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采用林可霉素治疗慢性根尖周炎131例,并作随机对照,结果表明1周窦道消失率前牙、前磨牙、磨牙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各组叩痛及不适改善情况与对照各组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半年窦道消失率及叩痛不适好转率、X线片根尖骨愈合率治疗组前牙与对照组前牙无明显差异(P>0.05),前磨牙及磨牙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说明林可霉素治疗慢性根尖周炎对窦道消失有明显帮助,对长期前磨牙、磨牙窦道消失,叩痛、不适治愈及根尖骨质修复有明显疗效。  相似文献   

2.
患者,张×,53岁。低烧(37.5~38℃),头晕近40天,曾用抗结核药及激素治疗无效。经口腔科检查发现(?)楔状缺损,松动,有叩痛,X线片显示根尖  相似文献   

3.
患儿,女,12岁。因(?)(牙合)面深龋在外院经亚砷酸失活,后因剧烈疼痛二十余小时来我院就诊。检查:(?)(牙合)面龋,牙胶暂封,不松动,周围牙龈无红肿,叩痛明显,右颌下淋巴结肿大。X线片近、远中根分别显示3×2和2×2 mm阴影。治疗前(?)X片根尖无病变,根尖孔较大,考虑根尖孔失活剂外渗。  相似文献   

4.
在临床治疗中有些根尖周炎病例病程长,复诊次数多,常规根管预备后,反复多次封药,仍有叩痛、咬合痛,根管内分泌物、窦道未闭合等症状。在三组这类患牙根管内分别封入氢氧化钙、替硝唑、碘仿后,绝大部分病例临床症状消失,可明显缩短疗程,现将结果报道如下。1 材料和方法1.1 病例选择封药6次以上仍有叩痛、咬合痛,根管内有分泌物者。1.2 临床资料1998—2001年共治疗此类根尖周炎患者132例,男78例,女54例,年龄22~74岁。牙髓炎失活后去髓39例,急性尖周炎76例,有窦道者17例。其中前牙51例,前磨牙42例,磨牙39例。X线片显示根尖阴影39例,根尖骨…  相似文献   

5.
患者武××,女,23岁。(?)叩痛,X线片显示根尖吸收,下方有牙胚,垂直位。局部下拔除(?)。术后半年(?)替换萌出,牙列排列整齐。  相似文献   

6.
比塔派克斯(Vitapex)是一种新型的根管充填材料,对其疗效许多文献已做了报道。作者在诊疗过程中,发现2例Vitapex根管充填后引起了尖周病变。病例1:患者女,27岁。2001-03在我科行右侧上颌切牙Vitapex糊剂根管充填,X线片显示少量超填,术后无任何不适。2002-08因右侧上唇基底部肿胀前来就诊。检查:右侧上颌唇部明显肿胀,鼻唇沟消失,11叩痛(+++),根尖区唇侧黏膜红肿,前庭沟区充血肿胀。X线片显示根管内根尖1/2糊剂已吸收,根尖周稀疏区达2cm以上。病例2:患者男,39岁。2002-10在我科行右侧上颌侧切牙Vitapex糊剂根管充填,X线片显示充填到位。20…  相似文献   

7.
刘亚峰  刘欣 《口腔医学》2012,32(3):147-147
<正>慢性牙髓炎为口腔科常见病,一般采用根管治疗术,但传统方法就诊次数多,疗程长。对慢性牙髓炎采用一次法根管充填,经临床200例患牙应用观察,获得满意效果。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择2007—2009年在我科就诊的200例慢性牙髓炎患者,年龄18~60岁,男82例,女98例;前牙56颗,前磨牙74颗,磨牙70颗。患牙有自发痛、冷热痛史,无明显叩痛、无瘘道,X线片显示根尖无明显阴影,患牙处于非急性炎症期。  相似文献   

8.
病人男,26岁。因右侧上颌后牙冷热刺激痛、自发痛半月余就诊。检查:16远中牙合面深龋,探痛(-),冷刺激痛(+),叩痛(+),无松动,牙龈未见明显红肿。术前X线片显示:16远中牙合面低密度影,髓腔模糊不清,牙根粗大,远中颊根根中1/3至根尖1/3呈S型弯曲,根尖未见明显异常(图1)。诊断:16慢性牙髓炎。治疗:16局麻下揭髓室顶,充分显露根管口,近颊根和舌根常规预备;远颊根先用#10不锈钢K锉尖端3~4 mm预弯,初步探查,并以皮  相似文献   

9.
1 临床资料和方法1. 1 临床资料随机选择门诊 100例患者,无系统性疾病,男 56例,女44例,年龄 25 ~68岁,前牙 14例,前磨牙 34例,磨牙 52例。1. 2 诊断标准①患者有长期的牙周炎病史。②近期出现牙髓炎症状,如冷热刺激痛,自发痛,夜间痛加重,咀嚼痛,叩痛等。③患牙未查及引发牙髓病的牙体硬组织疾病,如楔形缺损,牙隐裂等。④患牙有严重的牙周炎表现,如牙龈红肿,牙周袋形成,牙齿松动,X线示牙槽骨多呈水平吸收。1. 3 疗效标准显效:临床无自觉症状,牙齿无叩痛,无松动,无牙周脓肿,无牙周袋或牙周袋基本消失,咀嚼功能恢复,X线示根尖周稀疏区缩小…  相似文献   

10.
材料和方法一、病例选择:通过临床和X线片检查诊断为慢性根尖周炎者,凡经常规根管治疗三次以上,根管内有渗出物,或根尖周有疼痛(叩痛)者,为本治疗的适应证。共治疗60例,男32例,女28例,年龄24~60岁,平均42岁,上、下前牙40颗,上双尖  相似文献   

11.
报告1例17岁女性患者的牙中牙根管治疗失败后,行根尖手术治疗根尖周病损.3个月后复查,瘘管消除,X线片显示根尖周愈合良好.  相似文献   

12.
病人女,58岁,因右侧下颌后牙自发痛,冷热刺激痛2周而就诊.检查:38(牙合)面为银汞合金充填,叩(±),松(一),冷水刺激敏感,牙龈无红肿,颊侧及近中牙周袋深5~6 mm,X线片示38充填物近髓,根尖周膜稍增宽,根尖接近下颌管(图1).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α-TCP(磷酸三钙)/TTCP(磷酸四钙)复合骨水泥作为骨修复材料治疗根尖周病骨缺损的临床疗效及骨组织修复情况.方法:对66例(89个牙)根尖周病变经常规牙根管预备后,用α-TCP/TTCP复合骨水泥 碘仿调拌成糊状进行根管充填,完成根管治疗后,通过外科手术,清除根尖周病变组织,将骨水泥植入骨缺损区,术后根据X线片和临床观察,评价其治疗效果和骨组织修复情况.结果:66例用复合骨水泥充填根尖周骨缺损病例中,65例治愈,有效率98.48%.术后半年的X线片显示根尖周骨缺损区有新骨形成,部分骨水泥降解,1年后骨水泥降解,并逐渐被新生骨取代,达到骨性愈合.结论:用α-TCP/TTCP生物骨水泥修复根尖周骨缺损具有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4.
笔者从1994年以来,对上颌乳前牙残根、残冠在根管治疗术的同时,行螺纹桩钉内固定,用日本产透明树脂冠套填塞光固化材料,经光固化照射的方法进行修复,收到良好治疗效果,现报道如下。 一般资料 本组病例均为根尖周炎形成的残根、残冠,无叩痛、无松动,X线牙片显示根尖无明显吸收的乳中切牙、乳侧切牙。共计40例,其中女22例,男18例;患牙80颗,其中上颌中切牙50颗,侧切牙30颗,年龄在4~5岁。  相似文献   

15.
MTA形成根尖屏障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目的:评价在手术显微镜下采用无机三氧化聚合物(mineraltrioxideaggregate,MTA)形成根尖屏障、治疗根尖孔未闭合患牙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根尖孔未闭合的患牙23颗,完成根管预备后,在手术显微镜下将MTA充填于根尖1/3段,形成3~5㎜的根尖屏障,硬固后完成根管中、上段的充填及冠部修复,观察疗效。结果:所有病例在2~3周内完成根管充填,术后X线片显示16颗患牙适充,7颗超充约1~2㎜,根充致密;除失访及不能亲自前来复诊检查的患者外,其余19颗均达到成功要求,患牙无不适,瘘管闭合,无叩痛;复查X线片示根尖周病变明显缩小或消失,无新的暗影出现。结论:MTA治疗根尖孔未闭合的患牙治疗周期短,临床疗效好,少量超充不影响疗效。  相似文献   

16.
观察 5 0例 (男 2 0 ,女 30 )残髓炎患者 ,年龄 18~ 6 5岁。经干髓治疗 30例 ,塑化治疗 16例 ,不详 4例。探查根髓有痛感。症状 :仍表现为牙髓炎疼痛的特点 ,但不剧烈、不典型。冷热刺激痛 30例 ,咬合痛 2 5例 ,自发性隐痛 18例 ,锐痛 2例。疼痛多为阵发性 ,局限在患牙近中、远中的 1或 2个邻牙。检查 :全部患牙充填物完好 ,轻度叩痛或不适 39例 ,叩痛明显 3例 ,无叩痛 5例 ,余不祥。温度测验 :冷热刺激反应迟缓 18例 ,敏感性升高 15例 ,敏感性降低 8例 ,无反应 9例。 30例经X线片检查 :根尖周正常 15例 ,尖周膜腔增宽10例 ,5例根尖有月牙…  相似文献   

17.
下颌骨嗜酸性细胞肉芽肿较为罕见,现将我科误诊2例报告如下。例1,赵×,男,27岁,(?)二度松动,叩痛,牙龈靡烂。将(?)拔除。术后两月余拔牙处有脓外溢,味臭并有轻微疼痛,X线摄影所显示(?)根尖部有2×2cm的圆形阴影。诊断为“局限性骨髓炎”。  相似文献   

18.
1 临床资料 选择2011-01-2012-06来我院就诊的患儿60例,共67个患牙.其中男37例,女23例,年龄3岁7个月~8岁4个月,平均5.9岁.纳入标准:①患牙处于牙根稳定期,就诊前曾因急慢性根尖周炎行常规根管治疗术;②病例资料、术前和术后X线片齐全;③无根折及深牙周袋. 乳牙根管治疗术后再感染诊断标准:①根管治疗术后或治疗过程中反复出现自发痛、咬合痛、牙龈肿胀、窦道等;②窦道经久不愈或根尖周肿胀反复不消;③X线片示根分叉、根尖周骨质破坏区未愈合或扩大,或出现牙根病理性吸收.出现以上任何1项均诊断为根管治疗术后再感染.  相似文献   

19.
患者女,18岁,因右侧下颌后牙劈裂半年要求修复就诊.检杏:35牙龈正常,颊面及咬合面牙体缺损,累及髓腔:无叩痛,电测无活力.X线片示35大面积缺损累及髓腔,根尖周未见明显低密度阴影(图1).诊断:35残冠、牙髓坏死.治疗计划:35根管治疗后行桩核冠修复.处理:35常规根管预备,以#15K锉为诊断丝拍摄X线片,疑遗漏近中颊侧第3根管(图2).显微下使用#15C锉寻找到近中颊侧第3根管,经X线片证实(图3).  相似文献   

20.
本文报告了24例用间接盖髓术治疗有根尖周病变的龋牙,经过5至10年的长期观察,其中11例尖周病变明显消除,牙无疼痛,追综7年牙仍有活力。年龄11至24岁的19名病人,24个有深龋或X线显示龋已穿髓的恒牙作了间接盖髓术,每牙都有1个或1个以上的根尖周X线阴影与硬板消失,活力试验,热试验牙髓均有反应。病人无自发性疼痛史,热刺激可引起大多数牙有轻微的疼痛,除少数病人对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