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新生儿真菌性败血症23例临床分析
引用本文:余时娟,李禄全. 新生儿真菌性败血症23例临床分析[J]. 临床儿科杂志, 2014, 0(9): 816-820
作者姓名:余时娟  李禄全
作者单位: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新生儿诊治中心 重庆市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 儿童发育疾病研究省部共建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重庆市儿科学重庆市重点实验室 重庆市儿童发育重大疾病诊治与预防国际科技合作基地 重庆 400014
基金项目:国家临床重点专科--新生儿学项目
摘    要:目的探讨新生儿真菌性败血症的高危因素、病原谱、药物敏感性以及抗菌药物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5月至2013年8月收治的新生儿真菌性败血症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共收治23例新生儿真菌性败血症,培养出真菌36株,其中近平滑假丝酵母菌20株(55.6%)、白色假丝酵母菌11株(30.6%)。药敏试验显示,真菌对两性霉素、五氟尿嘧啶敏感性最高,总有效率在69.4%~77.8%。23例新生儿均有早产、低出生体质量、应用广谱抗生素、有创操作等真菌性败血症的高危因素。抗真菌治疗后预后良好(存活或好转出院)15例(65.2%),预后不良(放弃或死亡)8例(34.8%)。预后良好组的平均抗真菌治疗时间高于预后不良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982,P0.05)。抗真菌治疗前及治疗后2周内,新生儿的肝肾功能及外周血白细胞变化不明显;血小板在抗真菌治疗开始后1周内即升高,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新生儿真菌败血症病原菌以假丝酵母菌为主,对两性霉素敏感性较高;足疗程抗真菌治疗可提高治愈率。

关 键 词:真菌败血症  两性霉素  血小板计数  新生儿

Clinical analysis for fungal septicemia in 23 neonates
YU Shijuan,LI Luquan. Clinical analysis for fungal septicemia in 23 neonates[J]. The Journal of Clinical Pediatrics, 2014, 0(9): 816-820
Authors:YU Shijuan  LI Luquan
Abstract:
Keywords:fungal septicemia  amphotericin  platelet counts  neonate
本文献已被 CNKI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