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吕平成 《现代医药卫生》2003,19(10):1304-1305
我们收治46例踝部骨折 ,均采用手术 ,现分析如下。1资料和方法1 1资料 :46例中男35例 ,女11例 ,年龄18~60岁 ,平均32岁 ,左19例 ,右27例 ,平地扭伤12例 ,坡梯跌伤14例 ,挤压伤8例 ,高处坠伤2例 ,开放性骨折4例 ,自行车摔伤10例 ,陈旧性伤2例。根据病史 ,依X线片采用Lang_Henson分型 ,其中Ⅰ型旋后内收型9例 ,均为Ⅱ°。Ⅱ型旋后—外旋型14例 ,Ⅱ°2例 ,Ⅲ°2例。Ⅲ型旋前外展型10例 ,Ⅰ°4例 ,Ⅲ°3例 ,Ⅳ型旋前外旋型13例 ,Ⅲ°10例 ,Ⅳ°3例。1 2治疗方法 :先固定外踝及腓骨 ,后固定内踝及后踝。外踝固定Ⅰ型用加压螺钉 ,其余三型均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手法整复夹板外固定治疗三踝骨折并距骨脱位的疗效。方法本组三踝骨折并距骨脱位56例,其中男32例,女24例,年龄16~63岁。根据中国节骨法(CO系统)骨折分型,此类骨折脱位属内翻骨折Ⅱ°和Ⅲ°。按Lange—Hau-son分型法,旋后-外旋型Ⅳ°23例,旋前-外展型Ⅲ°18例,旋前-外旋型Ⅳ°15例。均采用闭合复位夹板外固定。结果优良43例,尚可11例,差2例。优良率77%。结论对三踝骨折并距骨脱位采用闭合复位夹板外固定,取得较好疗效。  相似文献   

3.
汤呈宣 《河北医药》2001,23(8):633-633
我院于 1994~ 1999年应用可折式加压螺纹钉治疗新鲜股骨颈骨折 3 6例 ,现分析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 1 一般资料 共 3 6例 ,男 2 1例 ,女 15例 ;年龄 16~ 62岁 ,平均 50 .2岁 ;骨折类型 :GardenⅠ~Ⅱ型 2 3例 ,Ⅲ型 11例 ,Ⅳ型2例。1 2 治疗方法 对GardenⅠ~Ⅱ型骨折 ,无需骨牵引复位 ,于入院后 48h内手术。对GardenⅢ~Ⅳ型骨折 ,入院后经股骨髁上牵引 ,同时作术前系统检查 ,3~ 5d后 ,手术在局麻或硬膜外麻醉及电视X线监视下 ,将GardenⅢ~Ⅳ型骨折复位满意后 ,患肢外展 3 0°、内旋 15° ,以抵消股…  相似文献   

4.
陈鉴惺 《江苏医药》2001,27(8):626-626
我院 1993年~ 2 0 0 0年间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Lauge Hansen分类中严重旋前外旋型Ⅲ°以上新鲜骨折 35例 ,取得了较满意的疗效 ,现报告如下。临床资料一、一般资料 :本组均为新鲜骨折 ,男 2 4例 ,女11例 ,年龄 15~ 5 1岁 ,平均 31 8岁。受伤原因 :车祸伤 11例 ,溜冰或步行滑倒扭伤 13例 ,高处坠落伤8例 ,重物砸压伤 3例。其中闭合性骨折 2 9例 ,开放性骨折 6例。伤后手术时间 :开放性骨折均在 8小时内 ;闭合性骨折 2 4小时内 3例 ,2 4小时~ 10天2 6例。骨折类型 :Ⅲ°19例 ,Ⅳ°16例。二、手术方法 :内踝骨折使用踝部螺钉或克…  相似文献   

5.
目的采用手法复位石膏外固定及小夹板固定治疗Colles骨折的疗效。方法本组66例有移位的Colles骨折,采用手法复位,复位满意后,腕掌曲10°~20°位置,尺偏20°~30°位置石膏托固定2周,2周后改小夹板固定功能位2周。结果随访3~6个月,X片显示骨折均愈合。优良率92%。结论手法复位石膏外固定腕关节2周改小夹板固定于功能位2周治疗骨折,可早期功能锻炼,腕关节功能恢复好,且并发症少。  相似文献   

6.
踝关节骨折脱位伴下胫腓分离28例的处理体会沁县人民医院(046400)魏毅我们采用腓骨解剖复位内固定,下胫腓不予内固定的方法治疗Ⅱ°以上新鲜踝关节骨折脱位伴下胫腓分离28例,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临床资料一、一般资料:本组女2例,男25例;1例失访;年龄19~54岁,损伤至手术时间最长一周,最短8小时,平均3天。根据Lauge-Hansen分类法:SE(旋后-外旋型)Ⅱ°8例,PE(旋前-外旋型骨折)Ⅲ°14例,PA(旋前-外展型)Ⅱ°6例。二、治疗方法:内踝骨折行复位松质骨螺钉或克氏针张力带固定,腓骨骨折解剖复位、钢板螺钉内固定,下胫腓不予固定,术后常规石托或“U”型石膏外固定8~10W,床上活动关节2周后,扶拐下地负重。三、结果:优210例,良6例,差1例。讨论手法复位很难达到外踝解剖复位,因伴有下胫腓分离的踝关节骨折脱位,外踝的骨折皆在下胫腓韧带之上,远折端经常外旋、上移,做不到腓骨的解剖复位,由于腓骨上移,造成踝穴增大,外踝不能解剖复位,距骨外移、内踝也复位不良。腓骨解剖复位,腓骨长度恢复,恢复腓骨下段正常外倾角,踝穴正常,由于近侧骨间膜的作用,外踝外旋移位的矫正下胫腓肯定自行复位,下胫腓韧带靠拢,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踝关节骨折合并下胫腓关节分离的治疗。方法 45例踝关节骨折合并下胫腓韧带分离的患者,按Lauge-Hansen分类,旋后外旋型31例,其中Ⅲ度22例,Ⅳ度9例;旋前外旋型8例中Ⅲ度6例,Ⅳ度2例;旋前外展型Ⅲ度6例。所有患者均采用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使踝穴结构恢复正常。参照踝关节症状与功能评分进行疗效评价。结果本组45例随访12~36个月,平均随访14个月。优良率88.9%。结论手术治疗踝关节骨折合并下胫腓关节分离,能够使踝关节功能获得最大程度恢复。  相似文献   

8.
吴军  阮兴隆  陈春  武成兴  陈开阳  罗旭松  陈伟 《贵州医药》2001,25(12):1090-1092
儿童孟氏骨折较常见 ,其受伤机制复杂 ,复位较易 ,但常因外固定不能维持而导致治疗效果不良[1,2 ] 。 1998年以来 ,我们进行了复位后采用可塑树脂内外夹板伸肘旋后位固定的治疗尝试 ,并与传统石膏固定做比较 ,取得了满意的效果 ,现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1 1 一般资料 随机纳入治疗组 35例儿童孟氏骨折 ,均为闭合性新鲜骨折患者 ,年龄 2~ 15岁 ,平均 6岁 ,其中Ⅰ型 (伸直型 ) 2 6例 ,Ⅱ型 (屈曲型 ) 3例 ,Ⅲ型 (外侧型 ) 5例 ,Ⅳ型 (特殊型 ) 1例 ;随机纳入对照组相应类型 35例 ,其中Ⅰ型 2 5例 ,Ⅱ型 4例 ,Ⅲ型 5例 ,Ⅳ型 1例。1 2 治疗…  相似文献   

9.
刘鹏 《中国医药指南》2010,8(19):291-292
目的探讨下胫腓联合损伤的诊断及治疗方法。方法切开复位内固定手术治疗下胫腓联合损伤的踝关节骨折33例。按照Lauge-Hansen分型:旋后-外旋型Ⅳ度8例;旋前-外旋型Ⅲ度13例,Ⅳ度8例,其中Maisonneuve骨折4例;旋前-外展型Ⅲ度(Dupuytren骨折)4例。结果随访6个月~4年,平均15个月。根据Baird-Jackson评分标准对其术后疗效进行评定,优16例,良15例,可2例。结论下胫腓联合是维系踝关节的重要解剖结构,下胫腓联合损伤影响到踝关节的稳定性时应手术治疗,确保下胫腓联合得到解剖性修复。  相似文献   

10.
目的比较切开复位与闭合复位内固定治疗股骨颈骨折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6年1月至2012年1月收治且获得完整随访的132例成人股骨颈骨折患者资料,根据复位方式不同,分为两组:闭合复位78例,男45例,女33例,平均年龄(58.2±2.4)岁,骨折Garden分形,Ⅰ型20例,Ⅱ型30例,Ⅲ型18例,Ⅳ型10例。切开复位组54例,男,33例,女21例,平均年龄(59.5±3.1)岁,骨折Garden分形,Ⅱ型5例,Ⅲ型28例,Ⅳ型21例。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骨折复位质量,内固定位置满意率、骨折不意合发生率及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率。结果 132例患者术后获12~84个月(平均30.9个月)随访。闭合复位者骨折复位质量,Ⅰ级41例,Ⅱ级21例,Ⅲ级或Ⅳ级16例。开放复位者Ⅰ级40例,Ⅱ级11例,Ⅲ级或Ⅳ级3例。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9.519,P=0.010)。两组患者术后内固定置入满意率分别为89.8%(80/78),90.7%(49/54)。骨折不愈合发生率分别为12.8%(10/78),20.3%(11/54)。二者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闭合复位组股骨头坏死率(10.4%)低于切开复位组(27.6%),其中ⅠⅡ型骨折闭合复位股骨头坏死率(2.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330,P=0.022),结论对ⅠⅡ骨股颈骨折闭合复位内固定是非常必要的,对于移位型骨股颈骨折无法闭合复位的或闭合失败的患者及时行切开复位内固定是必要的。  相似文献   

11.
刘良  马远 《中国基层医药》2004,11(2):210-210
股骨颈骨折运用闭合复位加压螺纹钉或螺纹针治疗 ,因其手术方式简单 ,疗效肯定 ,手术创伤不大 ,在各大医院普遍开展 ,临床报道颇多。我院自 1997~ 2 0 0 2年采用C臂X线机监控下行闭合复位内固定治疗新鲜股骨颈骨折 58例 ,取得了一定的疗效 ,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 1 一般资料  58例中男 3 7例 ,女 2 1例 ;年龄 46~ 89岁 ,平均 67岁。头下型 12例 ,经颈型 3 1例 ,基底型 15例。按Garden分型 :Ⅰ型 13例 ,Ⅱ型 3 4例 ,Ⅲ型 5例 ,Ⅳ型 6例。1 2 治疗方法 病人仰卧位 ,连硬外麻醉生效后 ,在C臂X线机透视下 ,先牵引 ,外展内旋使骨折对…  相似文献   

12.
《中国医药科学》2017,(16):232-234
目的探究旋后外旋型Ⅲ、Ⅳ度踝关节骨折患者通过切开复位内固定与手法复位石膏托外固定治疗后取得的临床成效。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1月~2016年6月入院的旋后外旋型Ⅲ、Ⅳ度踝关节骨折患者80例,通过随机分组法分为手术组和手法组,每组40例。手术组治疗方法为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手法组为手法复位石膏托外固定治疗。结果在Ⅲ、Ⅳ度踝关节骨折患者优良率方面,手术组优良率分别为100%、100%,手法组分别为66.7%、78.9%,手术组明显优于手法组(P<0.05)。手术组患者生存质量,包括生理症状、躯体症状、睡眠状况及心理症状指标得分均明显优于手法组(P<0.05)。手术组治疗满意度(100%)明显比手法组(80%)高。结论旋后外旋型Ⅲ、Ⅳ度踝关节骨折患者通过切开复位内固定与手法复位石膏托外固定治疗后取得的临床成效均较显著,但与手法复位石膏托外固定相比,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后,患者优良率和治疗满意度均明显增高,且患者生存质量状况明显改善。  相似文献   

13.
目的 评价切开复位和闭合穿针治疗小儿严重移位的肱骨髁上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从1996年至今共收治严重移位的小儿肱骨髁上骨折18例,全部为GartlandⅢ型骨折。采用切开复住交叉克氏针内固定9例,采用闭合复位、经皮克氏针固定治疗9例。复位时注意桡侧嵌紧,伸直尺偏型矫枉过正,桡偏型不强求完全复位。结果 18例病人中有16例获得13个月到4年6个月的随访,无1例出现肘内翻及Volkmann缺血性肌挛缩和并发医源性的迟神经损伤。患侧肘关节伸屈功能丧失10°~15°共2例,为手术病人。闭合穿针组只有1例患儿肘关节伸直较健侧差7°。结论 严重移位的小儿肱骨髁上骨折,采用切开复位交叉克氏针内固定或闭合复位、经皮克氏针固定治疗,固定确切,能避免骨折远端向尺侧的二次移位,无需极度屈肘外固定,因而能防止肘内翻及Volkmann缺血性肌挛缩,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手法复位加中药熏洗治疗踝关节骨折脱位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2005年6月~2007年6月来诊的46例旋前外展型踝关节骨折患者应用手法复位加中药熏洗治疗的临床资料。结果:术后8周内按标准评定关节功能恢复优者36例,占78.3%,良6例,占13.O%,差4例,占8.7%。随访均痊愈。结论:手法复位加中药熏洗治疗旋前外展型踝关节骨折脱位效果较好,可以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5.
旋后外旋型Ⅳ度踝关节骨折42例治疗体会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分析手法复位内固定治疗旋后外旋型Ⅳ度踝关节骨折后的功能和预后.方法 按Lauge-Hansen分型,42例旋后外旋型Ⅳ度踝关节骨折,均采用手法复位内固定治疗.结果 根据美国足踝外科协会(AOFAS)制定的踝关节疗效评定标准:优36例,良4例,可2例;优良率95.2%.结论 采用手法复位后内固定治疗踝关节骨折可保证踝关节骨折得到并维持解剖复位,获得更好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6.
一、临床资料:本组9例,男6例,女3例;年龄25~65岁。闭合损伤5例,开放损伤4例。6例采用石膏固定,3例采用螺丝钉内固定。随诊疗效良好1例,较好2例,一般4例,不良2例。二、讨论 (一)发病机理和类型:本病多因踝关节受到强大暴力所致,或从高处坠下,足外翻位着地或小腿外侧下方直接受内翻暴力冲击所致。在外翻的同时,往往有距骨向外或向内的旋转。踝关节骨折脱位分类方法很多。1950年Lauge-Hansen将踝关节骨折脱位分为旋前外旋型、旋前外展型、旋后内收型、旋后外旋型和垂直压缩型五型。此分类方法基于这样的概念,即各种不同类型踝部骨折脱位,是由应变力造成骨与韧带正常序列的破坏的最终结果。此概念Colton于1976年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总结超声引导闭合复位和弹性髓内钉固定微创治疗儿童肱骨近端骨折的疗效。方法 在2018年1月至2021年12月期间,使用超声引导闭合复位和弹性髓内钉固定儿童肱骨近端骨折14例,Neer-HorwitzⅢ型9例,Ⅳ型5例;平均年龄9.5岁(7~14岁)。术中应用超声引导闭合复位、弹性髓内钉将骨折固定,必要时经皮克氏针翘拨辅助复位,超声动态检测骨折复位质量。结果 超声引导闭合复位成功13例,1例术中转为有限切开复位,闭合成功率92.86%。本组病例术后平均随访时间13.7个月;骨折均获一期愈合,愈合时间:4~10 w(平均7.1 w)。术后Neer肩关节功能评分:83~100(平均94.71)。弹性髓内钉钉尾软组织刺激征2例,无其他并发症。结论 超声引导闭合复位和弹性髓内钉固定可能是治疗儿童肱骨近端骨折较好的方法。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新鲜孟氏骨折脱位各型的治疗方法以提高孟氏骨折的治疗效果.方法 1998年10月至2005年10月对该院获得随访的40例孟氏骨折脱位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男26例,女14例,平均年龄24岁(6~48岁).其中Bado Ⅰ型骨折26例,Bado Ⅱ型骨折5例,Bado Ⅲ型骨折8例,Bado Ⅳ型骨折1例.BadoⅢ型骨折脱位均采取手法复位石膏外固定保守治疗,Bado Ⅰ型、BadoⅡ型、Bado Ⅳ型骨折脱位均采取手术治疗,尺骨骨折行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桡骨头脱位除2例闭合复位失败行切开复位外余均行闭合复位石膏外固定,合并桡神经损伤者均未行手术探查.结果 治疗后平均随访24个月(12~72个月),根据Broberg和Morrey评分系统满意率90%.结论 Bado分型对骨折的治疗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9.
闭合复位空心加压螺钉在治疗股骨颈骨折的临床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闭合复位空心加压螺钉在治疗股骨颈骨折的临床的疗效。方法:对2004年9月-2006年6月收治的35例股骨颈骨折的患者进行手术治疗。年龄29~63岁,平均46岁。股骨颈骨折按照Garden分型,Ⅱ型20例,Ⅲ型11例,Ⅳ型4例。全部行闭合复位空心加压螺钉内固定。结果:全部病例随访6~32个月,平均19个月,除1例出现股骨颈坏死外其他骨折完全愈合。平均愈合时间为5个月。结论:闭合复位空心加压螺钉股骨颈骨折可获得满意疗效。是治疗股骨颈骨折的理想方法。  相似文献   

20.
韩茂军 《河北医药》2008,30(11):1725-1726
我院2002~2006年采用手法复位小夹板外固定治疗老年Colles骨折118例,取得了满意疗效,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本组115例均为门诊患者,其中男39例,女79例;年龄65~83岁;左侧44例,右侧74例;伤后就诊时间0.5~6 h.按Nissen-Li[1]对Colles骨折分型标准:Ⅰ型:裂纹骨折,无移位;Ⅱ型:关节外骨折,骨折远端向桡侧移位;Ⅲ型:粉碎性骨折,一个或数个骨折线通过关节面;Ⅳ型:桡骨茎突骨折,有移位.本组Ⅰ型15例,Ⅱ型21例,Ⅲ型70例,Ⅳ型12例.118例均为闭合骨折且无肌腱断裂及正中神经损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