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应用不同骨密度诊断标准计算骨质疏松症患病率比较研究
引用本文:李宁华,区品中,朱汉民,杨定焯,赵晰,高芳堃,郑宏,张大新,李恩,马翰章,邓力平,张韵,朱晓颖,安珍,刘力克,郑蘋如,李颖新.应用不同骨密度诊断标准计算骨质疏松症患病率比较研究[J].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2001,5(24):114-115.
作者姓名:李宁华  区品中  朱汉民  杨定焯  赵晰  高芳堃  郑宏  张大新  李恩  马翰章  邓力平  张韵  朱晓颖  安珍  刘力克  郑蘋如  李颖新
作者单位:1. 卫生部北京医院流行病学研究室,
2. 广州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
3. 上海华东医院
4. 华西医科大学附属第四医院
5. 白求恩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6. 卫生部老年卫生工作领导办公室
7. 卫生部中日友好医院
8. 河北医科大学
基金项目:国家 " 九五”科技攻关计划资助项目 ( 96- 906- 05- 01)
摘    要:目的应用骨峰值骨密度 (BMD)减 2.0个或 2.5标准差 ( 简称 2.0 s或 2.5 s) 计算骨质疏松症患病率 ,为建立中国一般人群骨质疏松症 ( OP) 骨密度诊断标准提供参考数据 . 方法采用分层多阶段整群抽样方法对中国五大行政区 6 381例 20岁以上男女人群进行骨密度测量 . 结果我国部分地区骨质疏松症总患病率 ( 按累计丢失率最高部位计算 ) 为 32.3% (2.0 s)和 14.9% (2.5 s), 二种骨密度诊断标准计算骨质疏松症患病率相差值为 17.4% , 相差 2.2倍 ; 其中男性 26.4% (2.0 s)和 10.6% (2.5 s), 差值为 15.8% , 相差 2.5倍 ; ,女性 37.2% (2.0 s)和 18.5% (2.5 s), 差值为 18.7% ,相差 2.0倍 ; 差值在不同地区、不同年龄组 , 城乡之间 OP患病率亦存在类似结果 , 差值范围为 0.5% ~ 32.3% (1.3~ 11倍 )之间 . 结论在流行病学人群调查筛选病例 , 进行危险因素分析和对骨质疏松高危人群进行干预实验时可参考以 BMD峰值减低 2.0 s作为诊断骨质疏松症的标准 而在临床诊断和治疗病人及确定骨质疏松性骨折 BMD阈值或进行国际骨质疏松症多中心比较时可参考以 BMD峰值减低 2.5 s作为诊断骨质疏松症的标准 .

关 键 词:骨密度  诊断标准  骨质疏松症  患病率
修稿时间:2001年7月15日

Comparison study on application of different diagnostic criteria to the prevalence rate of osteoporosis
LI Ning-hua,OU Pin-zhong,ZHU Han-min,et al..Comparison study on application of different diagnostic criteria to the prevalence rate of osteoporosis[J].Journal of Clinical Rehabilitative Tissue Engineering Research,2001,5(24):114-115.
Authors:LI Ning-hua  OU Pin-zhong  ZHU Han-min  
Institution:LI Ning-hua,OU Pin-zhong,ZHU Han-min,et al. Department of Epidemiology,Beijing Hospital,Ministry of Health,Beijing 100730,China
Abstract:
Keywords:bone mineral density  diagnostic criteria  osteoporosis  prevalence rates  
本文献已被 万方数据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