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Graves病介入栓塞治疗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不郎  赵卫 《云南医药》2004,25(3):243-245
毒性弥漫性甲状腺肿(GravesDisease ,GD) ,是甲亢中最常见的一种[1] ,病因和发病机理至今未完全阐明,基本治疗方法药物、13 1I内照射和外科手术均有很大局限,近来国内学者开展了介入栓塞治疗的临床研究[2 ,3 ] ,我院自2 0 0 1年起进行此项研究,取得满意疗效。经系统检索,西方国家对此研究极少。现综述如下。一、甲亢介入栓塞的理论依据甲状腺是人体血供最丰富的器官之一,由双侧上下动脉及最下动脉供血,GD时甲状腺血供更丰富,动脉增粗,较正常甲状腺易于超选择插管,栓塞治疗阻断了大部血供,使小动脉闭塞、组织梗塞缺血并产生化学性炎症坏死…  相似文献   

2.
甲状腺动脉栓塞治疗甲亢的初步临床研究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0  
赵卫  宋滇平 《云南医药》2002,23(3):181-183
目的 探讨新的导管技术行甲状腺动脉栓塞治疗甲亢的临床价值。材料与方法 采用自塑形软头导管超选择甲状腺动脉栓塞治疗甲亢,其中8例已追踪2-4个月,6例栓塞双侧甲状腺上动脉和一侧甲状腺下动脉,2例栓塞双侧甲状腺上动脉。结果 8例症状及体征明显改善或消失,甲状腺功能明显降低或已正常,4例已停用抗甲状腺药物,4例少量服药即保护甲状腺功能正常,无严重并发症。结论 介入治疗甲亢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新方法。自塑形软头导管技术能提高超选择插管及栓塞成功率,降低并发症。  相似文献   

3.
化疗栓塞性微球治疗肝癌的概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原发性肝癌恶性程度高,发展迅速,发病隐慝.在无普查条件下的切除率仍徘徊在20%左右.对于不能手术切除的肝癌病例的治疗仍是今后肝癌治疗中的重点课题.对于抗肿瘤药物,到目前为止仍缺乏一种对肿瘤有特异性的抗癌药物,因此只有通过载体将抗癌药物选择性地导向靶组织(肿瘤组织).现今研究多集中在与抗肿瘤相关的单克隆抗体(McAb)方面,但仍处于实验阶段.而化疗性栓塞治疗目前已成为治疗转移性肝癌的主要手段.1 化疗栓塞性微球肝动脉末梢栓塞的解剖学基础原发性肝癌95%~100%由动脉供血,而正常肝组织则由动脉、门静脉双重供血,为肝癌的断血治疗提供了解剖学基础.阻断肝动脉血流后;肿瘤90%~95%发生坏死而肝组织仅轻度受损.  相似文献   

4.
<正>甲状腺机能亢进是由于甲状腺素分泌过剩所致的一种常见的内分泌疾病。传统的治疗方法有手术、放射性碘治疗及药物治疗,但临床上常遇到用传统的方法治疗有困难的病例,如甲状腺巨大手术切除有困难且风险大、抗甲亢药物疗效差、副作用大、年轻未育、担心手术治疗留有疤痕影响美观等。对这类患者我院予介入甲状腺动脉栓塞治  相似文献   

5.
甲状腺危象(thyroidstorm,TS)发生率低(1.5%),病死率高(>20%)。抢救成功多在治疗1~2天内好转,特别是最初72小时是抢救的关键时刻[1]。1诱发因素[2,3]1.1大量甲状腺素(T4)释放入血①各种手术,因为手术应激及术中挤压,T4释放入循环,或乙醚麻醉使组织内T4进入血循环;②甲状腺手术术前准备不足,如抗甲状腺药物(ATD)和碘剂用量不足;③甲亢尚未控制骤停ATD;④131碘治疗后,由于甲状腺组织被放射性碘破坏后有大量T4释放出来,故在放射性碘治疗后,有5%~10%的患者有甲亢症状的暂时加重,少数病例可发生TS;⑤体检时过度压甲状腺或做甲状腺活检。1…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鼻咽纤维血管瘤术前栓塞及鼻内镜下手术的临床价值。方法8例鼻咽纤维血管瘤鼻内镜下手术切除均行动脉内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术及栓塞,供血动脉主要为颈外动脉的颌内动脉或咽升动脉,栓塞物为明胶海绵颗粒或聚乙烯醇(PVA)颗粒。结果鼻咽纤维血管瘤栓塞后90%肿瘤血供完全消失,栓塞后手术中出血明显减少,栓塞后3~5d手术最为理想。结论鼻咽纤维血管瘤术前栓塞治疗可有效减少术前出血,对于Ⅰ~Ⅲ期病变,于栓塞术后再行鼻内镜直视下切除可获得较好的手术效果。  相似文献   

7.
在恶性肿瘤中 ,肝癌是一种生存期较短 ,病死率较高 ,治疗上甚为困难的恶性疾病。手术切除一直被公认为是首选的治疗方案,但能够手术切除者仅占全部肿瘤的5.4 %~24.3%左右。随着医学影像技术的发展 ,介入治疗如经皮股动脉穿刺肝动脉化学药物栓塞(TACE)已成为肝癌非手术治疗的重要手段 ,然而在介入治疗后仍有部分肿瘤区域得不到控制 ,其原因是肝癌由肝动脉和门静脉双重血供。因此 ,经门静脉介入治疗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1.肝癌的供血基础1.1肝动脉及门静脉对肝癌的供血作用 :一般认为 ,肝癌灶的血供85 %~90 %来自…  相似文献   

8.
甲状腺功能亢进围手术期的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甲状腺功能亢进是由于各种原因致甲状腺素分泌过多而出现以全身代谢亢进为特征的内分泌疾病,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的手术治疗较药物[3]Ⅰ放射治疗显效快,疗效可靠,治愈率可达90.0%~97.2%,是治疗甲亢的最佳方法[1].  相似文献   

9.
为最大限度的减少损伤,降低术后并发症,提高手术疗效,本文改进了传统治疗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简称甲亢)的双侧甲状腺次全切术:低领美容切口,不切断颈前肌群,甲状腺真假被膜间辨明喉上神经、喉返神经、甲状旁腺、甲状腺微细供血血管等结构后,行一侧腺叶切除加另侧腺叶部分切除。本文治疗148例甲亢病人,术后近远期无相关的残疾性并发症发生,表明此术安全简单可靠,完全可以替代传统的双侧甲状腺次全切除术,用于治疗甲亢  相似文献   

10.
马凯 《首都医药》2004,11(18):34-34
近年来国内外应用甲状腺动脉栓塞术治疗甲状腺功能亢进的临床应用报道较多,但对并发症的发生及其防治的报道较少。本文对此作一分析报道。1.对象和方法1.1对象本组29例在河南省焦作市人民医院放射科确诊的原发性甲亢患者,均因不适合常规治疗(抗甲状腺药物、手术切除和放射性3I治疗)而采用甲状腺动脉栓塞术。其中男5例,女24例,年龄21~58岁。甲状腺Ⅱ°以上肿大16例,且可闻及局部血管杂音。所有患者肝肾功能正常,无出血性疾患。1.2方法采用改良Seldinger技术,由右股动脉穿刺、插管,导管为4F或5FHeadhunter导管,造影剂选用非离子型(优维显或…  相似文献   

11.
区域动脉灌注化疗治疗胃癌现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胃癌是我国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 ,在消化道肿瘤中占首位 ,而手术能根治者仅占 30 %左右 ,综合治疗的 5年生存率也在 2 0 %~ 30 %上下[1 ] 。如何提高手术切除率 ,减少复发和转移 ,是胃癌综合治疗长期有待解决的问题[2 ] 。目前选择性插管灌注化疗治疗消化道恶性肿瘤已经日益受到重视 ,并且已经取得了良好的疗效 ,甚至被公认为是不能手术切除恶性肿瘤综合治疗中最好的方法[3] 。我院自 1 995年起对胃癌灌注化疗 45例 ,取得良好效果。1 胃癌的主要供血动脉及血管造影1 1 胃癌的主要供血动脉一般认为贲门和胃体部由胃左动脉供血 ,胃窦小弯侧…  相似文献   

12.
<正>肝癌是我国常见的恶性肿瘤,目前仍无有效治疗手段[1]。早期肿瘤多以手术方式切除肿瘤病灶作为首选治疗,但多数患者确诊时已失去手术指征,据统计只有约20%的患者适合手术[2]。肝动脉化疗栓塞(TACE)是公认的不能手术的原发性肝癌患者的治疗手段,其基于正常肝脏和肿瘤组织供血血管的不同,将导管选择性或超选择性插入到肿瘤供血靶动脉后以适当的速度注入适量的栓塞剂,使靶动脉闭塞引起肿瘤组织的缺血坏死。临床研究显示,TACE术后效果与患者的心理  相似文献   

13.
为最大限度的减少损伤,降低术后并发症,提高手术疗效,本文改进了传统治疗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的双侧甲状腺次全切术;低领美容切口,不切断颈前肌群,甲状腺真假被膜间辨明喉上神经、喉返神经、甲状旁腺、甲状腺微细供血血管等结构后,行一侧腺叶切除加另侧腺叶部分切除。本文治疗148例甲亢病人,术后近远期无相关的残疾性并发症发生、表明此术安全简单可靠,完全可以替代传统的双侧甲状腺次丛切除术。用于治疗甲亢。  相似文献   

14.
收集我院2008-08—2011-03收治的13例青春期甲状腺功能亢进症患者,经抗甲状腺药物治疗(治疗时间为1~3年)无效后,在全麻下行双侧甲状腺大部切除术,全部取得了满意疗效,现报道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本组13例患者,男1例,女12例;年龄13~18岁,平均年龄16.5岁,病程1~4年,均口服抗甲状腺药物(丙硫氧嘧啶或甲巯咪唑)治疗1~3年后无效.根据临床症状、体征、基础代谢率(BMR)和甲状腺功能测定,均符合第7版《内科学》[1]甲亢的诊断标准.本组患者均为甲状腺Ⅱ.及以上肿大者,其中伴不同程度的突眼.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难治性甲状腺功能亢进 (甲亢 )的有效治疗方法。方法 筛选难治性甲亢 7例 ,用微导管超选至甲状腺上、下动脉 ,采用聚乙烯醇颗粒为栓塞剂对靶动脉进行栓塞 ,治疗后随访 3个月至 1年 ,观察疗效和并发症。结果  7例患者症状和体征明显改善或消失 ,甲状腺功能指标明显降低或恢复正常 ,无一例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 甲状腺的动脉栓塞治疗为难治性甲亢提供了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途径  相似文献   

16.
甲状腺功能亢进(简称甲亢)是由于甲状腺功能增高,分泌过多的甲状腺素,引起氧化过程加快、代谢率增高的一种常见内分泌疾病。对于甲亢的治疗,目前多采用口服抗甲状腺药物治疗、放射性碘治疗,手术治疗和中医中药治疗。采用内科口服抗甲状腺药物治疗,不但服药时间长(1~2年)、副作用大,而且病情易复发,很难达到根治的目的,也加重患者的经济负担。近几年来,国内越来越多的内分泌科医生倾向于用^131 Ⅰ治疗甲亢,^131 Ⅰ治疗甲亢在短期内可能出现一定的副反应,临床护理有其独特的特点和对策。现将2004年10月至2005年10月,我科应用^131 Ⅰ治疗98例甲亢患者的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7.
王继军  秋楠  杨军 《中国基层医药》2007,14(7):1188-1189
目的 回顾总结了脑膜瘤术前行血管内栓塞治疗及其效果。方法 52例幕上脑膜瘤术前行超选择颈外供血动脉明胶海绵微粒栓塞,栓塞后3~5d开颅脑膜瘤切除。结果 肿瘤单纯颈外供血25例,颈内、颈外均参与供血27例(其中颈内为主8例)。肿瘤全切除48例,大部分切除4例,无栓塞相关并发症。结论 单纯颈外供血或主要颈外供血者.术中出血明显减少,手术时间显著缩短,并发症少.降低了手术的难度,是一种安全而有效的辅助治疗。  相似文献   

18.
目的分析介入栓塞治疗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甲亢)的临床疗效。方法通过甲状腺动脉造影,依据选择靶血管的难易程度,酌情选择微导管,在X线透视下,将355~500μm的PVA微粒与造影剂混合后缓慢注入靶血管进行栓塞手术。结果20例治疗患者中,未出现甲亢危象或栓塞及甲状腺功能低下等,但有一些并发症出现,主要出现于27—7垒h内。结论甲状腺动脉栓塞术治疗甲亢方便、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9.
血管栓塞术治疗子宫肌瘤临床研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动脉栓塞术(TAE)治疗子宫肌瘤的疗效.方法以Seldinger技术行经皮子宫动脉超选择插管术,用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技术了解子宫肌瘤患者子宫动脉增粗和新生血管情况,用明胶海绵颗粒行单侧或双侧子宫动脉栓塞术共26例.结果①26例TAE超选择子宫动脉插管栓塞均成功,单侧栓塞8例,双侧栓塞18例.手术时间36~72min,平均时间(58.6±15.2)min;②DSA显示单发和小型子宫肌瘤多依赖一侧子宫动脉供血,多发和大型子宫肌壁间肌瘤多依赖双侧子宫动脉供血,可呈现多血管交错吻合的"血管湖"状DSA影像学表现;③术后随访0~36月,影像学检查显示子宫肌瘤瘤体缩小大于1/2者96.15%;④常见并发症有术后下腹和/或腰骶部疼痛发生率73.07%,中度以下发热发生率46.15%,无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TAE技术对于经严格筛选的有明确适应症的子宫肌瘤患者是一种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20.
栓塞三支半甲状腺动脉治疗甲状腺机能亢进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国内学者^[1-4]开展了甲状腺动脉栓塞治疗甲亢的临床研究.本院于2003起进行了此项研究。作者选择2005年至2009年1月间.前期经内科较长时间治疗的甲亢患者65例,分别有药物过敏、病情反复、无手术指征或年轻未生育期望迅速控制病情准备妊娠的女性患者为研究对象.取得满意疗效.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