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探讨远红外线治疗妇科癌症术后淋巴水肿患者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 2013年1月至2020年1月,选取74名妇科癌症术后淋巴水肿的患者,分别接受绷带治疗(n=35)和远红外线+绷带治疗(n=39).1年后评估患者淋巴水肿肢体积液量、淋巴水肿肢体周径、血清肿瘤标志物CA125;记录阴道、腹股沟-盆腔淋巴结变化情况,以...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乳腺癌患者术后上肢淋巴水肿发生率、淋巴水肿分期以及相关危险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9年9月1日至2019年12月31日期间128例接受腋窝淋巴结清扫术的乳腺癌患者资料。患者均为女性,年龄29~81岁(平均49.0±6.8岁)。术后6个月、12个月、24个月及36个月时随访,采用诺曼问卷和臂围测量,从主观和客观两个角度评估乳腺癌患者术后上肢淋巴水肿情况及淋巴水肿治疗情况。采用Logistic二元回归模型分析乳腺癌术后上肢淋巴水肿的影响因素。结果 乳腺癌术后6个月、12个月、24个月和36个月的上肢淋巴水肿比例分别为9.4%(12/128)、25.0%(32/128)、23.4%(30/128)、23.4%(30/128),诺曼问卷得出的结果为12.5%、26.6%、25.0%、25.0%。128例患者中,最终30例诊断为乳腺癌术后上肢淋巴水肿,其中,Ⅰ、Ⅱ、Ⅲ期淋巴水肿的发生比例分别为15.6%、6.3%和1.6%。体重指数(BMI)、放疗、淋巴结阳性数目及手术方式在淋巴水肿及对照组中存在差异。乳腺癌术后的CDT治疗及淋巴外科手术均对淋巴水肿有积极的治疗效果。结论 乳腺癌术...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运用手法淋巴引流(Manual Lymph Drainage,MLD)治疗乳腺癌术后上肢淋巴水肿的疗效。方法2008年至2012年,101例乳腺癌术后上肢淋巴水肿患者按治疗前患肢与健肢的周径(d)差值分3组:A组(d5 cm)。3组患者均进行1个疗程(15 d)的淋巴水肿综合消肿治疗(Complex Decongestive Therapy,CDT):手法淋巴引流+低弹性绷带包扎。通过检测引流前后健患侧的组织水分和肢体周径,计算水分比率与周径比率,同时调查患者对手法引流及绷带使用情况的主观感受,以观察并评价患者对治疗的适应性和接受度。组织水分采用多频生物电阻人体成分分析仪进行检测。结果 101例患者经CDT治疗后,患肢组织水分和肢体周径均呈显著下降(PB组>A组(P<0.01),即治疗效果与水肿严重程度成正比。几乎所有患者对治疗方法及效果表示满意。结论 CDT能有效促进乳腺癌术后上肢淋巴水肿的淋巴回流,减轻患肢水肿,改善患肢外形,帮助功能恢复,并且该治疗对水肿程度较重的患者疗效尤其显著。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血清CA153、CA125和CA19-9检测对乳腺癌早期诊断的价值。方法采用化学发光免疫法分别检测乳腺癌、乳腺良性疾病患者及正常健康体检者血清CA153、CA125和CA19-9的水平。结果乳腺癌患者血清的CA153、CA125和CA19-9的表达水平及表达阳性率均明显高于正常对照者和乳腺良性疾病患者(P<0.01);乳腺癌患者术后CA153、CA125及CA19-9表达水平较术前明显下降(P<0.01),与正常对照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肿瘤标志物CA153、CA125及CA19-9对乳腺癌有一定的诊断价值,且可作为监测乳腺癌病情进展、评估治疗疗效及预后的指标。  相似文献   

5.
目的分析血清肿瘤标志物CA153、CA125、HER-2检测在乳腺癌诊断中的价值。方法选取2016-07—2017-06间就诊于深圳市宝安区人民医院的疑似乳腺癌患者90例作为观察组,选取同期乳腺良性肿瘤患者85例作为对照组,并将在深圳市宝安区人民医院进行体检的健康女性80例作为健康组。入选者均行CA153、CA125、HER-2检测,以分析其在乳腺癌分期中应用价值。结果观察组的CA153、CA125、HER-2水平高于对照组和健康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Ⅲ期、Ⅳ期乳腺癌患者的CA153、CA125、HER-2水平高于Ⅰ~Ⅱ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中CA153、CA125、HER-2联合检测阳性率、准确度与敏感性均优于各单项检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清肿瘤标志物CA153、CA125、HER-2检测在乳腺癌分期中具有一定的诊断价值,三者联合检测可提升检出率,对后期治疗和预后评估均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6.
空气波压力治疗乳腺癌术后患者上肢淋巴水肿效果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应用空气波压力治疗乳腺癌术后患者上肢淋巴水肿的治疗效果.方法 对22例上肢淋巴水肿患者采用空气波压力治疗2个疗程.结果 治疗后患者普遍反映肢体轻松,活动灵便,皮肤张力下降.治疗前后患肢4个测试点周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均P<0.05).结论 空气波压力治疗乳腺癌术后上肢淋巴水肿,效果较好,操作简便,使用安全、无痛苦.  相似文献   

7.
目的 总结带淋巴结腹股沟游离皮瓣移植治疗乳腺癌术后上肢淋巴水肿的围术期护理方法.方法 对10例带淋巴结腹股沟游离皮瓣移植术治疗乳腺癌术后上肢淋巴水肿患者,进行术前心理护理、手术区皮肤准备,术后实施淋巴排水按摩、严密细致观察皮瓣血运、控制疼痛、禁烟、体位护理等.结果 10例带淋巴结的腹股沟游离皮瓣移植全部成活,上肢淋巴水肿逐渐消退.结论 带淋巴结腹股沟游离皮瓣移植能有效治疗乳腺癌术后上肢淋巴水肿,术后密切观察移植区皮肤色泽、温度,促进局部血液循环,做好健康教育能促进皮瓣成活,保证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8.
观察地奥司明联合负压淋巴回流对乳腺癌术后上肢淋巴水肿的临床疗效。选取2016年1月至2019年7月我院乳腺外科行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后伴发上肢淋巴水肿患者144例,根据入院顺序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72例。对照组给予PhysioTouch装置负压淋巴回流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地奥司明片,3片/次,3次/d,疗程14 d。使用生活质量问卷(QOL)评价患者日常生活质量,使用汉密尔顿抑郁自评表(HAMD)、焦虑自评表(HAMA)评价负面情绪。治疗后观察组患侧上臂周径和VA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95.8%(69/72),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3.3%(60/72)(P<0.05)。治疗后观察组HAMD和HAMA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QOL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地奥司明联合负压淋巴回流治疗乳腺癌术后淋巴水肿疗效显著,可以显著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和负面情绪。  相似文献   

9.
乳腺癌术后上肢淋巴水肿的临床分析及康复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乳腺癌术后上肢淋巴水肿发病机制及防治措施。方法回顾分析61例上肢淋巴水肿的治疗情况。结果治愈59例,缓解2例。结论乳腺癌术后上肢淋巴水肿的发病与淋巴结清扫不当、腋窝积液、皮瓣坏死及感染、放疗、化疗等有关。向心性体位按摩、理疗、中西药联合是有效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0.
乳腺癌术后预防上肢淋巴水肿专用软枕的研制与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贾葵 《护理学杂志》2004,19(20):11-12
目的预防乳腺癌术后病人患侧上肢淋巴水肿的发生.方法选择临床诊断(经病理证实)为乳腺癌行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后病人7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5例.观察组术后给予自制专用软枕,抬高患侧上肢;对照组按常规方法抬高患肢.比较两组病人术后患侧上肢淋巴水肿发生率.结果观察组病人术后患侧上肢淋巴水肿11例(占31.43%),对照组20例(占57.14%),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乳腺癌术后病人使用自制专用软枕,能降低术后患侧上肢淋巴水肿发生率,病人感觉舒适,易接受.  相似文献   

11.
皮瓣转移结合负压抽吸治疗乳腺癌术后上肢淋巴水肿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目的 探讨一种治疗乳腺癌根治术后上肢淋巴水肿的手术方法。方法 2001~2002年我们采用侧胸壁皮瓣或背阔肌肌皮瓣转移结合上肢负压抽吸治疗10例单侧乳腺癌根治术后上肢淋巴水肿患者。结果 术后所有患者上肢周径均有不同程度减小,核素淋巴管造影显示淋巴回流有显著改善。术后随访3~18个月,疗效稳定。结论 皮瓣转移结合负压抽吸可以有效地治疗乳腺癌根治术后淋巴水肿。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miR-30a在人乳腺癌细胞系中的表达,及其对乳腺癌细胞系增殖、迁移和侵袭的影响,并寻找作用靶基因。方法:用q RT-PCR法检测miR-30a在人乳腺癌细胞系(MCF-7、MDA-MB-231、SK-BR3、MDA-MB-468、MDA-MB-453、T47D)和人乳腺正常上皮细胞(HBL-100)中的表达。构建miR-30a过表达的人乳腺癌细胞系MCF-7-miR-30a、MDA-MB-231-miR-30a,分别用CCK8法、transwell法检测过表达miR-30a对于乳腺癌细胞增殖、迁移和侵袭的影响。通过Western印迹法检测靶蛋白的表达,并通过Luciferase双荧光素酶报告系统验证其抑制作用。结果:与乳腺正常上皮细胞相比,miR-30a在人乳腺癌细胞系中均呈低表达(P<0.05)。在MCF-7、MDA-MB-231乳腺癌细胞系中过表达miR-30a后,乳腺癌细胞系的增殖、迁移和侵袭能力均有不同程度的抑制(P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胸大肌肌瓣转移术对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后患侧上肢淋巴水肿的预防效果。方法 自2013年9月至2014年6月,将68例乳腺癌患者分成2组,35例行乳腺癌改良根治术+胸大肌肌瓣转移术(干预组),33例单纯行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对照组),术后随访观察,分别在术后2周、1个月、3个月、6个月和9个月测量双侧臂围,判断有无上肢淋巴水肿的发生及程度。结果 随访结果表明,干预组和对照组相比,术后患侧上肢淋巴水肿发生率明显减少,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后行胸大肌肌瓣转移术,可显著减少乳腺癌术后患侧上肢淋巴水肿的发生率,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应用空气波压力治疗乳腺癌术后患者上肢淋巴水肿的治疗效果。方法对22例上肢淋巴水肿患者采用空气波压力治疗2个疗程。结果治疗后患者普遍反映肢体轻松,活动灵便,皮肤张力下降。治疗前后患肢4个测试点周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均P〈0.05)。结论空气波压力治疗乳腺癌术后上肢淋巴水肿,效果较好,操作简便,使用安全、无痛苦。  相似文献   

15.
毫米波治疗乳腺癌术后上肢淋巴水肿患者的护理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卢杏新 《护理学杂志》2008,23(12):34-35
对46例乳腺癌术后上肢水肿患者用毫米波(频率36 GHz,输出功率120 mW)治疗.结果 治疗2个疗程后患者主观症状如上肢沉重感、烧灼感及肢体活动度有明显的改善,优良29例,良好6例.有效5例,无效6例,治疗总有效率87.0%(40/46).随访6个月,无1例加重.提示毫米波治疗乳腺癌术后轻、中度上肢淋巴水肿简便有效,治疗期间做好患者的心理护理、患侧上肢水肿的护理,合理选择照射方位、频率、功率、时间,做好饮食护理及密切观察病情变化,能有效促进淋巴液回流,减轻患肢水肿,从而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USP47促进乳腺癌进展的作用及其机制。方法应用蛋白质印迹法(Western blot)和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实验技术检测USP47在乳腺癌细胞株MDA-MB-231、BT-549和正常乳腺细胞系MCF-10A(乳腺癌和正常乳腺细胞系均购自ATCC细胞库)中的表达。利用siRNA-USP47敲低MDA-MB-231、BT-549中USP47的表达。应用Transwell检测乳腺癌细胞的迁移能力。利用细胞计数实验(CCK-8)、平板克隆和EDU实验检测MDA-MB-231、BT-549细胞的增殖能力。采用Western blot检测蛋白激酶B(Akt)、磷酸化Akt(p-Akt)、细胞周期蛋白D1(Cyclin D1)和基质金属蛋白酶(MMP)-9的表达。两组之间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结果 USP47在MDA-MB-231和BT-549中USP47的表达明显高于正常乳腺癌细胞MCF-10A(MDA-MB-231:2.70±0.53, BT-549:2.50±0.65, MCF-10A:1.00±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MDA-MB-231:t=4.49, ...  相似文献   

17.
唐波  彭志红  姜军 《中华实验外科杂志》2005,22(5):538-540,i001
目的观察肼苯哒嗪对雌激素受体(ER)α阴性人乳腺癌细胞株MDA-MB-231和MDA-MB-435ERα基因诱导表达作用;肼苯哒嗪联合三苯氧胺(TAM)对ERα阴性乳腺癌细胞的体外抑制作用。方法肼苯哒嗪处理ERα阴性人乳腺癌细胞株MDA-MB-231和MDA-MB-435,逆转录一聚合酶链反应(RT-PCR)检测ERα mRNA表达;肼苯哒嗪、TAM分别或联合作用于MDA-MB-231和MDA-MB-435细胞,噻唑蓝(MTT)比色法分析细胞生长抑制作用,流式细胞仪测定细胞周期分布和凋亡率。透射电镜观察细胞超微结构。结果肼苯哒嗪能诱导MDA-MB-231和MDA-MB-435细胞表达ERα mRNA。当肼苯哒嗪浓度≥10μmol/L可抑制MDA-MB-231和MDA-MB-435细胞生长、阻滞细胞周期于G0/G1期,诱导这两种细胞凋亡,凋亡率分别为11.20%和8.71%;TAM对MDA-MB-231和MDA-MB-435细胞生长、细胞周期无影响;联合用药组显著抑制细胞生长,诱导这两种细胞凋亡,凋亡率分别为48.8%和53.1%。对照组和TAM组细胞形态较好;肼苯哒嗪作用组细胞变性改变多见;联合用药组主要表现为细胞坏死,但未发现有凋亡小体的存在。结论肼苯哒嗪能诱导ERα阴性乳腺癌表达ERα mRNA,恢复ERα阴性乳腺癌细胞对TAM的敏感性,联合TAM能协同抑制ERα阴性乳腺癌细胞生长,诱导细胞凋亡,从而为ERα阴性乳腺癌开辟新的内分泌治疗途径提供实验依据。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分析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后上肢淋巴水肿与腋窝淋巴结阳性率的相关性。 方法对2014年11月至2016年11月进行改良根治术治疗的112例乳腺癌患者进行回顾性研究,依据周径测量法对患者淋巴水肿状况进行测量,将未出现水肿患者作为对照组,出现水肿患者列入水肿组,应用SPSS18.0进行分析,对两组患者上肢淋巴水肿与腋窝淋巴结阳性率进行Logistic单因素与多因素分析,两组患者术后上肢淋巴水肿症状对比采用χ2检验,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结果经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患者体质指数、淋巴结转移、术后并发症、瘤体大小、放射治疗与上肢淋巴水肿、腋窝淋巴结阳性率有关(P<0.05);经多因素分析上肢淋巴水肿的独立危险因素为:体质指数、年龄、放射治疗(P<0.05);通过对比,水肿组上肢肿胀感与沉重感发生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 结论导致乳腺癌患者术后出现上肢淋巴水肿的独立危险因素诸多,应当对出现的危险因素给予高度重视,采取相应措施来降低上肢淋巴水肿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9.
目的研究肿瘤细胞分化诱导剂尿多酸肽(CDA-Ⅱ)对乳腺癌细胞周期的影响。方法将CDA-Ⅱ与乳腺癌细胞株MCF-7和MDA-MB-231进行体外培养,同时以维甲酸为阳性对照,观察其对乳腺癌细胞生长曲线、细胞周期、形态学等方面的影响。结果CDA-Ⅱ可减缓两株乳腺癌细胞的生长和增殖能力,使乳腺癌细胞的细胞周期的分布出现S期比例减少,G0/G1期增加。结论CDA-11可抑制不同生物学特性的两株乳腺癌细胞的生长和增殖能力,细胞周期出现G0/G1期阻滞,为CDA-Ⅱ治疗乳腺癌提供了实验依据。  相似文献   

20.
目的 观察肿瘤抑癌基因DBC2(deletion in breast cancer 2)的过表达在乳腺癌MDA-MB-435S细胞中的功能.方法 野生型DBC2基因的真核表达载体pEBG-DBC2瞬时转染MDA-MB-435S细胞72 h,噻唑蓝(MTT)比色法绘制DBC2转染前后MDA-MB-435S细胞生长曲线;流式细胞术检测DBC2的瞬时过表达对MDA-MB-435S细胞周期的影响,TUNEL方法 原位检测DBC2的过表达诱导MDA-MB-435S细胞凋亡.结果 DBC2基因在MDA-MB-435S细胞中的过表达可显著抑制该细胞的增殖,同时DBC2基因的过表达可诱导该乳腺癌细胞周期的G_1期阻滞(64.05%比71.72%)和细胞凋亡(0.09%比5.29%).TUNEL实验证实DBC2诱导MDA-MB-435S细胞凋亡的百分比为8%.结论 DBC2基因体外抑制乳腺癌细胞生长的功能,可能通过细胞周期G_1期停滞,以及诱导细胞凋亡等机制实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