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达比加群酯在非瓣膜性心房颤动抗凝治疗中的作用机制及其他抗凝机制
引用本文:马国力,毕亚艳,佟春芝,王利秀.达比加群酯在非瓣膜性心房颤动抗凝治疗中的作用机制及其他抗凝机制[J].医学研究杂志,2016,45(4):165-167.
作者姓名:马国力  毕亚艳  佟春芝  王利秀
作者单位:150001 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心内科;150001 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心内科;150001 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心内科;150001 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心内科
基金项目:黑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H201347)
摘    要:心房颤动(以下简称房颤)患者由于血流异常、内皮损伤和血液成分变化导致自身处于高凝状态。房颤的脑卒中发生率为正常人的5~7倍,抗凝治疗可以降低房颤卒中风险,成为房颤药物治疗基石。达比加群是高选择性的直接凝血酶抑制剂,其经典抗凝机制是竞争性的结合凝血酶与纤维蛋白的结合位点,阻止纤维蛋白原裂解为纤维蛋白,从而阻断了凝血瀑布网络的最后步骤及血栓形成。然而,达比加群对非瓣膜性房颤患者凝血的影响机制尚未研究透彻。本文就此将近年来的研究成果进行总结,并提出进一步研究的设想。

关 键 词:达比加群  非瓣膜性房颤  高凝状态  抗凝
收稿时间:2015/7/13 0:00:00
修稿时间:2015/7/30 0:00:00
本文献已被 CNKI 等数据库收录!
点击此处可从《医学研究杂志》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点击此处可从《医学研究杂志》下载免费的PDF全文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