毒感染引起的,以呕吐、腹泻、水样便为主要临床特  相似文献   

20.
腹泻会引起脱水和电解质紊乱,进而危及生命。在夏秋季,急性腹泻特别常见,尤其在5岁以下的儿童。据资料报道,在发展中国家5岁以下的5亿儿童中每年有14亿人次的腹泻,每10个儿童中就有一个在不满5岁时死于腹泻。引起急性腹泻的原因很多,有细菌、病菌、原虫引起的,也有许多不明原因引起的腹泻,其中细菌性腹泻约占15~20%,病毒及原虫性腹泻占40~45%。引起腹泻的原因不同及儿童生理特点的差异,对腹泻治疗的各种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