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是一种不完全可逆气流受限的气道慢性炎症性疾病,长期有害颗粒(如香烟烟雾、粉尘等)吸入与其发病密切相关,其致病机制尚不明确,主要认为是气道慢性炎症。肺功能是COPD诊断的金标准,目前仍需更早期可以诊断COPD的检查手段应用于临床,为COPD的早防早干预奠定基础。近年来已对COPD进行了较全面研究,本文将对COPD的危险因素、发病机制、检查方法等方面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2.
一、概念:慢性阻塞性肺疾患Chronic D- bstructlve Pulmonary Diseasc(COPD),包括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支气管喘息,是以气道阻塞为特征,目前认为老年COPD是指慢性支气管炎及脾气肿两种疾病.老年慢性支气管炎的病人可以仅有咳嗽、咯痰,而无肺功能障碍,而单纯肺气肿病人亦可无临床症状.因此慢性支气管炎是根据病因诊断命名,肺气肿为解剖所见.老慢支合并肺气肿时可引起气道阻塞出现呼吸功能障碍构或COPD.  相似文献   

3.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是一种常见的慢性呼吸系统疾病.肺功能检查对发现COPD伴哮喘具有诊断价值,但COPD危重患者进行肺功能检查时部分病人可发生晕厥、气急加重、心律失常等症状,限制了COPD急性发作期的肺功能检查,不能及时发现COPD伴气道高反应性及可能并发的支气管哮喘.为了能早期诊断COPD并发支气管哮喘,作者对比分析了2003年12月至2004年8月本院42例COPD住院患者的急性发作期血清IgE水平与疾病缓解期肺功能支气管舒张试验结果,探讨在COPD患者治疗中血清IgE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4.
慢性阻塞性肺疾患(COPD)是以慢性气道阻塞及呼气流速下降为特征的疾病。COPD患者均有不同程度的呼吸肌功能障碍。本文介绍了几种常用的呼吸功能康复训练方法。  相似文献   

5.
东南大学附属盐城医院呼吸科对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合并呼吸衰竭患者给予早期合理地使用双水平气道正压(BiPAP)呼吸机氧疗取得满意的疗效.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6.
慢性阻塞性肺部疾患呼吸衰竭患者呼吸机治疗的护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沈志峰 《护士进修杂志》2007,22(13):1239-1239
慢性阻塞性肺部疾患(COPD)是一种以气道阻塞为主要特征的严重呼吸道疾患,晚期常并发呼吸衰竭,通常由于病情严重需要建立人工气道进行机械通气,但在呼吸机应用过程中,常会因各种原因引起严重并发症,如何进行有效的护理,是减少并发症,提高治疗效果的重要条件[1].  相似文献   

7.
周盈  曹磊  平芬 《临床荟萃》2020,35(3):273-276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 COPD)是一种常见的在气道呈现不可逆的气流受限和结构变化为特征的慢性肺部炎症性疾病。COPD气道炎症主要由炎症细胞浸润并被激活后释放大量细胞因子和炎性介质所致, 相关炎性细胞因子如肿瘤坏死因子(TNF α)、转化生长因子 β(TGF β)等参与了COPD 的发生、发展以及预后转归,对病情不断演变、发展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临床中,常通过患者症状及体征、肺功能测定来诊断COPD。现对COPD相关炎性细胞因子作一综述,深入探讨这些炎症因子在气道慢性炎症反应中作为生物标志物的价值,及其对COPD病情演变的影响,试图为COPD的早期识别和监测提供新的思路和方向。  相似文献   

8.
随着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简称COPD)的发病率及患病率的逐年上升,COPD诊断与治疗已引起医学界的高度重视。而且肺功能检测是呼吸系统疾病诊断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诊治指南[1](简称COPD指南)肯定了肺功能在诸多肺疾病中的作用,尤其对COPD的诊断、严重度评价、病情进展、预后及治疗反应等有重要的临床价值。1肺功能检测具有重复性好、标准化、客观、患者无痛苦等特点。由于存在不完全可逆性气流受限是诊断COPD的必备条件,肺功能检测被认为是诊断COPD的金标准[2]。在COPD的诊断中,出现不可逆气流阻塞的情况下才能诊断COPD,气流受限是以一秒量(FEV1.0)和一秒率(FEV1.0%)降低来确定的,其中FEV1.0/FVC是COPD的一项敏感指标,可见出轻度气流受限。FEV1.0占预计值的百分比是中、重度气流受限的良好指标,它变异性小,易于操作,可作为COPD肺功能检查的基本项目。2阻塞性肺病(COPO)的早期,病变主要累及小气道。这一阶段病变的可逆性大,治疗效果好。此时的FVC、FEV1%均可在正常范围,目前国内公认的敏感性高、操作方便的小气道功能测定方法是最大呼气流量一容积曲线MEFV测定;另外,...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胸部定量CT在早期诊断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COPD)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3年9月20日至2014年5月20日上海市某社区COPD高危人群受访者,以及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门诊的COPD高危咨询者共138例的临床资料。所有高危者在基线及1年后均行肺功能及胸部CT检查,将胸部CT图像导入定量CT分析软件,收集定量CT数据。根据1年后的随访肺功能结果分为COPD组(n=40)与非COPD组(n=98),比较2组在基线时肺功能、定量CT指标的差别。采用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COPD高危者随访1年后发生COPD的预测指标,通过ROC曲线评估logistic回归模型的效能。结果 2组基线时性别、体质量指数(BMI)、第1秒用力呼气的容积占预计值的百分比(FEV1%pred)、气道壁面积比值(WA%)、气道总数(TAC)、气道壁厚度(WT)差异无统计学意义。COPD组的气道内周长为10 mm处气管壁面积的平方根[Pi10;3.43(3.30,3.54)vs 3.23(3.15...  相似文献   

10.
周其富 《中国内镜杂志》2012,18(10):1046-1049
目的 麻醉诱导前吸入硫酸沙丁胺醇气雾剂(万托林),观察其对腹腔镜手术呼吸力学的影响.方法 合并慢性肺阻塞疾患(COPD)的拟行腹腔镜手术的患者40例,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0例,观察组:患者给予万托林200μg(2揿)后面罩吸氧;对照组:单纯面罩吸氧,30 min后开始麻醉诱导.记录监测时点的气道峰压、气道平台压、气道阻力、胸肺顺应性的变化.结果 两组患者气腹后的气道峰压、气道平台压、气道阻力高于插管后5 min,胸肺顺应性低于插管后5min,P<0.05;插管后5min、气腹后5min以及30 min的气道峰压、气道平台压、气道阻力观察组低于对照组,胸肺顺应性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 <0.05.结论 硫酸沙丁胺醇气雾剂能降低COPD患者腹腔镜手术的气道压力和气道阻力,增加胸肺顺应性,有利于术中呼吸管理,提高了麻醉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11.
目前已广泛应用 BHR测定仪 ,或以其它方式检测气道反应状况的 ,它们对临床诊断均起到了一定的参考价值。对于日本 Chest公司生产的 TCK- 6 0 0 0 CV型气道高反应性测定仪的测定结果同样也是首肯的。我们应用 TCK- 6 0 0 0 CV型以来已测各种肺部疾病 2 5 0 0多例。但从所测肺部疾患的气道反应来看 ,有部分结果与实际不相符 ,而被判为阳性 ,这其中包括临床认为的咳嗽变异性哮喘 (CVA) ,尤以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COPD)为突出 ,对此我们针对 TCK- 6 0 0 0 CV型测定的一部分 CVA、COPD患者结果的判定提出一点初步认识 ,以减少其假阳…  相似文献   

12.
目的 评价深吸气量(IC)和中医临床症状评分表(CMSS)在诊断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择22例COPD患者及21例非COPD患者,测量支气管舒张试验前后肺通气功能,采用中医临床症状评分表和呼吸困难量表进行评估患者症状,统计分析各肺功能指标的变化及相关性,探索深吸气量和中医症状量表诊断COPD的临床价值.结果 COPD组基础值IC、吸药后IC、IC改善率与非COPD组相比无明显差异,但ΔIC明显大于非COPD组(P<0.05).COPD组吸药前后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均小于非COPD组(P<0.01,P<0.01),ΔFEV1、FEV1改善率均大于非COPD组(P<0.05,P<0.01).COPD组ΔFVC、FVC改善率明显大于非COPD组(P<0.01,P<0.01).COPD组基础值呼气流量峰值(PEF)、吸药后PEF明显小于非COPD组(P<0.01).在症状评估方面,COPD组和非COPD组的TCMSS有统计学差异,而呼吸困难量表评分无明显差异.ΔIC与ΔFVC呈正相关(r=0.46,P=0.03),与ΔFEV1、ΔPEF无明显相关性(r=0.06,P=0.77;r=0.26,P=0.25).以ΔIC诊断COPD,ROC曲线下面积为0.69,临界值0.05L,敏感性63.64%,特异性71.43%.以IC改善率诊断气道可逆性,ROC曲线下面积为0.69,临界值2.28%,敏感性68.18%,特异性71.43%.结论 IC在评价轻中度COPD患者对支气管舒张剂的气道反应性方面具有一定的敏感性,但不如FEV1.IC在诊断COPD上具有较好的敏感性及特异性,中医症状评分表在COPD诊断和症状评估方面,涵盖内容更广,能补充呼吸困难量表的不足.  相似文献   

13.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与哮喘气道炎症的差异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与哮喘都是常见的慢性气道炎症性疾病,二者的气道炎症存在异同性.一些炎症细胞和肺的结构细胞如上皮细胞和内皮细胞均参与气道炎症的发生,COPD主要的炎症效应细胞是中性粒细胞,而哮喘的气道炎症以嗜酸性细胞(EOS)炎症为特征.二者参与气道炎症的细胞因子也有很大区别,在COPD主要是白介素-8(IL-8)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而哮喘主要是白介素-4(IL-4)、白介素-5(IL-5)和白介素-13(IL-13).COPD与哮喘气道炎症的差异决定二者气道炎症的本质,并可能与气流受限的不同有关.  相似文献   

14.
气道重塑的治疗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玉娟 《新医学》2008,39(3):208-210
气道重塑发生在气道出现典型的临床表现的早期阶段,常被认为是通过各种细胞因子和介质作用的炎症反应所继发的病理过程,且越来越多的研究显示气道重塑是由炎症细胞和结构细胞参与的慢性炎症过程,主要存在于支气管哮喘和COPD病程中.早期阻止和减轻气道重塑成为治疗支气管哮喘和COPD新的思路和要求.作者就气道重塑的治疗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5.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缓解期的肺功能康复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1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obstructivepulmonarydisease ,COPD)是以气道不完全可逆性气流受限为特征的呼吸系统疾患,一般认为是由多种因素,如感染、吸烟、大气污染、职业性粉尘和有害气体的长期吸入、过敏等作用而成。这些有害刺激可以引起终末细支气管远端(呼吸细支气管、肺泡管、肺泡囊和肺泡)的气道弹性减退,过度膨胀、充气和肺容量增大,并伴有气道壁的破坏;呼气时,由于胸膜腔压力增加而使气道过度萎陷,造成不完全可逆的气道阻塞。COPD患患者数多,病死率高,严重影响广大群众健康。2 0 0 0年,世界卫生组织(WHO )估计全世界有2 74亿…  相似文献   

16.
目的 分析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及重叠综合征(overlap syndrome)患者气道阻力和睡眠呼吸紊乱的特点. 方法 选取已确诊为COPD 11例(COPD组)、OSAHS 15例(OSAHS组)、重叠综合征4例(重叠组)和健康对照10例(对照组),所有研究对象均行夜间睡眠多导图监测和气道阻力测定,分析各组气道阻塞的部位及程度. 结果 COPD组、OSAHS组及重叠组的呼吸总阻抗(Zrs)、呼吸总黏性阻力(R5)、中心阻力(Rc)、周边阻力(RP)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均P<0.05);COPD组及重叠组的Zrs、R5、R5-20、Fres、X5、Rc、Rp阻力均显著高于OSAHS组(均P<0.05);OSAHS 组的R20、Rc均高于COPD组(均P<0.05).COPD患者FEV1/Pre%与睡眠效率成正相关(r=0.632,P<0.05).与觉醒次数、低氧时间和氧减指数成负相关(r值分别为-0.672、-0.868、-0.846,均P<0.05). 结论 COPD、OSAHS和重叠综合征患者的中心气道阻力和外周气道阻力均有升高;COPD患者以外周气道阻力增加为主.OSAHS患者以中心气道阻力增加为主;重叠综合征患者的呼吸总阻抗,呼吸道总黏性阻力比COPD和OSAHS患者更高.COPD患者夜间睡眠呼吸紊乱程度与病情严重程度的关系密切,其中低氧时间和氧减指数为较好的反映指标.  相似文献   

17.
无创正压通气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呼吸衰竭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近年来,无创正压机械通气(NIPPV)在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中越来越得到广泛的应用.2003年6月~2006年10月本院呼吸科对COPD合并Ⅱ型呼吸衰竭的患者,采用双水平气道正压(BiPAP)呼吸机经口鼻面罩气道正压治疗,取得较好疗效,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8.
目的:调查上海市社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高危人群患病状况.方法:2008年4月至2009年4月对上海市杨浦区3个社区长住居民中的高危人群进行肺功能测定,确诊或排除COPD,并记录人口学资料、病史、暴露因素等信息.结果:调查1 253例COPD高危人群,A组(COPD)212例、B组(未达COPD诊断)1 041例,高危人群COPD患病率达16.9%(212/1 253).年龄、吸烟、有害气体、粉尘、颗粒接触史、既往心肺疾病史等为COPD发病的危险因素.分层研究显示,随年龄的增加,COPD的患病率、吸烟指数、症状、共患病、FVC、FEV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A组212例COPD患者中既往被诊断为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26例,诊断为COPD者仅5例,181例患者未被诊断出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或COPD,无症状患者60例,COPD患者的漏诊率达97.6%(207/212).结论:高危人群COPD发病率高,共患病发生率高.COPD发病隐匿,漏诊率高.对高危人群进行肺功能检查可发现早期患者,从而提高COPD诊断率,有利于早期干预.  相似文献   

19.
李潭溪 《临床荟萃》1989,4(11):500-502
一、病因学和发病机理 (一)病因学 多数COPD患者同时存在慢性支气管炎和肺气肿,但构成慢性阻塞性肺疾患的气道阻塞的本质并不为人们充分理解,而—些因素可能与肺气肿—慢性支气管炎综合征的发生有关。  相似文献   

20.
小气道阻力测定方法学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詹琼慧  王祥瑞 《实用医学杂志》2007,23(11):1768-1770
老年人由于增龄的衰退和呼吸生理上的改变,肺气肿、气道黏膜腺体的变化,加之长期生存于污染的大气环境.主动和被动吸烟,均可造成不同程度的气道炎症及阻塞,特别是表现在不被人们重视的、表现轻微的小气道。因此小气道功能检查对评价老年人的呼吸功能尤其重要。小气道病变可能是COPD的早期和可逆阶段,因此,早期检查,及时预防和治疗小气道病变.对预防发展为不可逆阶段的COPD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