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基于数据挖掘分析浆细胞性乳腺炎外治法的用药规律
引用本文:王帅,王宽宇,孔祥定,陈静.基于数据挖掘分析浆细胞性乳腺炎外治法的用药规律[J].中国中医药科技,2021(3):514-517.
作者姓名:王帅  王宽宇  孔祥定  陈静
作者单位:黑龙江中医药大学;黑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摘    要:浆细胞性乳腺炎(PCM)是非哺乳期发生的以乳腺导管扩张和浆细胞浸润为主要病理基础的慢性、非细菌性炎症病变。多数患者有先天乳头凹陷,多因乳晕部的肿块就诊,肿块化脓溃破后脓中夹有脂质样物质,易反复发作,形成窦道或瘘管,经久难愈,全身炎症反应较轻1]。中医学浆细胞性乳腺炎属于“乳痈”范畴,因其脓液中含有脂质样物质,也称为“粉刺性乳痈”。西医治疗本病的措施可以分为手术疗法和以抗生素、糖皮质激素为主,偶见抗结核治疗的保守疗法。中医药治疗粉刺性乳痈方法多样,且在本病的治疗中充分发挥了中医外科的优势,疗效显著,如拖线、挂线、敷贴、药捻、垫棉、箍围、引流、冲洗等,均是本病治疗中的重要手段2]。故本研究旨在通过相关中医外治法文献相关信息的进行数据处理,总结出治疗浆细胞性乳腺炎的中医外科特色制剂的用药规律。

关 键 词:浆细胞性乳腺炎  用药规律  中医外治法  乳头凹陷  中医外科  中医药治疗  粉刺性乳痈  乳腺导管扩张
本文献已被 维普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