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严重急性呼吸系统综合征创伤后应激障碍及其相关因素分析
引用本文:史铁英,姜潮,贾树华,刘启贵,张杰,齐香玉.严重急性呼吸系统综合征创伤后应激障碍及其相关因素分析[J].中国临床康复,2005,9(44):9-13.
作者姓名:史铁英  姜潮  贾树华  刘启贵  张杰  齐香玉
作者单位:[1]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消化内科,辽宁省大连市116011 [2]大连医科大学行为医学研究所,辽宁省大连市116027 [3]大连医科大学卫生统计学教研室,辽宁省大连市116027 [4]美国纽约州立大学布法罗分院社会与健康研究中心,美国纽约14222 [5]萌芦岛市中心医院护理部,辽宁省葫芦岛市125001
摘    要:目的:分析严重急性呼吸系统综合征(Severe Acute Respiratory Syndrome,SARS)后医护人员创伤后应激障碍的发生情况及相关因素.方法:于2003-12/2004-01采取整群抽样的方法抽取2003-03/05辽宁省SARS确诊患者和不同程度受到SARS威胁的医护人员以及医学院在校学生为观察对象.包括5组,患者组:辽宁省健在的SARS患者4例(其中大连3例,葫芦岛1例);一线医护组(直接治疗和护理SARS患者)60人;二线医护组(参与SARS排查并在发热门诊和发热病房从事医疗和护理)50人;普通医护组(在普通病房工作)30人;在校大学生组(指SARS封校期间的医学院校在校学生)30人.采用自行设计的半开放式基本情况问卷进行一般情况调查.采用美国的创伤后应激量表中文译本及创伤后应激障碍检查量表平时版的中文译本进行创伤后应激障碍的诊断.采用症状自评量表评定心理健康水平.采用艾森克人格问卷来评估人格特征.采用特质应对方式问卷反映个体具有特质属性的并与健康有关的应对方式.对所有观察对象进行面对面访谈、心理测量和记录.对所得数据资料用秩和检验、Spearman相关分析、多元回归分析、Logistic回归分析等分析方法进行处理.结果:将174例观察对象的资料整理、按标准剔除无效问卷12份,获得合格问卷162份.有效率93.1%.162例SARS相关观察对象创伤后应激障碍患病率为5.56%.对创伤后应激障碍检查量表平时版的相关分析结果为:①与艾森克人格问卷各量表的相关分析:神经质的、精神质的个体创伤后应激障碍检查量表平时版分值高,而越掩饰的人分值越低.②与症状自评量表的相关分析:创伤后应激障碍检查量表平时版评分值与心理健康水平明显相关,受各个方面的综合影响,是心理健康因素各方面的综合反应.③与特质应对方式问卷的相关性分析:积极应对困难者创伤后应激障碍检查量表平时版的分值高,即与积极应对呈负相关,而与消极应对呈正相关.④与应激强度相关分析:SARS相关观察对象的创伤后应激障碍检查量表平时版与工作环境、是否在SARS期间患病并接受治疗(F=3.416 P=0.020)、不同工作的城市(F=5.393,P=0.006)而有明显差异,即应激强度增大,创伤后应激障碍检查量表平时版分值增高.⑤多元回归分析:创伤后应激障碍检查量表平时版的分值与症状自评量表中的强迫症、躯体化、人际关系敏感、消极应对因子以及SARS期间患病且接受过治疗呈正相关.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表明创伤后应激障碍检查量表平时版分值越高,家庭人口数越多,SARS期间曾被隔离的人易患创伤后应激障碍.结论:应激事件的性质、强度、观察对象的身心健康程度是创伤后应激障碍的易患因素,影响创伤后应激障碍检查量表平时版的因素具体可概括为:个性特征(神经质、精神质)、较高的应激强度、消极应对方式、心理健康状况(强迫症、躯体化、人际关系敏感)等.

关 键 词:应激障碍  创伤后  因素分析  统计学  问卷
文章编号:1671-5926(2005)44-0009-05
收稿时间:2005-08-29
修稿时间:2005-11-10

Post-traumatic stress disorder and related factors following the severe acute respiratory syndrome
Shi Tie-ying,Jiang Chao,Jia Shu-hua,Liu Qi-gui,Zhang Jie,Qi Xiang-yu.Post-traumatic stress disorder and related factors following the severe acute respiratory syndrome[J].Chinese Journal of Clinical Rehabilitation,2005,9(44):9-13.
Authors:Shi Tie-ying  Jiang Chao  Jia Shu-hua  Liu Qi-gui  Zhang Jie  Qi Xiang-yu
Abstract:
Keywords:
本文献已被 维普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