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从西藏红豆杉Taxus wallichinana Zucc.树皮中分得2个新的重排紫杉烷二萜类化合物。粉碎的该植物干树皮用甲醇浸泡1周(分3次)。甲醇提取物过滤并真空回收溶剂,所得残渣于水和正己烷中分配。水层用氯仿提取,氯仿提取物经硅胶柱层析,正己烷-乙酸乙酯和乙酸乙酯-甲醇洗脱得3个主要部位,它们再经制备TLC分离,以氯仿-甲醇和  相似文献   

2.
作者从泰国产栀子属植物G.thailandi-ca Tirveng叶和技中分离得到4个环阿屯烷类化合物(1~4)和4个黄酮类化合物(5~8),并初步研究了它们的抗HIV活性。将干燥、粉碎的该植物叶和枝用甲醇提取,提取物悬浮于水中,以氯仿和正丁醇分配。氯仿部位经硅胶柱层析,依次以丙酮-己烷和甲醇-丙酮进行梯度洗脱,根据TLC特征将洗脱液合并至8个部位A1~A8。从部位A5分得5-羟基-7,2′,3′,4′,5′,6′-六甲氧基黄酮(5)、5-羟基-7,2′,3′,4′,5′-五甲氧基  相似文献   

3.
作者曾从大蓟Cirsium japonicum中分得具有抗肿瘤活性的多烯化合物。现从日本蓟Cirsium nipponicum Makino var. shikoklanum Ki-tam.根中分离4种新的和1种已知的多烯类化合物。取日本蓟干燥根2.9kg用15L甲醇60℃提取3次。甲醇提取液减压浓缩得109g提取物。此提取物经乙酸乙酯和水分配,乙酸乙酯层浓缩至干(30g)后上硅胶柱层析。用下列极性逐渐增加的溶剂:己烷、己烷-乙酸乙酯、乙酸乙酯和乙酸乙酯-甲醇洗脱得11个组份。第6组份(0.5g)经Toyopearl HW40F层析,用氯仿-甲醇(1:1)洗脱。硅胶柱层析用苯-乙酸乙酯(1:1)洗脱得I(250mg)。第3组份(0.9g)经硅胶柱层析,苯洗脱又得5个组成(3-1~3-5)。组份3-2(0.2g)再经硅胶柱层析,苯-乙酸乙酯(18:1)洗脱得Ⅱ(25mg)。组份3-4(0.3g)硅胶层析,苯-乙酸  相似文献   

4.
作者从蒿属植物 A.caruifolia 中分得具抗人免疫缺陷病毒蛋白酶(HIV-1 PR)活性的 N~1,N~5,N~(10)-三-p-香豆酰亚精胺(1),并研究了相关化合物抑制 HIV-1 PR 的活性。该植物地上部分用甲醇回流提取,将提取物悬于水中,分别用氯仿、乙酸乙酯、正丁醇萃取。乙酸乙酯部位经柱层析,用甲醇-水  相似文献   

5.
作者曾从地耳草 Hypericum japonicumThunb.中分得6个咕吨酮,其中2个在体外促凝血试验中显示阳性。现作者从该植物地上部分的甲醇提取物中分得2个新的双咕吨酮 jacarelhyperol A(1)和 B(2),并研究了这2个化合物体内对外源性 PAF 诱导的低血压的作用。该植物干燥的地上部分室温下用甲醇提取3天,回收溶剂得甲醇提取物,该提取物用汽油和90%甲醇分配3次,甲醇部位除去溶剂后用氯仿和10%甲醇分配3次,氯仿部位经多次层析分离得化合物1和2,均为黄色针  相似文献   

6.
芦笋AsparagusofficinalsL.不同部位的提取物显示抗真菌、抗变异、利尿、细胞毒、抗病毒和灭螺活性。主要活性成分是皂甙。作者报道从芦笋种子的甲醇提取物中分得两种皂式并鉴定其结构,这两种皂或对人类白细胞HL-60的、DNA、RNA和蛋白质合成及其对细胞生长有抑制作用。2.5kg芦笋种子粉末用正己烷脱脂后甲醇提取,提取液减压蒸干,残留物(200g)溶解在水中,分别用乙酸乙酯和正丁醇提取,正了醇部位(41g)经Diaion-20、硅胶、SephadexLH-20和RP-8Lobar反复柱层析,得到6.9g化合物I(0.28%)和1.7gⅡ(0.068%)。作者通过1…  相似文献   

7.
吴茱萸属Eoodia植物在澳大利亚及亚洲民间药用甚广,已从中提取到萜类、香豆精类及生物碱类化合物。作者对大叶吴株萸E.roxburghianaBenth。的化学成分及其抗HIV-1病毒作用进行了研究。将大叶吴某某的花,叶及校干燥切碎后,用氯仿一甲醇门:1)提取,所得提取物用90%甲醇及乙烷分离,将甲醇提取液调整甲醇含量至SO%,用氯仿苹取。将氯份提取物(经试验氯访提取物有较强抗HIV-1病毒作用,而其它提取物活性较低)经硅胶柱色谱层析(已烷一二氯甲烷一甲醇,2:5:1)得两部分活性物质,再对后二者用硅胶真空液相色谱(7%~100%乙…  相似文献   

8.
作者从Muntigia calabura(杜英科)根的醚溶部位分得12个新的类黄酮。其中7个黄烷,3个黄酮和2个双黄烷。以光谱法测定了它们的结构。这些化合物对P-388有细胞毒活性,其中黄烷较黄酮的活性为高,某些具有类似结构的类黄酮对许多种癌细胞亦有选择性的活性。提取分离方法:将干燥植物根(7.3kg)在室温下以甲醇充分提取,减压蒸馏,得残渣(600g)。加甲醇200ml,水3L。然后以乙醚提取。最后将乙醚层蒸干(65g)。进行硅胶层析,以氯仿/甲醇洗脱,并以TLC分离,得8个部分。再继以各种不同溶媒行柱层析,分得化合  相似文献   

9.
前曾报道从 Egletes viscosa Less.花顶部分分离得到一个黄酮类化合物 ternatin(5,4′-二羟基-3,7,8,3′-四甲氧基黄酮)具有抗过敏、抗炎症的活性。本文通过体外由ADP 诱导产生的血小板聚集和体内由 KC(kappa-carrageenan)诱导产生的小鼠尾部血栓为模型来评价 ternatin 对于血小板功能的效果。药材粉末4kg 用冷的正己烷脱脂后,用冷乙醇提取。回收溶剂后得到棕色粘稠状物246g。用720g 硅胶柱层析,分别用正己烷、氯仿、乙酸乙酯,最后用甲醇洗脱。乙酸乙酯洗脱部分再用硅胶柱层析,得一黄色固体,用甲  相似文献   

10.
用生物测定方法在体外筛选具有抗菌活性的高等植物,发现西班牙甘草(Glycyr-rhiza glabra L.var.typica)根粉的乙醇部位具有重现性的抗菌活性,为了分离并鉴定其活性成分,作者对其进行了系统的分离。西班牙甘草的乙醇提取物用酸性氯仿提取,提取液经浓缩后所得之浓缩物体外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包皮垢分枝杆菌及白色念珠菌均具有抗菌作用,此部分转溶于90%甲醇,然后用正己烷除去无效成分,经用硅胶柱层析,以氯仿及不同比例的甲醇、氯仿混  相似文献   

11.
从罗汉果Siraitia grosvenorii Swingle(即Momordica grosvenori Swingle)的果实中分离出3个新的葫芦烷型三萜糖苷(10~12),并测定了所有分得的化合物对人结肠癌细胞HCT-116和人肝癌细胞SMMC-7721的细胞毒活性。将罗汉果新鲜未成熟果实在室温下用甲醇提取10 d,减压浓缩后获得的甲醇提取物用Diaion HP-20柱进行色谱法分离,依次用水,30%、80%、100%甲醇连续洗脱。80%甲醇洗脱部位经硅胶柱色谱分离,以氯仿一甲醇一水(8:2:0.2;7:3:0.5;6:4:1)洗脱得10个部位。从第5部位分得化合物10和11,从第6部位分得化合物12。3个新化合物均为白色无  相似文献   

12.
乌头属植物A.pseudo-laeve var.erectum Nakai主要分布于韩国、日本和中国等的高山地区。该植物根作为韩国的传统药物,用作镇痛剂、解痉药,煎剂治疗神经痛、风湿症,其根还治疗普通感冒。该植物根的水提物和甲醇提取物对小鼠的LD50分别为1.23、0.77g/kg。对该植物进行研究,分离得到了2个新的去甲二萜生物碱(2和3)和1新的喹唑啉生物碱(1),以及10个已知化合物。粉碎的该植物根用甲醇在室温下提取7次,合并提取液,减压蒸干溶剂,提取物用3%氨水和氯仿分配,氯仿部位经硅胶柱色谱分离,甲醇-氯仿梯度洗脱得7个部位(~)。从部位分得5个已知化合物:β-…  相似文献   

13.
商陆Phytolacca esculenta的根,作为传统中药可治肿瘤、水肿及慢性支气管炎。其总皂甙除有抗炎作用外,还有明显的诱生免疫干扰素(IFN-T)及肿瘤坏死因子(TNF)活性。作者曾从该植物根中分离出9种皂甙。本文报导用含皂甙的乙醇提取物在氯仿-水中分配,氯仿提取物经重复硅胶柱层析及重结晶,分到一种新三萜商陆精酸(esculenta-genic acid)(1)。商陆根的甲醇提取物经硅胶柱层析,用氯仿-甲醇-水(7:3:0.3)洗脱,收集相应的部位,然后经半制备HPLC,用  相似文献   

14.
云南红豆杉Taxus yunnanensis Chenget L.K.Fu木部被中国云南省几个少数民族用作传统药物。作者对该植物木部的化学成分及其抗癌活性进行了研究。该植物木部干粉依次用水、甲醇-水(1∶1)、甲醇提取,从水提取物的乙酸乙酯溶部位分得3个已知木脂素,即开环异落叶松树脂酚(5)、taxiresionol 和 isotaxiresinol。甲醇-水和甲醇提取物的二氯甲烷溶部位合并后多次经硅胶柱层析分得3个新的 C 14氧化紫杉烷类二萜 hongdoushans A~C(1~3),均为无色无定形固体。化合物1[a]_D~(25)+81.3°(c,  相似文献   

15.
祁州漏芦为菊科植物 Rhaponticum uniflorum(L.) DC.的干燥根。近年来的药理研究实验表明 ,祁州漏芦具有较好的抗动脉粥样硬化和抗脂质过氧化作用[1,2 ] 。我们对祁州漏芦的地上部分进行了系统的化学研究 ,共分得化合物 6个 ,经鉴定分别为 :β-谷甾醇 ( ) ,正十六烷酸 ( ) ,正二十四烷酸 ( ) ,蜕皮甾酮 ( ) ,漏芦甾酮 ( )和胡萝卜苷 ( )。1 提取与分离取祁州漏芦茎叶干燥粗粉 5 kg,乙醇回流提取 ,回收乙醇 ,提取物经硅胶柱层析 ,石油醚 -丙酮和氯仿 -甲醇梯度洗脱 ,硅胶薄层层析检控 ,相同流分合并 ,再经硅胶柱层析精制 ,得晶 (约 3 0 0…  相似文献   

16.
金盏花属植物Calendula arvensis在意大利传统用作抗炎,抗癌及解热药。已从此植物的甲醇提取部分中分出四个三萜皂甙,从氯仿部分中分出一个epicubebol型倍半萜甙和四个alloaromadendro型倍半萜甙(化合物2~5)。本文报道了从氯仿部分中分出的两个新alloaromadendrol型倍半萜甙(化合物6, 7),并对所有倍半萜甙的体外抗病毒活性进行了研究。其分离过程如下: 植物地上部分在索氏提取器中依次以石油醚和氯仿提取。氯仿部分在硅胶柱上以氯仿-甲醇梯度洗脱。氯仿-甲醇(8:2)洗脱的第70至第83部分合并用硅胶薄层纯化,展  相似文献   

17.
红厚壳属植物 C.caledonicum Vierll.心材具有抗真菌和抑制白蚁作用。作者从该植物茎皮的乙酸乙酯提取物中分离并鉴定了2种新的咕吨酮,拟名为 caledonixanthone E(1)和F(2),并评价了这2个化合物及从该植物二氯甲烷部位和乙酸乙酯部位中分得的其他已知多酚类的抗真菌活性。该植物茎皮干燥粉碎后依次用己烷、二氯甲烷、乙酸乙酯和甲醇提取。乙酸乙酯部位用硅胶柱层析,用二氯甲烷-乙酸乙酯梯度洗脱,得45个部位。这些部位经进一步层析得化合物1和2及一些已知成分。化合物1为  相似文献   

18.
作者将树舌Ganoderma applanatum(Leyss.ex Fr.)子实体磨碎后用甲醇回流提取,提取物悬浮于水,依次用正己烷、二氯甲烷、乙酸乙酯和正丁醇分配提取。将二氯甲烷部位进行硅胶柱色谱分离,用甲醇(不断增加浓度)-氯仿洗脱,得16个部位(MC01~MC16)。部位MC09经硅胶柱色谱分离,以己烷-丙酮梯度洗脱,得13个部位(MC09—01~MC09—13)。部位MC09—08用甲醇结晶得化合物3;部位MC09—07、MCl0和MC11进一步用硅胶柱层析,  相似文献   

19.
穴状昆布 Ecklonia cava Kjellman是一种海洋褐藻。曾报道该植物的乙酸乙酯提取部位对 RNA依赖的DNA聚合酶(RDDP)有较强的抑制作用。作者以生物活性为导向,从穴状昆布中分离出4个均含二苯并[1,4]二氧艺结构的phlorotannins类化合物1~4,研究了它们对HIV-1逆转录酶(RT)和蛋白酶的抑制作用。该植物叶状体干燥后用甲醇提取3次,真空蒸干溶剂,提取物溶于水并依次用正己烷和乙酸乙酯提取。乙酸乙酯部位浓缩后进行硅胶柱层析,用氯仿-乙酸乙酯-甲醇梯度  相似文献   

20.
目的:研究丝瓜根的化学成分。方法:丝瓜根的水煮液经大孔树脂柱层析,60%乙醇洗脱得到粗提物,用硅胶柱层析,以氯仿;氯仿-丙酮;氯仿-甲醇不同比例洗脱,分别得到11种成分。结果;经理化,TLC,光谱分析及标准品比较,确定为三萜皂苷,其中鉴定了4种成分的结构,它们分别是:齐墩果酸(L-cy-1);21β-羟基齐墩果酸(L-cy-2);3-O-β-D-葡萄吡喃糖-21β-羟基常春藤皂苷(L-cy-3);2α-羟基常春藤皂苷元-3-O-β-D-葡萄吡喃糖苷(L-cy-6)。结论:以上4个化合物均为首次从该植物根中分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