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巨大胎儿455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 ,由于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 ,巨大胎儿的发生率逐年上升 ,对其诊断和分娩方式的选择显得尤为重要。本文对我院近 5 a来分娩的巨大胎儿 45 5例进行回顾性分析 ,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1995年 1月至 1999年 12月在我院共分娩5 935例 ,其中巨大儿 44 5例 ,(体重≥ 40 0 0 g) ,发生率为7.7%。孕妇年龄最小 2 1岁 ,最大 43岁 ,2 5~ 30岁者占74.4% ,初产妇 40 7例 (89.5 % ) ,经产妇 48例 (10 .6 % ) ,孕周 37~ 37 6 周 2例 ,38~ 39 6 周 7例 ,40~ 40 6 周 183例 ,41~ 42周 2 49例 ,>42周 14例 ,39~ 42周 436例 …  相似文献   

2.
徐定英 《河北医药》2003,25(1):37-37
近年来 ,巨大儿 (出生体重≥ 40 0 0g)的发生有不断上升的趋势。为了提高对巨大儿的认识 ,正确处理分娩过程 ,现将我院 2 0 0 0年 1月至 2 0 0 1年 12月间住院分娩的巨大儿 44 0例进行回顾性分析 ,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 1 一般资料 我院 2 0 0 0年 1月至 2 0 0 1年 12月住院分娩总数4892例中 ,巨大儿 44 0例 ,发生率 8.99% ,其中特大胎儿 (≥ 45 0 0g) 45例 ,发生率 0 .92 %。根据 44 0例分娩巨大儿的出院病例 ,进行相关因素统计。年龄 2 2~ 41岁 ,平均 2 7岁。初产妇 413例 ,经产妇 2 7例。流产≥ 2次 3 0 1例 ,孕周≥ 40周 3 92例…  相似文献   

3.
巨大儿指胎儿出生体重≥4000g,国内资料报道巨大胎儿占出生总数的5.62%~6.49%,国外资料报道巨大儿的发生率为8.9%,近年来孕妇因营养过剩而致巨大胎儿有逐渐增多趋势。即使产力及产道均正常,也可因胎盆不称发生分娩困难。为正确估计巨大胎儿的体重并探讨其分娩时机及分娩方式,以降低母婴并发症,对320例巨大胎儿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现报道如下。1资料与方法1.1研究对象我院1998年1月至2003年1月期间分娩总数为5716例,其中头位巨大儿320例,占分娩总数的5.6%,作为观察组;随机选择同期分娩的320例头位正常体重新生儿作为对照组。1.2研究方法回顾…  相似文献   

4.
由于巨大儿分娩母婴并发症高 ,我院应用巨大儿分娩评分法 ,选择适当的分娩方法减少了产后出血、肩难产、新生儿窒息及产伤的发生。1 资料与方法1 1 资料  1998年 8月至 2 0 0 0年 8月共有产妇 2 3 69例 ,新生儿出生体重≥ 40 0 0 g者 2 0 4例 ,发生率 8 2 3 % ,与国内报道最高的 8 2 6% [1] 相似。本组 2 0 4例中 ,初产妇 178例 ,占 82 5 4% ,经产妇 2 6例 ,占 17 4%。孕周 :小于 40孕周 46例 ,40~ 41孕周 82例 ,大于 41孕周 76例 ;新生儿体重 40 0 0~ 45 0 0g之间 168例 ,>45 0 0 g 3 6例 (其中 5 2 0 0 g 1例 )。胎方位 :枕前位…  相似文献   

5.
新生儿出生体重≥ 4 0 0 0 g称巨大胎儿 ,≥ 4 5 0 0 g称为特大胎儿 ,属于高危妊娠。有资料报道 ,近年来巨大胎儿发生率逐渐增高 ,巨大胎儿分娩并发症也明显增加。现对 2 0 0 2年在我科住院分娩的 5 6 0 3例产妇进行回顾性调查与分析 ,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 .1 一般资料 :2 0 0 2年 1月~ 2 0 0 2年 1 2月在我科住院分娩的 5 6 0 3例产妇中共分娩巨大胎儿 342例 ,占分娩总数的6 .1 % ,其中特大胎儿 4 7例 ,占巨大儿总数的 1 3.7%。1 .2 方法 :设 342例巨大胎儿为观察组。其中有剖宫产 2 1 9例 ,产钳、胎头吸引和臀位牵引助产共 1 5例 …  相似文献   

6.
陈蓓玲  任秀萍 《淮海医药》2002,20(6):452-454
目的:通过287例巨大胎儿的临床资料分析,寻找诊断巨大胎儿的相关因素。方法:选择287例巨大胎儿(出生体重≥400g)及同期分娩的287例出生体重<4000g的正常足月儿,比较孕妇年龄、身高、体重、分娩方式、合并症及新生儿有关情况。结果:巨大胎儿组母亲身高、孕期体重增长、合并糖尿病率均高于对照组,并有统计学差异.巨大儿男婴多于女婴。巨大儿组分娩方式以剖宫产为主,剖宫产率53.7%,高于对照组(31.7%)。结论:产妇身高、体重及宫高腹围是产前诊断巨大儿的相关因素.巨大儿以剖宫产为相对安全。  相似文献   

7.
臧晓燕  王 《淮海医药》2000,18(Z1):14-15
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巨大儿的发生率有明显的增高趋势,由于巨大儿分娩母婴并发症发生率高,特别是导致胎儿性难产,使手术产、产道裂撕、产后出血、新生儿窒息及产伤等分娩并发症增加,故应引起重视。1资料与方法1.1资料1995年1月~1999年9月,我院单胎分娩共5 757例,其中新生儿体重≥4000g的巨大儿 458例。1.2方法 将该458例巨大儿作为观察组,随机抽取同期分娩的单胎非巨大儿458例作为对照组,对两组孕妇的年龄、孕产次、孕周、体重、分娩方式及并发症进行分析。各项指标的比较采用x…  相似文献   

8.
目的通过118例巨大胎儿的临床资料分析,寻找诊断巨大胎儿的相关因素,降低母婴并发症。方法选择118例巨大胎儿及同期分娩的116例出生体重〈4000g的正常足月儿,比较孕妇年龄、孕龄、孕产次、宫高、腹围、孕期体重增加数、分娩方式及母婴并发症的有关情况。结果巨大胎儿组孕期体重增长数、宫高、腹围及分娩时所引起的母婴并发症明显高于对照组,巨大儿剖宫产率(67.8%)高于对照组(55.2%)。结论孕妇体重增长数、宫高、腹围及胎儿双顶径、股骨长等是产前诊断巨大胎儿的相关因素,巨大胎儿以剖宫产为相对安全。选择正常的分娩方式及分娩时机可降低母婴并发症。  相似文献   

9.
目的通过118例巨大胎儿的临床资料分析,寻找诊断巨大胎儿的相关因素,降低母婴并发症。方法选择118例巨大胎儿及同期分娩的116例出生体重<4000g的正常足月儿,比较孕妇年龄、孕龄、孕产次、宫高、腹围、孕期体重增加数、分娩方式及母婴并发症的有关情况。结果巨大胎儿组孕期体重增长数、宫高、腹围及分娩时所引起的母婴并发症明显高于对照组,巨大儿剖宫产率(67.8%)高于对照组(55.2%)。结论孕妇体重增长数、宫高、腹围及胎儿双顶径、股骨长等是产前诊断巨大胎儿的相关因素,巨大胎儿以剖宫产为相对安全。选择正常的分娩方式及分娩时机可降低母婴并发症。  相似文献   

10.
刘世兰 《哈尔滨医药》2012,32(4):269-270
目的 通过对181例巨大儿的临床分析,寻找准确诊断巨大儿的相关因素.方法 将181例巨大儿(出生体重≥4000g)纳入研究,选择相应时间分娩的181例出生体重<4000g的正常足月儿作为对照;比较孕妇年龄、身高、体重、孕周、孕产次、分娩方式、合并症及新生儿有关情况.结果 巨大儿组母亲身高、孕期体重增长、分娩孕周、孕产次均高于对照组,并有统计学差异.巨大儿男婴多于女婴.巨大儿组分娩方式以剖宫产为主,剖宫产率为72%,高于对照组(33.0%).结论 产妇体重、身高、分娩孕周及宫高、腹围是产前诊断巨大儿的相关因素.超声检查对估计巨大胎儿有参考价值.巨大儿的分娩方式以剖宫产为相对安全.  相似文献   

11.
胎儿体重超 4 0 0 0克 ,称为巨大胎儿或称超重儿。巨大胎儿通过正常产道常发生困难 ,需手术助产 ,巨大胎儿并发肩难产的机会多 ,处理不当可发生子宫破裂或软产道损伤 ;胎儿常发生窒息、颅内出血、颅骨骨折或手术时损伤 ,重者造成死亡 ,因而对巨大儿处理显得尤为重要。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1992年 1月至 2 0 0 2年 1月 10年间 ,在我院共分娩 6 0 0 8例 ,其中巨大胎儿 4 0 2例 (体重≥ 4 0 0 0克 ) ,发生率 6 .7%。孕妇年龄最小 2 0岁 ,最大 4 0岁 ,2 5~ 30岁者占 72 .4 % ;初产妇 380例 (94 .5 % ) ;经产妇 2 2例 (5 .5 % ) ;孕 37周…  相似文献   

12.
为提高围产保健工作质量 ,促进优生优育。我们采取回顾性调查的方式 ,随机抽取 10 4例在我院分娩的巨大儿 ,并选择同期 2 0 5例正常分娩的新生儿 ,进行孕期和产程对母婴两方面的对照。现将结果分析如下。1 资料来源巨大儿是指出生体重 >4 0 0 0 g的新生儿。资料随机选择在我院分娩的 10 4例巨大儿 ,同时选择同期出生体重正常新生儿2 0 5例为对照组。巨大儿组新生儿最低体重 4 0 0 0 g,最高体重4 90 0 g,平均为 4 2 3 9g;孕妇平均年龄 3 0 .4岁。对照组新生儿出生体重均小于 4 0 0 0 g;孕妇平均年龄 2 9.4 3岁。2 方法了解孕期病史、宫高、…  相似文献   

13.
148例巨大儿分娩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经济水平的提高 ,近年来巨大儿的分娩数逐渐增多 ,胎儿巨大 ,母儿的分娩并发症增加。现分析我院 2年来 148例巨大儿的分娩情况 ,分析巨大儿孕妇孕产期的处理。1 临床资料两年的总分娩数 2 6 31例 ,巨大儿 148例 ,占 5 .6 3%。比较分娩方式与母儿并发症 ,巨大儿与同期单胎正常体重儿相比 ,手术产率具有显著性差异 (P<0 .0 5 ) ,见附表。附表  巨大儿与正常体重儿分娩方式比较分组 顺产胎吸产钳剖宫产例 %例 %例 %例 %巨大胎儿( n=14 8) 5 738.5 110 6 .76 6 4.10 75 5 0 .6 8正常体重儿( n=2 483) 1990 80 .14 5 2 2 .0 9190 .7742 2…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巨大儿产生相关危险因素及不良妊娠结局和分娩方式选择。方法选取2016年2~11月我院住院分娩足月单胎孕妇80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新生儿出生体重将产妇分为巨大儿组(体重≥4000g)和非巨大儿组(体重<4000g),采用统计学软件对两组患者一般临床资料行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探讨巨大儿发生相关危险因素,并比较两组患者不同分娩方式不同妊娠结局。结果 80例孕妇分娩后,32例新生儿体重≥4000g,占40.00%。单因素分析得出,巨大儿组患者孕周>40周、孕前及产前超重、文化程度低、妊娠期糖尿病、羊水过多占有比例显著高于非巨大儿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分析得出,孕周>40周、孕前超重、文化程度低、妊娠糖尿病为影响巨大儿产生相关危险因素。剖宫产分娩组中,巨大儿患者产后出血发生率高于非巨大儿组(P<0.05);两组患者新生儿窒息、产褥感染及羊水粪染不良妊娠结局发生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阴道分娩组中,巨大儿组产后出血、难产、会阴裂伤不良妊娠结局发生率均高于非巨大儿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过期产、妊娠糖尿病、孕前超重、文化程度低均为巨大儿产生危险因素,临床中针对合并有相关危险因素孕妇应加强教育和干预,以降低巨大儿产生率,同时对合并有巨大儿产妇应进行综合评估,选择合理分娩方式,以确保分娩安全。  相似文献   

15.
巨大儿指胎儿出生体重≥4000g,国内资料报道巨大胎儿占出生总数的5.62%—6.49%,国外资料报道巨大儿的发生率为8.9%,近年来孕妇因营养过剩而致巨大胎儿有逐渐增多趋势。即使产力及产道均正常,也可因胎盆不称发生分娩困难。为正确估计巨大胎儿的体重并探讨其分娩时机及分娩方式,以降低母婴并发症,对320例巨大胎儿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6.
随着生活水平提高 ,巨大胎儿发生率也明显增高 ,因胎儿巨大 ,分娩并发症也增加。若产道、产力及胎位均正常 ,仅胎儿巨大 ,即可出现头盆不称而发生分娩困难 ,现将我院近 5年来巨大胎儿的发生率及分娩方式分析如下。1 临床资料我院自 1997年 1月至 2 0 0 1年 12月 ,总分娩数 4 4 4 0例 ,其中双胎 34例 ,巨大胎儿 5 6 0例 ,占 12 .71% ,第一胎巨大胎儿 333例占 5 9.4 6 % ,第二胎以上巨大胎儿 2 2 7例占 4 0 .5 4 %。现比较 5年来巨大胎儿的发生率 ,第一胎与第二胎有显著性差异 (见表 1)。比较分娩方式 ,巨大儿与同期单胎正常体重儿相比 ,手术…  相似文献   

17.
近年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 ,巨大儿发生率有明显的增高趋势。由于巨大儿分娩母婴并发症发生率高 ,易致胎儿性难产 ,使手术产、产道裂撕、产后出血、新生儿窒息及产伤等并发症增加 ,故应引起重视。本文对我院近 2 0年间 15 6 8例巨大儿的发生情况作一回顾性分析。1 临床资料1 1 一般资料  1983年 1月 1日至 2 0 0 2年 12月 31日 ,我院住院分娩总数 36 4 0 7例 ,其中巨大儿 15 6 8例 ,发生率为4 31%。分娩巨大儿孕妇年龄 2 1~ 4 1岁 ,平均 2 6 91岁。初产妇 136 2例 ,占 86 86 %。平均孕周 4 1+ 4 周 ,<37周的仅 3例 ,37~ 4 1+ 6周…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巨大儿发生的相关因素及分娩方式对产时母婴并发症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1998年1月-2008年12月巨大儿109例作观察组,随机抽取同期正常体重新生儿110例作对照组。结果:巨大儿的发生与胎儿双顶径、孕妇的体重指数、宫高+腹围、身高有关(P〈0.05),与孕妇年龄、产次和孕周无关(P〉0.05)。巨大儿的剖宫产率、产时并发症发生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通过产前检查可预测分娩巨大儿的可能性,适当放宽剖宫产的指征,可减少母婴并发症。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巨大胎儿分娩方式选择与母婴预后的关系,以降低母婴并发症。方法 对187 例巨大胎儿分娩方式选择与母婴预后的关系进行回顾性分析,并与同期单胎正常体重儿的分娩情 况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巨大儿与正常体重儿相比,手术产率明显上升(P<0.05);阴道分娩时, 两组分娩并发症有显著性差异(P<0.05);巨大胎儿组剖宫产和阴道分娩相比,产后出血、新生 儿窒息发生率明显降低,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控制巨大儿发生率,适时选择剖宫产术 终止妊娠可降低母婴并发症,提高产科质量。  相似文献   

20.
目的:通过234例巨大胎儿临床分析,寻找产前诊断巨大胎儿的相关因素,降低母儿并发症。方法:回顾分析234例巨大胎儿与同期分娩230例正常足月儿作为对照,比较孕妇年龄,体重,。孕产次,孕迥,宫高加腹围,分娩方式及并发症,新生儿有关情况,结果:巨大胎儿组孕妇体重,孕周,孕产次均高于对照组,有统计学差异,巨大胎儿男婴多于女婴,剖宫产率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孕妇体重,孕周,宫 腹围是产前诊断巨大胎儿的相关因素,巨大胎儿的分娩应避免困难的阴道助产,适当放宽剖宫产指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