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贾林 《胰腺病学》2005,5(4):241-245
WHO制定的癌痛三阶梯治疗方案是一种简单、有效的药物镇痛方法,为控制胰腺癌疼痛的重要方法和基础措施。如药物镇痛无效,可采用腹腔神经节阻滞、自控镇痛疗法等侵袭性方法控制胰腺癌疼痛。早在20世纪80年代,癌痛三阶梯治疗方案就通过了许多国家的实践验证,为医务人员处理疼痛提供了治疗指南。对有抗癌指征的癌痛患者,进行放疗、化疗或外科手术的同时,均可联用药物镇痛治疗,目的在于尽快控制癌痛和改善患者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2.
与其他肿瘤癌痛一样,有效缓解患者疼痛,减少躯体症状,限制镇痛疗法的不良反应,将患者不良心理反应降至最低,以最大限度提高生存质量和维持患者活力、独立性及尊严为胰腺癌疼痛治疗的理想目标.鉴于胰腺癌疼痛的多源性和临床表现的多样性,胰腺癌的镇痛措施也应根据疼痛原因、程度、性质以及患者体质,采取个体化治疗原则,进行多学科和多方式治疗.具体包括:(1)胰腺癌及其并发症的综合治疗:如手术、放疗、化疗、内镜介入和高强度聚焦超声治疗等;(2)药物三阶梯镇痛疗法:简单、无创、方便和效佳,是控制胰腺癌疼痛的重要方法和基础措施;(3)心理干预和抗抑郁治疗;(4)如药物镇痛无效,顽固性癌痛可采用腹腔神经节阻滞、自控镇痛疗法等侵袭性技术[1-5].  相似文献   

3.
贾林 《胰腺病学》2005,5(2):111-115
与其他肿瘤癌痛一样,有效缓解患者疼痛,减少躯体症状,限制镇痛疗法的不良反应,将患者不良心理反应降至最低,以最大限度提高生存质量和维持患者活力、独立性及尊严为胰腺癌疼痛治疗的理想目标。鉴于胰腺癌疼痛的多源性和临床表现的多样性,胰腺癌的镇痛措施也应根据疼痛原因、程度、性质以及患者体质,采取个体化治疗原则,进行多学科和多方式治疗。具体包括:(1)胰腺癌及其并发症的综合治疗:如手术、放疗、化疗、内镜介入和高强度聚焦超声治疗等;(2)药物三阶梯镇痛疗法:简单、无创、方便和效佳,是控制胰腺癌疼痛的重要方法和基础措施;(3)心理干预和抗抑郁治疗;(4)如药物镇痛无效,顽固性癌痛可采用腹腔神经节阻滞、自控镇痛疗法等侵袭性技术。  相似文献   

4.
疼痛是一种令人不快的感觉和情绪感受,伴有实际的或潜在的组织损伤,疼痛永远是主观感受(国际疼痛研究会,986).癌性疼痛为癌症患者最常见和最难忍受的症状之一,常比癌症死亡更令人畏惧,严重影响生存质量,甚至导致患者拒绝治疗或自杀.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癌性疼痛引起了WHO和临床医师的高度重视,癌痛控制已被列为WHO癌症防治综合规划的4项重点任务之一,并先后提出了三阶梯癌痛治疗方案和于2000年达到"让癌症患者不痛"的目标.尽管近20年来癌症治疗取得了很大进展,但"癌痛未得到充分治疗"仍是一个普遍现象,仍然是21世纪必须解决的一个重大全球性公共卫生问题[1].胰腺癌疼痛亦是如此.  相似文献   

5.
乳腺癌是女性最常见的恶性肿瘤,疼痛是其主要且重要的伴随症状,可出现在疾病的各阶段,是由于肿瘤侵袭、压迫周围组织,癌瘤转移,手术、放疗、化疗以及心理等因素导致。规范化癌痛管理能有效控制疼痛,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树立患者抗癌信心,延长患者带瘤生存期。癌痛管理是综合性、全方位、动态的过程,疼痛评估是基础,应当选用适当方法进行"常规、量化、全面、动态"评估,同时癌痛治疗也须达标,实现无痛休息、无痛睡眠、无痛活动。癌痛的药物治疗应遵循WHO"三阶梯止痛方案"及基本原则,科学合理地选择药物,重视预防与处理药物不良反应。适时给予非药物治疗能提高镇痛效果,降低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6.
根据WHO的统计显示,老年癌症患者在治疗过程中,70%的患者疼痛是最主要的临床症状,30%的患者存在难以忍受的疼痛[1],这严重影响了患者的生命质量,也对癌症化疗后的老年患者康复造成不利影响.目前老年癌痛的西医治疗方法主要是在抗肿瘤治疗基础上加药物三阶梯止痛法、生物治疗、神经阻滞治疗等.尽管如此,经过常规治疗,仍有36% ~ 50%的老年癌症患者忍受的疼痛程度影响了他们的日常生活[2,3].另一方面,癌痛使老年患者住院治疗的时间延长,医疗费用增加,加重了社会和国家的负担.针灸治疗以经络穴位理论为据,有益气活血、通络止痛之功,可缓解癌痛,避免了西药治疗的弊端,具有方法简便、易于操作、经济适用、疗效显著等特点,现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参苓白术散加味治疗老年肺癌患者癌性疼痛的疗效。方法选择2016年1月-2018年12月于福建省肿瘤医院中西医结合科住院的老年肺癌合并癌痛症状的患者12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60例。观察组采用参苓白术散加味联合三阶梯止痛治疗,对照组采用三阶梯止痛治疗。观察并比较2组的镇痛效果、达到理想镇痛时日所需止痛药物剂量及生存质量。结果观察组止痛效果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生活质量的改善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达到理想止痛效果所需奥施康定剂量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参苓白术散加味联合三阶梯止痛治疗老年肺癌癌痛患者,能有效缓解癌痛,减少止痛药物用量,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8.
疼痛是中晚期癌症病人常见的伴随症状,剧烈的疼痛严重地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因此,如何缓解癌症患者疼痛,对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有重要意义[1].目前WHO在全球推广三阶梯止痛疗法并取得显著效果.本文旨在观察美施康定治疗老年癌痛患者的临床效果.  相似文献   

9.
肝癌并发疼痛的中医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疼痛是中晚期肝癌患者的主要临床表现之一,也是影响肝癌患者生活质量的重要因素,目前对于肝癌伴发癌痛的治疗多采用WHO三阶梯治疗,但三阶梯治疗药物在临床使用中存在诱发出血、便秘、药物依赖等不良反应,这些不良反应的存在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患者的生活质量及进一步治疗.中医药治疗肝癌癌痛在临床上得到了广泛的应用,笔者查阅了近年来的有关文献,现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10.
高强度聚焦超声治疗胰腺癌疼痛的荟萃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高强度聚焦超声(HIFU)对胰腺癌疼痛的疗效及其安全性.方法 收集2001年至2007年2月期间国内应用HIFU治疗胰腺癌疼痛的资料较为齐全的文献进行荟萃分析.对所选文献的HIFU机器型号、治疗剂量、胰腺癌缓解率、疼痛总缓解率、疼痛消失率以及并发症等方面进行详细记录,着重分析治疗后胰腺癌癌痛缓解率和消失率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等指标.结果 共有16篇413例患者纳入分析,胰腺癌疼痛总缓解率为31.3%~100%(中位缓解率为80.0%),疼痛消失率为10.8%~88.9%(中位消失率为28.0%);联合化疗药物可显著增强其镇痛作用;不良反应少,少数可出现淀粉酶升高、AP、局部腹膜炎等并发症.结论 HIFU为缓解胰腺癌疼痛的安全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究病人自控镇痛(PCA)泵自控镇痛在癌痛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62例癌痛患者依据治疗方案分组,各31例。对照组予以传统药物镇痛治疗,实验组予以PCA泵自控镇痛治疗。统计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并对比治疗前、治疗第1、3天疼痛程度评分及治疗前后生活质量评分。结果治疗第1、3天两组疼痛评分均下降,且实验组较对照组低(P<0.05);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生活质量各维度评分均较治疗前有所提升,且实验组较对照组高(P<0.05)。结论癌痛患者予以PCA泵自控镇痛治疗,可显著缓解患者疼痛程度,明显改善生活质量,且安全性较高。  相似文献   

12.
胰腺癌病死率高、预后差、中位生存期短.大多数胰腺癌患者在病程中都会体验到不同程度的癌痛[1-3].Kelsen等[4]报道,术前出现疼痛症状的胰腺癌患者在肿瘤切除后的生存时间较无痛患者显著缩短.但对于术前疼痛分级的界定以及手术是否影响所有疼痛分级患者的术后生存时间一直没有定论,且少有文献报道.本研究回顾性分析胰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探讨影响患者术后生存期的因素,尤其是术前疼痛分级与胰腺癌患者术后生存时间之间的关系,探讨影响胰腺癌患者预后的独立因素,旨在提高临床医师对胰腺癌疼痛的认识.  相似文献   

13.
我院于1993~1994年应用自制的镇痛散结膏治疗中重度癌痛患者44例,同时与杜冷丁止痛作用对比观察。 临床资料:肝癌18例,胰腺癌、胃癌各5例,结肠癌4例,食管癌3例,骨转移癌8例,颅转移癌1例。 方法:全组病例均先用镇痛散结膏贴神阙、期门穴各1贴,24小时后改贴神阙、肝俞穴各1贴。本组中29例在应用镇痛散结膏48小时后,改用杜冷丁止痛。与镇痛散结膏的止痛效果作自身对比观察。 结果:①镇痛疗效评价:无效(NP):疼痛程度未见缓解。轻度缓解(MR):治疗后疼痛仅稍有减轻,但仍有明显疼痛,要求镇痛治疗。明显缓解(AR):疼痛明显减轻可以忍受,但仍有轻度疼痛。完全缓解(RR):疼痛完全消失。显著有效为AR+CR。②镇痛起效、镇痛时间和镇痛效果:详见表1、2。  相似文献   

14.
芬太尼透皮贴剂与口服控释吗啡治疗癌痛的自身对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35例需强阿片类药镇痛的晚期癌患者进行芬太尼贴剂的口服控释吗啡的自身对照治疗,以比较两药控制癌痛的疗效及安全性。结果发现,两药治疗癌痛的总体缓解率、副反应谱及发生率相近,但芬太尼贴剂控制癌痛的完全缓解率略高于口服控释吗啡(P<0.05),便秘的发生率略低(P<0.05)。认为芬太尼透皮贴剂作为WHO第三阶梯镇痛药具有与口服吗啡相近的疗效和安全性,尤其适用于不能口服镇痛药的癌痛患者。  相似文献   

15.
原发性肝癌是全球最常见恶性肿瘤之一,其死亡率位居恶性肿瘤第3位[1]。疼痛是原发性肝癌患者常见症状之一,既增加了患者的痛苦,也降低其生存质量。中医将原发性肝癌归属于“肝积”“积聚”“瘕”“臌胀”“黄疸”“肥气”等范畴,将癌性疼痛归属于“胁痛”范畴。现代医学对原发性肝癌癌性疼痛的治疗目前多采用WHO推荐的“三阶梯药物止痛法”,但该疗法主要着眼于全身治疗,忽视局部方法的应用,治疗后仍有70%的癌症患者因癌痛严重影响生活质量,同时产生恶心、呕吐、便秘及成瘾等不良反应[2]。而中医以扶正固本、破瘀解毒、抑癌止痛为治疗原则,通过辨证施治,标本兼顾,对原发性肝癌癌性疼痛的治疗有一定优势。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郁消散外敷对癌痛患者疼痛缓解、生存质量和抑郁状态的影响。方法将80例癌痛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接受三阶梯止痛疗法,试验组接受郁消散外敷加三阶梯止痛疗法,1次/d,6 h/次,疗程7 d。治疗前后采用McGill疼痛问卷表(MPQ)评价疼痛程度,欧洲癌症研究治疗组织开发的生命质量核心量表(EORCT-QLQ C30)评价生存质量,抑郁自评量表(SDS)评价抑郁状态。结果试验组治疗后癌痛缓解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整体健康状况得分明显升高,功能量表、症状量表得分明显降低(P0.01);无抑郁患者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郁消散能有效缓解癌痛,具有较好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和抑郁状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7.
胰腺癌是世界范围内临床常见的消化道恶性肿瘤之一,具有起病隐匿、进展快、恶性程度高、易早期发生转移和预后差等特点.近年来的发病率上升明显,约占消化道恶性肿瘤的8% ~10%、全身恶性肿瘤的1%~4%[1].胰腺癌确诊时50%以上患者存在远端转移,失去手术时机[2].目前不可手术治疗的胰腺癌患者主要治疗手段为放化疗,但疗效不尽人意.如一线药物吉西他滨化疗是Ⅳ期胰腺癌的标准治疗方法,但评价的病例的生存期仅为5.6个月[3].因此,探索胰腺癌新的治疗手段以延长患者生存期具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18.
目的调查吉林省各市州各级医院医务人员对癌痛的认识及规范化诊疗知识掌握情况。方法采用自制的癌痛相关知识调查问卷对吉林省各市州内95所医院2 378名医务人员进行调查。结果 (1)对癌痛的认知:64.97%的医务人员经常接触癌痛病人,47.40%的医务人员认为癌痛病人占肿瘤病人比例较高。(2)79.51%的医务人员认为癌症患者会表现不同程度的疼痛,20.49%的医务人员认为癌症病人可以没有疼痛;46.41%的医务人员在治疗癌痛时无标准的癌痛评估手段。(3)不合理用药:16.67%的医务人员习惯选用盐酸哌替啶为强效癌痛药物。(4)三阶梯止痛治疗原则的应用:59.98%的医务人员在治疗癌痛患者时习惯遵循三阶段止痛治疗原则,81.82%的医务人员癌痛用药时首选给药途径是口服。(5)"成瘾恐惧":51.68%的医务人员在癌痛治疗过程中对阿片类药物的顾虑是成瘾。(6)癌痛相关知识培训:45.10%的医务人员从未参加过癌痛规范化治疗培训。结论吉林省在癌痛规范化诊疗方面取得了一定的进展,但离世界卫生组织(WHO)的要求仍有一定差距,应加大宣传、培训的投入,普及癌痛知识,让患者和医务人员转变观念,深入贯彻实施癌痛的规范化治疗。  相似文献   

19.
世界卫生组织对中晚期的癌症病人疼痛提出了三阶梯药物治疗方法。现将我院治疗 41例癌痛病人的情况作一总结。1 资料与方法1 1 一般资料 本组 41例病人为我院住院及门诊病人 ,均经病理及细胞学检查 ,诊断明确。男 33例 ,女 8例 ,年龄 35 76岁 ,平均 6 1岁。肺癌 2 6例 ,肝癌 4例 ,乳腺癌 2例 ,胆管癌 2例 ,胰腺癌 1例 ,食道癌 1例 ,鼻咽癌 1例 ,甲状腺癌 1例 ,下咽癌 1例 ,胃癌 1例 ,脊髓纤维瘤 1例。多伴有骨、胸膜、肺、肝转移。临床分期Ⅲ、Ⅳ期病人占 97%。1 2 疼痛原因及性质[1]  直接由肿瘤发展侵犯引起疼痛占73% ,与肿瘤有关的…  相似文献   

20.
正癌性疼痛是一个全球范围的严重公共健康问题。在我国约40%~65%的肿瘤患者伴有癌痛,其中,中重度者占20%~([1])。1986年WHO制定了三阶梯止痛基本原则,即按阶梯给药、口服给药、按时给药、个体化给药和注意具体细节5项原则,推动了强阿片类止痛药在全球癌痛患者中的合理应用。本研究收集了盐酸羟考酮缓释片(奥施康定)治疗老年中重度癌性疼痛患者共50例,观察其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