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抗癌药物脂质体及其研究进展
引用本文:姜殿君,王俊平.抗癌药物脂质体及其研究进展[J].中国现代医药杂志,2007,9(4):152-154.
作者姓名:姜殿君  王俊平
作者单位:1. 110034,辽宁省沈阳医学院附属卫生学校药理教研室
2. 110034,辽宁省沈阳医学院
摘    要:1965年,英国学Bangham将磷脂分散在水中,然后用电镜观察,发现磷脂自发形成多层囊泡,每层均为类似生物膜结构的脂质双分子层,囊泡中央和各层之间被水相隔开.双分子层厚度约为4纳米。后来,将这种小囊泡称为脂质体。1971年,英国莱门等人开始将脂质体用于药物载体即药物传输系统(Drug Delivery System,DDS),目的是把药物(包括基因药物)导入靶细胞中。脂质体DDS能够改变所载药物的体内过程,在某些条件下,能够显提高所运载药物的效能,同时显减轻其不良反应。目前,脂质体主要用于运载下列药物:抗癌药物、抗寄生虫药物、抗真菌药物、多肽及酶类药物、疫苗、免疫诊断药物和核酸类药物。脂质体DDS的给药途径包括:口服、透皮吸收、静脉注射和吸入给药。脂质体的粒度分布在30纳米-几个微米,具有囊中有囊的洋葱状结构,囊与囊之间充满了水相。通过改变处方组成和制备工艺。可以制备满足各种要求(如粒度、电荷和膜通透性等)的脂质体DDS.第一段]

关 键 词:药物脂质体  抗癌药物  生物膜结构  多层囊泡  药物传输系统  抗寄生虫药物  粒度分布  制备工艺
文章编号:24342187
修稿时间:12 28 2006 12:00AM
本文献已被 CNKI 维普 万方数据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