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分析超声与CT诊断不同性质甲状腺结节的价值。方法:选择2021年2月~2022年2月收治于院内的87例甲状腺结节患者为研究对象,均行超声与CT检查,参照病理结果统计两种方法诊断结果。结果:经术中病理检查确诊良性结节50例,恶性结节37例。CT与超声良性结节符合率分别为40.23%、39.08%,均低于联合检测的56.32%(P<0.05)。CT与超声检查诊断甲状腺结节灵敏度分别为66.00%、64.00%,均低于联合检测的96.00%(P<0.05);CT与超声检查特异度低于联合检测,但无差异性(P>0.05);CT与超声检查之间灵敏度、特异度均无差异性。甲状腺良性结节经超声检查结节回声增高构成比大于恶性结节,其他边界回声模糊、结节回声减低、内部回声不均等构成比均低于恶性结节(P<0.05)。良性结节、恶性结节体积大小对比无差异性(P>0.05)。甲状腺良恶性结节平扫期平均CT值对比无差异性,动脉期、静脉期、延迟期均以恶性结节平均CT值较大(P<0.05)。结论:甲状腺结节性质鉴别中,超声与CT检查方法应用价值无差异性,联合诊断有利于提升灵敏度...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良恶性甲状腺结节采用超声评分法鉴别的临床效果。方法本次选择的对象共100例,均为我院2009年5月至2012年3月收治的甲状腺结节患者,采用自制的超声评分法对良恶性病变行鉴别诊断,回顾相关临床资料。结果本组100例患者中,良性甲状腺结节61例,其中滤泡状腺瘤55例,甲状腺肿6例;恶性甲状腺结节39例,其中转移癌1例,单纯性甲状腺乳头状癌29例,滤泡状癌4例,髓样癌1例,硬化性弥漫性乳头状癌4例。良性甲状腺结节患者结节钙化、声晕、结构、动脉RI综合评分显著低于恶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甲状腺良恶性结节采用7分为临界值,与病理检查对照,甲状腺癌特异性为94%,敏感性为95%,阴性预测值为95%,阳性为91%。结论良恶性甲状腺结节的正确评估是制定临床治疗方案依据的关键,自制超声评分法为传统超声评分法的补充,操作方便、准确性高,易于推广,患者易于接受,显著提高诊断效果,使预后获得理想改善。  相似文献   

3.
目的 分析肺癌及淋巴结转移灶在不同单能量下CT值、碘(水)密度变化,以探讨能谱CT在肺癌及淋巴结转移灶诊断中的临床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经临床病理确诊的42例肺占位性病变患者能谱CT成像的临床资料.其中良性疾病19例(良性组),肺癌23例(肺癌组).结果 能谱CT成像诊断肺占位性病变及淋巴结转移灶的x2值分别为26.1和153.8,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肺恶性占位性病变keV越低,CT值差异越大.良性组动脉期标准化碘密度(0.13±0.08) g/L显著低于肺癌组的(0.20±0.15) 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良性组动脉期标准化水密度(1.01±0.01) g/L与肺癌组(1.00±0.01)g/L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淋巴结转移灶能谱曲线斜率(1.10±0.07)与原发肺癌灶(1.07±0.08)一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83,P>0.05).鳞癌、腺癌、小细胞肺癌在不同单能量下成像,能谱曲线斜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能谱CT在肺癌及淋巴结转移灶的检出上具有明显优势,其定量分析有助于肺部良恶性占位及淋巴结的诊断及鉴别诊断,在临床较难诊断病灶的鉴别诊断中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宝石能谱CT物质定量分析对肝硬化再生结节与癌性结节鉴别的临床价值。方法:搜集2014年2-6月在本院行能谱CT三期增强扫描并经病理证实的肝占位患者33例,其中肝硬化再生结节22例,癌性结节11例,对比两组病例的能谱图像,算出不同能量时病灶与肝实质对比噪声比(CNR)、标准化碘浓度(NIC)、病灶与正常肝实质含碘浓度比值(LNR)、病灶动脉期和门脉期碘浓度差异(ICD)。结果:肝硬化再生结节与癌性结节在不同能量下病灶-肝脏对比噪声比有一定规律,随着能量的增加,病灶-肝脏对比噪声比减少(P〈0.05)。癌性结节动脉期和门静脉期的标准化碘浓度、碘浓度比值和碘浓度的差异值均低于肝硬化再生结节。动脉期病灶与正常肝实质含碘浓度比值鉴别肝硬化再生结节与癌性结节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均为100%。结论:能谱CT物质定量分析对肝硬化再生结节与癌性结节的鉴别诊断有巨大临床价值,能提高诊断准确性。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低剂量多层螺旋CT灌注成像在甲状腺良恶性结节鉴别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5月至2019年4月本院收治的90例甲状腺结节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入选者均接受低剂量多层螺旋CT灌注成像检查,以病理诊断结果为标准比较良恶性结节患者出血容量(BV)、血流量(BF)、达峰值时间(TTP)、平均通过时间(MTT)及影像学特征。结果良性结节患者条片状钙化、形态规则、边缘清晰占比均高于恶性结节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良性结节患者MTT和TTP均高于恶性结节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低剂量多层螺旋CT灌注成像在一定程度上可反映甲状腺血流动力学情况,有助于鉴别诊断甲状腺结节的良恶性。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螺旋CT双期增强扫描及后处理技术在甲状腺良恶性结节诊断的应用价值。方法:收集经病理证实的122例甲状腺结节,均做CT平扫、增强及三维后处理,并对其CT值变化和后重建图像进行分析。结果: CT检查与病理学检查在甲状腺结节的诊断中两者吻合度有较强统计学意义( P<0.001), CT平扫值、动脉期值和静脉期值在不同性质的甲状腺结节间的差别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螺旋CT在甲状腺结节的诊断上, CT平扫及双期增强扫描、三维后处理技术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甲状腺良恶性结节采用超声诊断鉴别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7月-2015年12月间收治的经手术病理诊断的88例甲状腺结节患者,在患者进行手术前,均对患者进行超声检查,观察患的甲状腺结节位置、形态、大小、边界、钙化情况、内部回声以及血流情况。结果:经过检查,88例患者共有甲状腺结节176个,其中80例良性患者共有甲状腺结节164个,8例恶性患者共有甲状腺结节12个。甲状腺结节的形态、包膜、纵横比、内部回声、结节边界以及钙化等情况,恶性结节与良性结节具有明显差异,两组数据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甲状腺良恶性结节中采用超声诊断鉴别,能够有效的区分结节的良、恶性,在临床诊断中具有重要的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新双源CT双能虚拟平扫技术在孤立性肺结节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3年1月~2014年5月入住我院的49例SPN患者,所有患者均行CT常规平扫与双能增强扫描。经软件处理后得到虚拟平扫图、碘分布图和单能量图。比较真实平扫与虚拟平扫图像的CT值、噪声、信噪比、SPN直径、钙化检出率、增强强化值、碘图CT值、准确度、能谱衰竭曲线图斜率、碘基值比率及辐射剂量。结果真实平扫与虚拟平扫的CT值、图像噪声、图像信噪比及SPN直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增强强化值与碘图CT值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以真实平扫为标准,虚拟平扫图像钙化检出率为93.02%;以虚拟平扫为基线诊断SPN的特异性最高,为92.86%,以碘图CT值诊断SPN的敏感性及准确性最高,分别为77.14%及71.43%;良恶性能谱衰竭曲线图斜率分别为(0.72±0.34)、(1.02±0.59),碘基值比率分别为(0.27±0.11)、(0.22±0.08),二者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常规平扫与增强扫描的辐射剂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新双源CT双能虚拟平扫技术对良恶性SPN的临床诊断具有较高的价值。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胸膜CT特征表现对良、恶性胸腔积液鉴别中的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8年8月至2011年2月CT检查显示胸腔积液并胸膜改变的患者67例,其中恶性肿瘤患者42例,良性病变患者25例,对比观察2组患者的胸膜CT表现。结果恶性组胸膜弥漫线状增厚和胸膜钙化发生率低于良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恶性组胸膜结节状增厚、不均匀环状增厚、条带状不规则增厚和纵隔胸膜受累发生率明显高于良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胸膜CT特征性改变对良、恶性胸腔积液鉴别诊断具有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10.
目的 分析彩色多普勒超声对甲状腺良恶性结节的鉴别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021年6月至2022年5月医院收治的102例甲状腺结节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病理结果分为良性组(52例)和恶性组(50例)。两组均行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比较两组病灶的超声特征(包括形态、边缘、边界、生长方向、回声、声晕、钙化)和彩色多普勒血流信号[包括血流信号分级、收缩期峰值流速(PSV)、阻力指数(RI)]。结果 恶性组形态不规则、边缘成角、边界不清晰、纵向生长、回声极低/低、有声晕、有钙化的占比均高于良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恶性组的血流信号分级、PSV均高于良性组,RI低于良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彩色多普勒超声可以通过观察病灶的超声特征与彩色多普勒血流信号对甲状腺良恶性结节进行鉴别诊断。  相似文献   

11.
探讨基于CT薄层影像特征的肺结节分级系统在体检良恶性肺结节筛查中的价值,以期为临床决策的制定提供参考。方法 选取2021年7月—2022年3月于我院体检时发现肺结节的患者118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病理诊断结果,将良性肺结节患者纳入良性组(n=53),将恶性肺结节患者纳入恶性组(n=65)。采用基于CT薄层影像特征的肺结节分级系统对肺结节进行分级评估,比较2组患者CT征象及肺结节分级系统评估结果,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分析基于CT薄层影像特征的肺结节分级系统对良恶性肺结节的诊断效能。结果 2组患者结节直径、密度类别分布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良性组患者空泡征、宝石征、肿瘤血管征、毛刺征等恶性征象的发生率均低于恶性组(P<0.05);而良性组患者病灶周围有卫星征的发生率高于恶性组(P<0.05)。〖JP2〗2组患者肺结节分级系统评估结果比较发现,良性组患者肺结节等级评估结果显著低于恶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基于CT薄层影像特征的肺结节分级系统对良恶性肺结节有一定的诊断效能,其曲线下面积(AUC)为0.815,95% CI为0.733~0.881,敏感度为64.15%,特异度为93.85%,截断值为≥Ⅱ级。结论 基于CT薄层影像特征的肺结节分级系统可较好地诊断良恶性肺结节,对临床中肺结节的鉴别及恶性结节危险度的分级可提供一定参考。  相似文献   

12.
分析半乳糖凝集素-3(Galectin-3)、游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FT3)/游离甲状腺素(FT4)联合检测在甲状腺结节(TN)良恶性鉴别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2017年1月—2020年6月商丘市某医院甲状腺乳腺外科收治的139例TN患者为研究对象,术后病理确诊恶性结节47例,良性结节92例,分别将其纳入良性TN组(n=92)、恶性TN组(n=47)。比较2组患者Galectin-3、FT4/FT3,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Galectin-3、FT4/FT3对TN良恶性鉴别的诊断价值。结果 恶性TN组患者FT3水平低于良性TN组,Galectin-3表达阳性占比、FT4/FT3均高于良性TN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Galectin-3、FT4/FT3单一用于TN的诊断鉴别时,Galectin-3的曲线下面积(AUC)值显著高于FT4/FT3(P<0.001),Galectin-3表达阳性诊断鉴别恶性TN的敏感性、特异性分别为91.49%、89.13%。联合诊断时,Galectin-3、FT4/FT3并联试验的AUC值高于串联试验(P=0.002),诊断敏感性、特异性分别为98.74%、72.83%。结论 Galectin-3单一检测鉴别诊断TN良恶性有较高的效能,与FT4/FT3并联鉴别诊断TN良恶性可提升敏感性,但特异性降低。FT4/FT3、Galectin-3串联FT4/FT3对TN良恶性的鉴别诊断价值欠佳。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桥本甲状腺炎(HT)伴良恶性质结节的腺体超声图像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2月~2021年2月朝阳市中心医院收治的160例HT伴结节行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结节的良恶性分为良性结节组(80例)与恶性结节组(80例),比较两组的甲状腺大小与腺体回声。结果:良性结节组的甲状腺双侧叶左右径、前后径及峡部厚度均高于恶性结节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良性结节组的腺体斑片状回声减低型例数高于恶性结节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恶性结节组的腺体网格样回声改变型例数高于良性结节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甲状腺内径小、腺体回声呈网格样改变更易伴发恶性结节。  相似文献   

14.
目的:通过二维超声及彩色多普勒超声对甲状腺良、恶性结节的鉴别。方法回顾我院检查的甲状腺结节患者,对其结节的内部回声、边界、血流的分布综合分析,来鉴别结节的良、恶性。结果共检查甲状腺患者5730例,良性结节2865例,恶性结节143例。结论应用二维及彩色多普勒超声为判断甲状腺结节的良、恶性提供一定的诊断依据。  相似文献   

15.
目的:通过二维超声及彩色多普勒超声对甲状腺良、恶性结节的鉴别。方法:回顾我院检查的甲状腺结节患者,对其结节的内部回声、边界、血流的分布综合分析,来鉴别结节的良、恶性。结果:共检查甲状腺患者5730例,良性结节2865例,恶性结节143例。结论:应用二维及彩色多普勒超声为判断甲状腺结节的良、恶性提供一定的诊断依据。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彩超诊断仪超声剪切波弹性成像(SWE)对甲状腺良恶性结节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21年1月~2022年4月在本院行手术或穿刺活检病理证实的甲状腺结节患者78例(共96个结节),所有受检者均接受SWE检查,以病理结果为金标准,比较甲状腺良恶性结节弹性模量值的差异,并采用ROC曲线分析SWE弹性模量值诊断甲状腺良恶性结节的效能。结果:纳入的78例患者共96个结节中,直径5~40mm,平均(12.0±6.0)mm,其中良性结节62个,占比64.58%,恶性结节34个,占比35.42%。恶性结节组弹性模量值Emax、Emean、Emin及Esd水平均高于良性结节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ROC曲线分析显示,弹性模量值Emax、Emean、Emin及Esd预测甲状腺恶性结节的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939、0.770、0.710、0.870,预测敏感度为97.1%、61.8%、73.5%、73.6%,特异度为83.9%、74.2%、59.7%、85.5%。结论:SWE能够独立检测甲状腺结节的杨氏模量值,从而有助于其良恶性病的鉴别诊断,其中Emax诊断效能最高,...  相似文献   

17.
目的:通过二维超声及彩色多普勒超声对甲状腺良、恶性结节的鉴别。方法:回顾我院检查的甲状腺结节患者,对其结节的内部回声、边界、血流的分布综合分析,来鉴别结节的良、恶性。结果:共检查甲状腺患者5730例,良性结节2865例,恶性结节143例。结论:应用二维及彩色多普勒超声为判断甲状腺结节的良、恶性提供一定的诊断依据。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中心气道肿瘤患者肺部感染病原菌分布特征及能谱CT的诊断,为感染的防治提供参考。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7月-2014年7月医院收治的95例中心气道肿瘤合并肺部感染患者临床资料,分析感染患者病原菌特征;所有患者均行能谱CT平扫和动脉期增强扫描,观察患者肺部感染病变及非感染性病变,采用平扫和增强动脉期40keV的CT值、碘含量、水含量及能谱曲线斜率。结果 95例感染患者分离出103株病原菌,其中革兰阳性菌64株占62.1%,革兰阴性菌35株占34.0%,真菌4株占3.9%;平扫时肺部感染性病变与非感染性病变间40keV的CT值、能谱曲线斜率、碘含量、水含量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动脉期非感染性病变40keV的CT值、能谱曲线斜率、碘含量显著高于感染性病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感染性与非感染性病变水含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中心气道肿瘤肺部感染的主要病原菌为革兰阳性菌;能谱CT能够对感染组织进行定性、定量分析,为疾病的诊断提供了一种新颖的影像学诊断方法。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MSCT容积灌注成像对肺部结节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选择2006年1至2012年12月期间乐清市第二人民医院诊治的肺孤立性结节患者57例,根据组织病理学分为良性结节组和恶性结节组,两组病例均选用16层螺旋CT容积灌注模式扫描,测定肺内病灶有效层面的平扫CT值、强化值、血流量(BF)、血容积(BV)、结节-动脉增强值之比(S/A)、平均通过时间(MTT)、表面透通性(Ps)和动态增强时间-密度曲线(TDC),比较分析两组患者各灌注定量参数之间差异和TDC图特点。结果:肺部恶性结节的强化值、S/A比值、BF、BV和PS均高于良性结节,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两组病变平扫CT值和MTT比较差异均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肺内良性结节与恶性结节的平均TDC形态类型分布明显不同,良性结节的TDC呈略低平曲线,各时间点的CT值变化不大,而恶性结节的TDC呈较陡峭快速上升支,达到峰值后持续缓慢下降。结论:MSCT容积灌注成像提供了较全面的肺部结节血流模式的定量参数信息,对肺部良恶性结节鉴别诊断具有较高的价值,有助于临床治疗方案的确定。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超声显示钙化灶与甲状腺良恶性结节的临床相关性,探讨钙化灶在甲状腺良恶性病变临床鉴别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我院自2006年3月-2010年4月经超声检查的425例甲状腺结节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所有患者后期均经病理检查确诊,比较超声显示钙化灶与病理类型的相关性。结果本组425例患者均经病理检查确诊,其中良性结节患者318例,恶性结节患者107例。男女患者之间比较差异不大(P>0.05),无统计学意义。良、恶性结节患者微钙化灶及无钙化灶情况均有显著性差异(X2=15.362,X2=17.214,P<0.01),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超声显示钙化灶尤其是微钙化灶与甲状腺恶性肿瘤间具有较高相关性,无性别差异,可作为临床鉴别甲状腺良恶性结节的初步评价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