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3 毫秒
1.
目的:观察分析中药内服加外洗治疗湿疹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0例湿疹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5例,治疗组患者采用中药内服加外洗治疗,对照组患者口服扑尔敏,外敷3%硼酸溶液治疗。连续治疗2周,以治疗前后症状积分下降指数判定疗效。结果:治疗组患者愈显率为82.9%,对照组愈显率为65.7%,组间临床疗效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药内服加外洗治疗湿疹疗效肯定,可显著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和体征,无明显不良反应,安全可靠,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中药内服外洗治疗慢性湿疹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1年6月-2012年12月诊治的慢性湿疹患者90例,随机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5例,观察组患者内服中药健脾除湿、活血凉血、养血滋阴、疏风止痒治疗,并外用洗方,对照组患者单用外洗中药。结果:治疗3周后观察组总有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药内服外洗治疗慢性湿疹有效率明显由于单独外洗法,值得研究推广。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中药内服外洗治疗肛周湿疹的临床疗效。方法:将符合诊断的64例肛周湿疹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2例和对照组32例。对暇组予常规西医治疗,治疗组予以中药内服外洗治疗。对两组病例的综合疗效进行总结。结果:治疗组在综合疗效中的优良率及总有效率方面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药内服外洗治疗肛周湿疹能明显减轻患者症状,故值得应用推广。  相似文献   

4.
刘彩霞 《环球中医药》2012,5(6):459-460
目的探讨中药内服外洗治疗慢性湿疹的临床疗效及对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将120例慢性湿疹患者用信封法随机分为两组各60例,对照组给予氯雷他定片口服,并外用派瑞松霜。治疗组给予中药内服外洗。1个月后观察两组疗效,计算两组患者症状积分与生活质量评分。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1.67%,对照组总有效率86.67%,治疗组优于对照组。两组疗效情况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症状积分比较,两组治疗后均较前有明显下降,治疗组低于对照组。生活质量评分比较,两组均较治疗前有所提高,治疗组高于对照组。结论中药内服外洗治疗慢性湿疹疗效好,对患者症状和生活质量的改善较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中药内服外洗治疗慢性湿疹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50例慢性湿疹患者按数字表法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125例,对照组给予西药外用治疗,观察组给予中药内服外洗治疗,2个疗程后对比两组疗效。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93.60%,优于对照组的81.60%,两组症状体征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观察组治疗前后差值明显大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药内服外洗治疗慢性湿疹疗效确切,值得临床进一步研究推广。  相似文献   

6.
谢德杨 《新中医》2016,48(6):163-164
目的:观察中药内服外洗治疗婴幼儿湿疹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00例湿疹患儿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50例采用中药内服外洗治疗,对照组50例予以西医常规治疗,2组均以2周为1疗程,1疗程后观察疗效。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6.0%,对照组为78.0%,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1月,治疗组复发率为10.4%,对照组为64.1%,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中药内服外洗治疗婴幼儿湿疹疗效显著,复发率低,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中药内服外洗治疗慢性湿疹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50例慢性湿疹患者按数字表法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125例,对照组给予西药外用治疗,观察组给予中药内服外洗治疗,2个疗程后对比两组疗效。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93.60%,优于对照组的81.60%,两组症状体征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观察组治疗前后差值明显大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药内服外洗治疗慢性湿疹疗效确切,值得临床进一步研究推广。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中药祛湿止痒汤内服兼外洗治疗婴幼儿湿疹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fJ例湿疹患儿随机分为2组,每组各30例,其中治疗组采用中药汤剂内服兼外洗;对照组给予扑尔敏片0.35mg/(kg·d),日3次口服,再用0.1%丁酸氢化可的松乳膏外搽。结果:治疗组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皮损面积明显减少.结论:中药祛湿止瘁汤内服兼外洗治疗婴幼儿湿疹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9.
林志英 《新中医》2004,36(10):47-47
目的:观察中药内服外洗治疗湿疹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7例急、慢性湿疹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30例口服赛庚啶片,外搽皮炎平霜治疗;治疗组37例以内服鲜防汤,外用中药熏洗治疗。结果:治疗组临床治愈18例,显效14例,有效4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达97.3%;对照组临床治愈8例,显效6例,有效9例,无效7例,总有效率达76.7%。2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鲜防汤配合外洗方治疗皮肤湿疹疗效肯定。  相似文献   

10.
中药治疗婴幼儿湿疹临床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泓 《中医药学刊》2010,(3):655-656
目的:观察中药内服外洗治疗婴儿湿疹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湿疹患儿平均分为两组,每组30例,其中治疗组采用中药汤剂内服兼外洗;对照组给予氯苯那敏片口服,0.1%丁酸氢化可的松乳膏外搽。结果:治疗组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皮损面积明显减少。结论:中药内服外洗治疗婴儿湿疹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1.
姚春 《河南中医药学刊》2014,(11):1681-1682
目的:观察中药内服与外用联合治疗湿疹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28例湿疹患者,予以中药汤剂口服及外用治疗,随症加减,12 d为1个疗程,平均2个疗程后观察疗效。结果:所有患者中治愈145例,占63.6%;显效83例,占36.4%,未发现无效者。结论:中药治疗湿疹临床疗效显著,不良反应小。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中药外敷治疗静脉炎的疗效与护理,寻找快速有效治疗静脉炎的方法。方法:将43静脉炎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观察组23例用中药湿敷,对照组20例用硫酸镁湿敷,比较两组的疗效。结果:中药外敷治疗静脉炎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中药外敷治疗静脉炎疗效好,操作简单,是值得临床推广的中医护理技术。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中药内服结合外洗治疗婴儿湿疹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20例患儿按3∶1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予以荆蝉祛风汤结合中药外洗方治疗,对照组采用西医常规治疗,疗程4周。观察两组临床疗效、皮损和瘙痒变化情况。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4.5%,对照组为76.7%;两组临床疗效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瘙痒和皮损严重程度(ADS)积分均显著降低(P0.05),且治疗组ADS积分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药内服结合外洗治疗婴儿湿疹可明显改善皮损,减轻瘙痒。  相似文献   

14.
目的:分析中药熏洗联合手术治疗肛门湿疹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9年至2010年接受自拟的中药熏洗联合手术治疗的肛门湿疹患者58例,以及仅达克宁软膏外涂治疗的肛门湿疹患者28例。治疗两个疗程后比较接受两种方法治疗的有效率和复发率。结果:中药组治愈51例,显效6例,无效1例,痊愈率87.93%,有效率为98.28%,显著高于西药组(x2=11.322,P〈0.05;x2=10.173,P〈0.05)。中药组的复发率3.92%,显著低于西药组(X2=9.826,P〈0.01)。结论:中药熏洗联合手术治疗可用于治疗肛门湿疹,该方法可广泛应用于临床。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中医临床路径在湿疮病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对40例湿疮病住院患者按照中医临床路径实施医疗和护理,并与对照组的40例从临床疗效分析、健康教育知识掌握情况、平均住院天数、住院费用以及综合满意度等方面进行比较。结果:中医临床路径组(试验组)患者的临床皮损改善状况、健康教育知识掌握情况、住院天数、住院费用、患者满意度均明显优于对照组( P<0.01)。结论:中医临床路径作为一种医疗护理工作新模式,可以提高医疗护理质量和工作效率,减少患者的住院天数,降低住院费用,提升患者满意度。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并观察中药熏洗配合中医护理治疗膝骨性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对80例膝骨性关节炎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对照组予美洛昔康口服和常规护理,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予中药熏洗和配合中医护理。结果:治疗2个疗程后,治疗组的总有效率92.86%,对照组的总有效率为71.05%,两组比较P0.05,治疗组的总有效率优于对照组。结论:中药熏洗配合中医护理治疗膝骨性关节炎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中医药对舒张性心力衰竭(diastolic heart failure,DHF)患者BNP和ET-1的影响。方法:将160例舒张性心力衰竭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80例和对照组80例,对照组予以西药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中药汤剂口服;治疗前后检测血清BNP和ET-1的变化。结果:治疗组BNP和ET-1水平较对照组显著降低,其临床疗效亦优于对照组。结论:中药能降低舒张性心力衰竭患者BNP水平和ET-1的表达水平。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中医护理干预联合常规护理干预糖尿病患者生活质量疗效。[方法]使用随机平行对照方法,将137例住院患者按就诊顺序编号法分为两组。对照组70例常规护理。干预组67例中医护理:①药膳与药茶。②针灸。③推拿按摩;常规护理干预同对照组。连续护理干预30d为1疗程。观测临床症状、不良反应。干预1疗程,判定疗效。[结果]生活质量评价干预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医护理干预联合常规护理干预糖尿病患者生活质量效果显著,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对瘙痒型慢性肾脏疾病中药皮肤透析患者行护理干预的效果。方法:将皮肤瘙痒型慢性肾脏疾病40例住院患者随机分为2组,均常规给予护肾排毒(肾衰宁、壮肾排毒、壮肾固精方)综合治疗。对照组行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给予中医辨证护理干预,比较2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在改善皮肤瘙痒症状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慢性肾脏疾病伴皮肤瘙痒症中药皮肤透析患者行护理干预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20.
马郑萍  唐锐  张丽平 《西部中医药》2012,25(10):105-107
目的:通过对“围手术期中西医结合护理优化方案”进行,临床研究,降低围手术期低体温发生率,探索、实践并规范中医护理工作模式在骨、外科围手术期护理中的应用。方法:采用随机对照试验的研究方法,对50例骨、外科患者进行临床研究,实验组围术期护理按照“优化方案”执行,对照组围术期护理按照以往护理经验进行,将相应时间段测得的体温平均值,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实验组低体温发生率与对照组比较下降了24%;实验组体温曲线显示围手术期体温控制相对良好,对照组体温曲线显示有明显低体温现象;实验组与对照组比较,围手术期平均体温最高相差1.1℃。结论:“中西医结合护理优化方案”对围手术期低体温影响有显著疗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