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微柱凝胶法交叉配血不合原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微柱凝胶法交叉配血不舍的原因并审j定相应的输血策略,以确保临床输血安全。方法采用微柱凝胶法进行交又配血试验,并对交叉配血不合的受血者、供血者血样进行血型血清学检查。结果21735例交叉配血试验;交叉配血不合193例;其中红细胞直抗阳性155例,占交叉配血不舍80.3%;不规则抗体阳性17例,占交叉配血不舍8.8%;自身抗体阳性14例。占交叉配血不合7.3%;其他原因7钢,占交叉配血不合3.6%。结论红细胞直抗、不规则抗体、自身抗体是引起微柱凝胶法交又配血不合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微柱凝胶卡式法在临床输血中的应用价值,以确保临床输血安全。方法在输血前,使用微柱凝胶法对有输血史、妊娠史、短期内需要多次输血或交叉配血不合的输血或备血标本进行不规则抗体筛检,筛检阳性者,进一步作抗体特异性鉴定,再选取该抗体对应抗原阴性的供血者与患者进行交叉配血。结果在932例患者病例中,共筛检出不规则抗体3例(0.32%),经抗体特异性鉴定,为抗-E 2例(0.21%),抗-c 1例(0.11%),选取不规则抗体相应抗原阴性的供血者与患者进行交叉配血,配血成功。另检出患者已致敏红细胞所引起的交叉配血次侧凝集2例(0.21%),假凝集1例(0.11%),自身抗体2例(0.21%)。结论微柱凝胶法对于保证临床输血安全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交叉配血前必须进行不规则抗体的筛检,这对有输血史、妊娠史以及短期内需多次输血的患者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索能检测出IgG抗体的敏感的交叉配血方法,保证输血安全。方法采用微柱凝胶抗球蛋白技术配血,观察输血后是否发生因红细胞抗原抗体引起的输血反应。结果微柱凝胶抗球蛋白技术交叉配血可发现凝集较弱的配血不合,受血者经微柱凝胶抗球蛋白技术交叉配血相合,输血后均未发生因红细胞抗原抗体引起的输血反应。结论微柱凝胶抗球蛋白技术交叉配血方法可靠、安全。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微柱凝胶法在临床输血相容性检测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微柱凝胶法对有妊娠史、输血史、短期内需要多次输血的600例患者进行不规则抗体筛查,对于检测结果阳性者进行抗体特异性鉴定,再选择相应抗原为阴性的供血者标本进行交叉配血检测。同时与凝聚胺法检测结果进行比较。结果微柱凝胶法交叉配血检出12例主侧或次侧凝集标本,凝聚胺法检出30例主侧或次侧凝集标本;微柱凝胶法、凝聚胺法不完全抗体检出率分别为98.00%和95.00%,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在20例交叉配血不合的标本中,微柱凝胶法及凝聚胺法直接抗人球蛋白分别检出12例(60.00%)、10例(50.00%)阳性标本,两者阳性检出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微柱凝胶法可准确检测输血相容性,对保障输血安全具有重要价值。交叉配血之前有必要进行不规则抗体筛查,尤其是有妊娠史、输血史、短期内多次输血的患者。  相似文献   

5.
目的通过红细胞输注的回顾性分析,探讨电子交叉配血的影响因素。方法采用全自动血型分析仪IH-1000检测我院受血者与供血者的ABO血型、不规则抗体筛查以及直接抗人球蛋白试验(以下简称直抗试验),交叉配血同时采用电子交叉配血和微柱凝胶法配血。结果在对红细胞进行电子交叉配血发现,14 762例受血者中有3例2次血型结果不一致,占0.02%,有101例不规则抗体筛查阳性,占0.68%,有26例交叉配血不合,占0.17%;29 608 U RBC供血者中有26单位RBC直接抗球蛋白试验阳性,占0.09%,出现次侧交叉配血不合。结论供血者直抗试验阳性不能进行电子交叉配血。只有具备ABO/Rh D2次血型鉴定准确、不规则抗体筛查阴性、供者直接抗人球蛋白阴性的结果适合电子交叉配血。  相似文献   

6.
目的通过了解CD38单抗治疗多发性骨髓瘤后产生抗体的血清学特征,解决其引起交叉配血不合的问题,制定相应的输血策略。方法本院5名多发性骨髓瘤患者,经过CD38单抗化疗后,观察其不规则抗体筛查试验首次出现阳性的时间,凝集强度及效价,与新生儿红细胞是否反应,用0.2 mol/L DDT处理抗筛细胞、谱细胞和供血者红细胞,用微柱凝胶法交叉配血。结果 5名患者经过daratumumab化疗后,抗体鉴定试验首次出现阳性的时间平均在24.8 d,抗体强度处于2+~3+,抗体的效价在1 024~4 096之间,且与多个新生儿红细胞均不反应。用DDT处理红细胞后,抗体筛查、抗体鉴定和主侧交叉配血变为阴性,配血相合后输血,复查血红蛋白显示输血有效。结论多发性骨髓瘤患者经过CD38单抗治疗后,微柱凝胶法出现多凝集现象,可以用0.2mol/L DDT处理红细胞,用微柱凝胶法复查患者抗体筛查结果并且进行交叉配血。  相似文献   

7.
临床用血前交叉配血不合104例原因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分析总结临床输血中遇到的疑难交叉配血病例,探讨输血前交叉配血不合的原因,使临床输血更加的科学、安全、有效。方法回顾性分析合肥市不同医院送到本站进行用血前疑难交叉配血病例104例,疑难交叉配血采用盐水法、MP法和抗人球蛋白法等方法检测。结果 104例疑难交叉配血标本中,ABO血型正、反定型不符1例,受血者不规则抗体阳性28例,冷凝集素凝集5例,红细胞直接抗人球蛋白试验阳性43例。104例疑难交叉配血结果为,盐水法交叉配血主/次出现凝集13例,聚凝胺法交叉配血主/次侧出现凝集34例,抗人球蛋白法交叉配血主/次侧出现凝集44例。结论交叉配血不合的原因主要有:缗钱状假凝集,冷凝集素所致非特异性凝集,红细胞被致敏引起的凝集,不规则抗体引起的凝集等。临床用血前交叉配血应选择能同时检测完全抗体和不完全抗体的方法,确保患者输血安全。  相似文献   

8.
本研究采用体外溶血试验配血方法,为微柱凝胶抗人球蛋白法配血困难的急性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AIHA)患者筛查配血相容的红细胞。对照组选择26例AIHA患者,采用微柱凝胶抗人球蛋白法,确定配血结果凝集强度最弱的同型供血者红细胞输注。实验组为12例微柱凝胶抗人球蛋白法配血困难的急性AIHA患者,采用体外溶血试验配血法,选取配血结果出现不溶血的同型供血者红细胞输注。结果表明,体外溶血试验法输血组与微柱凝胶抗人球蛋白法配血组输血效果相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实验组患者平均每次输注去白细胞红细胞悬液2.26单位,输血后患者血红蛋白、网织红细胞及总胆红素等指标变化与输血前相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结论:在微柱凝胶抗人球法配血困难时,采取体外溶血试配血可以顺利为AIHA患者筛查到相容红细胞。  相似文献   

9.
凝聚胺加微柱凝胶卡氏法应用于交叉配血及Rh血型鉴定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目的确保临床输血安全,防止急、慢性溶血性输血反应的发生。方法对4189名输血前受血者用微柱凝胶卡作血型鉴定,4022名交叉配血采用凝聚胺加微柱凝胶卡氏配血法。结果RhD血型鉴定阴性者12名,阴性检出率为0.29%,凝聚胺交叉配血有10名配血不相合。结论凝聚胺加微柱凝胶卡氏配血技术可作为输血前常规检验并应用于受、供血者Rh血型鉴定。  相似文献   

10.
目的回顾性分析微柱凝胶法(MGT)配血不合的病例,为临床输血安全提供指导作用。方法姜堰市人民医院输血科对2006年5月至2011年5月需输血治疗的患者进行MGT交叉配血,配血不合25例。结果 25例配血不合病例中,血型原因致配血不合5例(ABO血型抗原减弱3例、抗B抗体减弱1例、ABO亚型1例);自身抗体9例;患者有不规则抗体4例;献血者为多凝集红细胞和含有不规则抗体各1例;其他原因(患者使用药物右旋糖苷)5例。结论结合临床诊断、用药史、输血史、妊娠史等,合理分析影响血型鉴定和交叉配血的因素,联合使用正反定型,确保ABO血型准确,筛检有临床意义的不规则抗体,选择相应抗原阴性的红细胞进行同型交叉配血,确保输血安全。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低丙球蛋白患者疑难配血的原因.对低丙球蛋白患者的交叉配血异常结果进行分析,提出此情况下解决问题的方案.方法 收集了交叉配血结果异常的患者的病史资料,用生理盐水法、凝聚胺法、卡式凝胶法三种方法进行交叉配血试验.用微柱凝胶法进行不规则抗体筛选.结果 三种方法均出现主侧即患者血清与献血者红细胞凝集.次侧即患者红细胞与献血者血清不凝集.微柱凝胶法筛选不规则抗体阳性.结论 低丙球白血症长期反复输血患者,易发生同种免疫反应[1],导致输血反应的发生.应选择相合的洗涤红细胞输注,才能避免输血反应.  相似文献   

12.
微柱凝胶法交叉配血不和的原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交叉配血法是保证安全输血的重要手段。近年来,采用微柱凝胶法(MGT)的间接抗人球蛋白法在国外输血领域已逐渐作为常规应用,国内也已有研究性报道。这种方法操作简便,且灵敏度高。目前,我院已将微柱凝胶法交叉配血应用于日常交叉配血法中。自2003年8月~2004年3月对我院需要输血的2924人次患者,进行输血前微柱凝胶法交叉配血,有35例出现凝集,然而,使用微柱凝胶法进行交叉配血时,出现假凝集的现象依然存在。我们分析了这35例患者的基础疾病、用药情况和输血频次,分析其凝集的可能原因,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微柱凝胶法和凝聚胺法在临床配血中的效果与体会。方法用两种方法对所有受血者做不规则抗体筛查和对所有配血不合者进行交叉配血试验。结果28例交叉配血不合平行试验中,微柱凝胶法检测出不规则抗体9例,交叉配血不合者28例;凝聚胺法测出不规则抗体7例,交叉配血不合25例。结论微柱凝胶法更灵敏,2种配血方法结合起来应用最佳,以确保临床输血安全。  相似文献   

14.
目的 分析微柱凝胶法(MGT)交叉配血检测联合MGT不规则抗体筛查对临床输血安全的影响。方法 随机选取中国人民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第989医院2017年1月至2018年12月收治100例住院需输血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双盲法将其分成对照组及观察组,每组50例患者。对照组接受微柱凝胶法(MGT)交叉配血检测,观察组患者接受微柱凝胶法(MGT)交叉配血检测联合MGT不规则抗体筛查。比较两组交叉配血结果、阳性、阴性检测结果、临床输血安全。结果 观察组患者主侧凝集率、次侧凝集率、主次侧均凝集率高于对照组,但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 05)。观察组患者阴性率低于对照组(P 0. 05),阳性率高于对照组(P 0. 05)。观察组患者抗-E、抗-EC率高于对照组(P 0. 05),抗-c率高于对照组,但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 05)。观察组临床输血安全性高于对照组(P 0. 05)。结论 微柱凝胶法(MGT)交叉配血检测联合MGT不规则抗体筛查能提高验血阳性率,提升临床输血安全,建议使用。  相似文献   

15.
车丽敏  周勇 《中国误诊学杂志》2011,11(30):7432-7432
目的对患者(输血前、有输血史或妊娠史的)及配血不合的供血者进行不规则抗体筛查和鉴定,减少或避免溶血性输血反应的发生,确保输血安全。方法对患者及供血者标本用微柱凝胶技术(抗人球蛋白法)不规则抗体筛检,阳性标本用抗人球蛋白法加谱细胞进行特异性鉴定。结果对2 169例标本进行抗体检测,阳性15例,其阳性率约为0.7%,其中抗D 2例,抗E 6例,抗M 4例,自身免疫性抗体2例,冷抗体1例。结论不规则抗体筛选的意义能有效减少或避免溶血性输血反应的发生。  相似文献   

16.
微柱凝胶法在血型鉴定和交叉配血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分析微柱凝胶法在输血科的应用,以更好、安全、有效地指导临床输血。方法分别采用微柱凝胶法,抗A抗B血型定型试剂(单克隆抗体)进行血型鉴定2025人次,微柱凝胶卡氏法、聚凝胺法交叉配血1220人次,进行比较分析。结果在血型鉴定中有8例假阳性,假阳性率为0.39%。在交叉配血中有12例假阳性,假阳性率为0.74%。结论微柱凝胶法在血型鉴定和交叉配血上灵敏度高,用血量少,操作简便,结果易于保存时间长,使临床输血更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7.
采用微柱凝胶免疫检测技术(抗人球蛋白法)对我院2010年6月~2011年6月3148例临床申请输血患者及供血者血清标本进行不规则抗体筛查,并采用抗人球蛋白法加谱细胞对阳性血清标本进行特异性鉴定。结果本组3148例血清标本中不规则抗体阳性检出24例,阳性率为0.76%,其中4例为供血者血清标本;24例不规则抗体阳性标本受检者中有输血史者8例、有妊娠史者11例,4例系天然产生、1例患者为自身免疫性抗体;经合理安排及处理,本组患者未发生不良输血反应。输血前筛查患者及供血者血清标本不规则抗体,可有效降低溶血性输血反应的发生风险,对临床安全配血、输血具有重要指导意义及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18.
目的 分析使用微柱凝胶法进行交叉配血试验出现次侧凝集的各种病因,为临床输血提供指导作用.方法 收集本院2007年1月至2008年10月间所有使用微柱凝胶法进行交叉配血试验次侧出现凝集,且患者红细胞直接Coombs试验抗体为阳性的患者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81例次侧凝集的患者中大部分为肾脏疾病、肝胆疾病、血液疾病以及免疫性疾病,其中又以肾脏疾病最多,占16.2%.结论 本结论对不同疾病的交叉配血试验和安全输血有一定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 分析使用微柱凝胶法进行交叉配血试验出现次侧凝集的各种病因,为临床输血提供指导作用.方法 收集本院2007年1月至2008年10月间所有使用微柱凝胶法进行交叉配血试验次侧出现凝集,且患者红细胞直接Coombs试验抗体为阳性的患者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81例次侧凝集的患者中大部分为肾脏疾病、肝胆疾病、血液疾病以及免疫性疾病,其中又以肾脏疾病最多,占16.2%.结论 本结论对不同疾病的交叉配血试验和安全输血有一定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 分析使用微柱凝胶法进行交叉配血试验出现次侧凝集的各种病因,为临床输血提供指导作用.方法 收集本院2007年1月至2008年10月间所有使用微柱凝胶法进行交叉配血试验次侧出现凝集,且患者红细胞直接Coombs试验抗体为阳性的患者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81例次侧凝集的患者中大部分为肾脏疾病、肝胆疾病、血液疾病以及免疫性疾病,其中又以肾脏疾病最多,占16.2%.结论 本结论对不同疾病的交叉配血试验和安全输血有一定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