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近年来笔者采用毫针围刺病损局部加红外线局部照射,再配合药物治疗带状疱疹,疗效显著,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
刘金利  王娟  李桂双 《山东医药》2008,48(46):24-24
2006年5月~2008年3月,我们用梅花针叩刺配合局部拔火罐治疗带状疱疹132例取得较满意的疗效。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3.
张亚南  丁冬  曹素芬  葛金芳 《传染病信息》2019,32(4):359-361,365
目的观察梅花针叩刺局部放血结合激光照射皮损部位治疗早期带状疱疹的临床疗效及预后情况。方法选取2016年12月—2018年10月于我院治疗的68例早期带状疱疹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4例,其中对照组采用西医常规治疗及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另给予梅花针叩刺放血结合激光照射治疗。结果治疗结束后,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4.12%,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9.41%(P<0.05)。治疗结束后1个月、2个月进行随访时,观察组总有效率也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均<0.05)。2组患者疼痛视觉模拟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均<0.05),且观察组下降差值大于对照组(P<0.05)。结论梅花针叩刺放血结合激光照射治疗早期带状疱疹可缩短病程,减轻患者疼痛,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巨刺结合经筋刺法对中风后痉挛性偏瘫病人运动功能的影响。方法将50例中风偏瘫病人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25例。两组均给予脑卒中常规药物基础治疗和常规康复治疗;治疗组采用巨刺结合经筋刺法治疗,对照组采用常规针刺法治疗。治疗前后分别评定两组Fugl-Meyer运动评分(FMA)和改良Barthel指数(MBI)。结果治疗后,两组FMA评分和MBI评分较治疗前升高,且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巨刺结合经筋刺法可改善中风后痉挛性偏瘫病人的运动功能。  相似文献   

5.
目的通过评估刺血拔罐对不同年龄段急性期带状疱疹治疗的临床效果,为老年患者带状疱疹神经痛的治疗提供有效的治疗方案。方法按照不同年龄段,将67例患者分为两组:老年组37例,60~90岁;中青年组30例,28-59岁。每组再随机分为两个亚组,老年治疗组(n=19,A组)和老年对照组(n=18,B组);中青年治疗组(n=15,C组)和中青年对照组(n=15,D组)。治疗组采用药物、刺血拔罐治疗,对照组采用药物、神经阻滞治疗。采用VAS评分对疼痛程度进行评估。结果治疗前A组、B组、C组、D组的VAS分别为:7.66±1.13、7.94±1.11、8.00±1.16和7.97±1.12;治疗5W后,4组的VAS分别为:1.53±0.81、2.50±0.73、1.30±0.82和1.63±0.83。老年带状疱疹患者采用刺血拔罐配合药物的综合治疗疗效与中青年患者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3W后,中青年患者神经阻滞治疗疗效优于老年患者。结论临床上可根据患者的年龄和病情,选用不同的方法进行治疗,对老年带状疱疹神经痛患者来说,刺血拔罐治疗疗效更好。  相似文献   

6.
为探讨治疗刺蛾幼虫皮炎的有效药物,把病程相同的患者随机分组,每组20人,共4组。各组采用不同药物治疗,4种药物的用法为,季德胜蛇药在用药前先用消炎止痛膏反复粘揭,然后用季德胜蛇药外敷,每d2次(早晚各1次);其它3种药物直接涂搽在皮损局部,均每d3次。各组均用同一标准判定疗效。结果显示季德胜蛇药组的疗效与其它3组相比较,差别有高度显著性。因此,季德胜蛇药是目前治疗刺蛾幼虫皮炎较理想的药物。  相似文献   

7.
刺蛾幼虫皮炎的治疗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探讨治疗刺蛾幼虫皮炎的有效药物,把病程相同的患者随机分组,每组20人,共4组。各组采用不同药物治疗,4种药物的用法为,季德胜蛇药在用药前先用消炎止痛膏反复粘揭,然后用季德胜蛇药外敷,每d2次(早晚各1次),其它3种药物直接涂搽在皮损局部,均每d3次,各组均用同一标准判定疗效。结果显示季德胜蛇药组的疗效与其它3组相比较,差别有高度显著性,因此,季德胜蛇药是目前治疗刺蛾幼虫皮炎较理想的药物。  相似文献   

8.
Bemosate与Diphesyl均为苏联合成的β-芳羟乙基卡胺季盐化合物,为了比较其疗效,将实验感染鼠类同刺线虫和鼠鞭虫的小鼠分成3组,按不同剂量分别进行灌胃给药治疗,鼠类同刺线虫病治疗3天,鼠鞭虫病治疗4天,治毕后48小时解剖全部动物,计算每组鼠的虫数,与对照组(未治疗)比较,以减虫率评定药物的疗效。每种制剂的不同剂量重复进行3批实验。  相似文献   

9.
小儿支气管哮喘用药物治疗很难收效。我们用点刺四缝穴冶疗57例,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一、治疗方法: 1.四缝穴位置:在两手食、中、无名和小指的掌侧面,第一指间关节横纹中点处为四缝穴。两手共8个针刺点。2.点刺方法:患儿手掌向上,五指并拢伸直。医者左手握住患儿手指尖端,使被刺指略成弓形(点刺部位凸起)。局部常规消毒后,右手持消毒的三梭针或1.4厘米长(市上  相似文献   

10.
热刺法治疗痹证呼和浩特市回民区卫生防疫站(010022)王雅丽郇力英笔者运用热刺法治愈痹证45例。现报道如下:热刺方法及注意事项“热刺法”简介:热刺法是针刺法的一种手法,当针刺入穴位中施手法时,患者即感到针下发热,随及热量扩散至穴位内,然后整个患部...  相似文献   

11.
马丽娜 《中国老年学杂志》2013,33(18):4633-4634
带状疱疹是皮肤科常见疾病,好发人群为中老年患者〔1〕,是病毒感染,病原体多为带状疱疹病毒〔2〕,因此临床上治疗多采用抗病毒药物阿昔洛韦、更昔洛韦等〔3〕。膦甲酸钠是新型的用于治疗疱疹病毒的药物〔4〕。本次研究拟探究膦甲酸钠在中老年带状疱疹患者治疗中的疗效。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经筋排刺法配合皮肤针疗法治疗脑卒中后上肢痉挛病人的临床疗效及对其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将111例病人随机分为两组,在必要康复的基础上,治疗组采用经筋排刺法配合皮肤针疗法治疗;对照组采用常规药物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后临床疗效;应用健康状况调查问卷(SF-36中文版)评价两组病人的生活质量,并进行比较。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6.43%,对照组为78.18%,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SF-36各项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结论经筋排刺法配合皮肤针治疗脑卒中后上肢痉挛病人有显著临床疗效,能明显提高病人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3.
割刺疗法是祖国医学遗产之一,在临床应用中对某些疾病确有一定疗效。但应用割刺疗法治疗结核性渗出性胸膜炎尚未见报导,作者对27例结核性渗出性胸膜炎患者,采用割刺鳩尾穴,均获痊愈。现将观察结果报告如下,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刘晓宁  王宏  王蒙  武术 《内科》2012,7(1):29-30
目的 药物联合半导体激光治疗带状疱疹的疗效观察.方法 采用阿昔洛韦等药物联合半导体激光治疗带状疱疹30例(观察组)并与单用药物治疗30例(对照组)进行比较.结果 观察组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并能有效预防后遗神经痛.结论 药物联合半导体激光治疗带状疱疹是一种疗效好,安全可靠的方法.  相似文献   

15.
作者采用揚刺深針法治疗腱鞘囊肿38例,均取得滿意的效果。 揚刺深針法,是根据內經长刺篇:“入一旁四处,……”及甲乙經:“正內一旁內四,……”的方法,而在临床操作上运用深刺留針来治疗腱鞘囊肿,故命名为“揚刺深針法”。治疗时先以75%酒精棉球于患处消毒,然后持1寸或1.5寸毫針,用左拇食二指固定囊肿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白花刺对糖尿病肾病(DN)大鼠降血糖及肾脏保护作用。方法 2014年9月选择重庆市中药研究院实验动物研究所供应的健康清洁级雄性SD大鼠60只,从中选择40只大鼠制作DN大鼠模型,根据随机数字法分成DN组20只及白花刺治疗组20只,另20只正常大鼠为正常对照组。对比各组的肾重/体重及血浆、肾组织的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活性水平,及治疗前后的血糖和体重,以及尿蛋白、尿素氮(BNU)、尿肌酐(Cr)指标水平,分析治疗后DN大鼠的肾脏形态学变化。结果白花刺治疗组与DN组的肾重/体重显著大于正常对照组,血浆、肾组织的SOD和GSH-Px活性水平显著低于正常对照组(均P0.05)。同时,白花刺治疗组的肾重/体重显著小于DN组,血浆、肾组织的SOD和GSH-Px活性水平显著高于DN组(均P0.05)。白花刺治疗组与DN组在治疗前后的血糖、尿蛋白、BNU及Cr水平均分别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两组治疗后的体重显著低于正常对照组(均P0.05)。白花刺治疗组在治疗后的血糖、尿蛋白、BNU及Cr水平均分别显著低于DN组,体重显著高于DN组(均P0.05)。利用白花刺治疗后DN大鼠后,经光镜和电镜显示其肾脏形态学变化较正常对照组不明显。结论白花刺对于DN大鼠具有一定的降血糖功能,还可发挥肾脏保护作用,效果明显,值得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文刺及Nd:YAG激光治疗后,不同时期文刺动物模型文刺色素颗粒位置及形状的变化,为选择激光治疗的最佳时机和最佳治疗间隔时间提供实验依据。方法用40只昆明种小白鼠复制文刺动物模型,在光镜下分别观察文刺后不同时间色素颗粒的变化。3个月后,用Nd:YAG 1064nm激光治疗文刺,在治疗后1天、1周、1个月、3个月,在光镜下观察文刺色素颗粒位置的变化及未治疗部位文刺色素颗粒位置的变化。结果 (1)文刺动物模型复制后文刺色素颗粒的位置及形状:第1天散在分布于表皮和真皮,呈毛刺状;1周时主要位于真皮深层和毛囊周围;3个月主要灶状分布于皮下组织;6个月呈狭窄的带状分布于皮下组织内。(2)激光治疗后文刺色素颗粒的位置及形状:第1天,大部分被击碎成大小一致的颗粒,呈毛刺状;第1周,边缘开始变得整齐光滑;第3个月,数量更少,边缘更清楚,并在皮下组织中呈狭窄的带状分布。结论 Nd:YAG激光能有效击碎文刺色素颗粒,最佳治疗时间为文刺后6个月,最佳治疗间隔时间为3个月。  相似文献   

18.
“刺猴”系一种病毒性寄生赘疣,多发生于手背及面颈部,其它部位亦可见到。过去多采用腐蚀剂或手术切除治疗。1968年,我科从一病人处听到用火柴棒拨“刺猴”的方法,并应用于临床,至今已治疗二百多例,均一次根治,不留斑痕。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电针配合刺络拔罐术治疗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毫针治疗,治疗组采用毫针、电针、刺络、拔罐四步疗法。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6.7%优于对照组的73.3%(P<0.05)。结论电针配合刺络拔罐术治疗颈椎病优势明显。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腹针配合刺血疗法治疗老年性痛风性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老年性痛风性关节炎患者10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50例。治疗组采取腹针疗法配合刺血疗法治疗,对照组采取西药治疗,均治疗1个月。结果治疗组在改善关节功能、运动功能、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缓解疼痛及降低血尿酸水平方面均优于对照组(P0.05),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腹针配合刺血疗法治疗老年性痛风性关节炎,能更好地改善关节症状,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