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四川省流行性腮腺炎流行病学特征及地理因素相关分析
引用本文:金晓辉,马千里.四川省流行性腮腺炎流行病学特征及地理因素相关分析[J].中国误诊学杂志,2018(7).
作者姓名:金晓辉  马千里
作者单位:四川省骨科医院;四川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摘    要:目的分析四川省流行性腮腺炎流行病学特征及流行性腮腺炎发病水平与地理因素的关系,为进一步做好四川省流行性腮腺炎预防控制工作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对四川省流行性腮腺炎发病数据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数据进行分析;并收集经度、纬度、海拔等地理因素,分析流行性腮腺炎发病水平与地理因素的相关性。结果 2004~2017年四川省流行性腮腺炎年平均发病率为23.33/10万,年发病率整体呈下降趋势(χ_(趋势)~2=-2.80,P=0.005),麻疹-流行性腮腺炎-风疹联合疫苗(MMR)纳入免疫规划后(2009~2017年)年平均发病率显著低于纳入前(χ~2=13000,P 0.001),但2017年发病率较2015、2016年有所上升。进一步分析2017年流行性腮腺炎流行病学特征发现其发病时间分布、人群分布与既往类似,仍以15岁以下人群为主并呈现双高峰,但冬季发病高峰高于春季高峰;民族地区(阿坝州、甘孜州、凉山州)发病率均较高;流行性腮腺炎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发生场所均为中小学校,主要为县镇小学。相关性分析显示,流行性腮腺炎发病率与海拔正相关(r=0.63,P=0.002)。结论将MMR纳入免疫规划对预防控制流行性腮腺炎起到有效作用,但民族地区及15岁以下人群发病率较高,需继续加强MMR常规接种,并加强小学新生入学前强化接种1剂次MMR工作。

本文献已被 CNKI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