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后阵痛、月经痛的皮内针疗法(原载“汉方の临床”1957年3月号)
引用本文:高冈松雄,铃木武德,春山广辉,赤羽幸兵术,叶肖麟.后阵痛、月经痛的皮内针疗法(原载“汉方の临床”1957年3月号)[J].上海中医药杂志,1957(10).
作者姓名:高冈松雄  铃木武德  春山广辉  赤羽幸兵术  叶肖麟
摘    要:针灸治疗上最有兴趣的是人体上的三百数十个经穴(刺激点)。选择适当经穴而在该处予以刺激,对治疗效果影响甚大。现代医学也利用人体内脏器官与体表特定部位的关系,作为压痛点来诊断,并借皮肤分区加以说明。然而针灸学上积累数千年的经验,更认识到与此无关的纵的连络(即经络)。在现代医学知识所难理解的远隔部位,施予刺激,以达治疗目的。三阴交与妇科疾患下肢内侧下方,内踝上三横指,沿胫骨后缘之处,为“三阴交”穴。据古书云:三阴交

本文献已被 CNKI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