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急性非侵入性评价抗室性心律失常药物疗效方法的探讨
引用本文:伍卫,张旭明,梅伯英,谭俊文.急性非侵入性评价抗室性心律失常药物疗效方法的探讨[J].中山大学学报(医学科学版),1994(3).
作者姓名:伍卫  张旭明  梅伯英  谭俊文
作者单位:中山医科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心内科
摘    要:本文通过连续记录24~48h动态心电图,探讨22例病者室性早搏(VPC)自发变动的特点,发现相邻小时与小时之间VPC密度存在着自相关和直线相关关系。以相邻小时之间VPC密度自发变动之预测值的99%可信限,建立个体化药物疗效评价标准。采用安慰剂对照的单盲交叉法进行单次大剂量口服和静脉注射普罗帕酮、单次大剂量口服氟卡胺的临床急性药物试验,同时与目前国内外有关药效评价方法或标准作比较,结果表明,本文设计的方法和标准可靠、安全,较少出现假性药效,不但适用于个体病人选药,而且可为临床提供一种新的更合理的急性非侵入性药物疗效评价方法。

关 键 词:心律失常,心室,动态心电图,抗心律失常药物,药物评价,直线回归
本文献已被 CNKI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