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5 毫秒
1.
目的了解沈阳市哮喘患儿病情控制现状及家长对疾病的认知水平。方法随机抽取2017年5月至2018年3月本院儿科门诊收治的800例哮喘患儿,参照全球哮喘防治创议(GINA)方案,根据患儿哮喘控制水平分为哮喘控制组220例,哮喘未控制组580例。采用问卷调查形式收集患儿哮喘控制情况和家长对儿童哮喘的认知水平并进行比较分析。结果患儿近1年内哮喘发作率72.5%,有哮喘发作急诊史5.5%,有哮喘发作住院治疗史17.8%;控制组治疗费用明显高于未控制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哮喘本质方面,哮喘控制组家长认为是气道慢性炎症性疾病的比例高于哮喘未控制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哮喘诊断标准方面,哮喘控制组家长了解程度明显优于哮喘未控制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哮喘控制组家长认为哮喘可控,哮喘与过敏性鼻炎、被动吸烟有关,需坚持规律服药,吸入激素不影响生长发育的比例明显高于哮喘未控制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控制行为方面,哮喘控制组家长避免儿童被动吸烟、坚持长期规范用药、哮喘急性发作时科学处理、坚持定期复查的比例明显高于哮喘未控制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沈阳市哮喘患儿病情控制现状不理想,家长对儿童哮喘认知水平偏低是影响患儿病情控制率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2.
目的分析与探讨25-羟维生素D水平在儿童过敏性疾病中的表达,并研究其对疾病治疗的指导价值及评价。方法将2014年4月-2016年4月经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三医院荔湾医院检查临床确诊后进行治疗的93例过敏性疾病患儿选为观察组,随机选取93例健康儿童为对照组,比较两组儿童25-羟维生素D水平。经过系统治疗后,观察并评价过敏性疾病儿童不同病情控制期的25-羟维生素D水平差异。结果观察组患儿25-羟维生素D(25.56±9.33)mmol/L明显低于对照组儿童(45.72±12.28)mmol/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过治疗后,观察组患儿中完全控制组25-羟维生素D水平高于部分控制组及无有效控制组,疾病控制期不同控制水平患儿血清25-羟维生素D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25-羟维生素D水平与儿童过敏性疾病的表达相关,有助于疾病的诊断。且随着病情的控制,25-羟维生素D水平明显增高,对疾病治疗具有较优的指导价值,有助于病情及治疗效果的监测。  相似文献   

3.
目的 调查注意缺陷多动障碍(ADHD)儿童过敏性疾病的发生情况,为ADHD的治疗和预防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采用病例对照研究,选择2019年10月-2020年4月上海市儿童医院儿童保健科就诊的800例ADHD儿童为ADHD组,同时选取800例健康体检儿童设为对照组,通过调查问卷的形式,收集两组儿童的人口学资料及临床病史资料,采用单因素χ2检验比较ADHD组和对照组儿童过敏性疾病的患病率,采用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不同过敏性疾病共患时儿童ADHD患病风险及抗过敏治疗对ADHD症状的影响。结果 ADHD组儿童过敏性疾病患病率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3.220,P<0.001);单一过敏性疾病组儿童ADHD患病风险OR值为1.681(95%CI:1.163~2.375),混合过敏性疾病组儿童ADHD患病风险OR值为2.494(95%CI:1.912~3.254);当ADHD患儿出现过敏症状时,58.2%的患儿ADHD症状较前加重,其中混合过敏性疾病组ADHD症状较前加重的患儿比例高于单一过敏性疾病组(60.6% vs.53.7%,χ2=434.161,P<0.001)。结论 ADHD儿童过敏性疾病患病率高于对照组;过敏性疾病增加儿童 ADHD的患病风险,过敏性疾病共患种类越多,ADHD患病风险越高。  相似文献   

4.
目的 了解反复呼吸道感染患儿家长对该病防控知识的认知度并探讨其影响因素,为儿童反复呼吸道感染防治工作提供科学依据。 方法 选取某医院2020年1月—2021年1月反复呼吸道感染患儿719例,采用自制反复呼吸道感染疾病防控知识调查问卷对患儿家长进行调查评估,并获取其性别、年龄、文化程度、居住地、职业、月收入、儿童其他呼吸道疾病史、家长反复呼吸道感染史、对儿童看护时间等情况,采用单因素χ2检验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患儿家长对该病防控知识的认知度及影响因素。 结果 共获取有效调查问卷708份,反复呼吸道感染患儿家长对疾病防控知识的认知优良率为55.4%(392/708)。单因素分析显示不同性别、文化程度、居住地、职业、月收入、儿童其他呼吸道疾病史、家长反复呼吸道感染史、对儿童看护时间的患儿家长对反复呼吸道感染疾病防控知识的认知优良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女性(OR=2.980)、文化程度大专及以上(OR=3.800)、居住地城镇(OR=2.445)、职业公务员/企事业单位员工(OR=3.083)、儿童其他呼吸道疾病史(OR=2.989)、家长反复呼吸道感染史(OR=3.096)、对儿童看护时间>6 h/d(OR=2.646)的患儿家长对该病防控知识的认知度更高。 结论 反复呼吸道感染患儿家长对该病防控知识的认知度处于中等水平,受到性别、文化程度、居住地、职业、儿童其他呼吸道疾病史、家长反复呼吸道感染史、对儿童看护时间多种因素影响,应加强对儿童呼吸道感染疾病预防保健知识宣教,提高患儿家长对疾病防控知识的认知度,减少患儿反复呼吸道感染发生。  相似文献   

5.
【目的】 了解西安地区儿童哮喘患儿家长对哮喘认知水平和行为现状,采取有针对性的行为干预措施,并分析其效果,为哮喘规范治疗和管理提供依据。 【方法】 采用问卷形式进行调查,选取本院儿童哮喘门诊就诊且哮喘规范化治疗超过6个月的哮喘患儿。 【结果】 118例问卷显示:1)患儿一般情况:患儿首次喘息发病年龄平均为(5.1±3.7)岁,首次喘息发作距确诊哮喘时间为(2.3±1.6)年;患儿中有50.8%合并过敏性鼻炎、50.6%有湿疹、28.8%有哮喘家族史; 2)哮喘患儿家长行为:56.6%知道在哮喘急性发作时应该吸入速效β2受体激动剂治疗,96.6%在哮喘没有症状时会坚持用药。在选择哮喘长期治疗药物种类时,有51.7%选择吸入激素与长效β2受体激动剂联合制剂、39.6%单独吸入激素、20.6%口服白三烯拮抗剂、13.7%使用抗过敏药物。家长不愿意给患儿使用长期控制哮喘药物原因,60.3%是担心对生长发育产生影响、22.4%是担心对药物产生依赖;3)给予哮喘知识和行为低于平均得分的46例进行干预,干预后家长哮喘知识、态度和行为得分明显提高(P>0.01)。 【结论】 今后应做好哮喘患儿及家长的管理和宣教工作,提高家长的哮喘知识,改善其态度和行为水平,促进患儿的干预效果。  相似文献   

6.
目的 为了了解西安市家长对儿童食品选择的基本情况,及其对食品中添加剂的认知和重视程度,以提高社会对儿童食品安全的关注度,为家长选购儿童食品提供参考.方法 本研究采用随机整群抽样的方法,选取了西安市雁塔区、新城区、临潼区的3所幼儿园和4所小学,对调查当日在校的所有3~7岁学生家长,进行"家长对儿童食品选择的情况及对食品添加剂认知状况"的问卷调查.结果 ①有93%(1 068/1 148)的家长经常给孩子选择各类儿童食品,其种类以乳类及制品、糕点及小吃类、饮料类和糖果类为主;②家长在选择儿童食品时,有70%(748/1 068)只关注食品的生产日期和保质日期,66%(705/1 068)考虑品牌,58%(619/1 068)根据孩子的爱好,仅有22%(235/1 068)注意包装上的食品添加剂信息;③7%(80/1 148)的家长认为食品添加剂无安全问题,42%(482/1 148)的家长认为只要是食品添加剂均有副作用,仅有37%(425/1 148)的家长认为在合理含量范围对人无害.仅有1%(12/1 148)的家长表示对儿童食品添加剂的使用种类、用量情况比较了解,31%(356/1 148)的家长却表示毫不了解,对食品添加剂知识不了解的家长明显多于了解者(χ2=28.228,P<0.05);④所有家长对食品添加剂存在的安全问题都极为关注,82%(941/1 148)的家长希望在儿童食品中能列出添加剂的成分和含量.结论 西安市儿童家长在选择儿童食品时缺乏对食品添加剂的相关知识,但家长对儿童食品安全存在的问题却极为关注.帮助家长了解食品添加剂相关知识,有助于科学地指导选择儿童食品,使儿童健康成长.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健康教育在农村儿童哮喘控制中的作用。方法 选择2018年3月至2021年3月在该院儿科哮喘门诊就诊的未行规范治疗的86例农村哮喘患儿家长86人为研究对象,在药物治疗同时,对患儿及其家长进行健康教育,定期随访等。12周后评价健康教育效果、患儿治疗依从性与哮喘控制水平。结果 患儿家长哮喘知识问卷得分干预前为(15.32±4.62)分,干预后为(19.56±3.95)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6.47,P <0.01)。干预后首次调查得分等级为良好31人(36.05%),一般37人(43.02%),较差18人(20.93%)。家长哮喘知识得分等级越高,患儿的用药依从性也越高,哮喘控制情况越好,组间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1.40、14.42,P <0.01)。结论 对哮喘儿童及家长进行系统的健康教育管理,有助于提高家长对疾病的认知水平,提高患儿治疗依从性与哮喘控制率。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毛细支气管炎患儿分子遗传学检验与哮喘的相关性及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调查符合标准的2012年11月-2013年4月份间120例住院患儿, 住院均诊断为“毛细支气管炎”。患儿入院后均进行儿童过敏性哮喘遗传检测, 根据检测结果, 分析患儿的喘息次数与儿童过敏性检测高风险性是否有关。结果 1)第一次发病的毛细支气管炎患儿的儿童过敏性哮喘遗传检测遗传风险性明显低于第二次发病的毛细支气管炎患儿的儿童过敏性哮喘遗传检测遗传风险性,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治疗组患儿给予相应的抗哮喘治疗, 而对照组患儿给予常规治疗(毛细支气管炎治疗), 结果治疗组患儿的咳嗽、喘憋、呼吸困难及肺部啰音消失的时间及随后的发作次数, 住院时间, 经济费用及家庭压力明显低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 通过对毛细支气管炎婴幼儿进行儿童过敏性哮喘遗传检测, 从遗传角度上提示疾病的风险, 继而对高度遗传风险评估的婴幼儿进行抗哮喘干预治疗, 达到降低疾病风险的目的。  相似文献   

9.
儿童过敏性鼻炎变应原检测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了解儿童过敏性鼻炎变应原分布情况,为预防和治疗儿童过敏性鼻炎提供依据。方法采用体外特异性过敏原检测试剂盒(IVT)对过敏性鼻炎患儿同时进行吸入性过敏原(IVT713)和食物性过敏原(IVT706)检测。利用回顾性方法分析256例过敏性鼻炎患儿变应原的分布情况及与患者年龄、伴随过敏性疾病、家族过敏史的关系。结果256例过敏性鼻炎患儿变应原检测总阳性率为83%。其中IVT713阳性率为71%,其中尘螨类最高51%,其次是花粉类19%。IVT706总阳性率为20%,其中以鱼类为最高。吸入性过敏原的阳性率与年龄、家族过敏史、病程及伴随过敏性疾病呈正相关。结论尘螨为儿童过敏性鼻炎主要过敏原,明确过敏原对过敏性鼻炎的预防、诊断及采取特异性免疫治疗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0.
目的 了解贵阳地区哮喘患儿病情控制现状及影响哮喘控制的因素,为进一步加强儿童哮喘防治工作提供依据。方法 选取在贵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儿科哮喘门诊就诊的病程超过12个月的1~14岁哮喘患儿400例,采用回顾性调查的方法对其家长就哮喘控制状况及疾病认知情况进行问卷调查,以患儿近12个月有无哮喘发作为标准将其分为控制组和未控制组,对可能影响哮喘控制的相关因素进行多因素分析。结果 在过去12个月内,72.5%的患儿有过哮喘发作,35.5%的患儿有过因哮喘发作的急诊治疗,17.8%的患儿有过因哮喘发作导致的住院治疗。家庭经济收入、家长学历、家长认知水平、坚持规范用药、坚持定期复诊是哮喘患儿控制的保护因素;个人过敏史、哮喘家族史、被动吸烟史是哮喘患儿控制的危险因素。结论 贵阳地区哮喘患儿病情整体控制状况并不理想,与全国城市平均水平相比还存在一定的差距。家长对疾病的认知水平、治疗依从性及不良环境的接触等因素是影响哮喘控制的主要危险因素,认识并改善影响因素,有助于提高哮喘控制水平。  相似文献   

11.
哮喘患儿家长疾病认知状况和学习需求调查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了解哮喘患儿家长对哮喘疾病认知及学习需求情况,以有利于更好地开展儿童哮喘病的防治工作.[方法]采取非随机方式取样选取117位哮喘患儿家长,采用访谈与自设问卷调查相结合的方式进行调查.[结果]哮喘患儿用药不依从率为50.43%;患儿家长哮喘相关知识平均掌握率为64.10%;多数家长表示对哮喘相关知识有学习需求,主要通过医护人员获取知识,希望医护人员提供电话咨询、门诊咨询等指导方式.[结论]哮喘患儿家长疾病知识掌握率低、患儿药物治疗依从性低,医护人员应重视对哮喘患儿家长进行健康教育.  相似文献   

12.
目的了解孤独症患儿的就诊及康复现况,为建立和完善孤独症患儿有效的康复服务体系,更好地促进孤独症患儿康复提供依据。方法收集在哈尔滨医科大学儿童发育行为研究中心咨询并接受康复训练的患者236例,采用自拟的"孤独症儿童康复及卫生服务利用现状"调查问卷,主要内容包括患儿针对孤独症的就诊经历、康复资源利用现况以及家长对孤独症知识、康复信息了解情况等。结果患儿首次就诊的平均年龄为(3.04±1.16)岁,有29.5%的家长在发现孩子行为异常1 a以后才开始有就诊行为;就诊时去过2家以上机构的患者占62.6%;确诊机构中比例最高的是在家庭所在地的省会城市(40.7%);59.5%的患儿家长对孤独症的相关知识及康复方法均缺乏了解;知识来源以熟人介绍最多,占42.8%;有27.5%的患儿在确诊后没有接受过任何形式的康复治疗;回答有长期合作的医疗机构或者特殊训练机构帮助家长进行康复治疗及指导者仅占20.8%。结论孤独症儿童家长对孤独症的知识及相关信息了解严重不足,就诊机构的医疗诊断水平有待提高,针对孤独症患儿的康复机构和人才资源也不能满足大部分患儿需求。应尽快建立和完善稳定且合理有效的康复治疗及社会保障服务体系。  相似文献   

13.
目的 调查儿童呼吸道异物的发病影响因素及家长对呼吸道异物的认知情况,为该病的控制及预防提供依据。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7年10月-2019年1月在西安交通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收治的202例呼吸道异物患儿发病原因及病情特点。同期连续接诊的100例急性喉炎患儿做为对照组,用自制《儿童呼吸道异物家长认知度调查问卷》对患儿家长进行呼吸道异物相关知识的问卷调查。结果 202例呼吸道异物患儿中3岁以下占86.2%,男女比例为1.85∶1,农村与城镇比例2.74∶1,看护人文化程度高中以下的占68.4%。异物种类以植物性异物为主191例(94.6%),其中坚果、豆类158例(78.2%)。进食哭闹是主要诱发因素,共138例(68.3%)。就诊时间在24 h内的有15.8%。两组患儿家长在异物种类、进食方式和呼吸道异物疾病总体认知三个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47,5.32,11.17,P<0.05),而在疾病症状的认知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61,P>0.05)。结论 儿童呼吸道异物具有明显的年龄、性别、城乡、文化程度差异特征,家长对呼吸道异物的认知程度较低可能是造成呼吸道异物发生率高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4.
目的小儿过敏性疾病与后天环境及先天遗传等均存在一定关联,对儿童身心健康及生活质量造成严重影响。本研究探讨血清特异性免疫球蛋白E(IgE)与免疫球蛋白G(IgG)联合检测对小儿过敏性疾病的诊断价值。方法选择2015-10-17-2018-11-25本院收治的37例吸入性过敏患儿(A组),50例食物性过敏患儿(B组)和同期本院收治的40例非过敏性疾病患儿(对照组)为研究对象;入选者均接受血清特异性IgE和IgG检测,分析IgE联合IgG检测在小儿过敏性疾病诊断价值。结果 A组、B组和对照组血清IgE水平分别为(4.22±1.03)、(6.53±1.10)和(2.60±0.85)g/L,F=173.203,P<0.001;IgG水平分别为(205.63±45.21)、(321.02±40.58)和(145.23±30.13)IU/mL,F=236.367,P<0.001。血清IgE和IgG单独及联合诊断小儿过敏性疾病的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806、0.789和0.862,均有一定预测价值;联合诊断灵敏度为94.25%,高于血清IgE(82.76%)和IgG(85.06%)单独诊断,χ~2=5.649,P<0.05。与金标准诊断结果比较,联合试验的一致性检验Kappa值为0.792,优于血清IgE(0.579)和IgG(0.669)。结论食物过敏原与吸入性过敏原的过敏性疾病患儿血清IgE、IgG水平异常升高,联合测定两项指标对过敏性疾病的诊断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5.
目的 了解西安地区儿童哮喘控制现状及患儿家长对哮喘的认知水平,并分析其影响因素,为哮喘规范治疗和管理提供依据.方法 选取在西安交通大学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儿童哮喘门诊就诊且哮喘规范化治疗超过6个月的哮喘患儿,采用问卷调查方法,哮喘专科医生与患儿及其家长面对面沟通,可由父母共同参与完成,填写完成后由医生当场核查,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收集的118例问卷显示:①患儿首次喘息发病年龄平均为5.1±3.7岁,首次喘息发作距确诊哮喘时间为2.3±1.6年;患儿中有55.1%合并过敏性鼻炎、50.0%有湿疹、28.8%有哮喘家族史;②患儿在三甲医院确诊哮喘占67.8%、二级及以下医院确诊占32.2%.89.0%的患儿在哮喘未发作时能够定期复诊,59.3%的患儿在过去12个月内有喘息发作,发作次数平均为4.2±2.5次.78.8%的患儿进行了肺功能检查,32.2%的患儿进行过敏原检测;③51.7%的患儿使用吸入激素与长效β2受体激动剂联合制剂,39.8%单独吸入激素,62.7%的家长选择喘息发作大于3次诊断为哮喘;④家长哮喘知识79.7%来自医生的讲解、44.9%为大众媒体宣传、29.7%为哮喘健康知识讲座.72.9%的家长最希望与医护人员一对一交流获得哮喘知识.结论 通过对儿童哮喘疾病的管理,可改善儿童哮喘的控制与家长对疾病的认知水平.  相似文献   

16.
目的通过对随州市部分0~14儿童在过去的1年内意外伤害情况及当前家长认知水平的调查,找出儿童意外伤害的主要原因及加强对儿童伤害预防的切入点。方法采用分层抽样法在市区内抽取1所初级中学、1所小学、1所幼儿园及1个儿童预防接种点,在抽到的单位内随机抽取0~14岁部分儿童,将儿童家长作为调查对象。对家长采用问卷的方法进行调查。结果主要伤害原因为跌倒/坠落、动物伤、纯器伤、刀/锐器伤、烧烫伤及交通事故。1年内伤害的人次数占调查人数的比率分别5.77%(70/1213)、1.32%(16/1213)、0.99%(12/1213)、0.82%(10/1213)、0.82%(10/1213)、0.74%(9/1213)。儿童家长对意外伤害等相关知识有一定的了解。结论家长应加强对儿童的监护责任,对儿童生活环境应加强整治,对动物要加强管理,同时大众传媒及相关部门应加强对儿童及家长或监护人进行经常性安全教育。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基于儿童认知发展水平的阅读式宣教对轮状病毒肠炎住院患儿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7-12月在该院住院的轮状病毒肠炎患儿92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进行分组。对照组46例,采用常规的健康宣教模式;研究组46例,采用基于儿童认知发展水平的阅读式宣教。观察两组患儿宣教效果相关指标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比较并讨论两组差异。结果研究组患儿焦虑性情绪障碍的5个因子评分、总分及抑郁障碍评分低于对照组,研究组患儿生活质量4个维度评分及总分高于对照组,研究组患儿依从性(依从性好82.61%)高于对照组(依从性好56.52%),研究组患儿及家长疾病知识掌握率(95.65%)高于对照组(78.26%),以上指标数据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对轮状病毒肠炎住院患儿进行基于儿童认知发展水平的阅读式宣教,可显著改善患儿的心理状态,提高生活质量,增强依从性及疾病知识掌握度。  相似文献   

18.
目的了解广州市儿童常见过敏性疾病的过敏原分布状况,为不同过敏性疾病患儿的环境过敏原防治提供依据。方法纳入喘息性疾病及哮喘(1013例)、过敏性鼻炎(660例)、过敏性结膜炎(422例)、湿疹(2762例)、特应性皮炎(831例)和荨麻疹(1181例)患儿共6869例,经免疫印迹法检测血清过敏原E型特异性抗体(sIgE),并对检测结果进行统计学描述和分析。结果在6869例患儿中,过敏原sIgE阳性总检出率为74.01%,男性患儿阳性率(75.02%)高于女性患儿(72.25%),吸入性过敏原阳性率(53.47%)低于食入性过敏原(57.39%)。尘螨和牛奶分别是阳性率最高的吸入性过敏原和食入性过敏原。婴幼儿期患儿最常见的过敏性疾病是湿疹;学龄期患儿常见过敏性鼻炎和荨麻疹。结论广州地区导致儿童过敏性疾病的主要过敏原为尘螨和牛奶。不同类型的过敏性疾病的过敏原不相同,应该根据不同类型过敏性疾病的主要过敏原采取针对性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家长文化程度对哮喘儿童治疗依从性的影响及护理对策.方法 对82名1~14岁哮喘儿童的家长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82名哮喘儿童的家长普遍对有关哮喘知识缺乏了解,主要表现在:对哮喘本质3项内容的认知率分别为39.02%(32/82)、75.61%(62/82)、40.24%(33/82),哮喘规范治疗计划的六项内容认知率分别为48.78%(40/82)、71.95%(59/82)、95.12%(78/82)、57.31%(47/82)、59.76%(49/82)和58.54%(48/82),吸入糖皮质激素安全性的误解率82.93%(68/82).结论 加强对哮喘患儿家长的健康教育,提高患儿治疗依从性是哮喘防治成功的关键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20.
  目的  了解上海市学龄儿童过敏性疾病患病现状及相关影响因素,为预防儿童过敏性疾病提供参考。  方法  2019年4—6月期间,在上海市开展多阶段整群抽样,共有17所小学的10 686名7~12岁学龄儿童被纳入调查。采用国际儿童哮喘和过敏研究(ISAAC)量表评估儿童过敏性疾病,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儿童过敏性疾病的影响因素。  结果  上海市学龄儿童中过敏性疾病的总体患病率为47.0%,男童(50.4%)患病率高于女童(43.3%)(χ2=54.44,P < 0.01)。常见过敏性疾病患病率为哮喘(13.9%)、过敏性鼻炎(18.2%)、特应性皮炎(34.3%)。部分儿童同时患有多种过敏性疾病。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与哮喘、过敏性鼻炎、特应性皮炎3类过敏性疾病均呈正相关的因素为男童(OR值分别为1.52,1.44,1.22)、母亲学历本科及以上(OR值分别为1.26,1.77,1.84)、有过敏性疾病家族史(OR值分别为2.87,4.24,2.57)、是独生子女(OR值分别为1.16,1.28,1.22)、窗帘清洗频率 < 1次/月(OR值分别为1.41,1.79,1.77)、没有每天打扫房间(OR值分别为1.14,1.18,1.20)、粉尘暴露频率≥1次/月(OR值分别为1.45,1.56,1.42)(P值均 < 0.05)。3类过敏性疾病另存在特有的社会-环境-行为危险因素。  结论  上海市学龄儿童过敏性疾病患病率较高,相关影响因素涉及社会、环境和行为暴露的多个变量,值得后续深入探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