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诊疗指南(2010年修订版)   总被引:12,自引:2,他引:10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是一种与胰岛素抵抗(insulin resistance,IR)和遗传易感密切相关的代谢应激性肝脏损伤,其病理学改变与酒精性肝病(ALD)相似,但患者无过量饮酒史,疾病谱包括非酒精性单纯性脂肪肝(nonalcoholic simple fatty liver,NAFL)、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NASH)及其相关肝硬化和肝细胞癌[1,2].  相似文献   

2.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包括单纯性脂肪肝、脂肪性肝炎、脂肪性肝纤维化等[1],其发病机制尚未完全阐明.外周血自然杀伤T(NKT)细胞比例变化与NAFLD有关[2].  相似文献   

3.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现已成为我国常见的慢性肝病之一,严重危害人民健康[1]。NAFLD包括单纯性非酒精性脂肪肝、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脂肪性肝纤维化和肝硬化,及早治疗、阻断病情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我们对B超和/或CT检查无肝硬化的NAFLD患者30例,采用复方二氯  相似文献   

4.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是一种与胰岛素抵抗(insulin resistance,IR)和遗传易感密切相关的代谢应激性肝脏损伤,其病理学改变与酒精性肝病相似,以肝细胞脂肪变性和脂肪贮存为特征,但患者无过量饮酒史的综合征.疾病谱包括非酒精性单纯性脂肪肝(nonalcoholic simply fatty liver,NAFL)、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nonalcoholic steatohepatitis,NASH)及其相关肝硬化和肝细胞癌[1-3].近年来,NAFLD发病率呈上升趋势,成为危害全球公共健康的重要疾病之一.目前我国NAFLD的发病呈现低龄化趋势,上海、广州、香港等发达地区成人NAFLD患病率在15%左右.NAFL患者10~20年肝硬化发生率为0.6%~3.0%,而NASH患者10~15年肝硬化发生率高达15%~25%[4].  相似文献   

5.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onalcoholic fatty liver disease,NAFLD)是一种与胰岛素抵抗(insulin resistance,IR)和遗传易感密切相关的代谢应激性肝脏损伤,其病理学改变与酒精性肝病(alcoholic liver disease,ALD)相似,但患者无过量饮酒史,疾病谱包括非酒精性单纯性脂肪肝(nonalcoholic simple fatty liver,NAFL)、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nonalcoholic steatohepatitis,NASH)及其相关肝硬化和肝细胞癌[1-2].  相似文献   

6.
非酒精性脂肪肝的流行病学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onalcoholic fatty liver disease,NAFLD)俗称脂肪肝,是指以肝实质细胞脂肪变性为病理特征,而无过量饮酒史,又除外其他肝病的临床综合征,其病理类型包括单纯性脂肪肝、脂肪性肝炎(NASH)及NASH相关肝硬化,后者可发展为肝癌[1-3].NAFLD常与肥胖、2型糖尿病、血脂紊乱、高血压等代谢综合征(MS)症状并存,近年患病率呈逐年增加的趋势,已成为慢性肝病及血清氨基酸转移酶(下称转氨酶)水平升高的主要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7.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包括单纯性脂肪肝、脂肪性肝炎(NASH)和肝硬化,NASH是NAFLD进展的关键过程;目前尚无满意治疗药物[1].复方牛胎肝提取物主要成分为胰岛素样生长因子([GF)-I、肝细胞生长因子(HGF)等.  相似文献   

8.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on-alcoholic fatty liver disease,NAFLD)是一种与胰岛素抵抗和遗传易感密切相关的代谢应激性肝脏损伤,其病理学改变与酒精性肝病相似,但患者无过量饮酒史,疾病谱包括非酒精性单纯性脂肪肝、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及其相关肝硬化和肝细胞癌[1].目前西医认为肥胖、血脂紊乱、高血压、糖尿病是其危险因素,其发病机制主要有胰岛素抵抗、脂肪储存失调、脂肪分泌抑制、氧化应激、细胞因子或基因改变以及炎症因子刺激等,但机制仍不明确,亦缺乏行之有效的治疗措施.而研究证明:中医干预能够促进NAFLD的逆转及改善临床症状和某些实验室指标,但作用靶点与机制不甚明确.目前,中医大量实验研究从病理组织学及细胞学和分子生物学等多角度进行探讨,取得了一定的进展.现就中医治疗NAFLD的实验研究现状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9.
<正>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onalcoholic fatty liver disease,NAFLD)是欧美发达国家和我国富裕地区第一大慢性肝病。随着病毒性肝病的控制和肥胖的流行,NAFLD带来的疾病负担仍将持续增加[1]。本文就2014年国内外主要期刊中有关NAFLD诊断和治疗方面取得的进展作一概述。1 NAFLD的无创诊断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nonalcoholic steatohepati-  相似文献   

10.
此文主要介绍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在临床、实验室研究中的非侵入性诊断方法,详细介绍细胞角蛋白18在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与单纯性非酒精性脂肪肝鉴别诊断中的研究,以及运用细胞角蛋白18作为生物标志物在对NAFLD非侵入性诊断研究中所面临的挑战.  相似文献   

11.
脂肪性肝病(fatty liver disease,FLD)是一组以肝细胞大泡性脂肪变为病理特征并可进展为脂肪性肝炎和肝硬化的异质性疾病,包括酒精性肝病(ALD)、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以及特殊原因所致脂肪肝等三大类型[1-2].随着人口老龄化和病毒性肝炎的有效防治以及肥胖症和酒精滥用的广泛流行,已成为终末期肝病的重要原因并导致FLD患者愈来愈多[1-4].此外,糖脂毒性和酒精滥用与其他损肝因素合并存在时,可促进慢性病毒性肝炎和原发性血色病的发生和发展;脂肪沉积的肝脏对药物和工业毒物以及缺血缺氧的耐受性下降,容易发生中毒性和缺血性肝损害;脂肪肝作为供体易发生原发性移植肝无功能,中重度脂肪肝患者肝脏大手术后并发症和死亡率增高;NAFLD及其严重类型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NASH)与2型糖尿病互为因果且增加恶性肿瘤和动脉硬化性心脑血管疾病发病率[1-6].  相似文献   

12.
《肝脏》2018,(10)
正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在包括中国的多个亚洲国家的患病率超过25%~([1])。NAFLD疾病谱包括非酒精性肝脂肪变(NAFL)、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NASH)及其相关肝纤维化和肝硬化~([2])。肝活检作为诊断NASH和纤维化分期的"金标准"并不完美,因此,影像学检查、血清标志物以及预测模型无创诊断的价值仍引人关注。  相似文献   

13.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病理学研究进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周光德  赵景民 《肝脏》2006,11(5):353-355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是包括单纯性脂肪肝、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NASH)、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纤维化/肝硬化三个病变过程的临床病理综合征.美国的流行病学调查结果表明NAFLD发病率接近20%[1,2],远远超过丙型肝炎或酒精性肝病的发病率[3],NAFLD现已成为欧美等国慢性肝病中的第一大病种.我国目前尚无确切的NAFLD发病率数据,已有的流行病学研究结果显示,我国NAFLD的发病率约为5%~12%[4],随着我国肥胖人群的不断增加,NAFLD的发病率有可能更高.病理组织学检查被认为是NAFLD诊断的"金标准",自1980年Ludwig等[5]首次命名NASH以来,随着研究的广泛深入,NAFLD病理学研究也取得了很大进展.  相似文献   

14.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是一种与胰岛素抵抗和遗传易感性密切相关的代谢应激性肝损伤,其病理变化随病程的进展表现有单纯性脂肪肝、脂肪性肝炎(NASH)及其相关的肝硬化和肝细胞癌[12].  相似文献   

15.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on-alcoholic fatty liverdisease,NAFLD)是一种与胰岛素抵抗和遗传易感密切相关的获得性代谢应激性肝损伤,疾病谱包括单纯性脂肪肝、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non-alcoholicsteatohepatitis,NASH)及其相关肝硬化.NAFLD的肝组织学改变与酒精性肝病相似,但无过量饮酒史和其他明确损肝因素存在.随着生活方式的改变,NAFLD已成为西方发达国家和我国富裕地区慢性肝病的首要病因 [1],导致失代偿期肝硬化、2型糖尿病、动脉粥样硬化以及代谢综合征相关恶性肿瘤的发生率升高.  相似文献   

16.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小鼠模型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on-alcoholic fatty liver disease,NAFLD)是在排除过量饮酒的情况下包括肝脏脂肪样变性、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non-alcoholic steatohepatitis,NASH)、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硬化在内的一组肝脏疾病.许多文献表明NAFLD与胰岛素抵抗密切相关[1],众多学者将其认为是代谢综合征的肝脏表现[2].NAFLD动物模型主要可以分为两大类:一类是由相关基因变异引起的遗传性模型;一类是由饮食或药物引起的获得性模型.近年来,遗传性与获得性相结合的模型进一步缩小了与人类NAFLD的差距.其中,小鼠模型被广泛应用于NAFLD的研究.笔者将就当前NAFLD小鼠模型的最新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7.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是一种与胰岛素抵抗和遗传易感性密切相关的代谢应激性肝损伤,其病理变化随病程的进展表现有单纯性脂肪肝、脂肪性肝炎(NASH)及其相关的肝硬化和肝细胞癌[12].  相似文献   

18.
《肝脏》2020,(9)
正近年来,由于生活水平的提高、生活方式的改变和饮食结构的变化,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的患病率不断增高[1]。NAFLD患者可发展为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肝硬化甚至肝细胞癌。据不同的病理状态和不同的预后情况可以将NAFLD分为两种组织学亚型:非酒精性单纯性脂肪变(NAFL)和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NASH)、NAFLD相关肝硬化和肝细胞肝癌;其中NASH的命名尚有争议,现有学者认为应改为代谢性脂肪性肝炎,目前其定义国际上仍未统一。  相似文献   

19.
酒精性与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   总被引:24,自引:1,他引:24  
脂肪性肝病(FLD)根据有无过量饮酒史,分为酒精性肝病(ALD)和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两大类。两者享有FLD的许多共性特征,但又各有其独特之处。 1.酒精性与非酒精性FLD的异同:NAFLD的肝组织学改变与ALD相似,包括单纯性脂肪肝、脂肪性肝炎及肝硬化。我国及日本学者认为ALD还应包括轻症ALD、酒精性重型肝炎及酒精性肝纤维化,事实上NAFLD均有其相对应的临床病理类  相似文献   

20.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与胰岛素抵抗的相关性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非酒精性脂肪肝病(NAFLD)包括非酒精性单纯性脂肪肝、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NASH)、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相关肝硬化.目前有关NAFLD发病率的文献报道结果不太一致,欧美国家的发病率在20%-30%之间[1],我国上海的发病率在15%左右[2],而且NAFLD有逐年增多的倾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