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目的:调查分析我院临床应用抗菌药物现状、存在问题及对策,促进临床合理用药。方法:采用抽查2009年1月至11月期间的住院3天以上出院病历330份,门诊处方320张的患者抗菌药物应用情况,并进行分析,调查覆盖所有临床医师。结果:住院患者抗菌药物的使用率为72.7%,其中治疗用药比例占74.2%,预防用药比例占25.8%;抗菌药物应用不合理的病历占使用抗菌药物病历的比例为13.8%,其中适应症选择不合理占54.5%,用药方法不合理占21.2%,用药疗程不合理占24.3%。门诊抗菌药物使用率为44.7%,不合理使用抗菌药物处方占使用抗菌药物处方的比例为4.2%。结论:我院抗菌药物的使用存在不同程度的不合理应用现象,并在整体上存在用药起点高、档次高的问题,医院药事委员会应加强抗菌药物的使用管理,采取必要的管理措施,以保证抗菌药物的合理应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调查分析我院临床应用抗菌药物现状、存在问题及对策,促进临床合理用药。方法:采用调查2009年5月29日零点至二十四点期间的247例住院患者横断面抗菌药物应用情况,并进行分析。结果:抗菌药物的使用率为77.3%,其中治疗用药比例占70.2%,预防用药比例占29.8%;抗菌药物应用不合理的病历占使用抗菌药物病历的比例为14.7%,其中适应症选择不合理占53.5%,用药方法不合理占14.4%,用药疗程不合理占32.1%。结论:我院抗菌药物的使用存在不同程度的不合理应用现象,并在整体上存在用药起点高、档次高的问题,医院药事委员会应加强抗菌药物的使用管理,采取必要的管理措施,以保证抗菌药物的合理应用。  相似文献   

3.
杨靖 《中医药管理杂志》2014,(11):1876-1878
目的:探讨普外科围术期患者抗菌药物应用情况。方法:随机抽取2011年10月至2013年10月在浙江省平阳县萧江医院普外科进行手术治疗的155份病历,调查分析围术期患者抗菌药物使用种类、用药时间、使用频率、联合用药,分析不合理用药原因。结果:术前〉2小时使用抗菌药物的患者数为25.16%,术前≤2小时使用抗菌药物的患者数为70.32%,术中使用抗菌药物的患者数为4.52%。术后3~7小时使用抗菌药物的患者数为27.09%,术后〉7小时使用抗菌药物的患者数为72.91%;抗菌药物种类依次为头孢呋辛、头孢尼西钠、头孢他啶、甲硝唑等,其中头孢菌素用药最多;Ⅰ类切口单一用药为66.19%,二联用药为29.58G,Ⅱ类切口单一用药为41.67%,二联用药为50%;Ⅰ类切口合理用药为36.62%,不合理用药为16.91%,Ⅱ类切口合理用药比例为26.19%,不合理用药为19.05%。其中合理48例,基本合理79例,不合理28例。抗菌药物不合理使用原因主要包括用药时间不当,占53.57%;治疗时间长,占21.43%;用药种类不当,占17.86%。结论:针对普外科围术期抗菌药物应用存在的问题,加强管理,合理选择抗菌药物,对于提高治疗效果、预防围术期感染、缩短住院时间、减轻患者痛苦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4.
目的:分析我院Ⅰ类清洁切口手术病历抗菌药物的使用情况。方法:抽取我院2011年1月-8月Ⅰ类切口手术病历120份,对抗菌药物使用百分率、抗菌药物选用情况、术前预防用药方法、术后用药方法等进行分析。结果:我院Ⅰ类切口手术病历抗菌药物使用率为1。O%。抗菌药物选用不合理的64例,占53.3%,不合理选用药物以氨曲南、头孢米诺、头孢派酮舒巴坦为主。术前预防用药时间不舍理的41例,占34.2%,表现为手术结束时给予抗菌药物。术后预防用药时间过长的109例,占89%,最长达10天。结论:我院Ⅰ类清洁切口手术预防使用抗菌药物存在选药混乱、高档,术前用药时间不规范,术后用药时间过长等问题。医院应加大对Ⅰ类清洁切口手术抗茵药物使用的管理力度,确保卫生部文件的落实执行,确保抗茵药物的临床合理应用。  相似文献   

5.
我院抗菌药物临床应用调查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调查分析我院临床应用抗菌药物现状、存在问题及对策,促进临床合理用药。方法:采用调查2009年6月1日零点至二十四点期间的276例住院患者抗菌药物应用情况,并进行分析。结果:抗菌药物的使用率为74.6%,其中治疗用药比例占71.4%,预防用药比例占28.6%;抗菌药物应用不合理的病历占使用抗菌药物病历的比例为11.2%,其中适应症选择不合理占56.5%,用药方法不合理占13.0%,用药疗程不合理占30.4%。结论:我院住院患者抗菌药物的使用存在不同程度的不合理应用现象,并在整体上存在用药起点高、档次高的问题,医院药事委员会应加强抗菌药物的使用管理,采取必要的管理措施,以保证抗菌药物的合理应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了解住院下呼吸道感染患者抗菌药物使用情况,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依据。方法:随机抽取2009年上半年首诊为下呼吸道感染的病历260份,对抗菌药物应用进行回顾性调查。结果:抗菌药物使用率为82.7%,多为二联用药与静脉给药,不良反应少。结论:我院在治疗下呼吸道感染患者时存在不合理应用抗菌药物现象,规范化管理有待加强。  相似文献   

7.
目的:了解医院住院患者抗菌药物使用情况,分析不合理用药情况。方法:采用回顾性方法,随机抽取医院2016年1~10月出院的病历,按设计好的项目进行分类、汇总整理。结果:抽查病历中使用抗菌药物129份,有46份病历存在抗菌药物不合理使用的现象。不合理使用主要表现为无病原学检查、用药疗程不适宜、药物选择不合理、给药时机不适宜、用法用量不合理等。结论:医院住院患者抗菌药物的使用,仍存在一定程度的不合理用药现象,应继续加强临床药学服务工作及对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的管理,促进抗菌药物的合理应用。  相似文献   

8.
抗菌药物临床合理应用现状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科学、合理使用抗菌药物,预防用药失误(medication errors)和医疗风险、杜绝医疗事故的发生.方法:对医院2008年度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情况进行回顾性调查研究.结果:共抽查住院病历600份,使用了抗菌药物的有494份,使用率高达82.33%.100份病历中:合理使用抗菌药物的有16份,仅占16%;疑为细菌感染作病原学检测及药敏试验的有14份病历,占14%;未做病原学检测及药敏试验的占86%.不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有84份,占84%.结论:我垸存在严重不合理使用抗菌药物和滥用抗菌药物现象:无指征使用抗菌药物;抗菌药物品种选择不当;抗菌药物使用时间分配不合理;不合理联合用药;1类切口手术预防性用药不规范.  相似文献   

9.
外科住院病人抗菌药物使用的调查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黄石市爱康医院外科住院病人抗菌药物使用现状,提高合理用药水平。方法抽取该院2006—09—12外科出院病历386份,对抗菌药物应用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我院外科住院病人抗菌药物使用率为97.15%;其中单种抗菌药物的使用占60.80%,二联用药占34.40%,三联用药占4.80%,预防性应用占57.51%,手术患者抗菌药物使用率100.00%;仅有4例进行了微生物学检查和药敏试验。结论外科住院病人使用抗菌药物比例偏高,疗程偏长,多凭经验用药,手术患者真正做到围手术期用药的很少。应贯彻实施《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加强合理应用抗菌药物管理,以避免抗菌药物的不合理应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为了解医院住院患者使用抗菌药物的情况,加强对抗菌药物的使用管理,促进临床合理用药。方法随机抽取6个临床科室2008年1—12月的出院病历3951份进行回顾性调查和分析。结果抗感染药物使用率达到82.6%,超标12.6%;围手术期抗感染药物使用率为100%;药敏实验率为13.6%,未达标27.4%;抗菌药物分线使用中,一线占53.6%;二线占38.1%;i线占7.6%。结论抗菌药物临床使用存在不合理用药现象,应加强相关知识的培训,加强合理使用抗菌药物的管理。  相似文献   

11.
目的:调查我院围手术期间抗菌药物应用现状及合理性情况。方法:2009.6.21~12.21出院的200例手术患者围手术期抗菌药物预防性使用情况进行调查分析。结果:围手术期抗菌药物使用率100%,其中应用合理89例约占44.5%、基本合理74例约占37%、应用不合理37例约占18.5%。结论:仍存在围手术期抗菌药物预防性使用不合理现象。因此,应加强《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促进预防用药的规范化。  相似文献   

12.
目的:调查分析我院围手期预防应用抗菌药物的不合理现状,从而加强围手术期预防用药的监督管理,促进临床安全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方法:抽取2011年1月1日-5月31日期间医院归档病历中外科手术病历1680份,进行分析。结果:发现同手术期预防应用抗菌药物存在一些不合理现象。1、预防用药时间不准确,总的预防用药时间过长。2、预防用药选择不合婵。3、用法用量不准确,单次用药剂量过大。4、无指征更换抗菌药物。5、抗菌药物使用频率过高。结论:通过对我院外科围手术期预防应用抗菌药物的分析,发现我院存在的不合理用药现象,从而加强对临床抗菌药物应用的监管,加强临床医务人员抗菌药物合理应用知识的培训,促进临床抗菌药物的合理使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了解某院I类手术病人围手术期抗菌药物预防应用使用情况。方法随机抽取该院2010年1月-12月四种外科I类切口手术(乳腺、甲状腺、闭合性股骨骨折、腹外疝)共200份病例,对抗菌药物的预防应用进行调查、统计、分析用药合理性。结果200份病历有199份使用了抗菌药物,其中,无预防用药指征的149例,占74.87%;用药时机确当的有58例,占29.15%,但溶媒量的使用均超过100ml;抗菌药物的选择有32份符合规定,占16.08%;用药疗程有5份符合规定,占2.51%;单一用药的有134份,占67.3%。结论该院在I类切口围手术期预防用抗菌药物方面存在着很大程度的不合理现象,合理用药水平有待提高。  相似文献   

14.
目的:了解住院患者抗菌药物分级使用情况,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每月随机抽查归档病历150份,对抗菌药物使用类别、使用频度、临床分级使用及病原菌检测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结果:1800份住院病历使用抗菌药物共8类36种,抗菌药物使用率为61.8%,使用频度排前十位的药物分别是“非限制使用”、“限制使用”、“特殊使用”的抗菌药物使用率分别为:26.3%、56.8%、16.9%。病原菌送检率为64.7%,检出阳性率为27.8%。结论:我院抗菌药物使用情况基本符合《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的规定,但仍存在一些使用不合理的现象。  相似文献   

15.
目的调查天津市中心妇产科医院2013年住院患者抗菌药物的使用情况,并分析评估其使用合理性。方法采用回顾性调查方法对随机选取的360份病历中抗菌药物的使用情况进行汇总,分别从抗菌药物使用品种、费用、科室分布、联合用药等方面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360例病历中155份使用了抗菌药物,抗菌药物的使用率为43.06%,其中产科使用例数为67例,使用率(77.91%)最高,联合用药比例为18.07%,62份病历为不合理用药,占17.22%。结论天津市中心妇产科医院抗菌药物使用基本合理,但少数病历存在用药不合理现象。抗菌药物的管理需要多部门共同参与,医师应严格用药指征,临床药师应加强培训,医院加强监督管理。  相似文献   

16.
目的:分析住院患者抗菌药物不合理应用情况,促进临床合理用药。方法:随机抽取2011年7月至2012年6月出院病历920份进行回顾分析,对不合理应用抗菌药物进行统计、分析。结果:使用抗菌药物的病历有522份,不合理使用抗菌药物的病历有71份,占所抽查使用抗菌药物病历的13.60%;不合理使用抗菌药物表现为药物选择不恰当、用药方法不合理、抗菌药物粉针剂溶剂选择不当、联合用药不妥、围术期预防用药不合理等。结论:住院患者不合理使用抗菌药物现象不容忽视,医院应采取综合措施,加强对抗菌药物使用监管,促进抗菌药物合理使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分析我院临床静脉滴注药物医嘱的不合理用药情况及探讨药师在静脉滴注药物合理使用中的作用。方法:根据静脉配置中心对已发现并纠正的我5%2008年1月-2009年12月的1050份不合理静脉用药的处方进行分析。结果:1050份不合理静脉用药处方中,超剂量使用占39.15%,配伍禁忌占30.69%,药物的浓度不适宜占16.40%,溶媒配伍不合理占8.29%,给药频次不合理占3.17%,联合用药方面问题占2.29%。结论:药师在审方和合理用药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能有效降低和预防不良反应的发生。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循证药学在临床抗菌药物合理应用中的价值。方法:随机选择2017年1~11月期间医院门诊病历中的完整处方1 000例,设为对照组。选择2017年12月~2018年10月期间门诊病历中的完整处方1 000例,设为观察组。对照组治疗过程中根据主治医师开具的处方进行治疗,不进行干预管理。观察组在治疗过程中采用循证药学抗菌药物干预管理方式。统计并比较两组处方中抗菌药物的使用情况及不合理用药情况。结果:观察组处方中抗菌药物使用比率明显低于对照组,进行细菌检测或药敏实验的比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单用抗菌药物的比率明显高于对照组,联合使用抗菌药物的比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抗菌药物平均使用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使用抗菌药物的处方中,不合理联合用药比率、用药档次过高比率、用法用量不合理比率、溶媒不合理比率、无适应症用药比率、用药疗程过长的比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采用循证药学进行管理有助于提升抗菌药物使用的合理性。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与分析处方点评对合理用药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1 800张处方,分析筛选出不合理用药处方;另抽取50份病历,筛选出不合理用药病历.结果:98例处方和病历被点评,其中65例为抗菌药物处方,占总被点评处方的66.3%,处方张数最多以及所占处方比例最多的为抗菌药物用法不合理,其次为过度用药和医生越级使用抗菌药.结论:医院在合理用药上要实施处方点评工作,可以提高医务工作者用药水平,同时也可以帮助临床药师对处方进行有效审核.  相似文献   

20.
目的:分析干预措施在外科围手术期抗菌药物的应用中的有效性和可行性,做全院推广的试点。方法:抽取2007年(干预前)普外科手术病历1383份和2008年(干预后)普外科手术病历1606份,对围手术期使用抗菌药物进行调查分析。结果:抗菌药物的使用率、平均使用天数、用药时机选择(术前2h给药)、病原学送检率,干预前与干预后分别为98%与64.3%、≥5d与24h-3d、32.2%与63.4%、12.3%与48.6%。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医院所采用的合理用药干预措施有效并具有可行性,可规范临床医生合理使用抗菌药物,对全院合理使用抗菌药物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