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颅内动脉粥样硬化的治疗
引用本文:贺雄军,缪中荣.颅内动脉粥样硬化的治疗[J].中国脑血管病杂志,2008,5(11).
作者姓名:贺雄军  缪中荣
作者单位:1. 南方医科大学珠江医院神经内科,广州,510515
2. 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介入放射诊断科
摘    要:颅内动脉粥样硬化大约占缺血性卒中病因的8%~10%或更多1-2]。在颅内动脉粥样硬化患者中,各种原因导致的年卒中风险约为3.6%~13%3-5]。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的研究证实,颅内动脉粥样硬化患者相关血管供血区第1年缺血性卒中的发生率至少为11%6]。除遗传因素(如人种、家族史等)外,颅内动脉粥样硬化的危险因素还包括糖尿病、高血压、高脂血症和吸烟等。在白种人中进行的尸检表明,颅内动脉粥样硬化的好发部位包括颈动脉海绵窦虹吸段、大脑中动脉主干、椎动脉临近融合部和基底动脉7-8]。颅内动脉粥样硬化导致血管狭窄的主要原因是粥样斑块形成。在病理学上,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可分为白色斑块和黄色斑块。一般认为,白色斑块脂质成分较少而胶原成分较多,是稳定斑块;而黄色斑块脂质成分较多而胶原成分较少,是不稳定斑块9]。颅内动脉粥样硬化引起缺血性卒中的可能机制包括:动脉粥样硬化导致管腔狭窄或闭塞,引起远端脑组织血液灌注量下降,导致低灌注性脑梗死;②动脉粥样硬化斑块脱落形成栓子,引起远端血管栓塞导致栓塞性脑梗死;③动脉粥样硬化破坏血管内膜,导致局部血管内血栓形成,引起远端脑组织梗死;④动脉粥样硬化直接累及穿支血管,引起脑梗死1...


Treatment of atherosclerosis in intracranial arteries
HE Xiong-jun,MIAO Zhong-rong.Treatment of atherosclerosis in intracranial arteries[J].Chinese Journal of Cerebrovascular Diseases,2008,5(11).
Authors:HE Xiong-jun  MIAO Zhong-rong
Abstract:
Keywords:
本文献已被 CNKI 维普 万方数据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