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介入治疗膜部室间隔缺损的中远期并发症评价
作者姓名:马依彤  刘普  马翔  杨毅宁  黄定  张建发  石向江
作者单位: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心脏中心,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心脏中心,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心脏中心,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心脏中心,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心脏中心,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心脏中心,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心脏中心
摘    要:目的评价介入治疗膜部室间隔缺损(perimembranous ventricular septal defect, PMVSD)的中远期并发症和疗效。方法2002年7月至2006年10月, PMVSD患者73例,男39例,女34例,年龄3-58(21.9±13.8)岁,体质量11.0-85.0(37.9±10.4)kg。合并房间隔缺损1例,合并预激综合征1例。73例患者术前经胸超声检测PMVSD直径为2.5-14.0(5.5±3.2)mm,术中左心室造影x线测量VSD直径为2.3-15.0(5.4±3.0)mm;经左心系统、室间隔缺损处、右心系统建立导丝轨迹,沿导丝经传送鞘管送直径6-22(9.6±3.6)mm的Amplatzer封堵器或国产VSD封堵器至PMVSD处行封堵,术后3、6个月、1、3年分别行经胸超声,X线检查及心电图观察临床疗效。结果69/73例(94.5%)封堵成功。57例患者接受了3- 55(24.7±13.4)个月的随访。1例术后2个月出现亚急性感染性心内膜炎,治疗无效死亡; 5例出现高度房室传导阻滞,除1例术后1 d安装临时起搏器外,其余4例治疗后均恢复正常窦性心律。5例术后1个月复查有微量残余分流,随访3月残余分流消失;1例术后出现间歇性加速性交界性心律或加速性室性自主心律伴干扰性房室脱节,治疗后均恢复正常;4例术后出现不完全性或完全性右束支传导阻滞,1例术后出现完全性左束支传导阻滞,治疗后随访3月束支传导阻滞消失。超声测量的左室舒张末径由术前的32-62(48.5±9.6)mm缩小为术后的30-52 (44.2±8.5)mm,变化明显(P<0.01)。术后3 d X线胸片提示肺充血有不同程度减轻,3、6个月、1、3年时胸片示心胸比例缩小(P<0.05).结论经导管置入Amplatzor室间隔缺损封堵器或国产封堵器治疗PMVSD是一种操作方便、成功率高、并发症少、残余分流少、中远期疗效可靠的介入方法,是经导管关闭膜部室间隔缺损的理想装置。

本文献已被 CNKI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