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30 毫秒
1.
辨证论治是中医治疗学的基本指导思想。在该思想的指导下,临床常用的辨证方法有脏腑辨证、八纲辨证、六经辨证、气血津液辨证、卫气营血辨证以及三焦辨证等。剖析上述众多辨证方法的精神实质,笔者认为,脏腑辨证与八纲辨证可谓中医治疗学的核心辨证纲领,二者可统合为五脏阴阳辨证,是中医辨证的“纲中之纲”。通过脏腑辨证,可以把握疾病的具体部位。通过八纲辨证,可以分辨疾病的阴阳、表里、寒热、虚实性质。而六经辨证、气血津液辨证、卫气营血辨证以及三焦辨证等,都可统一于五脏阴阳辨证之下,包容于五脏阴阳辨证之中。  相似文献   

2.
阴阳辨证在八纲辨证中具有统率其他六纲的作用,是对病情进行更高层面或总的归纳,在中医临证过程中阴阳辨证贯穿疾病诊治过程的始末。阴阳辨证对于帕金森病而言尤为重要,不同症状表现、病情发展过程中病机的转化和中西医治疗都体现了阴阳对立制约、互根互用、消长转化的特点。该文从阴阳辨证的源流及应用、阴阳辨证是帕金森病辨证基础、阴阳辨证在帕金森病临证中的地位和作用3个方面论述了阴阳辨证产生的背景、应用的基础和价值,以“阴阳为纲”的辨证方法来指导帕金森病的诊治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
八纲辨证是各种辨证方法的总纲。但其也有一些不足,因此应在八纲基础上增设新的纲,拓展纲的广度和深度。而燥湿具以下特点:(1)阴阳具燥湿之性;(2)燥湿二气为百病之纲领;(3)燥湿的辨证体系已经建立。因此可将八纲改为"八纲两纪":以燥湿充实八纲,即以表里虚实寒热燥湿为八纲,以阴阳为两纪。恢复八纲的双层次结构,将阴阳从与六变等同的位置提升为八纲的总纲和法纪。希望能使八纲名实相符,纲领作用更为完善和加强。  相似文献   

4.
整体一元论,始终困扰着对辨证施治的正确认知,其实“天人合一,阴阳一体,五行一体、五脏一体、阴阳五行一体以及气一元论”,包括辨证施治都是整体一元论。“气一元论”认为,气本为一,分为阴阳,气是阴阳二气的矛盾统一体。中医用“气一元论”和“九九归一”来强调辨证施治的整体性,分而辨证,合而整体。“九九”指多系统,多层次,分级辨证,“九九归一”指整体辨证和按需合理用药。“形神一体”和“精气神一体”以及“四诊八纲一体”,是对“整体一元论”的高层次认识。中医强调整体辨证,整体和阴阳一体是纲,辨证施治一体是目,深刻理解整体一元论的内在辨证关系是提高辨证医学水平的关键。  相似文献   

5.
施今墨在继承、活用八纲辨证的基础上,通过长期研究、临床总结,对八纲辨证作了发挥和补充,指出应将阴阳作为总纲,补充气血辨证的内容,而成“十纲”辨证,以指导对杂证的分析、治疗;对于外感病应根据病人的病证特点,“详查表里比重”而用药。施氏的发挥,无论是在对传统基础理论的继承、发展上,还是拓宽临床辨证方法上,都有着深远的意义。  相似文献   

6.
微观辨证学研究的回顾与展望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微观辨证学是从中医诊断学开拓出来的一门新学科。微观辨证遵循传统医学理论,应用现代科学技术,将传统的宏观唯象诊断、辨证引入细胞、分子水平,以探索疾病与证候及其康复演变实质。为微观论治学提供新的物质理论基础。《内经》以“司外揣内”四诊外揣法诊病,汉·张仲景《伤寒杂病论》在“诊病”的基础上,提出了“辨病脉证并治”的“平脉辨证”,从证辨治的思维法则。诊病对病来说是从抽象到具体的认识过程,它的辨证起点就是从八纲的阴阳开始,概括了“人与天地相应”整体机能病变中最抽象、最单纯的关系。八纲确立后即对病因、病性、病位、病机、病势有了一个大概的了解;再以脏腑、经络、气血津液、卫气营血、六经、三焦辨证,取得对疾病的表里、寒热、虚实等范畴更细更深的认识,从而达到对疾病与  相似文献   

7.
针对现行教材中八纲的实际问题进行探讨,并提出建议:(1)取消表虚证和半表半里证两个错误概念及相关内容.(2)恢复八纲的双层次结构.措施是:以燥湿充实八纲,将阴阳提升为总纲法纪,名称改为八纲两纪.(3)提炼概括八纲的40字辨证要点.希望藉此强化充实八纲的辨证纲领作用,有利于中医教学临床工作及中医学的发展.  相似文献   

8.
针对八纲辨证思维混乱和地位归属问题 ,进一步探讨了谦斋医学思想。八纲辨证规则 :阴阳是六变的纲领 ;六变是组合的内容 ;六变组合三类二十五型 ;六变组合式诊断。八纲辨证的再思考 :八纲之八个类型是广义的 ,六变组合二十五型是狭义的 ;阴阳从宏观上概括为阴证阳证 ,不介入六变组合 ;八纲是深入浅出的分类方法 ,由博返约的归纳法则 ;八纲是各种辨证方法的基础 ,其它辨证方法均含有八纲的内核 ;客观分析八纲在现实辨证中逐渐淡化的原因 ,充分认识它在未来辨证中继续发挥方法论的作用。各种辨证方法之间的关系 :八纲是辨证基础 ;脏腑是辨证核心 ;其它辨证方法依据外感内伤分类 ,围绕着辨证基础、核心展开的。  相似文献   

9.
力军  建辉 《家庭中医药》2007,14(4):22-22
1、八纲辨证的“八纲”是指阴阳、表里、虚实、寒热四对性质截然相反的证候。明代医家张景岳在《景岳全书》中说:“天下之病固不能出此八者。”[第一段]  相似文献   

10.
本文通过学习陈逊斋,汤本求真、胡希恕、刘绍武等经方大家研究伤寒论的成果,阐述了八纲辨证,八纲辨证是一切辨证方法的总纲,论证了八纲辨证与伤寒论的关系,提示在临床上要认真细致辨好寒热虚实,辨对阴阳,搞对病位。只有这样,才能提高临床辨证施治水平。  相似文献   

11.
提出对八纲及八纲辨证的概念、理论框架及其对临床指导意义的再认识。认为八纲理论是在阴阳理论指导下,以表里分析辨别病位,以寒热、虚实分析辨别病性,三者还共同包含对病势的分析;以阴阳作为总纲,统括其他六纲,将它们紧密联系在一起,成为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八纲既着重于分析中医证候本质的共性即病位、病性、病势,同时更强调证候之间的内在联系及其变化规律,因而对于临床实践具有全面的、普遍性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2.
《伤寒论》是辨证论治的典范,以六经为物质,以八纲为变化,六经是辨证之体,八纲乃是辨证之用,体用结合,有机联系.互相为用。必须指出的是,“八纲辨证”的思想,源于《伤寒论》的“六经辨证”,六经辨证与八纲辨证密切结合,紧紧相连而不能相离,“气血辨证”则是贯穿于《伤寒论》“六经辨证”和“八纲辨证”的辨证核心。在研究《伤寒论》中,如果只谈“六经辨证”,或只谈“六经辨证”与“八纲辨证”,而丢掉“气血辨证”这一核心内容,那就使仲景辨证论治的完善体系支离破碎,相割裂开来。所以,在《伤寒论》的辨证体系中,唯有用“气血辨证”的方法,才能提挈六经,统验八纲,才能使《伤寒论》中辨证论治的所有内容,纲举目张,洞若观火。  相似文献   

13.
关于强化充实八纲辨证纲领作用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鸿谟 《北京中医》2003,22(4):19-21
针对现行教材中八纲的实际问题进行探讨,并提出建议:(1)取消表虚证和半表半里证两个错误概念及相关内容。(2)恢复八纲的双层次结构。措施是:以燥湿充实八纲。将阴阳提升为总纲法纪,名称改为八纲两纪。(3)提炼概括八纲的40字辨证要点。希望藉此强化充实八纲的辨证纲领作用。有利于中医教学临床工作及中医学的发展。  相似文献   

14.
上下升降在辨证中的重要性,其在病源定位和病机趋向顺逆的辨证中占有不可替代的位置,在制定治法时,也必须充分考虑其作用。然而在中医诸辨证方法中最重要的总纲——八纲辨证中,恰恰缺少体现上下升降的项目。八纲中阴阳两纲是其他六纲的总纲,从宏观总体上去定性,虚实是以机体在病程中邪正消长的态势去辨证,寒热是以病邪属性及机体的反应去辨证,表里是从病邪的部位和病机的趋向在纵的角度去辨析,上下是从横的角度去辨析病位和病机的升降顺逆的。表里和上下是一对相辅相成不可分离和缺少的辨证方法,因此笔者不揣位卑言微冒昧提出应将上下列入八纲中,而应将阴阳提升为总纲。  相似文献   

15.
王新颖  齐京 《北京中医药》2011,30(12):898-900
关幼波为一代中医大家,他继承并活用八纲辨证,在长期的临床实践中进一步总结,重视气血的作用,将气血辨证提高到与八纲辨证同等重要的地位,补充“气血辨证”,创立了“十纲辨证”学术体系,形成其“气血辨证”“痰瘀学说”“络病说”“虚证说”的学术特点.“气血辨证”是关老学术思想的主体,是对中医复杂辨证体系的高度概括,执简驭繁有效地...  相似文献   

16.
总结和阐释《中藏经》首创之脏腑辨证八纲“虚实寒热生死逆顺”。其诊断思想析为:基本观点是天人相应,生理观点是阴阳平衡,病机观点是阴阳否格,辨证要旨是判定顺逆、决断生死,辨证依据是形证脉气,辨证纲领是虚、实、寒、热、生、死、逆、顺。其诊断内容归结为:以面色、身形、脉象、主诉辨虚实寒热,以五色、五脉、时气三者相应与否辨生死逆顺。此八纲以“虚实寒热”辨病机定性,以“生死逆顺”辨病势预后。  相似文献   

17.
医苑百花     
八纲辨伤寒首推尚从善仲景虽未明言“八纲辨伤寒”,但《伤寒论》中确有八纲实质。“八纲”是历代医家从长期辨证实践中总结出来的,是辨治证候的普遍规律。“八纲辨伤寒”是对六经辨证学说的补充与发展。许叔微论伤寒强调须分表里虚实明代以前,虽未见有“八纲辨伤寒”的明确提法,但将《伤寒论》中的内容以表里阴阳寒热虚实  相似文献   

18.
关幼波气血辨证学术思想浅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齐京 《中医杂志》2006,47(5):396-396
强调气血辨证是关幼波老师临床辨证施治的基本指导思想,他将气血辨证提高到与“八纲辨证”同等重要的地位,倡导“十纲辨证”,以此指导临床实践。  相似文献   

19.
对八纲辨证发展的思考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辨证论治是中医认识疾病和治疗疾病的基本原则 ,八纲辨证则是各种辨证方法的总纲。笔者根据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的原理对中医八纲辨证的发展谈些看法与反思。1 八纲辨证的局限性 中医学是我们先辈们的一项伟大成就 ,然而由于我国漫长的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封建社会及短暂的资  相似文献   

20.
临证误治当审阴阳丰广魁陕西中医学院研究生(咸阳712083)八纲,是辨证的总纲。阴阳,又是八纲的总纲,故又称“二纲六要”。阴阳辨证是临床诊治疾病必不可少的辨证纲领,故有“善诊者,察色按脉,先别阴阳”(《素问·阴阳应象大论》)之说。在诊断上主要把临证诸...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