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 毫秒
1.
子宫内膜癌中HIF-1α的表达及与ERα的关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HIF-1α在子宫内膜腺癌组织中的表达以及与临床病理因素、预后之间的关系,并揭示子宫内膜癌中HIF-1α与ERa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56例子宫内膜腺癌、18例子宫内膜不典型增生、20例正常子宫内膜组织中HIF-1α及ERa蛋白的表达。对全组病人进行随访,获得随访资料进行生存分析。结果在正常子宫内膜组织、子宫内膜不典型增生及子宫内膜癌中HIF-1α蛋白表达阳性率分别为45.0%,27.8%和60.7%,ERa蛋白表达阳性率分别为100%,77.7%和60.7%,三者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HIF-1α与临床病理特征无相关性,但HIF-1α阳性患者的5年生存率低于阴性患者(P〈0.05)。在子宫内膜癌中,HIF-1α与ERa表达之间呈正相关(r=0.265,P〈0.05)。结论HIF—1α在子宫内膜癌中存在着过表达,并且与不良的预后有关。而HIF-1α在正常子宫内膜中也阳性表达,提示HIF-1α在子宫内膜的生理变化方面也起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2.
HIF-1α、VEGF及IGF-Ⅰ蛋白在子宫内膜癌中的表达及其意义   总被引:9,自引:2,他引:9  
目的 研究低氧诱导因子-1α(HIF-1α)、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及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Ⅰ(IGF-Ⅰ)蛋白在子宫内膜癌中的表达及其意义,并探讨HIF-1α与IGF-Ⅰ及VEGF蛋白表达之间的关系.方法 应用免疫组织化学PicTureTM方法检测HIF-1α、VEGF、IGF-Ⅰ蛋白在42例子宫内膜癌、10例子宫内膜不典型增生及20例正常子宫内膜组织中的表达情况,结合临床分期、病理分级进行分析.结果 HIF-1α、VEGF、IGF-Ⅰ蛋白在正常子宫内膜组织、子宫内膜不典型增生组织及子宫内膜癌组织中阳性表达率比较,差异有显著性(χ^2=22.094~25.261,P〈0.01).HIF-1α蛋白在子宫内膜癌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Ⅰ期为42.11%,Ⅱ期为81.82%,Ⅲ期为83.33%,三者比较有显著性差异(χ^2=7.435,P〈0.05);HIF-1α蛋白的表达与病人发病年龄、病理分级无关(χ^2=0.036、0.634,P〉0.05).VEGF蛋白在子宫内膜癌组织中阳性表达率Ⅰ期为36.84%,Ⅱ期为81.81%,Ⅲ期为75.00%,三者比较差异有显著性(χ^2=6.578,P〈0.05);VEGF蛋白的表达与病人发病年龄、病理分级无关(χ^2=1.879、0.097,P〉0.05).子宫内膜癌组织中IGF-Ⅰ蛋白阳性表达率与病人发病年龄、临床分期及病理分级无关(χ^2=0.190~0.791,P〉0.05).子宫内膜癌组织中HIF-1α与VEGF蛋白表达呈显著正相关(r=0.469,P〈0.01);IGF-Ⅰ与VEGF蛋白的表达呈显著的正相关(r=0.452,P〈0.01);HIF-1α与IGF-I蛋白的表达无相关性(r=0.209,P〉0.05).结论 子宫内膜癌组织中HIF-1α、VEGF、IGF-I蛋白参与了子宫内膜癌的发生发展.子宫内膜癌组织中的HIF-1α、IGF-Ⅰ蛋白表达与VEGF呈正相关,IGF-Ⅰ蛋白与HIF-1α的表达无相关性,提示HIF-1α与IGF-Ⅰ可能通过上调VEGF蛋白的表达,促进肿瘤的血管生成而促进子宫内膜癌的发生.  相似文献   

3.
Zhou XH  Xu ST  Song WY  Teng XD 《中华医学杂志》2007,87(27):1900-1903
目的探讨RCAS1与雌激素受体亚型在正常子宫内膜、增生症内膜和内膜癌组织中的表达及相关性,分析它们在内膜癌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方法采用免疫组化、RT—PCR法检测20例正常子宫内膜组织、42例子宫内膜增生症组织及50例内膜癌组织中RCAS1和雌激素受体α(ERα)雌激素受体β(ERβ)的表达,免疫印迹法检测各组内膜中RCAS1蛋白的表达。结果免疫组化显示RCAS1在正常、简单型和复杂型增生内膜中均为P表达模式,不典型增生内膜中30%(6/20)为D表达模式,内膜癌中均为D模式。正常内膜、简单型和复杂型增生、不典型增生、内膜癌RCAS1蛋白高水平表达率分别为0%(0/20),9.1%(2/22),45.0%(9/20),68.0%(34/50),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RCAS1蛋白高表达与患者肌层侵犯深度、脉管侵犯、ERα阳性相关(P〈0.05)。免疫印迹法、RT—PCR结果与免疫组化结果一致。RCAS1mRNA的表达水平与ERamRNA呈显著正相关,而与ERβmRNA表达未显现相关性。结论RCAS1高表达与表达模式的改变可能参与子宫内膜从良性到恶性转变的过程,RCAS1协同ERα表达与子宫内膜癌的发展、浸润转移有关。  相似文献   

4.
目的了解无嘌呤无嘧啶核酸内切酶(APE)、低氧诱导因子-1α(HIF-1α)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在子宫内膜癌中的表达及其意义,并探讨APE与HIF-1α、VEGF蛋白表达之间的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APE、HIF-1α和VEGF在44例子宫内膜癌、22例子宫内膜不典型增生及18例正常子宫内膜组织中的表达情况。结果APE、HIF-1α和VEGF在正常子宫内膜、子宫内膜不典型增生及子宫内膜癌组织中表达的阳性率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χ^2=8.371~18.589,P〈0.05)。APE在各种子宫内膜组织细胞内的定位有所不同,正常子宫内膜组织APE表达于细胞核内,子宫内膜不典型增生组织中6例(42.86%)细胞质中有APE表达,子宫内膜癌组织中24例(70.59%)细胞质有APE表达,APE在3种组织细胞内定位差异有显著性(χ^2=12.701,P〈0.05)。而且细胞质中有APE表达的子宫内膜癌较无表达者VEGF阳性率显著增加(χ^2=3.973,P〈0.05)。APE蛋白在子宫内膜癌组织细胞质中的阳性表达率与肿瘤的分化程度及病理分期有关(χ^2=11.059、9.969,P〈0.01、0.05)。子宫内膜癌组织APE及HIF-1α的表达均与VEGF的表达有相关性(r=0.626、0.469,P〈0.01),且APE与HIF-1α的表达也有相关性(r=0.612,P〈O.01)。结论子宫内膜癌组织中APE、HIF-I~和VEGF蛋白参与子宫内膜癌的发生发展,APE蛋白与HIF—1α可能通过上调VEGF蛋白的表达,促进肿瘤的血管生成而促进子宫内膜癌的发生。  相似文献   

5.
目的 研究子宫内膜癌组织中核受体共激活因子(AIB1)mRNA和蛋白质的表达及其意义。方法 采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技术,检测51例子宫内膜癌、13例不典型增生子宫内膜、15例复合型增生子宫内膜、19例单纯型增生子宫内膜和18例正常子宫内膜组织中AIB1 mRNA表达;同时采用免疫组化技术检测AIB1蛋白的表达。结果 子宫内膜癌组织中AIB1呈过表达状态。内膜癌组织中AIB1 mRNA阳性表达率和相对表达水平明显高于增生子宫内膜组织及正常子宫内膜组织(2^χ=11.025,F=6.930,P〈0.01)。不典型增生子宫内膜组织中AIB1 mRNA阳性表达和相对表达水平高于复合性增生内膜组织和单纯性增生内膜组织(χ^2=6.133,F=4.213,P〈0.05)。内膜癌组织中AIB1蛋白阳性表达率明显高于增生内膜组织和正常子宫内膜组织(χ^2=13.546,P〈0.01)。子宫内膜癌组织、异常增生内膜组织及正常子宫内膜组织间AIB1蛋白表达强度不同,三者间比较差异有显著性(H=6.023,P〈0.01)。AIB1蛋白表达强度在子宫内膜癌组织中呈现过表达,在不典型增生内膜组织中为高表达,在正常组织中为阴性表达或弱表达;AIB1 mRNA和蛋白的过表达与肿瘤的病理类型、组织学分级、淋巴结转移和病人的年龄无关(P〉0.05),但与肿瘤组织的肌层浸润深度及ERα蛋白表达有关(χ^2=4.832、4.674,t′=2.201、2.362,P〈0.05)。结论 AIB1过表达发生在子宫内膜癌的早期和癌前病变阶段,过表达的AIB1可能在子宫内膜癌癌变发展过程中发挥作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子宫内膜癌中缺氧诱导因子-1α(HIF-1α)的表达与患者化疗后远期预后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法分别检测62例子宫内膜癌、30例不典型增生子宫内膜以及30例正常子宫内膜组织中的HIF-1α表达情况,并收集所有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予以对比分析。此外,对62例子宫内膜癌患者予以化疗,并进行为期5年的随访,分析HIF-1α表达与患者复发及死亡情况的关系。结果 HIF-1α在子宫内膜癌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为67.74%(42/62),高于不典型增生子宫内膜组织以及正常子宫内膜组织中的26.67%(8/30)、0.00%(0/30),而不典型增生子宫内膜组织中HIF-1α阳性表达率又高于正常子宫内膜组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子宫内膜癌的HIF-1α表达阳性率在不同分期、分化程度、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中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复发组患者子宫内膜组织中HIF-1α表达阳性率为89.28%(25/28),高于未复发组的50.00%(17/3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生存组患者子宫内膜组织中HIF-1α表达阳性率为43.48%(10/23),低于死亡组的82.05%(32/3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HIF-1α的高表达与子宫内膜癌患者病情严重程度、局部侵袭以及淋巴结转移有关,其水平的高表达可提示早期复发以及死亡。  相似文献   

7.
子宫内膜癌组织核受体共激活因子SRC-1和SRC-3表达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核受体共激活因子SRC-1和SRC-3蛋白在子宫内膜癌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应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20例正常子宫内膜、10例不典型增生内膜及50例子宫内膜癌组织中SRC-1和SRC-3蛋白的表达水平。结果子宫内膜癌组织中SRC-1和SRC-3蛋白阳性表达率均高于不典型增生内膜和正常子宫内膜,差异有显著性(χ^2=6.562、6.743,P〈0.05);且3种组织间SRC-1和SRC3蛋白表达强度不同,差异有显著性(H=11.215、27.956,P〈0.05),在子宫内膜癌中呈过度表达,不典型增生内膜中为高表达,正常内膜为弱表达或不表达。SRC-1和SRC-3蛋白表达与肿瘤的病理类型、手术病理分期、组织学分级和淋巴结转移无关(P〉0.05),但雌激素受体(ER)阳性组SRC-1和SRC-3蛋白表达高于ER阴性组(χ^2=3.900、4.258,P〈0.05),且在子宫内膜癌中SRC-1和SRC-3表达与ER表达呈正相关(r=0.472、0.389,P〈0.05)。SRC-3蛋白表达与肿瘤组织的肌层浸润深度有关(χ^2=5.348,P〈O.05)。结论SRC-1和SRC-3过多表达可能与子宫内膜癌的发生发展有关。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葡萄糖运转蛋白-1(Glut-1)和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在子宫内膜癌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20例正常增生期子宫内膜、25例子宫内膜单纯增生、25例子宫内膜不典型增生、40例子宫内膜腺癌组织中Glut-1和PCNA的表达。结果 Glut-1和PCNA在子宫内膜癌和不典型增生子宫内膜中的表达明显高于正常增生期子宫内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进一步分析显示二者的高表达与子宫内膜癌的组织分化程度有关(P〈0.05),而与临床分期无关(P〉0.05),且二者在子宫内膜癌组织中的表达呈正相关(r=0.544,P〈0.05)。Glut-1在子宫内膜单纯增生和子宫内膜不典型增生中的表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高分化与低中分化子宫内膜癌中的表达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Glut-1和PCNA的异常表达可能在子宫内膜的恶性转变和细胞分化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Glut-1可能有利于鉴别子宫内膜单纯增生与子宫内膜不典型增生、高分化与低中分化子宫内膜癌。  相似文献   

9.
目的通过观察基质金属蛋白酶-2(MMP-2)与低氧诱导因子-1α(HIF-1α)在子宫内膜异位症中的表达,探讨子宫内膜异位症的发病机制及MMP-2与HIF-1α的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化法检测子宫异位内膜(异位内膜组40例)、子宫在位内膜(在位内膜组40例)及正常内膜(正常内膜组20例)中MMP-2、HIF-1α蛋白的表达水平。结果 MMP-2、HIF-1α的阳性表达分别位于腺上皮细胞的细胞膜和细胞质及细胞核和细胞质,异位内膜组阳性表达高于在位内膜组与正常内膜组(P〈0.05),在位内膜组阳性表达高于正常内膜组(P〈0.05);MMP-2与HIF-1α表达强度的变化呈正相关(r=0.657,P〈0.05)。结论在子宫内膜异位症组织中MMP-2和HIF-1α的表达明显增高,且HIF-1α可能参与调控MMP-2的表达。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子宫内膜癌组织中HIF-1α和TopoⅡ的表达。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SP法)检测60例子宫内膜癌、30例增生期子宫内膜组织中HIF-1α和TopoⅡ的表达,并结合临床病理资料进行分析。结果HIF-1α在子宫内膜癌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明显高于增生期子宫内膜(χ2=13.31,P<0.01);HIF-1α的阳性表达随着子宫内膜癌临床分期的升高而明显升高(χ2=8.15,P<0.05);TopoⅡ在子宫内膜癌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明显低于增生期子宫内膜(χ2=8.44,P<0.01);在子宫内膜癌组织中,HIF-1α与TopoⅡ的表达具有关联性(χ2=9.6,P<0.01)。结论HIF-1α在子宫内膜癌发生、发展中起重要的作用;子宫内膜癌中HIF-1α可能通过某种机制参与了TopoⅡ介导的多药耐药。  相似文献   

11.
目的:通过检测缺氧诱导因子-1α(HIF—1α)在子宫内膜腺癌中的表达,探讨它在子宫内膜腺癌发生发展机制中的作用。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分别检测14例正常子宫内膜组织、15例子宫内膜不典型增生组织及56例子宫内膜腺癌组织中HIF-1α 的表达。结果:HIF-1α 在子宫内膜腺癌组织、子宫内膜不典型增生组织、正常子宫内膜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92.86%、53.33%和7.14%,其表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40.483,P=0.000)。子宫内膜腺癌组织中HIF-1α 的阳性表达率与正常子宫内膜组织及子宫内膜不典型增生组织两两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Z=-4.172,P=0.000;Z=-5.501,P=-0.000)。子宫内膜不典型增生组织中HIF-1α的阳性表达率与正常子宫内膜组织比较,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Z=-2.679,P=-0.011)。结论:HIF—1α 在正常子宫内膜到子宫内膜不典型增生再发展到子宫内膜腺癌的过程中表达逐渐增高,说明HIF-1α 可能在子宫内膜病变由良性到恶性转变过程中,以及恶性肿瘤的进展中起了一定的作用。  相似文献   

12.
王希波  刘欣 《中原医刊》2011,(13):81-82
目的探讨环氧合酶2(COX-2)和缺氧诱导因子-1α(HIF-1α)在子宫内膜腺癌的表达及意义。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了15例正常增生期子宫内膜、20例不典型增生子宫内膜、48例子宫内膜腺癌中COX-2和HIF-1d的表达情况。结果COX-2和HIF-1α和COX-2在各实验组中的阳性表达率:正常增生期子宫内膜组为13.3%和0,不典型增生子宫内膜为45.0%和35.0%,子宫内膜腺癌为72.9%和77.1%;COX-2和HIF-1α在各实验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COX-2和HIF-1α在子宫内膜腺癌的表达呈显著正相关关系(P〈0.01)。结论COX-2和HIF-1α在子宫内膜单纯性增生、不典型增生、子宫内膜腺癌中的阳性表达率逐渐升高,两者在子宫内膜腺癌的发生、发展、浸润和转移中发挥重要作用,且两者具有协同效应。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P53和P21ras基因在正常子宫内膜、子宫内膜非典型增生和子宫内膜癌中表达情况,及其表达在病理诊断中的意义。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15例正常子宫内膜、12例子宫内膜非典型增生和35例子宫内膜癌中P53和P21ras的表达情况。结果:15例正常子宫内膜中P53和P21ras基因表达阴性;12例子宫内膜非典型增生中2例P53阳性(16.6%)、1例P21ras阳性(8.3%);在子宫内膜癌中P53阳性20例(57.1%)、17例P21ras阳性(48.0%)。结论:P53和P21ras基因在子宫内膜增生性疾病中均有表达,在子宫内膜癌中高表达(,P〈0.05),对子宫内膜癌的病理诊断提供有力依据。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雌激素受体(ER)、孕激素受体(PR)在子宫内膜良恶性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LSAB法对33例子宫内膜癌、39例子宫内膜单纯型增生、31例子宫内膜非典型增生及31例正常子宫内膜标本进行ER、PR的检测。结果:ER、PR在子宫内膜单纯型增生(46.15%、66.67%)、非典型增生(48.38%、64.52%)及子宫内膜癌(60.61%、60.61%)中的阳性表达率明显高于正常子宫内膜(19.35%、25.82%).P〈0.05。且ER、PR阳性表达强度在单纯型增生、非典型增生、子宫内膜癌与正常内膜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ER阳性表达率在子宫内膜癌组织分化之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ER、PR阳性表达率在其年龄、临床分期及绝经情况方面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子宫内膜癌发生发展中可出现ER、PR异常表达,为临床内分泌治疗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子宫内膜癌组织中磷酸化蛋白激酶B(P—PKB)蛋白的表达及其在子宫内膜癌发生、发展中的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51例子宫内膜癌组织、36例子宫内膜不典型增生组织和20例正常子宫内膜组织中P—PKB蛋白的表达,并分析其与子宫颈癌临床病理因素的关系。结果:P—PKB在子宫颈癌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明显高于子宫内膜不典型增生组和正常子宫内膜组织组(P〈0.05)。P—PKB蛋白的表达与子宫内膜癌组织学分级、临床分期及有无淋巴结转移有关(P〈0.05)。结论:P—PKB蛋白在子宫内膜癌中过表达,可能与子宫内膜癌的发生、发展有关。  相似文献   

16.
子宫内膜癌中PTEN蛋白和雌激素受体ER的检测及临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古吉敏  华平  简友丽 《西部医学》2009,21(11):1872-1874
目的探讨子宫内膜癌组织中抑癌基因PTEN和雌激素受体(ER)的异常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子宫内膜单纯性增生20例、子宫内膜复杂性非典型增生20例、子宫内膜癌35例中PTEN及ER的表达,表达率的差异采用卡方检验。结果PTEN在子宫内膜单纯性增生、子宫内膜复杂性非典型增生、子宫内膜癌中的表达缺失率逐渐上升,表达缺失率与组织学分级有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ER在子宫内膜单纯性增生、子宫内膜复杂性非典型增生、子宫内膜癌中的阳性表达率逐渐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阳性率与组织学分级无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PTEN、ER均与子宫内膜癌的发生、发展有关。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凋亡抑制蛋白Livin、缺氧诱导因子-1α(HIF-1α)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在子宫内膜腺癌组织中的表达、相关性及其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观察40例子宫内膜腺癌、22例子宫内膜不典型增生、16例正常子宫内膜组织中Livin、HIF-1α和VEGF的表达。结果 Livin、HIF-1α和VEGF在正常子宫内膜、子宫内膜不典型增生及子宫内膜腺癌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依次升高,组间比较差异有显著性(χ2=8.09~18.62,P<0.01、0.001),且Livin、HIF-1α和VEGF在子宫内膜癌组织中的表达与癌组织分化程度相关(χ2=7.16~13.70,P<0.05),但与淋巴结转移无关(P>0.05)。HIF-1α和VEGF表达与手术病理分期相关(χ2=10.58、10.81,P<0.05)。Livin和HIF-1α的表达与VEGF蛋白表达呈正相关(γ=0.389、0.472,P<0.05)。结论 Livin、HIF-1α和VEGF蛋白表达可能参与子宫内膜癌的发生和发展。Livin和HIF-1α可能通过上调VEGF蛋白的表达,抑制肿瘤细胞凋亡、促进肿瘤血管生成进而促进子宫内膜癌的发生及发展。  相似文献   

18.
目的:通过癌因子(C-erbB-2)和雌孕激素受体(ER、PR)表达水平的检测分析,探讨其表达水平与子宫内膜癌发生、发展的关系。方法:对30例正常内膜、30例不典型增生、76例子宫内膜癌手术标本常规进行病理检查,采用免疫组化法进行标记。结果:C-erbB-2在子宫内膜不典型增生中出现了过度表达,子宫内膜癌表达率为76.3%,且C-erbB-2的表达与子宫内膜癌的病理分级和病理类型有关(P〈0.01,P〈0.05)。ER、PR在正常内膜中高表达,在子宫内膜不典型增生及子宫内膜癌中表达率下降,且与分级和病理类型有关(P〈0.01,P〈0.05)。C-erbB-2的表达与ER呈负相关。结论:C-erbB-2基因在子宫内膜癌发生发展中具有重要意义,是评价子宫内膜癌预后的指标。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子宫内膜癌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的表达及其与临床病理学之间的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60例子宫内膜癌组织、25例子宫内膜非典型增生组织和25例正常子宫内膜组织中的VEGF蛋白的表达及微血管密度(micro-vessel density,MVD)。结果子宫内膜癌组织的VEGF阳性表达率为65%,VEGF蛋白表达及MVD在子宫内膜癌组织中均显著高于子宫内膜非典型增生组织及正常子宫内膜组织(P〈0.05);子宫内膜癌组VEGF表达与肿瘤分化程度、淋巴结转移、浸润肌层深度、病理分期密切相关(P〈0.05),而与患者的年龄、肿瘤直径无关(P〉0.05)。结论 VEGF的表达在子宫内膜癌的发生、发展中起重要作用,有望作为子宫内膜癌抗血管治疗的靶标。  相似文献   

20.
Syndecan-1和E-cadherin在子宫内膜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Syndecan-1和E-cadherin两种蛋白在子宫内膜癌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二步法染色技术,检测51例子宫内膜癌,28例不典型增生及20例正常子宫内膜组织中Syndecan-1和E-cadherin的表达。结果:Syndecan-1和E-cadherin在子宫内膜癌、不典型增生内膜和正常子宫内膜组织的强阳性表达率分别为5.00%、25.00%、56.86%和80.00%、64.29%、37.24%,两者在3组子宫内膜组织的强阳性表达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Syndecan-1的高表达与子宫内膜癌的组织学分级、有无肌层浸润和临床分期有关(P〈0.05)。E-cadherin的低表达与子宫内膜癌的有无肌层浸润、临床分期和有无淋巴结转移有关(P〈0.05)。子宫内膜癌中Syndecan-1与E-cadherin的表达呈负相关(rs=-0.196,P〈0.05)。结论:Syndecan-1的表达上调和E-cadherin的表达下调可能在子宫内膜癌的侵袭转移中起着重要作用,联合检测Syn-decan-1与E-cadherin可帮助评估子宫内膜癌的预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