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3 毫秒
1.
肺表面活性物质治疗肺透明膜病的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分析肺表面活性物质(PS)治疗肺透明膜病(HMD)的疗效。方法对40例临床确诊为HMD的患儿,20例12h内应用肺表面活性物质,20例无应用肺表面活性物质,通过用药后20h(或约生后24h)血气分析,呼吸机参数与上呼吸机时间、住院天数、死亡率比较分析,分析肺表面活性物质治疗肺透明膜的疗效。结果两组病例在生后24h内的血气分析结果,呼吸机参数、平均上呼吸机时间、住院天数、死亡率,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PS在治疗HMD中可以明显改善肺透明膜病的转归,缩短机械通气时间及住院时间,降低死亡率。  相似文献   

2.
目的比较不同注入肺表面活性物质方法治疗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的疗效。方法将41例HMD患儿分为两组,实验组23例,对照组18例,均给予一般治疗,明确同时均于生后12小时内气管内给予Ps,分别使用不同方法给药,比较两组疗效。结果患儿两种注入PS方法出现的合并症、心电监护参数最低值、最低血氧饱和度和最低心率、血气分析实验组均优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新的注入方法能降低患儿合并症发生率,增强疗效。  相似文献   

3.
婴儿肝炎综合征是婴儿时期常见的疾病,除重症死亡外,肝脏损害多呈暂时性,经临床积极治疗,均可获得治愈,一般不引起慢性肝病.我院于1988~1997年共诊治本病42例,报道如下.l临床资料42例中男35例,女7例,男女之比为全!.年龄32天~5个月,2个月以下者19例.全部病例均以黄殖起病,巩膜、皮肤黄染逐渐加重,同时有呕吐、腹胀,少数婴儿伴有不同程度腹泻.生后6d内出现黄追比例,生后人ZId有6例,生后22clod,有9例,超过40d有7例,其中l~3周内起病者24例。先天感染及围生期感染24例,生后获得性感染18例,合并有畸形岩6例,腹股沟…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X线动态观察老年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的临床表现及变化规律。方法取32例符合ARDS诊断标准的老年患者进行X线胸片动态观察。结果23例发病前期X线表现为肺内单发片状浸润灶,9例胸片无异常表现;14例病变早期的X线表现为肺内大片状浸润,多发病灶,单发病灶18例;病变迅速进展.表现为双肺野呈"毛玻璃"样并有片状浸润改变16例,"白肺"14例,肺野呈"毛玻璃"样2例。18例病变进展,14例经治疗后肺野透亮度改善,病灶稍有吸收。结论X线动态观察可反映老年ARDS的变化特点,为临床诊断和治疗以及预后判断提供重要影像学依据。  相似文献   

5.
目的 观察波生坦在成人先天性心脏病(CHD)相关肺动脉高压(PAH),发展为艾森曼格综合征(ES)患者中应用的疗效及安全性,评价波生坦治疗成人ES的临床效果.方法 入选2007年1月至2011年12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小儿心脏科入院的8例成人CHD-PAH发展为ES的患者,给予波生坦口服治疗,进行开放性、观察性研究.随访评估服药前后6 min步行试验(6MWT)、经皮血氧饱和度(SpO2)、纽约心脏病学会心功能分级( NYHA-FC)、心导管检查血流动力学参数(平均肺动脉压、肺小动脉阻力指数、肺体循环流量比、肺体循环阻力比)及肝功能变化.结果 共入选成人患者8例,平均年龄为(23±4)岁.口服波生坦治疗平均时间(20±18)个月.治疗后,8例患者的6min步行距离(6MWD)从平均(435±121)m增加至(491 ±92)m(P=0.016);SpO2从(87±3)%提高到(88±5)%(P=0.140).此外,所有患者的心功能分级有不同程度改善或保持稳定(P=0.034).7例患者服药前接受心导管检查,其中4例患者服药后再次接受心导管检查,肺、体循环比,平均肺动脉压,肺小动脉阻力指数,肺、体循环阻力比均有不同程度改善,但样本量少,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所有患者均对波生坦良好耐受,仅1例24岁女性患者有一过性鲜血便.结论 服用波生坦可明显改善CHD-PAH发展为ES的6MWD、SpO2、NYHA-FC等指标.波生坦在成人CHD-PAH发展为ES的应用是安全、有效的.  相似文献   

6.
林云辉 《江苏医药》2001,27(3):224-224
我院 1992年 8月至 1998年 8月应用纤支镜治疗 85例由各种病因致肺内重症感染 ,取得显著疗效 ,现报道如下。临床资料一、一般资料 :85例均为住院病人。男性 54例 ,女性 31例。年龄 2 5岁~ 76岁 ,平均 50 5岁。二、治疗对象 :各种病因致肺内重症感染均经内科综合治疗后咳脓痰不能缓解或加重者 ;各种危重病合并肺内重症感染痰阻塞 ,体弱无力将痰咳出者。其中慢支急性发作期 2 9例 ;急慢性肺脓肿 18例 ;支气管扩张 16例 ;支气管肺炎 12例 ;慢性肺心病合并呼吸衰竭 10例。三、方法 :85例均采用OLYMPUS FBT2 10型纤支镜检查。常规操…  相似文献   

7.
李劲松 《云南医药》2009,(4):510-510
本文目的在于探讨心包内处理肺血管在中央型肺癌手术中的手术技巧、适应症和术后并发症的防治。作者回顾分析了2004年元月-2008年元月经心包内处理肺血管行左全肺切除术2例的临床资料。本组2例,均为男性,年龄分别为56岁、62岁。入院前均有间断咳嗽、咳痰、痰中带血,无咯血,活动后感胸闷、气促。胸部CT2例均发现左肺上叶肿块及肺门肿块影,边缘不清、分叶状,有毛刺状,大小约4cm×6cm及4cm×5cm,与左肺动脉靠近,1例痰中查到恶性细胞,另1例阴性。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新生儿湿肺的发生机理和临床X线表现,以提高早期正确临床诊断率。方法对新生儿湿肺32例进行临床及X线分析。结果28例生后〈6h发病。胸片以肺泡及肺间质积液为主,X线表现为快速吸收消散。绝大部分患儿2~3d内临床症状消失。结论新生儿湿肺临床症状主要表现为呼吸加快和发绀,胸片常见的X线征象主要为肺泡及肺间质积液、肺淤血改变、胸膜及胸膜腔积液。X线在生后〈6h胸片对湿肺的诊断有重要意义。密切结合临床,短期内复查胸片常可明确诊断及鉴别诊断。  相似文献   

9.
张仁元 《现代医药卫生》2006,22(19):2979-2980
本文共收集分析35例难治性心衰病人,心功能均为Ⅲ~Ⅳ级(NYHA分级).男18例,女17例,其中冠心病18例、高血压性心脏病10例、风湿性心脏瓣膜病3例、扩张型心肌病2例、慢生肺源性心脏病2例.病史9~30年,平均14.2年,伴有多脏器损害15人.……  相似文献   

10.
我院自1983~1988年共收治胸部及纵隔几种少见的异物11例,现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本组11例中,胸腹联合伤6例,胸部火器伤2例,纵隔内铁钉、缝针及木棒等异物3例。患者均为男性,年龄18~43岁。①6例胸腹联合伤均为饱食后左下胸部刺伤。确诊后均行紧急剖胸术,彻底清理胸腔后辅的胸腔闭式引流。同时经膈肌切口行胃底损伤修补术,术后经过良好,平均住院18d。②2例火器伤均系青年,其中1例为左胸开放性火器,左肺下叶裂伤,左心室穿通伤。另1例为右胸开放性火器伤,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肺泡微石征的X线、CT表现和发展变化规律。方法:搜集2例同胞肺泡微石征患者临床、影像学资料、进行对比分析X线平片及CT的长期随访变化。结果:2例胸片均呈典型的“暴风砂”状改变。与18年前胸片相比、肺内微结节和间质纤维化均有不同程度的增多。常规CT示2例患者两肺实质内均是对称性分布的弥漫性微结节影,以中下肺野的胸膜下及气管血管束周围最为密集。纵隔窗内见肺野内结节影和钙化影形成“白描征”和“火焰征”。  相似文献   

12.
肺错构瘤19例分析山西省肿瘤医院(030013)郑炳祥,李澄涛,陈允清肺错构瘤是常见的肺内良性肿瘤,发病率仅次于腺瘤,肺错构瘤占肺的良性肿瘤的8%,我院自1964年至1990年收治肺错构瘤19例,均行手术切除,并经病理证实,现报告如下。临床资料19例中,男12例,女7例;年龄最小29岁,最大62岁。40岁以下5例,40~60岁13例,60岁以上1例;19例中临床上有胸闷胸痛者8例次,咳嗽者9例次,发热者4例次,血痰者3例次,呼吸困难者2例次,无症状者5例。X线检查:19例均表现为肺内圆形成椭圆形,阴影边缘清,有的呈分叶,密度不均,球形内钙化者2例,出现液平者2例,并发肺不张者1例。病理检查:大体标本所见,均为圆形式椭圆形肿物,直径1.5~5.6cm,质硬或软硬不均,与周围肺组织界限清楚,少数有包膜,切面灰白相间,部分病例呈分叶状,有的可见软骨样组织,2例并发囊性变。镜下主要成分为软骨,其它包括平滑肌、纤维结缔组织、脂肪组织及淋巴组织。本组以软骨样错构瘤最多,12例占63.15%。讨论1.肺错构瘤为正常组织异常结合的混合性的瘤样病变。其发病原因目前尚不清楚。一般认为肺错构瘤是一种先天性畸形,有人报告1例生后4  相似文献   

13.
高红 《中国医药指南》2014,(33):308-309
目的分析探讨慢性阻塞性肺病合并肺内感染的临床护理效果。方法选取我院近年来收治的80例慢性阻塞性肺病合并肺内感染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给予系统的护理干预,回顾总结患者护理效果。结果护理前80例患者痰液培养检查均发现合并肺内真菌感染,护理后真菌感染率明显低于护理后(P<0.05),护理前后比较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80例患者十分满意48例,比较满意30例,不满意2例,总满意度为97.5%。结论针对慢性阻塞性肺病合并肺内感染患者临床症状给予系统的呼吸道护理与排痰护理等干预,能够缓解真菌感染,改善患者生存状况,预后效果较佳,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4.
CT引导经皮肺穿刺活检对肺部肿块的诊断价值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 探讨CT引导经皮肺穿刺活检对肺部肿块的诊断价值.方法 应用Dltra-Cut型18G软组织切割式活检针,在CT引导下对138例肺肿块患者进行经皮肺穿刺活检,所取组织行病理学检查,并分析其准确性.结果 138例经手术、随访或临床检查证实为恶性肿瘤96例,其中穿刺病理证实为恶性肿瘤89例,敏感性为92.7%,假阴性4例(4.2%),无假阳性;诊断良性病变36例,特异性为85.7%;总准确率为90.6%.术后并发气胸15例(10.9%),肺内出血21例(5.2%),痰中带血3例(2.2%),均未做特殊处理.结论 CT引导经皮肺穿刺活检是一种安全、准确的诊断和鉴别诊断肺内病变的方法 ,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肺泡微石征的X线、CT表现和发展变化规律。方法:搜集2例同胞肺泡微石征患者临床、影像学资料、进行对比分析X线平片及CT的长期随访变化。结果:2例胸片均呈典型的“暴风砂”状改变。与18年前胸片相比、肺内微结节和间质纤维化均有不同程度的增多。常规CT示2例患者两肺实质内均是对称性分布的弥漫性微结节影,以中下肺野的胸膜下及气管血管束周围最为密集。纵隔窗内见肺野内结节影和钙化影形成“白描征”和“火焰征”。  相似文献   

16.
目的:为了提高肺内球块状炎性病变的认识和诊断正确率。方法:33例肺内球块状炎性病变,18例经手术病理证实,15例经抗炎治疗完全吸收而确诊。本文对其进行了回顾性分析。结果:肺内球块状炎性病变可见于炎性假瘤(18例),球形肺炎(15例)。病灶边缘有毛刺者11例,有浅分叶者8例,有“桃尖”征者12例。病灶内或其周围有“条索”征者9例,结论:抗炎治疗观察及寻找“条索”征和“桃尖”征有助于炎性病变的诊断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微创胸腔闭式引流及胸腔内注入粘连剂治疗自发性气胸的临床价值。方法36例自发性气胸患者,随机均分为2组。治疗组采用创胸腔闭式引流治疗,对照组采用胸腔内注入粘连剂治疗。结果治疗组18例经微创胸腔闭式引流术治疗后17例肺完全复张,无效1例,有效率94.4%,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肺复张时间、术后胸痛时间、拔管后伤口愈合时间、住院天数均比对照组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微创胸腔闭式引流治疗发性气胸,疗效确切,相对微创,并发症较少,置管后活动方便,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电动牙刷按摩肺俞穴在出生后感染性肺炎新生儿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本研究为随机对照试验。采用随机抽样法, 选取2019年1月至2020年12月在佛山市南海区妇幼保健院新生儿科住院的出生后感染性肺炎患儿作为研究对象。共纳入患儿60例, 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30例、按摩组30例。对照组中男11例, 女19例, 胎龄为(38.81±0.87)周, 出生体质量为(3 280.67±416.06)g, 生后日龄为(19.40±3.18)d。按摩组中男16例, 女14例, 胎龄为(39.21±1.02)周, 出生体质量为(3 428.33±361.01)g, 生后日龄为(20.30±3.08)d。两组均接受常规治疗及护理, 对照组使用复苏面罩进行叩背, 按摩组使用电动牙刷按摩肺俞穴。比较两组患儿在操作前后的脉搏血氧饱和度、入院3 d内的排痰量、住院7 d内的肺炎好转率及住院时长。采用t检验、χ2检验。结果对照组和按摩组在操作后脉搏血氧饱和度均较操作前有所上升(均P<0.001), 但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按摩组入院3 d内的排痰量[(2.29±0.29)...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肺硬化性血管瘤(PSH)的CT表现及与肺内其他孤立性病灶的鉴别诊断,提高对本病的认识及术前诊断正确率.方法 回顾性分析硬化性血管瘤患者15例的CT表现,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 均石蜡病理切片确诊为肺硬化性血管瘤.PSH单发病灶14例,1例合并右下肺腺癌及右上肺原位癌.发生部位为左肺6例,右肺6例,肺门3例.肺外周的病灶大部边缘光滑,分叶及行刺征不明显,病灶较大者内可见斑片及结节样钙化灶,本组5例有钙化灶,直径均>4 cm,而直径<3 cm的病灶内均未见钙化灶.位于肺门的3例边缘呈浅分叶状,与肺门血管相粘连,境界不清.有5例有特殊征象,其中贴边血管征3例,空气半月征2例.结论 肺硬化性血管瘤是肺内少见的孤立性良性病变,术前易误诊为肺部原发或继发恶性肿瘤、结核球、炎性假瘤等,临床上对此病还需进一步提高认识,CT检查对术前正确诊断有较高的价值.  相似文献   

20.
肺下积液5例     
液体积聚于肺底与横膈之间的胸膜腔内,即肺下积液;我科遇到5例,其中男3例、女2例,年龄23~53岁。5例均有咳嗽,其中4例同时合并肺结核,血沉增快,2例痰浓缩找到抗酸杆菌,发热3例,盗汗反胸痛各2例。后前位胸片:5例均为右侧,横膈较对侧升高3~8cm,右下肺纹理均中止于膈面,横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