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杨梅花  钟美容  王莲  凌霞辉 《黑龙江医学》2011,(12):941-942,958
目的 探讨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在良恶性乳腺肿瘤中的诊断价值.方法 将在我院就诊的乳腺肿瘤患者100例进行彩色多普勒超声扫描,并对其声像特征进行总结分析,评估高频超声的鉴别诊断价值.结果 恶性肿瘤内部多呈低回声,无包膜,形态欠规则,边界不清,肿块内多见钙化灶,内部可见丰富的彩色血流信号.良性组肿块Vmax、RI值明显低于恶...  相似文献   

2.
超声诊断乳腺肿块性质的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乳腺肿块性质的价值。方法: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经手术和病理证实的肿块,其中良性肿块51例,恶性肿块25例。结果:①直径<2 cm的恶性肿块彩色血流信号检出率(100%)高于良性肿块(11.7%)。②直径≥2 cm的恶性肿块彩色血流信号检出率(93.6%)高于良性肿块(70.5%)。③当肿瘤直径<2 cm时,良恶性肿瘤之间的临界动脉峰值流速为12 cm/s,而静脉型血流频谱只在良性肿块内探及。结论:在直径<2 cm的乳腺肿块内探及血流信号以恶性可能性大,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检查,可以提高乳腺恶性肿瘤,特别是2 cm以下的乳癌的诊断率。  相似文献   

3.
温红 《河北医学》2005,11(7):635-637
目的: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乳腺肿块性质的价值。方法: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经手术和病理证实的肿块,其中良性肿块51例,恶性肿块25例。结果:①直径<2cm的恶性肿块彩色血流信号检出率(100%)高于良性肿块(11.7%)。②直径≥2cm的恶性肿块彩色血流信号检出率(93.6%)高于良性肿块(70.5%)。③当肿瘤直径<2cm时,良恶性肿瘤之间的临界动脉峰值流速为12cm/s,而静脉型血流频谱只在良性肿块内探及。结论:在直径<2cm的乳腺肿块内探及血流信号以恶性可能性大,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检查,可以提高乳腺恶性肿瘤,特别是2cm以下的乳癌的诊断率。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彩色多普勒超声对乳腺肿瘤的诊断价值.方法使用彩色超声仪对198例患者253个乳腺肿块进行检查,评价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特征,并与病理结果对照.结果乳腺恶性肿块的血流较良性明显丰富,恶性肿块的PSV为(24.33±0.35)cm/s,RI为0.71±0.22;良性肿块的PSV为(11.28±0.39)cm/s,RI为0.57±0.11,恶性肿块PSV和RI值均高于良性肿块(P〈0.01).结论彩色多普勒超声对诊断及鉴别乳腺良恶性肿瘤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对乳腺良恶性肿瘤鉴别诊断的价值。方法分析经手术后病理证实的60例乳腺肿瘤患者的共86个乳腺肿块的二维超声声像图特征、彩色多普勒血流成像(CDFI)显示的血流分布特点及频谱多普勒测及的血流参数PSV与RI的大小。结果 86个肿块中31个超声诊断为乳腺癌,与病理结果相符,有3个误诊为良性病变,诊断符合率为91.2%(31/34);另外50个超声诊断为良性病变,有2个误诊为恶性肿瘤,诊断符合率为96.2%(50/52)。其中恶性肿瘤内部及周边有较丰富彩色血流信号26个,显示穿入型血流有21个,内部可见大量散在微小钙化有9个,而良性肿瘤内彩色血流信号较少,无穿入性血管显示及微小钙化灶。结论二维及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对乳腺良、恶性病变能作出较准确的诊断,具有较大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彩色多普勒血流成像(CDFI)在乳腺实质性病灶中的血流信号及超声特点,评价其在乳腺良恶性肿瘤诊断中的价值,探讨乳腺良恶性肿块的彩色多普勒超声鉴别诊断价值.方法 采用二维超声观察肿块的形态、边缘、内部回声、包膜、纵横比,有无钙化灶、有无后方衰减及侧方声影、血流信号分布等情况,并应用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CDFI)观察肿块内部血流分布情况,并测量血流阻力指数(RI).CDFI超声成像技术对212例(292个肿块)乳腺实质性肿瘤进行超声检查,将术前经超声检查的215例患者138个乳房手术的超声定性诊断与病理结果进行对照分析.结果 病理诊断良性肿瘤129例,恶性肿瘤86例.其中恶性肿瘤内部及周边见丰富彩色血流信号显示(79/86),穿通血管和分支血管居多(66/86),且内部可见大量散在钙化或簇样钙化(83/86),而良性肿瘤内彩色血流信号及穿通血管较少,仅有4例肿块内部可见钙化.其中86例患者共92个乳腺肿块中78个肿块超声诊断为乳腺癌的与病理结果相符,有3个误诊为良性肿块,诊断符合率为90.5%;另27个肿块超声诊断为良性肿块的与病理结果相符,有1例误诊为恶性肿块,诊断符合率为91.4%.结论 超声诊断乳腺癌和乳腺纤维腺瘤的敏感性、特异性、准性分别为89.66%、44.44%、78.95%和95.65%、37.5%、87.04%.二维超声结合CDFI检查在乳腺良恶性肿瘤鉴别诊断中有很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7.
谭篪 《青海医药杂志》2012,42(11):63-64
目的:探讨超声在乳腺结节性病变中良恶性鉴别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病理已证实为小乳腺癌和乳腺增生结节的二维声像图及彩色多普勒特征.结果:恶性肿块表现为边界欠清,纵横比>1,内部钙化灶后方声衰减等.指标的敏感度明显高于良性肿块.恶性肿块内部血流显示率100%(80/80),血流分级以(Ⅱ~Ⅲ)级为主,良性肿块血流显示率23% (23/100),血流分级以(0~Ⅰ)级为主.结论:彩色多普勒超声综合分析在乳腺肿块的良恶性鉴别诊断中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乳腺良恶性肿块的超声声像图特征及其鉴别诊断。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0年6月~2014年6月收治的乳腺肿块28例的临床资料,并对乳腺肿块的超声声像图特征及血流动力学指标血流搏动指数(PI)、阻力指数(RI)、血流最大速度(Vmax)进行分析。结果 28例乳腺肿块中,经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证实良性肿块22例,恶性肿块6例。乳腺良性肿块的超声表现为形态规则,包膜完整,内部回声均匀。乳头、乳晕下实质性小结节呈中高回声,内部不均,边界清晰,邻近大导管可伴有扩张。肿块周边或内部可见彩色血流。恶性肿块边界不清,边缘呈多角形或蟹足样,形态不规则,内部呈低回声,无包膜,肿块呈细点状、斑片状、团状、条状、线状等形态,主要为以细点状多见的钙化灶。CDFI显示肿块周围及内部可见多条动、静脉彩色血流信号,多有动脉穿入肿块内并有弯曲或分支。乳腺良性肿块组患者的PI、RI、Vmax分别明显低于恶性肿块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乳腺良性肿块组血流分级以0~Ⅰ级为主,恶性肿块组的血流分级以Ⅲ级为主。结论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乳腺良、恶性肿块诊断准确率高,且操作简便,患者无痛苦,更易接受,值得广泛推广和应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彩色多普勒超声对乳腺肿瘤的诊断价值。方法使用彩色超声仪对168例患者213个乳腺肿块进行检查,评价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特征,并与病理结果对照。结果乳腺恶性肿块的血流较良性明显丰富,恶性肿块的PSV为(24.16±0.45)cm/s,RI为0.74±0.26;良性肿块的PSV为(10.53±0.43)cm/s,RI为0.54±0.07,恶性肿块PSV和RI值均高于良性肿块(P〈0.01),结论彩色多普勒超声对诊断及鉴别乳腺良恶性肿瘤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乳腺良恶性肿块的价值。方法:对136例发现乳腺肿块的患者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进行检查,观察彩色多普勒声像图特征、血流信号检出率,并与手术病理结果进行对比。结果:脂肪瘤、炎性囊肿超声检出率100%,乳腺增生检出率93.3%,纤维腺瘤检出率95.2%,恶性肿瘤检出率92.5%;良性肿块大多界清,有包膜,形态规则,内部回声较均匀,后方无衰减,恶性肿块大多边界欠清或不清,无包膜,形态不规则,内部回声不均匀,后方有衰减;良性肿块血流信号分级以0~I级为主,恶性肿瘤以Ⅱ~Ⅲ级为主。结论:彩色多普勒超声对乳腺良、恶性肿块的形态学检查有重要鉴别诊断价值,但应注意二维声像图特征与彩色多普勒超声的血流动力学参数相结合,以减少误诊。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析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对乳腺肿块良恶性患者的诊断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7年10月至2018年10月乳腺肿块患者84例,均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技术,观察患者良恶性肿块声像图对比和血流参数定量以及血流程度。结果良性肿块患者边缘光滑、微钙化、回声均匀、形态规则、纵横比>1等与恶性肿块患者相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良性肿块患者舒张末期最低血流速值(Vmin)高于恶性肿块患者,收缩期血流峰速值(Vmax)、阻力指数(RI)低于恶性肿块患者,且良性肿块患者血流程度为0级和Ⅰ级较之恶性肿块患者多,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乳腺肿块患者中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技术可有效显示出肿块声像图和确定血流参数定量,提高诊断率,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对乳腺良恶性肿瘤的鉴别诊断价值。方法采用高频二维超声、彩色多普勒超声成像技术对284例患者的362个乳腺肿块进行超声检查,分析病变的形态、边缘、内部回声、纵/横(L/T)以及有无钙化灶、血流信号分布等超声征象,并与术后病理结果对比。结果98个恶性肿块中87个超声诊断为乳腺癌的与病理结果相符,有11个误诊为良性肿块,诊断符合率为88.8%;另264个良性肿块中239个超声诊断为良性肿块的与病理结果相符,有25个误诊为恶性肿块,诊断符合率为90.5%。结论高频二维超声结合彩色多普勒血流成像(CDFI)检查在乳腺良恶性肿瘤鉴别诊断中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联合有统计学意义的超声征象可明显提高对乳腺肿瘤良恶性的诊断准确率。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高频超声对乳腺肿块中微钙化的检测价值及临床意义。方法对48例乳腺肿块患者术前进行高频超声检查,术后经病理检查证实23例为恶性肿瘤,25例为良性肿瘤,观察分析乳腺肿块钙化类型与肿块良、恶性的关系,同时对不同年龄患者肿块微钙化检出率进行比较。结果恶性乳腺肿瘤以微钙化灶多见,且微钙化灶多呈簇状分布,良性乳腺肿瘤微钙化检出率明显低于恶性组(P0.05),而粗钙化及弧形钙化灶比例明显高于恶性乳腺肿瘤,但粗钙化检出率在两组患者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良性组中≤45岁者微钙化5例(29.41%),45岁者12例(70.59%),恶性组中≤45岁者微钙化14例(63.64%),45岁者8例(36.36%),恶性组中≤45岁者微钙化检出率均明显高于良性组,45岁者微钙化检出率明显低于良性组(χ2=4.50,P0.05)。结论高频超声检查对乳腺肿块内微钙化的检出已成为可能,超声显示簇状分布微钙化灶对乳腺癌的诊断具有重要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4.
目的:分析乳腺良、恶性肿块的二维声像图及彩色血流特点,提高乳腺肿瘤的超声诊断率.方法:回顾性分析135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乳腺肿块声像图特点及彩色血流分布情况,同时进行了彩色多普勒血流检测.结果:良、恶性乳腺肿瘤的声像图表现有明显差异,主要表现为形态、边界、内部回声、后方声衰减及钙化灶有无等方面.恶性肿瘤的纵横比多大于0.8cm.彩色多普勒探测恶性肿瘤内部具有丰富的高速动脉血流,检出率明显较良性肿瘤高.结论:二维声像图与彩色多普勒紧密相结合进行分析,可提高乳腺肿瘤的定性诊断的敏感性和特异性.  相似文献   

15.
蒋倩 《中国现代医生》2014,(3):60-61,F0003
目的探讨应用彩超鉴别乳腺良恶性肿块的临床价值。方法 2011年6月~2013年6月于我院经手术或穿刺病理证实的乳腺良恶性肿块60例。使用美国西门子S-2000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先做二维超声观察病灶的位置、形态、大小、边界、内部回声、后方回声及有无钙化等,然后用彩色多普勒血流成像(CDFI)探测病灶内部及周边的血流信号。比较良恶性肿块的收缩期峰值速度(Vmax)、阻力指数(RI)。结果良性肿块二维超声的声像图以低回声为主,形态较规整,边缘光滑、整齐,有少量条状、片状、点状钙化,肿块周边及内部血流信号丰富度低。RI=0.58±0.31。血流分级主为0~I级,占85.4%。Vmax=9.12±1.53 cm/s。恶性肿块形态不规则,内部回声不均匀,内含液性暗区,微小钙化点多见。无包膜,后方回声衰减,呈毛刺样或蟹足样改变。肿块周围及内部可见多条动静脉彩色血流信号,Alder分级以Ⅱ级~Ⅲ级为主,占91.7%。RI=0.82±0.03。Vmax=17.34±3.65 cm/s。良、恶性肿块的Vmax及RI值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彩色多普勒超声在鉴别乳腺良恶性肿块方面具有重要价值,为乳腺疾病的诊断及治疗提供了有利的指导依据。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超声检查在乳腺肿块良恶性诊断中的价值.方法 对102例乳腺肿块以二维超声了解其形态、边界、包膜、内部回声、有无后方衰减、测量值的纵横比、微钙化、腋窝淋巴结,然后用彩色多普勒血流成像(CUFI)观察,记录血流分级,用频谱多普勒测量病灶多处血管并记录最高的搏动指数(PI),阻力指数(RI)和峰值流速、平均流速等参数.将各因素分析得出的与乳腺恶性肿物有关的变量引入回归分析,采用Logistic逐步回归方法分析乳腺恶性肿块的影响因素.结果 乳腺良恶性肿物形态、边界、包膜、内部回声、后方衰减、测量值的纵横比、微钙化、腋窝淋巴结、血流分级、峰值流速、平均流速、PI、RI间均存在差异;将上述变量引入回归分析,显示乳腺肿物形态、边界、微钙化及肿物的血流Adler分级与恶性病变相关.结论 乳腺良恶性肿块在二维超声影像及彩色多普勒血流诸多方面均存在差异,乳腺肿物形态、边界、微钙化及肿块的血流分级与恶性病变密切相关,与良性病变无明显相关性.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在乳腺肿块鉴别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对43例患者51个乳腺肿块进行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比较超声检查与手术诊断结果。按良、恶性将肿块分为两组,良性组33个,恶性组18个。比较两组血流信号及血流动力学参数(PI及RI)。结果超声检查肿块良性诊断符合率为92.6%(25/27),恶性诊断符合率为93.4%(15/16);良性组60.6%(20/33)可检测到血流信号,恶性组94.4%(17/18)可检测到血流信号(P<0.05);良性组RI及PI指数均低于恶性组(P<0.05)。结论彩色多普勒超声作为一种无创性影像检查方法,可清晰显示乳腺肿块的二维声像图特征和血流特征,对乳腺肿块良、恶性鉴别诊断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二维超声扫查及多普勒血流动力学在乳腺良、恶性肿块诊断中的价值。方法术前1周对30例乳腺良性肿块患者、30例乳腺恶性肿块患者及25例健康女性进行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测量并记录肿块大小、部位、彩色血流分级及胸外侧动脉和腋动脉阻力指数(RI)。结果乳腺癌组肿块大小2~6cm,腋动脉、胸外侧动脉RI与良性组和对照组相比明显降低(P〈0.05或P〈0.01)。结论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测定胸外侧动脉和腋动脉的RI,可作为诊断乳腺癌的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在乳腺肿瘤中的诊断价值。方法: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仪对78例乳腺肿块患者进行检查,观察肿块二维表现,评价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特征。结果:恶性肿瘤中72%肿块内探及微小钙化,肿块纵横比〉1.2者占74%;恶性肿瘤血流信号分布特征以Ⅱ级、Ⅲ级高于良性肿瘤,两者差异有显著性(P〈0.05);恶性肿块收缩期峰值流速(PSV)及阻力指数(RI)值均高于良性,两者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乳腺良恶性肿瘤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20.
彩色多普勒超声在乳腺肿块鉴别诊断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探讨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鉴别乳腺肿块的诊断价值。方法对89个乳腺肿块(良性肿块组47个,恶性肿块组42个,均经术后病理证实)进行超声检查,对比分析良、恶性肿块的二维超声特点、彩色血流情况及血流动力学参数的特征。结果良性肿块组强回声晕显示率为19.1%,明显低于恶性肿块组的66.7%(P<0.001);良性肿块组钙化显示率为17.0%,明显低于恶性肿块组的83.3%(P<0.001);乳腺恶性肿块中钙化点多呈簇状分布(27/35),而良性肿块中钙化点多呈斑点状分布(6/8),2组在钙化形态上比较也有显著性差异(P<0.05)。良性肿块组的收缩期峰值流速(PSV)为(9.21±3.86)cm.s-1,阻力指数(RI)为0.67±0.12,搏动指数(PI)为1.09±0.31,明显低于恶性肿块组的PSV(15.1±8.73)cm.s-1,RI 0.88±0.10,PI 1.68±0.41,2组之间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01)。结论彩色多普勒超声作为无创的检查方法,可清晰显示肿块的二维声像图特点和血流特征,对乳腺肿块的鉴别均有重要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