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皖西地区工作场所物理因素检测结果
引用本文:刘磊,陈栋,罗慧敏,唐昆,程婷婷,魏良辰,何义胜,高露露,李鹏飞,姜正好,李开春.皖西地区工作场所物理因素检测结果[J].职业卫生与应急救援,2019,37(4):356.
作者姓名:刘磊  陈栋  罗慧敏  唐昆  程婷婷  魏良辰  何义胜  高露露  李鹏飞  姜正好  李开春
作者单位:1.六安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安徽 六安 237005
摘    要: 目的 分析2006—2016年皖西地区用人单位工作场所物理因素检测结果及变化情况,为防治物理因素所致职业病提供依据。
方法 收集2006—2016年皖西地区工作场所物理因素检测数据,比较不同年度、不同企业特征、不同区县的检测企业家(次)数、检测点数和检测合格率情况。
结果 2006—2016年皖西地区累计检测69家(116家次)用人单位工作场所物理因素,共检测1 352个检测点,平均合格率为90.01%(1 217/1 352);其中噪声、高温、工频电场检测合格率分别为88.71%、91.09%、100%。检测企业家数以中型(占34.78%)、港澳台投资经济(占63.77%)、制造业(占71.01%)、职业病危害风险分类为“较重”(占50.72%)、金安区(占50.72%)的企业占比最高;检测点数以小型(占34.17%)、私有经济(占49.33%)、制造业(占81.43%)、职业病危害风险分类为“较重”(占60.87%)、金安区(占61.24%)的企业占比最高。检测合格率以微型(83.33%)、集体经济(81.82%)、采矿业(0)、职业病危害风险分类为“严重”(88.28%)和“一般”(88.27%)、裕安区(84.81%)的企业最低;不同企业规模、经济类型和行业分类间检测合格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 0.05),且随着企业规模的增大,检测合格率呈增高趋势(P < 0.01)。
结论 皖西地区“十三五”期间职业病危害治理应按照职业病危害风险程度分类监管,将县级、小微型规模、集体经济类型、采矿业和制造业列为职业病危害重点治理企业,并加强噪声和高温危害防治。


关 键 词:工作场所    职业病危害因素    物理因素    噪声    高温    工频电场
收稿时间:2019-03-25

Monitoring data of physical agents in workplaces in western Anhui Province
Abstract:
Keywords:
本文献已被 CNKI 等数据库收录!
点击此处可从《职业卫生与应急救援》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点击此处可从《职业卫生与应急救援》下载免费的PDF全文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