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了解儿童常用剂型药品说明书中儿童用药相关内容是否完整和全面。方法:横断面调查该院门诊儿科处方常用药品的说明书,分别就口服剂型、注射剂型、吸入剂型说明书中儿童用法用量、注意事项、禁忌、儿童用药项目,进行数据分析。结果:共调查439份药品说明书,口服剂型中用法用量按年龄段比例较高,有儿童用药内容项内容比例较低;注射剂型在用法用量按体重和有儿童用药项内容比例均较高,用法用量年龄段比例较低;吸入剂型用法用量按年龄段和注意事项项提及儿童用药内容比例较高。结论:妇幼专科医院儿科常用剂型说明书并非都有儿童相关内容,需积极倡导儿童临床试验以完善基础数据,加强临床药师工作以保证儿童用药安全。  相似文献   

2.
儿童作为特殊的用药群体,合理、准确、安全用药在疾病治疗过程中至关重要,但在实际过程中,由于儿童用药专用剂型的缺乏,加上药品说明书对儿童用药剂量、规格描述不清等原因,大大影响了儿童用药的疗效,甚至增加了儿童用药的风险。  相似文献   

3.
目的:通过对儿童用药规律进行分析与总结,以期增强儿童用药的安全性,促进合理用药,进一步完善儿科药学服务。方法:对某三甲儿童医院的药物管理、药品说明书及处方等进行安全隐患分析,并提出相应防范措施。结果:调查发现,主要问题包括:药品说明书中儿童用药项目含糊,药品剂型、规格、包装不当,抗生素、抗病毒药物等不合理使用严重。结论:目前儿童用药管理及用药安全合理性尚不完善。应加强风险药物的管理,重视药学人员的培训,进一步完善儿科药学管理和服务。  相似文献   

4.
目的:比较我国2009版和2012版国家基本药物目录中儿童用药的情况,为提高我国儿童用药可获得性,进一步完善我国基本药物目录提供参考。方法:采用描述性分析方法,比较两版目录的差别,分析新版国家基本药物目录在药品类别、剂型、规格及说明方面对儿童用药的补充情况。结果:2012版国家基本药物目录在2009版国家基本药物目录的基础上增加了抗肿瘤药;部分药物增加了适宜儿童使用的剂型或规格;部分药物增加了对新生儿用药的说明并增加了使用的年龄限制。结论:2012版国家基本药物目录充实了适合儿童用药的品种、剂型、规格和说明,能在一定程度上缓解儿童用药不足的状况,但从根本上解决儿童用药问题仍需要长期复杂的过程。  相似文献   

5.
目的为规范儿童用药行为和有效管理说明书书写提供基线数据。方法横断面调查该院门诊儿科处方使用的所有药品的说明书,分别就说明书完整性、儿童用法用量、注意事项、禁忌、儿童用药等项目,从药品属性、生产厂家类别、剂型等几个维度进行数据分析。结果共调查439份药品说明书,426份完整性符合国家相关要求;未提及儿童用法用量的说明书223份达50.8%;涉及儿童用药等重要信息项缺失严重或太过简单。结论需严格规范说明书书写并有效监管,积极倡导儿童临床试验以完善基础数据给儿童用药提供更多可靠的参考。  相似文献   

6.
以《中国药典》(2020年版及第一增补本)、《国家基本医疗保险、工伤保险和生育保险目录》(2022年版)、《国家基本药物目录》(2018年版)收载的儿童中成药为研究对象,梳理分析儿童中成药(包括儿童专用药、儿童成人共用药、儿童酌减类药)分布现状、特点及可能存在的问题。经归纳统计,儿童中成药给药途径以口服为主,多为片剂、颗粒剂、胶囊剂、口服液等传统剂型,口感多为苦、甜,治疗病种主要分布在肺系疾病及脾胃疾病,安全用药信息缺失或“尚不明确”品种占比较大。我国儿童中成药存在专用品种较少、用药顺应性欠佳、用法用量欠细化、安全用药信息欠完善等问题,建议及时更新完善药品说明书,开发儿童中成药新品种,积极开展儿童中成药上市后评价及临床综合评价工作,为儿童中成药药品说明书补充完善、儿童中成药全面提升、儿童中成药目录制定及新药研发提供参考,保障用药。  相似文献   

7.
目的:通过比较2012版国家基本药物目录中儿童用药与世界卫生组织(WH0)儿童基本药物示范目录,为制订符合我国国情的儿童基本药物目录提供参考。方法:采用描述性分析方法,比较两份目录在药品类别、剂型、规格及标示方面的异同。结果:两份目录有21个分类重合,但国家基本药物目录未包含WHO儿童基本药物示范目录中的血浆替代品、新生儿用药及消毒剂,在剂型方面也未包含刻痕片、咀嚼片、含化片、贴剂等适合儿童使用的剂型,在规格及用药标示方面补充收录的部分有大幅改进。结论:2012版的《国家基本药物目录》(NEML)中考虑到与儿童用药的衔接,增加了适合儿童使用的药物品种和剂型,并明确标注了药品规格,但从根本上保障我国儿童用药安全有效和可及性仍需长期复杂的过程。  相似文献   

8.
 目的:评估儿童用药剂型在医院的应用情况。方法:对本院1997年~1999年门诊西药房所用药物剂型种类进行调查,并根据入库及结存数,对名列剂型种类前3位药物的应用情况进行方差、T法或S法分析。结果:主要成分相同且有两种以上剂型的药物剂型数目依次是:普通片剂(占24.8%),针剂(占24.2%),颗粒剂(占11.5%),糖浆剂(占10.9%),胶囊(占6.1%)等。在名列剂型种类前3位的药物中,钙剂组中咀嚼片与其他剂型间差异极具显著性(P<0.01)。阿莫西林组中普通片剂与糖浆剂,颗粒剂与胶囊、糖浆剂间差异具显著性(P<0.05)。红霉素组中颗粒剂与针剂、眼膏差异具极显著性(P<0.01),而与普通片剂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研制更多更适于儿童的新剂型,以保证儿童安全、合理、方便用药,应引起充分的重视。  相似文献   

9.
儿童处于生长发育期,身体各个器官发育未成熟,对药物的反应与成人不同,其用药的合理性及服药方法亦不同。目前,在治疗药物监测中,有关成人的药动学参数不适用于儿童。但临床上却大多以成人剂型减量给药,难以掌握剂量,致使小儿用药不足或过量的情况时有发生,不良反应严重,甚至发生中毒致死。因此,如何指导儿童用药,让患儿承受最小的风险,获得最大的治疗效果,以期达到安全、有效、经济、适当的合理用药,是目前儿童用药的重中之重。1儿童用药存在的问题(1)现有药物剂型少:所以儿童用药剂型的方向应该从以下三方面着手发展:①易分剂量型:如口服…  相似文献   

10.
《中成药》2016,(5)
目的针对我国儿童中药适宜品种少、适宜剂型和规格缺乏、药物临床试验基础薄弱、安全信息阙如、不规范处方行为和不合理用药等问题,提出今后工作建议。方法以《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10年版一部、《国家基本药物目录》2012年版中儿童中成药为范例,研究分析目前我国儿童中成药用药现状、存在问题。结果建议积极鼓励儿童用药新品种研发,积极开展上市后儿童中成药再评价工作,全面完善儿童用药信息,建立《儿童中成药基本药物目录》、《儿童中成药临床应用指南》,搞好《国家基本药物中药饮片儿童中药验方集》的编辑工作。结论该研究可为我国制定中药儿童用药相关政策提供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11.
目的 调查分析抗高血压药说明书中儿童用药信息情况,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 收集整理473份抗高血压药说明书。依据《药品说明书和标签管理规定》等建立抗高血压药儿童用药剂量和用药指导信息情况的判定标准,分析抗高血压药说明书的儿童用药信息标注情况。结果 抗高血压药说明书中儿童用药剂量有标示占55.18%,模糊标示占5.50%,无标示占39.32%;说明书中儿童用药指导情况有标示占31.50%,模糊标示占28.54%,无标示占39.96%。结论 抗高血压药说明书中儿童用药信息标示率低,用药信息不足,儿童用药仍具有一定风险。  相似文献   

12.
 目的综述发育过程中CYP3A代谢酶的变化和对临床用药的影响。方法查阅国内外相关文献,进行分析、归纳和综述。结果和结论不同年龄CYP3A酶的表达和活性存在差异,对儿科临床用药具有直接的作用。细化儿童代谢酶发育的基础研究,可以提高儿童临床合理用药,提高临床试验的有效性和合理性,是促进儿童药品开发的必要支撑。  相似文献   

13.
刘伟  娄鹏举  李恒  刘华 《中国药学杂志》2011,46(21):1693-1696
 目的 为我国专属的儿童基本医疗保险药品目录的筛选、制定提供一些建议和参考。方法 以WHO Model List of Essential Medicines for Children[2nd List(updated)]为参照标准,采用描述性分析方法研究我国《国家基本医疗保险、工伤保险和生育保险药品目录(2009年版)》(西药部分)儿童用药与其之间存在的异同,并使用PASW Statistics 18.0(SPSS18.0)软件对两种目录的相关数据进行对比研究。结果 我国《国家基本医疗保险、工伤保险和生育保险药品目录(2009年版)》(西药部分)儿童用药由单一的社保乙类组成,而且药物种类匮乏,药品品种数严重不足,其与WHO Model List of Essential Medicines for Children [2nd List(updated)]仅仅有4 种药物重叠,并且药物无年龄限制,无药物规格说明,药物剂型相对单一,不能满足我国临床儿童用药的实际需求。结论 我国《国家基本医疗保险、工伤保险和生育保险药品目录(2009年版)》(西药部分)儿童用药尚不满足我国临床儿童用药需求。建议以循证医学和药物经济学原理为依据,制定适合我国专属的儿童医疗保险药品目录,以保障我国儿童医疗保险用药的安全性、有效性、合理性、可获得性和可支付性。  相似文献   

14.
我国儿科用药呈现出儿童专属药物缺乏、种类、规格、剂型和给药装置较少的特点,近年来吸入制剂、直肠给药和经皮给药系统等依从性更好的新剂型在儿科用药中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由于儿童用药群体具有脏腑娇嫩、吞咽能力差异等生理特点和恐惧疼痛、厌恶苦味等心理特点,所以根据儿童的生理特点选择适合的给药途径及给药装置显得尤为重要。传统中药与创新中药借助特殊给药装置可以实现相应药物按照预期设计的途径进行给药,并且可以确保剂量精准与提升顺应性,达到有效、安全给药的目的,并实现传统中药再创新。该文对常见给药途径和新型给药途径所用的给药装置研究进展进行归纳总结,同时结合儿童的特殊需求提出儿童用给药装置的创新设计思路,指出目前发展中存在的给药装置相容性等问题,对智能化信息技术和增材制造技术在给药装置创新中的应用提出展望,为研发适宜儿童多维度用药需要的创新药物与给药装置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目的:了解丽水市中心医院近几年来中成药的不良反应情况,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通过对丽水市中心医院2010-2012年问中成药应用中的90例不良反应按年龄、性别、给药途径、引起不良反应的药品种类及临床表现进行统计分析。结果:男46例,女44例;60岁以上发生药品不良反应占34.5%;注射剂占42.2%;皮肤及附属器官和消化系统的药品不良反应占50.5%,其中参麦注射液引起的不良反应最多,共21例。结论:药物剂型、给药途径、药品质量、患者性别及体质等因素均会导致不良反应发生,应重视中成药的不良反应,加强对中成药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促进临床合理用药,以减少药品不良反应的发生。  相似文献   

16.
2013年3月15日,2012年版《国家基本药物目录》发布,自2013年5月1日起施行。新目录中中成药增至203种;儿童用药有近200种。2012年版国家基本药物目录(以下简称2012年版目录)按照“保基本、强基层、建机制”的要求,优化了品种结构,增加了品种数量,分为化学药品和生物制品、中成药、中药饮片三个部分,其中化学药品和生物制品317种,中成药203种,共计520种。2012年版目录继续坚持中西药并重,注重与常见病、慢性病特别是重大疾病以及老年人、妇女和儿童用药相衔接,适用于各级医疗卫生机构,是医疗卫生机构配备使用药品的依据。目录中的化学药品和生物制品数量与世界卫生组织现行推荐的基本药物数量相近。520种药品涉及剂型850余个、规格1400余个,尽管目录品种数量增加,但与2009年版目录307个品种涉及的剂型780余个、规格2600余个相比,数量明显减少,将有利于基本药物招标采购,保障供应,落实基本药物全程监管。  相似文献   

17.
儿童安全与合理用药的问题是一个越来越受到临床普遍关注的问题,由于儿童对药物的反应具有其特殊性,确定儿童用药剂量需综合考虑其生理特点及药物的理化性质,选择合适的剂型、剂量、增加用药依从性等,并且需关注用药过程中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促进儿童安全合理用药。  相似文献   

18.
中成药在儿童疾病治疗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合理使用能有效降低药物的毒副作用,确保儿童用药安全。采用文献回顾方式对当前儿童中成药使用现状进行分析,指出当前儿童中成药使用中存在需求量大、生产企业少、新品种发展不均衡、剂型种类单一、安全性不够等问题。基于这些问题,应扶持药品生产企业,加大药品生产,同时应在新型中成药开发中,丰富药物剂型,并建立用药安全保证制度,确保用药安全,期望能为儿童中成药使用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19.
目的:本文通过时各种不合理用药现象进行综合分析,以达到合理用药目的.方法:列举各种儿童用药常见问题说明不合理用药危害.结果:如何使儿童用药更趋合理.结论:提出了儿童如何合理用药及注意事项.  相似文献   

20.
 目的 为我国完善儿科用药相关政策提供参考。方法 采用案例分析法评价美国儿科用药数据保护政策对儿童用药安全的影响。结果与结论 美国儿科用药数据保护政策在一定程度上激励了儿童临床研究的开展,提高了儿童用药的安全性,我国可以借鉴美国的成功经验,建立儿科用药数据保护制度,提高我国儿童健康水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