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40 毫秒
1.
目的探究医学生正负性情绪的一般影响因素以及与学业倦怠、心理弹性、手机成瘾的关系。方法采用手机成瘾指数量表、正负性情绪量表、大学生学习倦怠量表、心理弹性量表对徐州某医科大学361名学生进行调查。结果 (1)医学生正性情绪在性别和生源地方面具有显著性(均P<0.05)。(2)正性情绪与学业倦怠量表总分及各维度得分(均P<0.01)、手机成瘾指数量表总分(P<0.05)及失控性维度得分(P<0.01)均呈显著负相关,与心理弹性量表总分及各维度得分均呈显著正相关(均P<0.01);负性情绪与学业倦怠量表总分及情绪低落维度得分、手机成瘾指数量表总分及各维度得分均呈显著正相关(均P<0.01),与心理弹性量表总分及坚韧性维度(均P<0.01)、力量维度(P<0.05)得分均呈显著负相关。(3)正性情绪对于学业倦怠、心理弹性和手机成瘾指数量表总分的回归系数分别为:-0.216、0.255、-0.072。负性情绪对于学业倦怠、心理弹性和手机成瘾指数量表总分的回归系数分别为:0.312、-0.330、0.445(均P<0.05)。结论 (1)性别和生源地能够影响医学生的正负性情绪,男生比女生正性情绪更强烈,生源地农村学生比城市学生正性情绪更强烈。(2)正性情绪与心理弹性、学业倦怠、手机成瘾分别呈显著正、负、负相关。相反,负性情绪与学业倦怠、手机成瘾、心理弹性呈显著正、正、负相关。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高职护理专业学生(高职护生)学业自我效能感在情绪弹性与学习倦怠间的中介作用。方法:采用一般情况调查表、大学生学习倦怠量表、青少年情绪弹性量表和学业自我效能感量表对252名高职护生进行调查,分析学业自我效能感在情绪弹性与学习倦怠间的中介作用。结果:高职护生学习倦怠、学业自我效能感及情绪弹性总分分别为(52.42±12.67)分、(73.46±11.78)分、(39.85±7.49)分。高职护生的情绪弹性总分与学习倦怠总分及各维度得分均呈明显负相关关系(P<0.01),与学业自我效能感总分及各维度得分均呈明显正相关关系(P<0.01);学业自我效能感总分与学习倦怠总分及各维度得分均呈明显负相关关系(P<0.01)。学业自我效能感在情绪弹性与学习倦怠关系中起部分中介效应,中介效应为0.079,中介效应占总效应的比例为8.81%。结论:提高情绪弹性和学业自我效能感是缓解高职护生学习倦怠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3.
《新乡医学院学报》2017,(11):1002-1004
目的了解我国大学生网络成瘾的现状,探讨网络成瘾类型与学习倦怠的关系,为网络成瘾方面的研究提供参考和理论依据。方法采用两阶段分层抽样的方法,以大学生网络成瘾类型问卷和大学生学习倦怠量表为工具,对河南省7所高校(新乡医学院、新乡医学院三全学院、新乡学院、河南科技学院、河南师范大学、河南工业大学、郑州大学工学院)大一、大二、大三3个年级的1 485名学生进行调查;根据网络成瘾量表得分将网络成瘾者分为高分组和低分组,并对其学习倦怠的差异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在网络成瘾各类型中,高分组大学生学习倦怠总分以及各维度得分均显著高于低分组(P<0.01)。网络游戏成瘾得分与情绪低落、行为不当及学习倦怠总分均存在正相关(P<0.05,P<0.01);网络信息问卷得分与情绪低落存在正相关(P<0.05)。结论网络信息成瘾倾向越高,情绪低落的表现越明显;网络游戏成瘾、网络人际关系成瘾和网络信息成瘾的倾向越明显,越容易产生学习倦怠。  相似文献   

4.
目的了解高职护生网络成瘾倾向现状,分析网络成瘾倾向与生活事件的关系。方法采用中文网络成瘾量表、青少年生活事件量表和自制一般情况调查表对700名高职护生进行测评。结果高职护生网络成瘾倾向高分者占被试的13.5%;网络成瘾倾向高分组在生活事件量表中人际关系、学习压力、受惩罚、健康与适应、其他因子的得分及总分均显著高于低分组,有显著性差异;对网络成瘾倾向有正向预测作用的是人际关系和其他因子。结论高职护生网络成瘾倾向与生活事件关系密切。  相似文献   

5.
目的 测量中职生的品行问题倾向及其相关因素,并探讨品行问题、学习倦怠与自测健康之间的关系.方法 选取669名德州职业技术学院中专一年级学生进行品行问题倾向问卷、学习倦怠量表、自测健康评定量表调查,对所得数据进行t检验、相关分析和回归分析.结果 中职生的违规倾向、成瘾倾向和攻击倾向得分为[(11.51±4.08)分,(5.90±2.68)分,(6.68±2.63)分],与高职生、高中生比较有显著差异(成瘾倾向:F (2, 1578)=7.48,P =0.001;攻击倾向:F (2, 1579)=24.40,P <0.01).中职生的品行问题倾向存在显著的性别差异( t(643)>3.85,P <0.01),男生在违规倾向、成瘾倾向和攻击倾向3个维度上都比女生严重.中职生的品行问题与学习倦怠具有显著的正相关(相关系数在0.16~0.52之间),与心理健康具有显著的负相关(相关系数在-0.13~-0.27之间).回归分析发现,学习疏远感和学习疲倦感对品行问题倾向3个维度都有正向预测作用;心理症状与负向情绪对成瘾倾向和攻击倾向有负向预测作用.结论 中职生的品行问题受学习倦怠和心理健康的影响.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大学生负性情绪对网络成瘾的影响,以及疲劳的中介作用。方法采用陈淑惠中文网络量表、疲劳评定量表(fatigue assessment scale,FAI)和正性负性情绪量表(the positive and negative affect scale,PANAS)对8371名大学一年级学生进行调查,采用SPSS 23.0进行数据分析,并进行中介效应检验。结果大学生网络成瘾量表总分以及各因子得分与正性情绪得分均呈负相关(r=-0.337^-0.269;均P<0.01),大学生网络成瘾量表总分以及各因子得分与负性情绪得分均呈正相关(r=0.338~0.417;均P<0.01)。大学生网络成瘾量表总分以及各因子得分与疲劳严重程度得分均呈正相关(r=0.029~0.040;均P<0.01),大学生网络成瘾量表总分以及各因子得分与疲劳的环境特异性得分、疲劳的结果得分部分呈正相关(r=0.021~0.028;均P<0.05)。大学生情绪和疲劳对网络成瘾有一定的预测作用,可以解释网络成瘾总分36.9%的变异量(F=979.336,P<0.01),在网络成瘾和负性情绪之间,疲劳起部分中介作用。结论负性情绪不仅直接影响大学生的网络成瘾程度,还可以通过疲劳的部分中介作用影响大学生网络成瘾程度。  相似文献   

7.
目的调查和了解大学生手机成瘾情况,人际交往能力情况,探究手机成瘾与人际交往能力的相关性。方法采用大学生手机成瘾倾向量表(MPATS)以及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洛杉矶分校心理学家编制的《人际交往能力问卷》对天津市各个高校的大学生进行抽样调查,进行问卷调查和采访。结果 (1)在940名被调查者中,手机成瘾倾向量表得分的平均分是(41.83±11.06)分,在手机成瘾倾向问卷即各维度上的题目项均分在2.204~3.614之间,处于中等偏高水平(五点计分范围在0~5之间)。(2)天津市大学生人际交往各技能维度的得分也低于常模,有一定数量的同学在交往能力上面存在障碍,而大部分同学处于中等水平。(3)大学生手机依赖与身心健康和人际交往能力呈正相关关系。结论天津地区大学生手机成瘾情况处于中等偏高水平,人际交往能力表现也不容乐观,且在一定程度上手机成瘾倾向的程度与其人际交往能力成正比。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微课对高职护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影响。方法随机抽取212名高职护理专业学生作为研究对象,其中实验组108人,对照组104人。实验组采取以微课自学为主、课堂总结为辅的方式教学,对照组采取传统方式教学,实验前后均使用《护理专业大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测评量表》对护生自主学习能力进行测评。结果两组护生实验前自主学习能力总分及3个分量表得分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实验后,实验组护生自主学习能力总分及3个分量表得分显著高于本组实验前及对照组(P<0.05)。对照组护生自主学习能力总分及3个分量表得分与实验前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微课应用于高职教学中有利于提高护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相似文献   

9.
目的调查医学院校大学生的学习倦怠现状,探讨其相关因素,旨在为缓解医学院校大学生学习倦怠提供相关对策。方法采用一般情况调查表和大学生学习倦怠量表对分层随机选取的新乡医学院471名大学生进行施测。结果医学院校大学生中,学习倦怠总体平均分男生高于女生(P<0.05);不同年级和不同专业医学院校大学生在学习倦怠总体平均分及其各维度的得分上,差别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家庭所在地、不同学习成绩的医学院校大学生在学习倦怠总体平均分上比较,差别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P<0.001)。结论医学院校大学生存在一定程度的学习倦怠,其中男生、城镇学生和学习成绩差的大学生,其倦怠程度更高,应对其进行积极干预。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索大学生学习倦怠与症状自评量表(SCL-90)得分的相关性及影响学习倦怠的因素。方法采用学习倦怠量表和SCL-90量表对广西医科大学250名在校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回收问卷调查表232份,其中有效问卷200份。大学生SCL-90"强迫症状"得分均数最高,为3.15分;"恐怖"得分的均数最低,为1.62分;大学生"强迫症状"阳性症状比例最高,为10.50%,"精神病"阳性症状比例最低,为4.00%。大学生学习倦怠问卷情绪低落、行为不当、低成就感维度得分及学习倦怠总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行为不当"维度得分最高(P<0.05),"低成就感"得分最低(P<0.05)。SCL-90各因子与"情绪低落"、"行为不当"均有明显相关性(P<0.05);SCL-90各因子与"低成就感"均无相关性(P>0.05);除"恐怖"因子与"学习倦怠"总分无相关性(P>0.05)外,SCL-90其余各因子与"学习倦怠"总分相关性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大学生学习倦怠与SCL-90得分呈正相关关系,大学生的学习倦怠与躯体症状、人际关系、焦虑等相关,因此必须重视大学生心理素质的培养。  相似文献   

11.
目的:调查高职护理学生临床实习表现现状,并探讨父母教养方式对其临床实习表现的影响。方法:采用一般资料问卷、父母教养方式量表、临床实践行为表现自评量表对我院的492名护理学生进行调查。结果:高职护生临床实习表现总分为(110.76±16.87)分。父母教养方式各维度得分与临床实习表现各维度得分均显著相关(P<0.01)。多元分层回归分析显示,性别、政治面貌、就读护理专业原因、对就业前景态度及父母教养方式对高职护生的临床实习表现有显著影响(P<0.05)。父亲控制和母亲鼓励自主增加了对临床实习表现总变异20.3%的解释力。结论:高职护生临床实习表现与父母教养方式存在显著相关,积极的教养方式有利于改善高职护生的临床实习表现。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高职在校护生健康行为现状,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对227名在校高职护生采用大学生健康行为调查问卷和一般情况问卷进行调查。结果 (1)高职在校护生健康行为的总分为(99.51±16.05)分,各维度的条目均分中,个人生活习惯维度最高,其次是人际支持行为维度、学习相关行为维度和压力管理行为维度。(2)不同学制不同年级对人际支持行为维度、学习相关行为维度、压力管理行为维度和总体健康行为有显著影响(P<0.05)。结论在校高职护生健康行为水平较高,高职院校要加强压力管理行为的教育,提升护生的压力管理水平。  相似文献   

13.
目的 考察大学生未来时间洞察力、学习倦怠与学习投入之间的关系.方法 采用大学生未来时间洞察力量表、学习倦怠问卷与学习投入量表对320名大学生进行测量和统计分析.结果 大学生未来时间洞察力总分与各维度得分与学习投入总分与各维度得分存在显著正相关,学习倦怠总分与各维度得分与学习投入总分与各维度得分存在显著负相关;多元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学习倦怠的情绪低落、行为不当、成就感低三个维度以及未来时间洞察力行为承诺、远目标定向两个维度均对学习投入具有显著的预测作用.结论 大学生未来时间洞察力、学习倦怠与学习投入关系密切.  相似文献   

14.
目的调查分析专科医学生价值取向和心理素质现状及影响因素。方法利用改编的医学生价值取向调查表和大学生心理素质量表,调查某医学类高职院校6个专业512名学生。结果专科医学生价值取向调查表总体平均分为(3.85±0.39)分,各维度得分由高到低分别为政治、法律、职业、恋爱与婚姻、学习、自我、生活、社会公德;大学生心理素质量表总体平均分为(3.77±0.52)分,各维度得分由高到低分别为网络应对、交往适应、认知模式、压力应对、情绪控制。不同性别、年级、专业喜爱程度的学生两个量表得分存在显著性差异(均P<0.05),心理素质与价值取向显著相关(P<0.01)。结论专科医学生价值取向调查表和心理素质量表得分处于中等水平,正确的价值取向能促进大学生心理素质的提升。高校教育者应分层次、分性别、有针对性地加强医学生社会公德教育和情绪控制能力培养。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高职护生专业承诺和工作伦理的现状并分析其影响因素,为提高高职护生专业承诺提供依据。方法采用自评问卷调查法,问卷调查表包括学生一般情况调查、专业承诺量表和工作伦理量表,采用SPSS18.0统计软件进行处理分析。结果 1高职护生专业承诺整体水平较高,继续承诺水平较低;护生工作伦理总均分较高,其中人际和谐维度得分最高,其次是职业操守,勤奋奉献维度得分最低。2对专业承诺与工作伦理相关分析为各维度与专业承诺总分及各维度间存在中等程度的正相关。结论高职护生专业承诺对其工作伦理有显著预测效应。高职护生的专业承诺水平越高,其工作伦理程度越好。  相似文献   

16.
目的了解部队新兵人格倾向特征。方法采用人格诊断问卷(PDQ-4+)对某部队1 962名男性新兵进行抽样调查,并与大学生样本进行比较。结果 (1)除表演型、反社会型分量表外,新兵其他各分量表及总量表得分均显著低于大学生(P<0.05);新兵人格倾向亚型的阳性检出率在7.25%~36.07%。(2)低年龄组新兵在偏执型、分裂型、自恋型、边缘型、反社会型、依赖型分量表及总量表的得分均高于高年龄组新兵(P<0.05);父母关系和睦的新兵各个人格倾向亚型(除强迫型外)得分均显著低于父母关系不和睦新兵的得分(P<0.05);农村与城市新兵的偏执型、分裂型、表演型、自恋型、边缘型、反社会型和被动攻击型分量表得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城市新兵人格障碍得分更高(P<0.05);除分裂样型、自恋型、强迫型分量表外,独生子女新兵其他分量表及总量得分均高于非独生子女新兵(P<0.05)。结论新兵的人格倾向问题好于大学生样本,低龄、父母关系不和睦、居住在城市和独生子女新兵有更多的人格倾向问题。  相似文献   

17.
目的:了解大学生学习倦怠和睡眠的现状,探讨学习倦怠与睡眠的相关性,提高睡眠质量,改善学习倦怠状况,进而促进大学生的身体健康。方法:利用自编问卷大学生学习倦怠量表和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调查护理、医学、理工、艺术等四个专业学生的学习倦怠与睡眠现状及其影响因素。结果:大学生学习倦怠的总体均分为(40.61±13.76)分,情绪低落维度均分为(14.01±7.70)分,成就感低维度均分为(14.73±5.12)分,行为不当维度均分为(11.87±4.77)分,护理专业学生学习倦怠得分处于中等程度,医学专业学习倦怠得分最高。睡眠质量指数均分为(4.97±2.80)分。护理专业得分低于总体平均数,睡眠质量高于平均水平。艺术专业睡眠质量最好,理工专业睡眠质量最差。结论:四个专业的学习倦怠情况和睡眠相关性一致,均为正相关,即学习倦怠程度越高,睡眠焦虑越高。改善学生睡眠质量是降低学习倦怠的有效途径,同时排除低落情绪、缓解学习倦怠感,有助于改善睡眠质量。  相似文献   

18.
蔡逗逗 《卫生职业教育》2013,31(10):115-116
目的了解大专护生社会支持的现状。方法采用一般情况调查表、社会支持评定量表对某专科学校594名护生进行调查分析。结果 (1)实习护生社会支持总分及各维度的评分均显著低于在校护生(P<0.05);(2)女护生社会支持及3个维度的评分均显著高于男护生(P<0.05);(3)独生子女和非独生子女护生在社会支持及主观支持因子之间的差异达到了显著的水平(P<0.05);(4)农村生源护生客观支持因子的得分显著高于城市生源护生(P<0.05)。结论护生总体社会支持状况良好,但管理者应帮助护生拓宽社会支持来源,提高其社会支持利用能力。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大学生心理资本、压力知觉、负性情绪、社会支持与手机成瘾行为之间的关系及内在作用机制。方法采用手机成瘾指数量表、积极心理资本问卷、压力知觉量表、正性负性情绪量表、领悟社会支持量表对836名在校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通过SPSS 22.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使用SPSS-PROCESS进行中介效应、调节效应分析。结果(1)在本研究中大学生心理资本得分为(123.38±17.96)分,压力知觉得分为(38.76±6.39)分,负性情绪得分为(22.46±6.45)分,社会支持得分为(63.36±12.40)分,手机成瘾得分为(39.31±10.01)分。心理资本与压力知觉、负性情绪和手机成瘾呈负相关(r=-0.66,-0.37,-0.28,均P<0.01)。压力知觉与负性情绪和手机成瘾呈正相关(r=0.50,0.38,均P<0.01)。社会支持与心理资本呈正相关(r=0.50,P<0.01),与压力知觉、负性情绪、手机成瘾呈负相关(r=-0.41,-0.30,-0.12,均P<0.01)。(2)心理资本一方面通过压力知觉的中介作用对手机成瘾产生影响(β=-0.20,SE=0.03,95%CI:-0.27~-0.13);另一方面心理资本通过压力知觉与负性情绪的链式中介作用对手机成瘾产生影响(β=-0.04,SE=0.01,95%CI:-0.06~-0.01)。社会支持调节心理资本影响压力知觉的中介效应。结论压力知觉和负性情绪是心理资本与手机成瘾关系的重要桥梁,社会支持能够调节心理资本对压力知觉的作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高职男护生心理压力相关因素及应对策略。方法:于2019年9月-2020年1月选取本市某高等职业院校护理学专业2017-2019级在校高职男护生共93名。采用一般情况问卷、大学生学习倦怠量表、成人心理弹性量表、护生专业心理压力调查问卷及压力应付方式问卷对其心理压力相关因素进行调查,分析高职男护生心理压力相关因素及应对策略。结果:收回有效问卷86份,回收率92.47%。其中2017级25名,2018级26名,2019级35名。其中76名(88.37%)选择本专业的原因是由于高考成绩限制。高职男护生压力源总分为(50.22±18.79)分。高职男护生大学生学习倦怠量表中行为不当评分最高为(3.11±0.93)分。成人心理弹性量表中家庭凝聚力评分最高,为(5.96±1.16)分,组织风格评分最低,为(4.56±0.96)分。2017-2019级高职男护生解决问题评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有意义(P0.05),其中2018级评分最高。结论:高职男护生普遍存在学习倦怠及较高心理压力,护理教育工作者应采取应对策略改善男护生心理状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