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2006年至2009年濮阳市肠道致泻菌耐药状况调查
引用本文:孙迎军.2006年至2009年濮阳市肠道致泻菌耐药状况调查[J].中原医刊,2010(23).
作者姓名:孙迎军
摘    要:目的 了解濮阳市肠道致泻菌的组成及耐药状况,为临床治疗和合理用药提供依据.方法 经大便培养筛选出可疑病原菌,再用API系统进行菌种鉴定,部分菌株需经血清学确证;药敏试验采用K-B法.结果 2106份腹泻标本共检出486株病原菌,阳性率为23.1%(486/2106).其中志贺菌216株,占44.4%、气单胞菌153株,占31.5%、弧菌60株,占12.3%、沙门菌35株,占7.2%、致泻性大肠埃希菌14株,占2.9%,邻单胞志贺菌6株,占1.2%、普通变形杆菌2株,占0.4%.未检出肠出血性大肠埃希菌(O157:H7)及霍乱弧菌.结论 本市细菌性腹泻病原菌以志贺菌为主,气单胞菌和弧菌分别占第二位、第三位.肠道致泻菌的共同耐药模式是氨苄西林和复方新诺明.多数肠道致泻菌对三代头孢菌素、氨曲南、亚胺培南和氟喹诺酮类敏感.

本文献已被 维普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