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骨癌痛大鼠脊髓背根神经节主要组织相容复合物Ⅱ表达变化的研究
引用本文:李明,耿卫国,刘文明.骨癌痛大鼠脊髓背根神经节主要组织相容复合物Ⅱ表达变化的研究[J].中国现代医学杂志,2016,26(18):6-10.
作者姓名:李明  耿卫国  刘文明
作者单位:1.山东省东营市人民医院 护理部,山东 东营 257091;2.山东省东营市立儿童医院,山东 东营 257091;3.滨州医学院附属医院 烧伤整形外科,山东 滨州 256603
摘    要:

目的  建立大鼠胫骨的骨癌痛模型,观察骨癌痛发生时脊髓背根神经节内主要组织相容复合物Ⅱ(MHCⅡ)的表达变化情况。方法  雌性SD大鼠33只,随机分为正常组(Naive组,n =9)、假手术组(Sham组,n =12)和骨癌痛组(骨癌痛组,n =12)。骨癌痛组右侧胫骨的骨髓腔内接种Walker 256乳腺癌细胞,Sham组注射相等体积的D-Hanks液。于手术前1天及手术后3、7、10和14 d使用von-Frey丝测定手术侧的机械缩爪阈值;于手术后14 d采集各组(n =9)的L3~L5的右侧背根神经节,每3只大鼠的背根神经节标本作为一组提取总的蛋白质,采用蛋白免疫印迹法(Western blot)检测MHCⅡ的变化情况;于手术后14 d多聚甲醛灌注Sham组(n =3)和骨癌痛组(n =3)大鼠,取L3~L5的右侧背根神经节制作冷冻切片,采用免疫荧光双标染色观察MHCⅡ的变化情况以及与神经元和卫星细胞的关系。结果  手术前各组大鼠的机械缩爪阈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骨癌痛组在骨癌痛模型建立7 d后较基础值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且显著低于Naive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免疫荧光染色显示MHCⅡ表达于背根神经节的卫星细胞;同时Western blot定量结果发现骨癌痛组的MHCⅡ表达水平显著高于Naive组,而Sham组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骨癌痛大鼠背根神经节的MHCⅡ表达升高,可能参与骨癌痛的外周敏化。



关 键 词:

骨癌痛  背根神经节  主要组织相容复合物Ⅱ  外周敏化

收稿时间:2016/1/25 0:00:00
点击此处可从《中国现代医学杂志》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点击此处可从《中国现代医学杂志》下载免费的PDF全文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