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观察廉泉穴深刺配合冰制棉球口腔刺激对脑血管意外患者吞咽障碍的疗效。方法:选取脑血管意外,洼田饮水试验吞咽障碍达3级以上的患者120例,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各60例,两组均以神经内科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取廉泉穴深刺,冰制生理盐水棉球口腔内刺激,于两疗程后进行功能评定,比较两组疗效。结果:治疗组有效率95%,对照组有效率63.3%。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脑血管意外吞咽障碍患者,经深刺廉泉穴及冰制生理盐水棉球口腔刺激,能明显改善吞咽功能,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快针针刺配合康复训练治疗脑卒中后吞咽障碍的临床疗效。方法:将56例脑卒中后吞咽障碍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8例,两组患者均给予对症治疗、常规针刺治疗及康复训练,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加快针针刺天突穴、廉泉穴,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经过治疗,观察组患者总有效率为96.4%,对照组患者总有效率为71.4%,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快针针刺配合康复训练治疗脑卒中后吞咽障碍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3.
《陕西中医》2017,(3):391-393
目的:评价中医手法联合冰刺激为主的治疗对脑卒中后吞咽障碍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脑卒中吞咽障碍康复治疗的11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5例。对照组进行低频电刺激、吞咽肌功能锻炼及常规药物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用穴位按摩(风池、风府、哑门、颊车、下关、承浆、廉泉及夹廉泉穴)及冰刺激治疗。观察治疗前后洼田饮水实验情况。结果:两组治疗后吞咽障碍均有所改善(P0.01)。观察组痊愈8例,显效12例,28例治疗有效,7例治疗无效,总有效率为87.2%。对照组3例痊愈,6例显效,有效34例,12例治疗无效,总有效率为78.1%。结论:穴位按摩及冰刺激的综合治疗对恢复脑卒中后吞咽障碍患者的吞咽能力具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短时间内使用针刺疗法联合吞咽综合功能训练对脑卒中假性球麻痹性吞咽障碍的影响。方法126例脑卒中伴有吞咽障碍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64例)和对照组(62例)。治疗组采用针刺翳风、完骨、风池、廉泉、吞咽、外金津玉液穴位,配合基础吞咽功能训练和进食训练。对照组除不进行针刺外,其他康复训练方法同治疗组。病程为2周,每天1次,每周治疗6d。治疗前后各行1次洼田氏饮水试验评价。结果两组患者的吞咽功能均得到改善,治疗组有效率达96.87%,对照组有效率为87.10%,治疗组效果更为明显(P〈0.05)。结论针刺疗法配合基础吞咽功能的综合训练和进食训练,短时间内即可明显改善脑卒中假性球麻痹患者的吞咽障碍。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针刺天容穴为主治疗吞咽障碍的临床疗效。方法:50例脑卒中后吞咽障碍患者被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25例。治疗组采用针刺天容、廉泉、外金津、玉液等穴治疗,对照组采用康复训练治疗。采用标准吞咽功能评分(SSA)、洼田氏饮水试验评价标准对两组疗效进行评价。结果:两组治疗后SSA总分、洼田氏饮水试验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8%,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刺天容穴为主的综合疗效优于康复训练治疗。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针刺五泉穴联合穴位按摩治疗脑卒中后吞咽障碍并发肺感染的临床效果。方法将患者72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对照组36例采用脑卒中的常规基础治疗,治疗组36例加用针刺五泉穴联合穴位按摩护理。结果治疗组吞咽障碍与肺部感染总有效率均高于对照组(P0.05),洼田分级饮水试验亦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针刺五泉穴联合穴位按摩护理能有效控制脑卒中患者吞咽困难、肺部感染等症状,提高其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7.
《陕西中医》2016,(6):728-730
目的:评价采用武连仲教授针刺"三廉泉"为主的经验方对急性期脑卒中后吞咽障碍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90例脑卒中后吞咽障碍患者分为对照组、康复组和针刺组,每组30例。其中,康复训练由康复治疗师进行实施;针刺组则运用武连仲治疗吞咽障碍的"三廉泉"为主的经验方,各组根据所采取的治疗方案进行相应的治疗。采用吞咽功能障碍中医评价量表、洼田吞咽能力评定法、标准吞咽功能评定量表等进行疗效评定。结果:对照组总有效率为20.0%,康复组总有效率为73.3%,治疗组总有效率为100.0%,3组总有效率比较。结论:武连仲教授针刺"三廉泉"为主的经验方治疗急性期脑卒中后吞咽障碍具有明显治疗优势。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吞咽障碍治疗仪对脑卒中后吞咽障碍患者穴位电刺激的治疗作用。方法将76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两组均进行早期吞咽康复治疗,同时治疗组使用吞咽障碍治疗仪对人迎、廉泉、翳风、外金津玉液进行穴位电刺激治疗。治疗20d后评价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对照组总有效率70.27%,高于治疗组的87.18%(P〈0.05);治疗组中患者饮水测试评分较对照组下降更为明显(P〈0.05)。卒中后吞咽障碍患者在康复治疗中运用吞咽神经和肌肉电刺激仪电刺激相关穴位与常规治疗相比疗效提高更显著。结论吞咽障碍治疗仪穴位电刺激充分利用治疗仪肌肉电刺激及针灸治疗协同作用原理,对脑卒中后吞咽障碍恢复有一定作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针刺结合康复训练治疗中风后吞咽障碍的疗效。方法:将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针刺风池、天柱、通里及廉泉结合康复训练的方法治疗,对照组运用康复训练方法治疗。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5.0%,对照组有效率为71.9%,两组比较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针刺结合康复训练能提高中风后吞咽障碍的疗效。  相似文献   

10.
针刺结合康复训练治疗中风后吞咽障碍40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观察针刺结合康复训练治疗中风后吞咽障碍的疗效。方法将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运用针刺风池、天柱、通里及廉泉结合康复训练的方法治疗,对照组运用康复训练方法治疗。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5.0%,对照组有效率为71.9%,两组比较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针刺结合康复训练能提高中风后吞咽障碍的疗效。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针刺治疗脑梗死后吞咽障碍的临床疗效。方法:将58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29例,均选用醒脑开窍穴施以常规针刺法。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风池向喉结透刺并针刺廉泉、旁廉泉、金津、玉液等穴,每日1次。对照组加用吞咽训练,每日1次。两组均10天为1个疗程,2个疗程后评定疗效。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后饮水试验得分比较,P〈0.05;两组总有效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运用针刺疗法治疗脑梗死后吞咽障碍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针刺廉泉穴配合利咽合剂治疗脑卒中吞咽功能障碍的临床疗效。方法:10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例。两组均用常规吞咽功能训练,并针刺廉泉穴,观察组加用利咽合剂,治疗时间为8周。结果:治疗后观察组VFSS评分和MMASA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洼田饮水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94.78%高于对照组78.00%。结论:针刺廉泉穴联合利咽合剂治疗脑卒中吞咽功能障碍能够改善症状,提高疗效。  相似文献   

13.
目的:比较舌三针联合风池穴注射胞磷胆碱钠与普通针刺治疗脑卒中后吞咽障碍的疗效差异。方法:将41例脑卒中后吞咽障碍的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舌三针联合水针组(治疗组)21例和普通针刺组(观察组)20例。两组患者均给予相同的内科基础治疗,治疗组予以针刺舌三针(廉泉、夹廉泉)联合风池穴注射"胞磷胆碱钠注射液";观察组予以针刺风池、翳风、廉泉、金津、玉液、通里穴治疗,上述穴位针刺得气后留针40 min,20 min行针1次,1次/d,周日休息。治疗4周后运用洼田饮水试验进行评估,比较两组治疗方法对治疗脑卒中后吞咽障碍的疗效差异。结果:治疗4周后,两组洼田饮水试验评分均低于治疗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组洼田饮水试验评分(2.46±0.92)低于观察组(3.11±1.07),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组总有效率95.24%,优于观察组的总有效率80.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舌三针联合风池穴注射胞磷胆碱钠治疗脑卒中后吞咽障碍具有较好的临床效果,其疗效优于普通针刺治疗。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针刺联合康复治疗脑卒中后吞咽障碍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漯河市中医院康复科收治的96例脑卒中后吞咽障碍患者,按1∶1的比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进行常规脑卒中后康复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针刺治疗(廉泉、夹廉泉、风池、金津、玉液)。两组均连续治疗30 d后判定疗效。结果:治疗组痊愈18例,有效27例,无效3例,有效率为93.75%;对照组痊愈8例,有效15例,无效25例,有效率为47.92%。两组疗效对比,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后,两组洼田饮水实验评分、SSA评分均降低,且治疗组治疗后洼田饮水实验评分、SSA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后,两组SF-36量表(生理功能、生理职能、躯体疼痛、总体健康、活力、社会功能、情感职能、精神健康)各维度评分及总分均提高,且治疗组治疗后SF-36量表各维度评分及总分高于对照组,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针刺联合康复治疗脑卒中后吞咽障碍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15.
摘要:目的:比较应用表面肌电图检测指导的针刺取穴方法与传统针刺方法治疗脑卒中恢复期吞咽障碍的临床疗效。方法:将90 例脑卒中恢复期吞咽障碍患者按中央随机化分组方法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5 例。两组患者均接受常规内科治疗和康复训练,观察组采用基于表面肌电图检测指导的针刺治疗方法,即根据表面肌电图检测结果判定具体病变肌肉而选取相应的穴位,包括:地仓穴、口禾髎穴、承浆穴、颊车穴、下关穴、旁廉泉穴、外金津穴、外玉液穴、人迎穴、吞咽穴;对照组采用传统针刺治疗方法,穴位包括:风池穴、廉泉穴、合谷穴、完骨穴、通里穴、太冲穴、照海穴。两组均留针30分钟,每日1 次,共治疗28天。于治疗前、后观察两组洼田饮水试验评级、标准吞咽功能评分(SSA)、电视吞钡造影(VFSS)评分以及表面肌电图(sEMG)吞咽时程,并评定疗效。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的洼田饮水试验评级、SSA、VFSS评分及sEMG吞咽时程均优于治疗前(均P<0.05)。且观察组均优于对照组(均P<0.05),观察组治疗前后差值均优于对照组(均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1.1%(41/45),高于对照组的80.0%(36/45,P<0.05)。结论:在常规治疗基础上,采用表面肌电图检测指导的针刺取穴方法可显著改善脑卒中恢复期吞咽障碍患者的吞咽功能。  相似文献   

16.
目的:评价针刺配合穴位按摩加开窍利咽棒治疗假性球麻痹吞咽障碍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将60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0例针刺配合穴位按摩加开窍利咽棒治疗,加西医治疗,针刺取风池,风府,完骨,翳明,廉泉等穴;对照组采用针刺,加西医治疗对照治疗。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6.7%,对照组总有效率73-3%,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意义(P〈O.05)。结论:针刺配合穴位按摩加开窍利咽棒治疗假性球麻痹吞咽障碍疗效显著且安全。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目的导向性针刺方案对脑卒中吞咽障碍口腔期患者的干预作用。方法:将60例脑卒中吞咽障碍口腔期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每组30例。治疗组予常规吞咽障碍基础康复训练联合目的导向性针刺方案(头针、项针、舌部及面部取穴针刺)治疗,对照组予常规吞咽障碍基础康复训练联合常规针刺治疗,2组疗程均为4周。观察2组患者治疗前后功能性经口摄食评估(FOIS)评分、口腔期吞咽功能评分、口腔功能评分及标准吞咽功能(SSA)评分改变情况。结果:2组患者治疗后FOIS评分、口腔期吞咽功能评分、口腔功能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P<0.05,P<0.01),治疗组治疗后SSA评分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1)。治疗后组间比较,治疗组上述评分改善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目的导向性针刺方案能显著改善脑卒中吞咽障碍口腔期患者吞咽功能。  相似文献   

18.
冲脉理论针刺治疗中风后吞咽障碍疗效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比较冲脉理论取穴法与常规取穴治疗中风吞咽障碍的疗效差异.方法:将78例患者随机分为冲脉针刺组(42例)和常规针刺组(36例).冲脉针刺组以冲脉理论为指导取穴针刺治疗,穴取大杼、上巨虚、下巨虚、内关、公孙为主;常规针刺组常规取穴针刺,穴取风池、廉泉、天突、内关、足三里等.两组每日治疗1次,12次为一疗程,治疗4个疗程,采用洼田饮水试验评价两组吞咽功能.结果:冲脉针刺组有效率为100.0%(42/42),常规针刺组有效率为77.8%(28/36),冲脉针刺组疗效优于常规针刺组(P<0.05).冲脉针刺组治愈患者治疗时间为(28.65±10.42)天,常规针刺组为(38.74±21.30)天,冲脉针刺组明显短于常规针刺组(P<0.05).结论:应用冲脉理论取穴针刺治疗中风吞咽障碍疗效优于常规取穴针刺,并且取效较快.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电子生物反馈治疗配合咽部冰刺激在脑卒中吞咽障碍患者早期康复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56例脑卒中吞咽困难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28例)和对照组(28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康复治疗,治疗组则在常规康复治疗基础上进行电子生物反馈配合冰刺激(咽部、口腔)治疗,观察两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6.43%,高于对照组的64.27%(P0.05)。结论:电子生物反馈治疗配合咽部冰刺激可有效改善早期脑卒中吞咽障碍患者的咽部、口部肌肉群功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利用表面肌电图(sEMG)观察贺氏三通法治疗脑卒中后吞咽障碍的临床疗效.方法:根据区组随机法将60例脑卒中后吞咽障碍患者分为常规治疗组及贺氏三通法组,每组30例.常规治疗组予脑卒中二级预防治疗及吞咽康复训练,贺氏三通法组在常规治疗组基础上予微通、温通、强通治疗(微通法常规针刺双侧风池、风府、翳风、廉泉、夹廉泉、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