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1 毫秒
1.
目的评价清心解瘀方对稳定性冠心病(SACD)患者远期预后的影响。方法在清心解瘀方对SCAD患者1年临床终点事件影响的多中心、随机、双盲、安慰剂对照研究(QUEST试验)的基础上,最终纳入10家代表性三甲医院的916例SCAD患者,其中试验组455例接受常规治疗及清心解瘀方治疗,对照组461例接受常规治疗及安慰剂治疗。于2019年8-12月进行随访,记录患者终点事件。主要复合终点事件包括心源性死亡、非致命性心肌梗死和血运重建,次要复合终点事件包括全因死亡、卒中、因不稳定心绞痛/心力衰竭/恶性心律失常入院。结果患者平均随访时间为(43.2±11.8)个月,中位随访时间为45个月,完成随访患者775例(80.56%),试验组392例(86.15%),对照组383例(83.08%)。试验组主要复合终点事件的发生率(22例,5.61%)低于对照组[39例,10.18%,RR=0.55,95%CI(0.33~0.91),P=0.018];试验组联合终点事件发生率(40例,10.20%)低于对照组[66例,17.23%,RR=0.59,95%CI(0.41~0.85),P=0.004]。清心解瘀方是SCAD患者主要复合终点事件发生风险降低的独立影响因素[HR=0.50,95%CI(0.29~0.85),P=0.011],且在不同亚组人群的结果一致。结论常规治疗基础上加清心解瘀方可减低SCAD患者中位随访45个月主要复合终点事件和联合终点事件的发生风险。(No.ChiCTR-TRC-13004370)  相似文献   

2.
目的以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等炎症标记物为主要指标,评价清心解瘀方干预高炎症反应性稳定性冠心病患者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本研究采用随机、双盲、安慰剂对照的临床试验方法。筛查560例稳定性冠心病患者,选择72例高炎症反应性稳定性冠心病患者区组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36例。试验组给予清心解瘀方颗粒剂加西药常规治疗,对照组给予安慰剂加西药常规治疗,疗程为6个月,随访6个月。观察两组治疗前后主要指标hs-CRP和其他炎症因子白介素-6(l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抗原CD40配体(sCD40L)、可溶性血管细胞黏附分子-1(sVCAM-1)、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CP-1)、心绞痛分级、中医主症及血瘀证计分等次要指标的变化及不良反应。结果最终69例患者完成了试验,试验组34例,对照组35例。与本组治疗前比较,试验组血瘀证计分、心绞痛分级、胸闷、胸痛、乏力症状计分及hs-CRP、IL-6、sCD40L、MMP-9、sVCAM-1、MCP-1水平下降(P<0.05),对照组血瘀证计分、心绞痛分级、胸闷、胸痛症状计分及hsCRP、IL-6、sVCAM-1、MCP-1水平下降(P<0.05);与对照组同期比较,试验组血瘀证计分、心绞痛分级、胸闷、胸痛、乏力症状计分及hs-CRP、IL-6、sCD40L、MMP-9降低值均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过程中未发现明显不良反应。结论在常规西药治疗基础上,加用清心解瘀方治疗6个月,不仅能改善心绞痛程度、血瘀证计分及胸痛、胸闷、乏力临床症状,还可进一步降低高炎症反应性稳定性冠心病患者血清hs-CRP及IL-6、MMP-9,s CD40L炎症因子水平,提示清心解瘀方有较好的抑制炎症反应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结合超高效液相色谱-四极杆飞行时间串联质谱法(UPLC-Q-TOF-MS/MS)和网络药理学预测中风瘀热方治疗缺血性脑卒中的作用靶点及潜在作用机制。方法:采用UPLC-Q-TOF-MS/MS法,根据色谱峰保留时间、精确相对分子质量、特征碎片离子等信息,并结合文献数据,鉴定中风瘀热方水提液中的化学成分。运用数据库Swiss Target Prediction获取化学成分靶点,通过Gene Cards、OMIM、TTD等数据库及Cytoscape3.6.1软件构建“药物-活性成分-靶点-疾病”可视化调控网络图及蛋白质互相作用(PPI)网络图,利用数据库Metascape对共同靶点进行基因本体(GO)注释和KEGG通路富集分析,预测中风瘀热方治疗缺血性脑卒中的潜在作用机制。结果:经UPLC-Q-TOF-MS/MS法从中风瘀热方水提液中分析鉴定出47个成分,其中12个入血活性成分可能作用于205个相关靶点,药物-疾病共同靶点63个,包括AKT1、TNF和IL-6等,涉及环鸟苷单磷酸-蛋白激酶G信号通路、AGE-RAGE信号通路、TNF信号通路等。结论:中风瘀热方可能主要通过调控炎症反应、氧化应激反应、活性氧代谢过程及细胞凋亡等来发挥对缺血性脑卒中的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4.
王贞  张志国  张君 《新中医》2020,52(17):51-54
目的:观察清心解瘀方治疗稳定性冠心病的疗效及对细胞锚蛋白1(ANK1)、血清CD40配体(CD40L)的影响。方法:将稳定性冠心病患者134例分为2组。对照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服安慰剂,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服清心解瘀方治疗,分析2组患者治疗后的临床疗效及临床结局,监测ANK1、CD40L、角蛋白8(KRT8)。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80.60%,高于对照组的64.1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2组ANK1、CD40L、KRT8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治疗后均较前改善,观察组治疗后ANK1、CD40L、KRT8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主要复合终点事件发生率1.49%,低于对照组的10.45%,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次要复合终点事件发生率为1.49%,与对照组(4.48%)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清心解瘀方治疗稳定性冠心病可调节患者体内ANK1、CD40L、KRT8的表达水平,降低患者终点事件发生率,提高疗效。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究安子调冲方(ATF)治疗复发性流产合并抗磷脂综合征(RSA/APS)的分子作用机制。方法 在中医药整合药理学研究平台V2.0(TCMIP V2.0)收集ATF组方的化学成分及作用靶标,同时收集RSA/APS疾病靶标,应用GeneCards数据库、在线人类孟德尔遗传(OMIM)数据库完善RSA/APS靶标,预测ATF治疗RSA/APS的潜在靶标;在STRING平台对潜在靶标进行蛋白互作网络(PPI)的构建;对潜在靶标进行生物过程(GO)分析和通路富集(KEGG)分析,构建“中药复方-成分-潜在靶标-关键功能及通路”的网络,对网络中核心化学成分进行ADMET水平分析。结果 共收集到ATF中的化学成分256种、靶标847个和疾病靶标500个,ATF和RSA/APS靶标进行互作关系分析获得潜在靶标45个。靶标主要富集于核因子-κB(NF-κB)进入细胞核的正调节、炎症应答、生成白介素-6(IL-6)的正调节和趋化因子产生的正调控等功能;主要富集于NF-κB信号通路和Toll样受体信号通路等通路。结论 ATF中化学成分可能通过NF-κB进入细胞核的正调节、炎症应答、IL-6的正调节及T...  相似文献   

6.
目的通过网络药理学方法探讨补肾强督治偻方治疗强直性脊柱炎的作用机理。方法运用中药系统药理学成分分析平台(BAT-MAN)数据库获取补肾强督治偻方的作用靶标基因,于CTD数据库中获取强直性脊柱炎疾病相对应的靶标基因,将两者取交集后获取疾病-药物蛋白靶基因,运用网络可视化软件STRING构建蛋白质间相互作用网络,并将结果进行网络可视化展示,通过网络结构和节点间加权重联系的计算分析算法筛选出重要的关键基因。借助DAVID在线工具进行疾病-药物交集靶基因的基因本体论(GO)分析和KEGG通路富集分析。最后在CTD数据库中获取关键基因于强直性脊柱炎的疾病治疗作用。结果补肾强督治偻方靶标基因与强直性脊柱炎疾病靶标基因的交集基因有705个。GO分析结果显示,补肾强督治偻方-强直性脊柱炎交集靶基因的生物功能主要包括基因表达的阳性调控、炎症反应、细胞增殖阳性调控等;信号通路富集结果显示,补肾强督治偻方-强直性脊柱炎交集靶基因的网络主要涉及肿瘤坏死因子信号通路、雌激素信号通路、T细胞受体信号通路等。获得关键基因23个,都与痛症、炎症性疾病及关节炎性疾病相关。结论补肾强督治偻方治疗强直性脊柱炎是多靶点、多通路、多选择的复杂机制过程,其机制多与抗炎和镇痛相关。  相似文献   

7.
目的:基于中医药整合药理学研究平台V2.0(TCMIP V2.0)探讨养血安胎方治疗复发性流产血栓前状态(RSAPTS)的分子机制。方法:通过TCMIP V2.0收集养血安胎方中药物化学成分及药物靶标,利用TCMIP V2.0收集RSA-PTS疾病靶标信息,并借助在线人类孟德尔遗传(OMIM)数据库补充和完善疾病靶标信息。构建药物与疾病核心靶标网络,并对核心靶标进行生物过程分析和通路富集分析,构建"中药-成分-靶标-通路"多维网络,对网络中主要化学成分进行了吸收、分配、代谢、排泄和毒性(ADMET)水平分析。结果:共收集养血安胎方中8味中药的310个化学成分和975个靶标信息,并获得了143个疾病靶标,药物和疾病靶标互作关系分析获得243个核心靶标,对前100位核心靶标分析结果显示,这些靶标主要作用于血液凝固、血小板活化、血管形成正调控、血小板聚集的调节和血管形成等与血栓形成相关的生物过程。通路分析显示这些靶标主要富集于补体与凝血级联反应、雌激素信号通路、血小板活化和甲状腺激素信号通路等通路。多维网络分析结合ADMET水平显示,养血安胎方中的益母草碱、儿茶酚、香草醛等14个成分可能通过影响凝血因子Ⅱ(F2),纤维蛋白溶酶原(PLG)和雌激素受体1(ESR1)来参与补体与凝血级联反应、血小板活化、甲状腺激素信号通路等,进而发挥对RSA-PTS的治疗作用。结论:养血安胎方中主要化学成分可能通过调节补体与凝血级联反应、血液凝固和血小板活化等生物过程来改善RSA-PTS。  相似文献   

8.
《傅青主女科》中所记载的生化汤为产后常用方,广泛应用于产后及妇科诸症,但其治疗小腹痛的作用机制尚不明确。该文应用网络药理学,探索生化汤治疗小腹疼痛的作用机制,为临床更好的使用生化汤提供数据支持。在SymMap中分别检索小腹痛和生化汤药物的靶标,运用String和Cytoscape进行富集分析,构建症-药-靶标生物网络。结果显示,生化汤中含有靶标400个,其中11个与小腹痛的疾病基因重合;经String分析,得到基因间互作关系18个;经模块化处理后,得到含有6个基因的1个模块;经String富集分析,得到biological process富集结果 170条、molecular function富集结果 2条、KEGG pathways富集结果 30条。生化汤可能通过神经-内分泌-免疫、代谢等多方面参与小腹痛的治疗过程,其机制为通过加快子宫内组织细胞的修复增长,改善微循环,促进子宫内膜细胞更新及炎症消退,加速子宫复旧,同时调节自身免疫力,应用信号通路在部分天然免疫细胞抗感染过程中的功能和调控作用,补益正气,引邪外达,而达到治疗小腹痛的效果。  相似文献   

9.
目的 研究凉血通瘀方对高血压大鼠急性脑出血模型脑组织miRNA表达的影响,对差异表达的miRNA靶基因进行分析,探索凉血通瘀方可能的药效机制。方法 将自发性高血压大鼠随机分成对照组(B)和实验组(C)。适应性饲养一周后,C组灌胃凉血通瘀方,B组灌胃等体积生理盐水,连续5天,每天1次。构建脑出血模型后收集脑组织,借助全转录组测序技术获得miRNA表达量,与miRBase数据库比对获取已知miRNA,使用miRDeep2预测新miRNA。差异分析软件为DESeq2,筛选阈值为|log2FC| ≥1 并且P <0.05。对显著差异表达的miRNA进行靶基因预测,对靶基因进行GO功能、KEGG通路富集和PPI网络分析。结果 实验组和对照组对比,共发现21个显著差异表达的miRNA,上调有9个,下调有12个,共预测得到1243个有统计学意义的靶基因。GO富集分析发现,生物过程中突触囊泡分泌的调节、神经递质分泌的调节和神经递质运输的调节占前三位,神经元投射终点、全膜、质膜区域和细胞投射则是主要的细胞成分。分子功能分别为小GTPase绑定、底物特异性跨膜转运蛋白活性和离子跨膜转运体活性。通路分析结果显示,靶基因在癌证通路、pI3K-Akt信号通路、人类乳头瘤病毒感染、神经活性配体-受体相互作用和MAPK通路等分布广泛。采用STRING网站和Cytoscape软件,根据MCC算法筛选出ADRA2C、CASR、CCL28、CCR1、DRD2、GNAT3、GRM2、DYNC1LI1、GABBR1、GNAI1等核心靶基因。结论 凉血通瘀方对脑出血急性期鼠脑组织内miRNA的表达有重要影响;显著差异表达miRNAs可能通过靶向核心基因调控凉血通瘀方干预急性脑出血的病理过程及预后。  相似文献   

10.
《中药药理与临床》2021,(1):172-179
目的:基于网络药理学预测和胃癌前病变(PLGC)大鼠模型验证的方法,探讨化痰消瘀方治疗胃癌前病变的分子机制。方法:利用网络药理学技术筛选化痰消瘀方治疗胃癌前病变的关键活性成分及其作用靶点,并进行蛋白质间相互作用分析,GO功能富集和KEGG通路富集。建立PLGC大鼠模型,给予化痰消瘀方干预治疗12 w,苏木精-伊红染色法观察大鼠胃黏膜组织的病理学改变,AB-PAS染色法观察大鼠胃黏膜组织的肠上皮化生病理改变,免疫组化法对预测结果中PI3K/Akt信号通路的相关蛋白表达进行分析。结果:网络药理学结果显示:化痰消瘀方含有98个活性成分,作用于129个靶点,主要涉及酶结合、药物反应、细胞凋亡调控等生物学途径以及PI3K/Akt、TNF等信号通路。动物实验验证结果显示:与模型对照组比较,化痰消瘀方干预治疗后可改善PLGC大鼠胃黏膜组织病理学改变,并减轻肠上皮化生等病理改变,PI3K/Akt信号通路中相关蛋白p-Akt、p-PI3K、mTOR表达下调,PTEN表达上调。结论:化痰消瘀方通过多成分、多靶点、多通路共同作用治疗PLGC,其中PI3K/Akt信号通路是其作用的主要通路之一。  相似文献   

11.
巢同磊  王欠欠 《中草药》2018,49(14):3446-3451
橙皮素是一种从芸香科柑橘属植物果实中提取的二氢黄酮类化合物,其具有多种药理活性,包括抗菌、抗炎、抗氧化、抗病毒、抗变态反应、调节血脂及增强免疫等。近年来,有研究报道橙皮素及其衍生物还具有抗阿尔茨海默病、抗帕金森病、降血糖、抗蛇毒血凝酶、抗纤维化等作用。对近5年来有关橙皮素及其衍生物一些新的药理作用研究进行综述,以期为橙皮素的进一步开发利用提供参考,使其在其他疾病领域发挥更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12.
该研究主要分析舒肝解郁胶囊的临床应用特点,通过文本挖掘技术检索中文生物医学期刊数据库,搜集关于舒肝解郁胶囊的论文数据,利用基于关键词频数统计的数据分层方法,挖掘数据集中证型、疾病、症状、联用药物等方面的信息。挖掘结果通过一维频次并构建联系图进行展示。通过挖掘共检索出190篇舒肝解郁胶囊相关的论文。分析显示舒肝解郁胶囊的临床使用多与肝郁、气滞等证型类别相关;舒肝解郁胶囊运用的主要疾病包括原发性抑郁发作、脑器质性抑郁障碍、躯体疾病伴发抑郁、功能性消化不良、精神分裂症伴发抑郁等精神科、心身科疾病;舒肝解郁胶囊主治的症状包括情绪低落、精神性焦虑、躯体性焦虑、自主神经功能紊乱等;舒肝解郁胶囊常与帕罗西汀、舍曲林、氟西汀等药物联合使用。研究结果提示舒肝解郁胶囊治疗的证型、疾病等挖掘分析结果与其说明书中基本吻合,潜在治疗证型为心神失养证,潜在治疗疾病为躯体疾病伴发抑郁焦虑共病、原发性抑郁焦虑共病、产后抑郁等。其常见联用药物为帕罗西汀、舍曲林、氟西汀。  相似文献   

13.
目的运用网络药理学和蛋白模块方法探讨培土清心颗粒治疗特应性皮炎(atopic dermatitis,AD)的作用机制。方法基于中药系统药理学数据库及分析平台(TCMSP)和BATMAN-TCM数据库获取培土清心颗粒化学成分及其对应靶点,通过GeneCards、OMIM、DisGeNET数据库筛选特应性皮炎疾病靶点。使用String数据库构建蛋白相互作用(PPI)网络;使用Cytoscape软件绘制培土清心颗粒潜在活性成分-靶点-疾病网络图,使用Network Analyzer工具对网络进行拓扑属性分析;以插件ClusterMaker对靶点进行模块化分解,并使用DAVID数据库进行基因百科全书(KEGG)通路富集分析。结果得到培土清心颗粒治疗特应性皮炎活性成分185个,靶点125个,重要活性成分包括檞皮素、木犀草素、山奈酚、汉黄芩素等;重要靶点包括PTGS2、CXCL8、IL-10、CCL2等;PPI网络模块化分析结果显示,125个靶点主要分为3个模块,KEGG通路富集方面,模块一内靶点KEGG通路主要与特应性皮炎免疫系统、炎症反应相关;模块二内靶点KEGG通路主要与细胞增殖、分化、凋亡相关;模块三内靶点KEGG通路与代谢密切相关。结论培土清心颗粒可能通过抗炎、调节免疫、调控细胞凋亡以及调节氨基酸代谢以达到治疗特应性皮炎的目的。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究开心散治疗阿尔茨海默病的"成分-靶点-疾病"相互关系。方法:利用中药整合药理学平台V1. 0收集开心散所含4味中药的相关活性成分及潜在靶点,并搜索阿尔茨海默病疾病靶标,对其节点(hubs)进行基因本体数据库和京都基因与基因组百科全书数据库富集分析。结果:开心散的250个化合物中有2 877个靶点与阿尔茨海默病相互关联。其中线粒体三功能酶α亚基(HADHA),羟基酰基辅酶A脱氢酶(HADH),甾醇-4-α-羧酸盐3-脱氢酶(NSDHL)等关键靶标主要通过调控嘌呤代谢、核苷酸代谢、亨廷顿氏病、阿尔茨海默病、神经退行性疾病,氧化磷酸化以及内分泌与代谢性疾病等生物过程,在细胞质、线粒体、三磷酸腺苷结合、线粒体基质等分子反应中发挥其药理作用。结论:通过该平台能够预测出开心散治疗阿尔茨海默病的关键靶标及其参与的相关通路,可为深入揭示该复方的物质基础和作用机制提供参考,同时为深入挖掘和开发经典名方开心散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5.
周昶  黄蓉  蔡园  杨乐怡  董世芬  姜艳艳 《中草药》2024,55(5):1717-1727
高脂血症是临床常见疾病,也是动脉粥样硬化、缺血性心脏病、脑中风等心血管系统疾病的重要诱因。天然产物中生物碱类成分具有显著的调血脂作用,其机制主要包括促进肝脏胆固醇摄取、抑制肝脏胆固醇合成、促进胆固醇转化、抑制肠道胆固醇吸收、促进脂肪酸氧化、抑制脂肪生成、促进脂肪水解、调节胆汁酸代谢、调节肠道菌群、抗脂质过氧化、减轻胰岛素抵抗等。通过查阅近10年国内外相关文献,从作用基因靶点和作用通路层面,对天然产物中生物碱类化合物调血脂作用机制综述。为生物碱类成分及含有生物碱类成分的中药或天然药物的临床应用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6.
补肾解郁清心方治疗更年期综合征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观察补肾解郁清心方对更年期综合征的疗效,设治疗组25例以补肾解郁清心方治疗,对照组25例以尼尔雌醇治疗,疗程均为3个月。结果: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总分两组治疗前后比较(P<0. 05),组间比较(P<0 .05),治疗组优于对照组。  相似文献   

17.
枸杞多糖是从茄科枸杞属植物宁夏枸杞的果实中提取分离得到的多糖类化合物,是枸杞中的主要有效成分之一,具有增强免疫、抗氧化、抗衰老、抗肿瘤、保护视网膜、保护肝脏、保护神经系统、降血糖降血脂等多种药理作用。目前,枸杞多糖在临床上广泛用于多种疾病的治疗,包括肿瘤及免疫类疾病,高血压高血脂,急性肝损伤,脑缺血及脑中风等。尤其对于阿尔茨海默症,脑缺血等神经系统疾病的治疗具有显著的临床疗效,使枸杞多糖在中枢神经系统方面的应用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近年来,有关枸杞多糖保护神经系统的研究成果不断涌现,为了推进枸杞多糖在防治中枢神经系统疾病方面的作用机制研究,本文结合国内外最新报道,对近年来枸杞多糖发挥神经保护作用的途径进行系统总结和陈述,主要包括改善神经退行性病变、视神经保护、抑制氧化应激、抑制细胞凋亡、抑制炎症反应、降低谷氨酸毒性作用、抑制神经细胞非正常分化等几个方面。虽然枸杞多糖保护神经系统的作用机制主要涉及以上几种途径,但对于枸杞多糖神经保护作用机制的某些部分研究不够深入,枸杞多糖的神经保护作用机制仍然非常复杂,需从现代分子生物学和基因分析技术入手,为枸杞多糖对神经系统保护作用的深入研究提供依据和思路。  相似文献   

18.
姜黄素抗肺纤维化作用的分子机制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郑蕾  黄红  吴涵  张钧岚  蔡雄  范伏元 《中草药》2022,53(21):6909-6918
肺纤维化是一种以成纤维细胞增殖分化、细胞外基质(extracellular matrix,ECM)过量沉积、肺结构及功能受损为主要病理特征的慢性肺间质疾病。虽然吡非尼酮和尼达尼布等抗肺纤维化药物已在临床应用,但仍未达到满意的治疗效果。因此,寻找一种高效低毒的抗纤维化药物一直是临床的迫切需要。姜黄素是从药用植物姜黄Curcuma longa、郁金C.wenyujin及莪术C.phaeocaulis的块茎中提取的一种天然多酚化合物,具有抗炎、抗菌、抗氧化、调血脂、抗癌、抗纤维化等药理活性,研究表明其可通过抑制成纤维细胞增殖分化、调控细胞凋亡、抑制炎症反应、调节转化生长因子-β、抑制氧化应激、抑制ECM沉积等途径有效缓解肺纤维化进展。主要综述了姜黄素抗肺纤维化作用分子机制的研究进展,并讨论了临床治疗肺纤维化的新靶点和思路,以期为姜黄素进一步抗肺纤维化机制的研究及临床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明清时期在宋(金)元时期基础上研制出212首癫痫方,筛选出180首效方进行总结分析。在熄风化痰的基础上,其组方用药思路不断拓展,主要以活血化瘀、泻火清热、养心安神、健脾温肾化痰为治则。创制了开迷散、龙马自来丹、黄芪赤风汤、清心温胆汤、安神丸、定痫丸、芩连清心丸、养血清心汤等方,活血化瘀配伍清热泻火、通窍醒神之品,清热泻火方强调配伍安神药,养心安神方与重镇安神方的分列,健脾化痰方与温肾化痰方并举,重视辨病施治,体现了中医辨证论治的特点。  相似文献   

20.
慢性心力衰竭因为患病率高、死亡率高,已成为严重危害公众健康的心血管疾病。该病不仅用药周期长、难以治愈,而且在心理、社交等各方面都会带来较大的负面影响,严重妨碍患者的日常生活。缓解慢性心力衰竭的途径之一是调节能量代谢,而在能量代谢过程中线粒体的作用十分重要。已知,SIRT3定位于线粒体上,可通过调控线粒体上重要蛋白质乙酰化水平,从而调节线粒体的代谢功能,目前,已有诸多研究表明附子、虎杖、厚朴等多种中药可通过调节SIRT3影响心衰的发展过程。本文旨在基于SIRT3影响慢性心衰的作用机制作一综述,并举例对SIRT3有影响的中药,以此为基础提出治疗慢性心衰的新思路,希望使患者的存活率和生活质量得到进一步的提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