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注射用血栓通粉针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应用注射用血栓通粉针治疗急性脑梗死病人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按随机开放法将病人分成两组 ,A组为注射用血栓通粉针治疗组 2 65例 ,每天应用 1 40 mg× 4支静脉点滴 ,30天为 1疗程 ;B组为葛根素对照组 2 65例 ;观察血液流变学、TCD、及临床疗效进行对比。结果 注射用血栓通粉针治疗组基本愈痊率 1 3.9% ,显效率为 5 3.6% ,总显效率为 67.5 % ,明显高于对照组 ( 7.9% ;45 .7% ;5 3.6% )( P <0 .0 1 ) ,血栓通组治疗后血液流变学及 TCD改善较对照组显著 ( P <0 .0 1 )。结论 冻干血栓通粉剂治疗急性脑梗死疗效高 ,安全有效 ,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血栓通和降纤酶配合应用治疗急性脑梗死的效果。方法:选择4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20例,联合应用血栓通与降纤酶;对照组20例,用降纤酶配合维脑路通。3周后观察两组治疗前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及血液流变学的变化。结果:治疗组显效率(85%)明显高于对照组(55%)。治疗组治疗后神经功能缺损积分减少及生活能力等级较治疗前有显著提高(均P〈0.01),治疗组治疗后血液黏度明显下降(均P〈0.01),且较对照组尤为明显(P〈0.05)。结论:血栓通和降纤酶联合应用治疗急性脑梗死较单用降纤酶效果更好。  相似文献   

3.
血栓通治疗50例急性脑梗塞临床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血栓通治疗急性脑梗塞的疗效观察。方法 :对 5 0例急性脑梗塞应用血栓通粉针治疗 ,同时设 5 0例复方丹参注射液为对照组。结果 :血栓通组总有效率为 92 % ,显效率为 6 6 % ,丹参组总有效率为 6 8% ,显效率为4 2 %。结论 :血栓通粉针对急性脑梗塞疗效高于复方丹参注射液 (P <0 .0 1 )。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疗法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1年1月-2012年12月收治的急性脑梗死11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65例与对照组45例,观察组在西医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血栓通(粉)针剂静脉滴注治疗,对照组只采用西医常规治疗,对比2组治疗效果,并测定血液流变学指标。结果观察组基本治愈率35.4%,总有效率95.4%,对照组基本治愈率17.8%,总有效率82.2%,2组比较,P<0.05;观察组治疗后血液流变学参数较对照组改善更为明显,组间比较,P<0.05。结论血栓通(粉)针剂治疗脑梗死安全有效,可明显改善急性脑梗死愈后。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圣泰血栓通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急性脑梗死病人随机分为治疗组、对照组各30例,治疗组用圣泰血栓通注射液治疗.对照组用复方丹参注射液治疗.14 d为1疗程,统计数据以3个疗程为准.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显效率分别为93.33%、70.00%,差异显著(P<0.05).结论:圣泰血栓通注射液在治疗急性脑梗死上作用显著.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血栓通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及对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将105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53例和对照组52例,分别给予血栓通和复方丹参注射液治疗。观察两组临床疗效,并在治疗前后进行经颅多普勒(TCD)测定。结果治疗组的显效率为50.9%,而对照组的显效率则为28.8%,两者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的总有效率为86.8%,显著优于对照组的61.5%(P〈0.01)。在治疗后,治疗组TCD各参数均有明显改善(P〈0.05和P〈0.01),且与对照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血栓通治疗急性脑梗死安全、有效,能明显改善患者的血流动力学指标。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血栓通粉针与丹参川芎嗪注射液联合治疗脑梗死的疗效。方法 80例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血栓通粉针与丹参川芎嗪注射液联合治疗。结果治疗组基本治愈率25.6%,总有效率94.4%;对照组基本治愈率11.7%,总有效率67.3%,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结论血栓通粉针与丹参川芎嗪注射液联合治疗脑梗死疗效显著,无明显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8.
张秋峰 《中原医刊》2007,34(23):40-40
目的观察血栓通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成血栓通注射液治疗组和复方丹参对照组,分别给予常规治疗。治疗组加用血栓通注射液,用药14d,两组治疗前后评价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并检测血液流变学指标。结果治疗组基本痊愈率30%,显著进步率36.7%,进步率23.3%,总有效率90%;对照组基本痊愈率16.7%,显著进步率26.7%,进步率26.7%,总有效率7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治疗组用药后血液流变学指标较用药前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栓通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死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9.
目的比较降纤酶与维脑路通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方法随机选择6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分成两组,治疗组30例静滴降纤酶10U加入生理盐水250ml静滴,连用3天,然后隔日一次静点,剂量相同,7天为一个疗程;对照组30例静滴维脑路通注射液0.6加入生理盐水250ml静滴,连用14天,用药前后测定血液流变学。结果降纤酶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P&lt;0.05);降纤酶组治疗后血液流变学结果下降差异均有显著性(P&lt;0.05)或非常显著性(P&lt;0.01)。结论降纤酶是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一种安全有效药物。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栓通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及对治疗前后血流变学、血小板功能的影响。方法将急性期脑梗死患者116例随机分为治疗组(60例)及对照组(56例)。治疗组采用血栓通注射液静滴治疗;对照组予脉络宁注射液静滴治疗;疗程为15 d。比较2组治疗前后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及血液流变学有关指标的水平。结果治疗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较对照组明显减少,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血液流变学等指标改变亦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血栓通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死具有良好疗效。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血栓通粉针治疗脑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将入选的80例病例随机分为两组,每组40例。对照组予丹参注射液20 mL静脉滴注,1次/d,配合其他控制血压、血糖、血脂等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血栓通粉针0.5 g加入生理盐水250 mL中静脉滴注,1次/d,共用14 d。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的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结果:两组病例治疗后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组治疗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较对照组明显下降,差异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血栓通粉针治疗急性脑梗死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2.
血栓通对脑梗死患者临床及血液流变学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 观察血栓通对脑梗死患者的临床及血液流变学的影响.方法 将160例入选的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80例,两组均常规脱水、护脑及对症治疗.治疗组加用血栓通250 mg加入5%葡萄糖液250 mL静脉滴注,每日1次,14 d为1疗程,连续2疗程.观察其用药前后血液流变学指标的变化及临床疗效.结果 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血液流变学、血脂水平与临床疗效差异均有显著意义(P<0.05,P<0.01).结论 血栓通可有效改善血液流变学、血脂代谢和脑梗死患者临床症状.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高压氧联合血栓通治疗对脑梗死患者血液流变学及血清脂质过氧化物(LPO)、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的影响。方法:将脑梗死患者120例随机平分成高压氧组(高压氧加血栓通治疗)和对照组(血栓通治疗),治疗前及治疗后14 d检测血液流变学指标及LPO、SOD水平变化。结果:高压氧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1.7%,对照组为71.7%,两组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高压氧组血液流变学指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接近正常水平,对照组血液流变学亦有改善,但不如高压氧组明显;高压氧组LPO明显下降、SOD明显升高,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而对照组无明显改善。结论:高压氧联合血栓通治疗可明显改善脑梗死患者的血液流变学指标、提高SOD水平、降低LPO水平,并获得较好的临床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4.
血栓通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血栓通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方法:将8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成两组,治疗组采用血栓通注射液450mg静脉滴注,每天1次,14d为1疗程,对照组采用丹参注射液20mL静脉滴注,每天1次,14d1疗程,其余治疗相同,比较治疗前、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及血液流变学检测。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相比,有效率、神经功能缺损评分、血液流变学均有显著性差异。结论:血栓通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死有较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15.
邓宇 《当代医学》2013,(20):62-63
目的探讨血栓通联合纤溶酶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08年6月-2011年6月邵阳医学高等专科学校附属医院收治的急性脑梗死患者124例,随机分为两组,各62例。对照组除给予吸氧、降血压、防治感染、维持水、电解质、酸碱平衡等常规治疗外,同时加用纤溶酶;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用血栓通,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神经功能缺损评分下降值、日常生活能力评分的升高值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在治疗后血液流变学指标下降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治疗前后血液流变学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栓通联用纤溶酶治疗急性脑梗死疗效明显,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血栓通(冻干粉)对急性脑梗死的治疗作用.方法:将80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40例,对照组40例,两组均给予基础治疗,治疗组加用血栓通(冻干粉),对照组加用丹参注射液,两组疗程均为14天.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液流变学的变化及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0.0%,对照组为65%,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治疗组血液流变学异常值下降,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全血黏度髙切值、全血黏度低切值两组治疗后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血栓通(冻干粉)对急性脑梗死有较好的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光量子血磁疗联用奥扎格雷钠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对35例急性脑梗死的患者予以光量子血磁疗联用奥扎格雷钠注射液治疗,并与35例用血栓通治疗的对照组比较.结果治疗组(显效率91.40%)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显效率62.90%).结论光量子血磁疗联用奥扎格雷钠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死有较好疗效.  相似文献   

18.
李冰  潘德旺 《中国医药导刊》2009,11(11):1888-1889
目的:观察疏血通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76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即分为两组:疏血通治疗组39例,对照组37例,比较两组疗效。结果:硫血通组基本痊愈9例(23.0%),总显效率77.8%,总有效率89.6%,明显高于对照组(10.8%,45.9%,64.8%,P〈0.05),疏血通治疗后临床疗效、血液流变学改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性。结论:疏血通治疗质通过改善血液流变学,对急性脑梗死起治疗作用,且未见明显副作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研究高压氧联合血柃通治疗对脑梗死患者血液流变学及血清脂质过氧化物(LPO)、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的影响.方法:将脑梗死患者120例随机平分成高压氧组(高压氧加血柃通治疗)和对照组(血栓通治疗),治疗前及治疗后14 d检测血液流变学指标及LPO、SOD水平变化.结果:高压氧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1.7%,对照组为71.7%,两组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高压氧组血液流变学指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接近正常水平,对照组血液流变学亦有改善,但不如高压氧组明显;高压氧组LPO明显下降、SOD明显升高,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而对照组无明显改善.结论:高压氧联合血栓通治疗可明显改善脑梗死患者的血液流变学指标、提高SOD水平、降低LPO水平,并获得较好的临床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20.
目的 研究高压氧联合血栓通治疗对脑梗死患者血液流变学及血清脂质过氧化物(LPO)、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的影响.方法 脑梗死患者80例.随机分成高压氧组(高压氧加血栓通治疗)和对照组(血栓通治疗)各40例.治疗前及治疗后14d检测血液流变学指标,LPO和SOD数值变化.结果 高压氧组总有效率92.5%,对照组62.5%.两组疗效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