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糖尿病肾病(diabetic nephropathy,DN)过程中存在不同程度的微炎症状态,目前微炎症状态与肾脏损害的关系已引起人们的广泛关注,大量的研究表明:免疫炎症反应在DN发生发展过程中发挥着极为重要的作用,引,与营养不良、感染以及代谢紊乱等原因有关引起的免疫性炎症尤为密切。调节微炎症状态对于延缓DN进展,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拟采用回顾性分析,观察左卡尼汀对DN微炎症状态的影响。  相似文献   

2.
正糖尿病肾病(DN)是糖尿病患者中常见的微血管并发症之一,糖尿病肾病患者多伴有脑血管疾病和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疾病,在透析时并发症较多,心血管疾病是造成糖尿病肾病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1])。研究表明氧化应激通过炎症反应,引起局部和全身组织的损伤,与血液透析患者的心血管事件发生率和病死率明显相关~([2])。因此,改善透析患者氧化应激和微炎症状态对减少动脉粥样硬化和心血管事件发生,降低病死率有  相似文献   

3.
正糖尿病发病率在中国呈上升趋势,其并发症糖尿病肾病是慢性肾衰竭的重要原因之一,根据近年上海和北京市透析登记系统的数据显示,糖尿病已成为继发性肾病中引起终末期肾脏病(ESRD)的首位病因~([1])。糖尿病肾病(DN)的微炎症状态近年倍受重视~([2]),是导致疾病进展和患者死亡率增高的一个重要因素,因此调节微炎症状态对于延缓DN的进展,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具有重要的意义。自2014年1月~2015年6月,我  相似文献   

4.
<正>糖尿病肾病(diabetic nephropathy,DN)为糖尿病常见并发症,终末期肾病以血液透析为主要治疗手段。报道指出[1],DN血液透析患者的预期寿命普遍低于其他血液透析患者,与DN患者存在明显氧化应激及微炎症状态有关。证据显示[2],高通量血透与普通血透相比可降低心脑血管事件发生率与病死率。研究发现[3],高通量血透治疗DN收效良好,效果优于普通血液透析。燕军玲[4]的研究表明,清热化湿类中药可使DN患者受益,但目前临床有关高通量血透联合清热化湿类中药治疗DN的研究仍较为缺乏。本研究以90例DN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观察温胆汤加减联合高通量血透对氧化应激及微炎症反应的影响,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5.
糖尿病肾病(Diabetic Nephropathy,DN)是糖尿病严重的微血管并发症之一,DN发生发展的确切机制不明,目前研究认为与糖代谢紊乱、血流动力学改变、细胞因子以及遗传背景等多种因素综合作用有关。近年来炎症在DN中的作用受到人们的重视,众多前炎性细胞因子、黏附因子、趋化因子和生长调节因子等相互作用、相互交联,扩大了炎症的级联反应,促进了DN的进展。  相似文献   

6.
正近年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糖尿病发病率逐年升高,在中国成人糖尿病发病率约为11.6%[1]。糖尿病肾病(diabetic nephropathy,DN)是糖尿病常见的并发症,是慢性肾脏疾病及终末期肾病的主要原因。目前DN的防治主要集中在控制血糖、应用ACEI/ARB类药物等手段,但延缓DN的进展治疗有限。DN中足细胞损伤是引起蛋白尿发生发展的重要一环,目前研究其损伤机制包括高糖及AGEs诱导、炎症因子、氧化应激、机  相似文献   

7.
糖尿病肾病(diabetic nephropathy,DN)是糖尿病重要的微血管并发症,现已成为终末期肾衰竭和糖尿病患者死亡的重要原因之一.近年来糖尿病肾病的炎症发病机制备受关注,而中医认为热邪是DN的重要病因,热邪与DN的炎症发病机制关系密切,因此,探讨热邪在DN的致病作用及治疗方法极具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8.
糖尿病肾病( Diabetic nephropathy,DN)是糖尿病最常见、最严重的并发症之一。 DN发病机制复杂,是在遗传背景的基础上多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长期高血糖是导致DN的始动因素,其诱导的氧化应激及炎症反应相互作用,最终导致DN的发生。针对这两个靶点通路的治疗将成为DN治疗领域的新热点。  相似文献   

9.
雷公藤多苷联合黄葵胶囊治疗糖尿病肾病临床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糖尿病发病率的逐年上升,糖尿病肾病(DN)已成为引起终末期肾病的首要原因,尤其在欧美国家,每年新增的透析患者中有35%~40%是由DN引起[1];在我国也呈逐年上升的趋势,是引起终末期肾病的第二大原因[2]。DN是糖尿病常见而严重的并发症之一,也是糖尿病的主要死亡原因之一,给社会造成了沉重的经济负担,也影响了患者的生存质量。然而DN的发病机制错综复杂,目前尚未完全明确,治疗上也缺乏完全有效的手段。有研究发现DN中存在着炎症细胞浸润以及炎症介质水平升高,  相似文献   

10.
糖尿病肾病(diabetic nephropathy,DN)是糖尿病(DM)常见且严重的慢性并发症之一,既是终末期肾病(ESRD)的重要原因,也是糖尿病患者的主要死亡原因之一。现代医学对DN采取一体化治疗:严格控制血糖及血压、纠正脂质代谢、逆转胰岛素抵抗、减少蛋白尿、保护肾功能和积极治疗并发症等。因此有效地治疗早期DN对于提高DM患者生存质量,延缓DN的发生发展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笔者在常规西医治疗的基础上加用益肾泄浊汤治疗DN76例,取得较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与同道共勉。  相似文献   

11.
补肾益气汤对早期糖尿病肾病患者CRP和TNF-α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糖尿病肾病(DN)是糖尿病患者主要的慢性并发症之一,最终可导致患者因慢性肾衰竭而死亡。其病因为多种因素综合作用,包括遗传及环境因素,目前已经明确炎症因素参与糖尿病肾病的形成。  相似文献   

12.
糖尿病肾病(DN)是糖尿病最主要的微血管并发症之一,DN的临床特征为蛋白尿,渐进性肾损害,最终导致肾衰竭,是糖尿病的主要死亡原因之一。DN发生发展的确切机制不明,  相似文献   

13.
糖尿病肾病肾小管间质病变研究进展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糖尿病肾病(DN)是糖尿病重要的慢性并发症,是终末期肾衰竭的主要原因之一。以往对DN的研究大多集中在肾小球病变,而对糖尿病状态下占据整个肾脏体积几乎达90%的肾脏小管间质病变的发生发展及其机制的研究却极为有限。  相似文献   

14.
黄芪桂枝五物汤加减治疗糖尿病肾病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糖尿病肾病(DN)是糖尿病(DM)最常见的并发症,也是DM患的主要死亡原因之一。目前DN在我国终末期肾衰竭患占5%,因此,对如何有效地预防和治疗DN的发生及发展的研究越来越受到重视。笔采用黄芪桂枝五物汤加味治疗DNl6例,对其改善肾功能的变化作用做了临床研究,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5.
糖尿病肾病(DN)是糖尿病(DM)严重的并发症之一,病变可累及肾血管、肾小球、肾小管和肾间质,约30%糖尿病发展为糖尿病肾病,已成为目前糖尿病病人死亡的主要原因.糖尿病肾病为难治病之一,已为国内外学者所公认.2000年6月~2003年12月,我们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糖尿病肾病取得了较好疗效,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6.
糖尿病肾病(diabetic kidney disease,DKD)是糖尿病常见的微血管并发症之一,也是终末期肾病(end stage renal disease,ESRD)的主要病因[1]。目前认为DKD的发生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其确切的发病机制尚未完全明了。最近研究表明,DKD是种炎症疾病,存在微炎症状态。如白细胞介素-1(IL-1)、IL-6、IL-18及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等炎症细  相似文献   

17.
糖尿病肾病(DN)是糖尿病(DM)的主要微血管并发症,是当前导致终末期肾病(ESRD)的主要原因之一,因此积极研究DN的发病机制,寻找有效的药物预防DN的发生、发展,是目前亟待解决的问题.DM引起的肾脏病变早期主要表现为肾小球和肾小管肥大,而肾小球肥大与后期肾小球硬化的发生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8.
葛根素与依那普利合用治疗糖尿病肾病疗效观察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糖尿病肾病(DN)是糖尿病的主要微血管并发症之一。也是导致慢性肾衰竭的常见原因。其发生首先以微血管的血流动力学变化为起点,继而发生以毛细血管基底膜增厚和系膜基质扩展为特征的肾小球硬化,据欧美、日本的统计资料表明目前DN已跃升为终末期肾病(ESRD)的首位原因,占35%。自2003年以来,我们应用静脉滴注葛根素并配合口服依那普利治疗DN取得了一定的疗效,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9.
糖尿病肾病(DN)是糖尿病常见的并发症之一,也是糖尿病微血管病变的一部分.临床DN一旦发生,出现持续性蛋白尿则病情将不可逆转,往往进行性发展至终末期肾衰竭.所以早期有效地防治DN具有重要意义.我院自2002年5月~2004年4月采用洛汀新、保肾康、藻酸双脂钠,对32例DN患者进行治疗观察,取得一定的疗效,现回顾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20.
<正>糖尿病肾病(diabetes nephropathy,DN)是糖尿病最常见的慢性并发症,其发病率近年快速增长,若不进行干预大多数患者将逐渐进展至终末期肾病,是糖尿病致死的主要原因之一[1,2]。目前对于DN的治疗,仅限于对症处理,不论中医或西医都还不能有效的预防或阻滞疾病的进展。深入探讨DN发生发展过程中的中医证候及证型规律,是提高中医治疗DN疗效的有效途径之一。本研究通过观察近2年我院住院的2型DNⅢ-Ⅴ期患者的临床资料,总结该疾病不同阶段的中医证型规律、并探讨其症状、证型变化等与疾病进展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